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降噪组件和新能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30 10:08: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噪组件和应用该降噪组件的新能源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实现对新能源设备内的涉电器件进行较好的散热,新能源设备的内部通常还设有散热装置,以通过该散热装置对新能源设备内的涉电器件进行散热。然而,散热装置在工作时容易产生噪音,同时相关技术中的新能源设备并未针对散热装置在工作所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设计。如此使得散热装置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可以传递至外界,导致新能源设备在工作时的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组件,旨在降低新能源设备在工作时的噪音。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降噪组件包括:
5.外框体,所述外框体内设有容置腔;和
6.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和所述外框体围合形成降噪通道,所述降噪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降噪段、第二降噪段以及第三降噪段,且所述第一降噪段和所述第三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二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
7.可选地,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分隔板均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在所述外框体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朝向另一侧的方向上依次分布;
8.每一个所述分隔板的一部分结构与外框体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一降噪段和一个所述第二降噪段,另一部分结构与相邻的所述分隔板的部分结构以及所述外框体围合形成一个所述第三降噪段;
9.所述外框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降噪段连通的通道进口,以及与所述第三降噪段连通的通道出口。
10.可选地,在平行于多个所述分隔板的排布方向上,每一个所述分隔板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第三板体;
11.其中,定义所述容置腔在垂直于所述分隔板的排布方向上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板体贴设于所述第一内壁,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二内壁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板体沿所述第二板体背离所述第一板体的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二内壁之间还具有间隙。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第三板体均呈平板状设置;
13.或者,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均呈平板状设置,所述第二板体呈弧形板状设置。
14.可选地,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所形成的夹角均呈钝角设置;
15.且/或,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以及所述第三板体呈一体结构设置;
16.且/或,所述分隔板还包括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邻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边,并和所述第三板体呈夹角设置,所述第四板体抵接并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连接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的腔壁;
17.且/或,所述外框体包括底框和面板,所述面板盖合于所述底框,并与所述底框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18.可选地,多个所述通道进口均设于所述第二内壁,多个所述通道出口均设于所述第一内壁。
19.可选地,每一个所述通道进口正对一个所述第三板体设置;
20.且/或,多个所述分隔板中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分隔板在背离所述通道出口的一侧与所述外框体围合形成第一辅助风道,并与所述容置腔的上腔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框体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辅助风道的第一辅助入风口;
21.且/或,多个所述分隔板中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分隔板在面向所述通道进口的一侧与所述外框体围合形成第二辅助风道,所述第二辅助风道连通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降噪通道的第二降噪段,所述外框体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辅助风道的第二辅助入风口以及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出风口邻近位于最下方的所述通道进口设置。
22.可选地,定义所述第一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为s1,所述第二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为s2,所述第三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为s3,满足关系:s1/s2≤1/2,且/或,s3/s2≤1/2。
23.可选地,所述第一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s1与所述第三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s3相同。
24.可选地,所述降噪通道的内壁面设有消音层。
25.可选地,所述消音层粘接固定于所述降噪通道的内壁面;
26.且/或,所述消音层为消音棉。
27.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新能源设备,包括:
28.散热装置;和
29.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外框体和分隔板,所述外框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和所述外框体围合形成降噪通道,所述降噪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降噪段、第二降噪段以及第三降噪段,且所述第一降噪段和所述第三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二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所述降噪组件的第一降噪段连通于所述散热装置。
30.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为散热风扇。
3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降噪组件可以应用于新能源设备,并在应用于新能源设备时,通过降噪通道的可以与新能源设备的散热装置(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在工作时会产生噪音的装置)连通。并且,本方案中的降噪组件的降噪通道包括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降噪段、第二降噪段以及第三降噪段,且第一降噪段和第三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均小于第二降噪段的通道截面积。此时,在散热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由降噪通道传递至外界的过程中,由于降噪通道的各个段体之间的连接处的通道截面积的突变,会使得噪音的声波的阻抗不匹配而发生反射,并引起噪音的强度的衰减。如此使得该散热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传播到外界的声能大幅降低,从而降低了新能源设备在工作时的噪音。另外,本方案中的降噪组件
的降噪通道是通过设置通道截面积相对较大的第二降噪段来实现降噪通道的通道截面积发生改变的,使得该降噪通道的整体通道截面积仍然相对较大而可以保证能够具有较大的进风量,从而保证了对新能源设备内的涉电器件的散热效果。也即,本方案中的降噪组件是在对新能源设备起到了降噪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了对新能源设备的散热效果。另外,本方案中的降噪组件包括外框体和分隔板,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制造,之后再组装形成一个整体即可配合形成降噪通道。此时,外框体和分隔板的结构均相对较为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降噪通道加工成型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图1中新能源设备的爆炸结构的一视角示意图;
35.图3为图1中新能源设备的爆炸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36.图4为图1中新能源设备的降噪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图4中降噪组件的一剖面示意图;
38.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9.图7为图4中降噪组件的爆炸结构的一视角示意图;
40.图8为图4中降噪组件的爆炸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41.图9为图7中降噪组件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0为本发明降噪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剖面示意图;
43.图11为图10中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44.附图标号说明:
45.[0046][0047]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9]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51]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2]
请结合参考图1、图2以及图3,本发明提出一种降噪组件10,可以应用于新能源设备100。其中,该新能源设备100可以为储能柜,当然也可以为逆变器或者充电桩等。也即,本技术中对新能源设备100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另外,该降噪组件10应用于其他会产生噪音的设备,来对该设备在工作时所产生噪音进行降噪也是可以的。
[0053]
请结合参考图4、图5以及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降噪组件10包括外框体11和分隔板13,外框体11内设有容置腔11a;分隔板13设于容置腔11a内,并和外框体11围合形成降噪通道10a,降噪通道10a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降噪段10b、第二降噪段10c以及第三
降噪段10d,且第一降噪段10b和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积均小于第二降噪段10c的通道截面积。
[005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降噪通道10a的第一降噪段10b可以用于与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装置30连通,当然也可以说是与用于容置散热装置30的容置空间进行连通。而第三降噪段10d可以用于与外界连通,第二降噪段10c可以使得降噪通道10a的通道截面积发生变化。如此在散热装置3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在由降噪通道10a传递至外界时,可以经过不同通道截面的各个通道段时,噪音的声波的阻抗不匹配而发生反射,实现噪音得到得到衰减而实现了对降噪效果(具体的噪音传播路径请参考图5和图6,图5和图6中带有箭头的虚线代表噪音在降噪通道10a内的传递和反射情况)。其中,第一降噪段10b和第二降噪段10c两者可以是直接连接,当然两者之间也可以是设有一段过渡段。同样的,第二10c和第三降噪段10d两者也可以是直接连接,当然两者之间也可以是设有一段过渡段。而第一降噪段10b、第二降噪段10c以及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等,以使得该降噪通道10a的形状较为规则,从而有利于提高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降噪段10b、第二降噪段10c以及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也可以为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等。另外,散热装置30可以散热风扇,以使得通过该散热风扇提供驱动力,进而可以更好的驱使外界的冷却风由第三降噪10d段进入降噪通道10a,并经第一降噪段10b流出而进入到新能源设备100内,以与新能源设备100涉电器件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地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散热装置30也可以是制冷半导体、或者制冷压缩机等能够用于散热的装置。
[005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降噪组件10可以应用于新能源设备100,并在应用于新能源设备100时,通过降噪通道10a的可以与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装置30(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在工作时会产生噪音的装置))连通。并且,本方案中的降噪组件10的降噪通道10a包括有依次连通的第一降噪段10b、第二降噪段10c以及第三降噪段10d,且第一降噪段10b和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积均小于第二降噪段10c的通道截面积。此时,在散热装置3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由降噪通道10a传递至外界的过程中,由于降噪通道10a的各个段体之间的连接处的通道截面积的突变,会使得噪音的声波的阻抗不匹配而发生反射,并引起噪音的强度的衰减。如此使得该散热装置3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传播到外界的声能大幅降低,从而降低了新能源设备100在工作时的噪音。另外,本方案中的降噪组件10的降噪通道10a是通过设置通道截面积相对较大的第二降噪段10c来实现降噪通道10a的通道截面积发生改变的,使得该降噪通道10a的整体通道截面积仍然相对较大而可以保证能够具有较大的进风量,从而保证了对新能源设备100内的涉电器件的散热效果。也即,本方案中的降噪组件10是在对新能源设备100起到了降噪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了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另外,本方案中的降噪组件10包括外框体11和分隔板13,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制造,之后再组装形成一个整体即可配合形成降噪通道10a。此时,外框体11和分隔板13的结构均相对较为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降噪通道10a加工成型的便利性。
[0056]
请结合参考图4至图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分隔板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隔板13均设于容置腔11a内,并在外框体11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朝向另一侧的方向上依次分布;每一个分隔板13的一部分结构与外框体11围合形成一个第一降噪段10b和一个第二降噪段10c,另一部分结构与相邻的分隔板13的部分结构以及外框体11围合形成一个第三降
噪段10d;外框体还设有与第一降噪段连通的通道进口11b,以及与第三降噪段10d连通的通道出口11c。
[0057]
在本实施例中,降噪组件10通过外框体11和多个分隔板13可以围合形成多个降低通道10a,使得该降噪组件10可以对应多个散热装置30设置。而新能源设备100内通常也是设置有多个散热装置30,因此此时的降噪组件10能够较好的适配使用,即安装一个降噪组件10即可对多个散热装置30同时进行进风和降噪,从而提高了新能源设备100组装的便利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分隔板1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此时该分隔板13和外框体11围合形成一个降噪通道10a。
[0058]
其中,为了提高分隔板13在外框体11内安装的便利性,该外框体11可以进一步地包括有底框111和面板113,该底框111可以为具有一开口的箱体结构,而面板113盖合于该底框111的开口处。如此在组装时,可以将多个分隔板13通过底框111的开口先较为方便的安装于底框111内,之后再盖合面板113即可完成降噪组件10的组装。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外框体11内的分隔板13进行清理或者维修更换等,面板113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框111上。具体地,面板113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者卡扣固定于底框111上,以便在保证面板113和底框111的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简化两者的组装过程而提高降噪组件10的组装效率。另外,通道出口11c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小,且数量可以设置的较多。即一个第三降噪段10d对应多个通道出口11c,以便缩小单个通道出口11c的面积而降低外界颗粒垃圾从该通道出口11c进入到降噪通道10a内的可能,同时又保证通道出口11c通道10a的整体进风效果。而降噪进口11b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大,且一个第一降噪段10b对应一个降噪进口11b,以提高在外框体11上开设降噪进口11b的便利性。
[0059]
请结合参考图4至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平行于多个分隔板13的排布方向上,每一个分隔板13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其中,定义容置腔11a在垂直于分隔板的排布方向上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115和第二内壁117,第一板体131贴设于第一内壁115,第二板体133朝向第二内壁117延伸设置,第三板体135沿第二板体133背离第一板体131的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三板体135与第二内壁117之间还具有间隙。此时,定义每相邻的两个分隔板13的其中之一为第一分隔板,其中之另一为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的第一板体131之远离第二板体133的一端、第二分隔板的第三板体135以及容置腔11a的连接第一内壁115和第二内壁117的腔壁围合形成第三降噪段10d,第一分隔板的第一板体131之靠近第二板体133的一端、第二内壁117以及容置腔11a的连接第一内壁115和第二内壁117的腔壁围合形成第二降噪段10c,第一分隔板的第三板体135、第二内壁117以及容置腔11a的连接第一内壁115和第二内壁117的腔壁围合形成第一降噪段10b。
[00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在平行于多个分隔板13的排布方向上依次分布,使得第一降噪段10b、第二降噪段10c以及第三降噪段10d也是在多个分隔板13的依次分布方向上进行依次分布的。此时,降噪通道10a较好的利用了多个分隔板13的依次分布方向上的空间,使得第一内壁115和第二内壁117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小而无需占用较大的空间,以便提高其在新能源设备100内安装的便利性。而且,如此设置的分隔板13使其与外框体11所围合形成的内相邻的两个降噪通道10a相连通,即一个降噪通道10a的第一降噪段10b连通相邻的降噪通道10a的第二降噪段10c。此时,散热装
置30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可以进入到相邻的两个降噪通道10a内进行一定的衰减,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降噪效果。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气流在降噪组件10内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另外,如此设置还可以使得各个分隔板13的形状较为规则,从而有利于提高分隔板13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其中,在外框体11包括有底框111和面板113时,面板113面向底框111的壁面可以形成为第一内壁115,底框111面向面板113的壁面可以形成为第二内壁117。
[006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均呈平板状设置。
[006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均呈平板状设置,可以使其结构更加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分隔板13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同时,如此设置也可以使得第一案体131和容置腔11a的第一内壁115贴合的较为紧密,从而有利于提高两者安装的紧凑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0和图11,分隔板13的第一板体131和第三板体135也可以是均呈平板状设置,第二板体133呈弧形板状设置。此时,第二板体133与第一板体131和第三板体135的连接处可以均呈圆弧过渡设置,从而有利于对噪音或者气流起到引导作用,以进一步地提高降噪组件10的降噪效果和进风散热效果。简而言之,本技术中的分隔板13可以是大致呈z形状,s形状或者是其他的形状结构。
[0063]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33与第一板体131和第三板体135所形成的夹角均呈钝角设置(其中,在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均呈平板状时,各个板体的所在的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即为第二板体133与第一板体131的连接处所形成的夹角;而在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均呈弧形板状时,各个板体的连接处的切线所形成的夹角即为第二板体133与第一板体131的连接处所形成的夹角)。
[006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33与第一板体131和第三板体135的连接处所形成的夹角均呈钝角设置,使得新能源设备100内的散热装置30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在第一降噪段10b内时可以较为顺畅的进入到第二降噪段10c,而在第二降噪段10c的噪音又可以较为顺畅的进入到第三降噪段10d,以便噪音可以在各个降噪段内进行较为充分的降噪而进一步地提高降噪效果。同时,第二板体133与第一板体131所形成的夹角呈钝角设置,可以使得第二降噪段10c内的气流在流向新能源设备100内部时,被第二板体133所引导而进入到第一降噪段10b内。此时,能够提高气流在该处的流动的顺畅性,从而进一步地保证降噪通道10a的出风效果。而第二板体133与第三板体135呈钝角设置,可以使得该外界的气流在经过通常出口11c后,被第二板体133所引导而进入到第三降噪段10d内。此时,提高了外界的气流进入到第三降噪段10d内的顺畅性,从而有利于保证进风效果。因此,如此设置,第二板体133与第一板体131和第三板体135所形成的夹角均呈钝角设置,可以保证外界的气流较好的经过降噪通道10a,从而有进一步地利于保证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同时,如此设置也可以降低外界的冷却风和降噪通道10a的内壁面发生较大碰撞的可能,从而有利于避免两者发生较大冲击而导致产生噪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板体133与第一板体131和第三板体135所形成的夹角均呈直角设置。
[006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呈一体结构
设置。
[006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呈一体设置,可以增强几者在连接处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该分隔板13的整体强度而保证使用寿命。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造,此时可以简化加工工艺而有利于提高分隔本的加工效率。而在安装时,呈一体设置的分隔板13也可以一次性的安装于外框体11上,从而有利于提高分隔板13安装的便利性。
[0067]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分隔板13还包括第四板体137,第四板体137连接于第三板体135邻近第二板体133的一侧边,并和第三板体135呈夹角设置,第四板体137抵接并连接于容置腔11a的连接第一内壁115和第二内壁117的腔壁。
[0068]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板体137可以稳定的抵接于外框体11,并给予了安装位。因此,通过该第四板体137可以将分隔板13较好的安装于外框体11上,同时还可以保证分隔板13的固定效果。其中,该第四板体137与第一板体131、第二板体133以及第三板体135可以为一体结构。另外,为了便于分隔板13的维修更换,该第四板体137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外框体11的底框111上。具体而言,第四板体137可以是通过螺钉或者卡扣固定于该底框111上,以便在保证分隔板13的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简化分隔板13的安装过程而提高分隔板13的安装效率。
[0069]
请结合参考图5至图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通道进口11b均设于第二内壁117,多个通道出口11c均设于第一内壁115。
[0070]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通道进口11b均设于第二内壁117,多个通道出口11c均设于第一内壁115,使得通道进口11b和通道出口11c分别位于外框体11的相对的两个壁壁上。此时,能够提高散热装置30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在降噪通道10a内流动的顺畅性,从而有利于保证第一降噪段10b、第二降噪段10c以及第三降噪段10d对噪音的衰减效果。同时,如此设置也可以使得该外界的冷却风在经过通道出口11c后可以更好的被第二板体133所引导,并从通道进口11b较为顺畅的流出,从而也有利于提高该降噪通道10a的过风效果。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通道进口11b和通道出口11c也可以是设置容置腔11a连接第一内壁115和第二内壁117的腔壁上。
[0071]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个通道进口11b正对一个第三板体133设置。
[0072]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通道进口11b正对一个第三板体133设置,使得对应该通道进口11b设置的散热装置30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在进入到降噪通道10a内,可以较为充分的被第三板体133所阻挡而进入到第一降噪段10b内,并在第一降噪段10b充分的进行反射,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噪音的衰减。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每一个通道进口11b与一个第三板体133呈部分对应或者完全错位也是可以的。
[0073]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分隔板13中位于最上方的分隔板13在背离通道进口11b的一侧与外框体11围合形成第一辅助风道10e,并与容置腔11a的上腔壁之间具有间隙,外框体11还设有连通第一辅助风道10e的第一辅助入风口11e。
[007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风道10e的形成,使得除了可以通过降噪通道10a进行进风来对新能源设备100内的涉电器件进行降噪,还可以通过该第一辅助风道10e进行进风,并在经过分隔板13与容置腔11a的上腔壁之间的间隙后可以从位于最上方的通道进口11b
流出,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进风量而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
[0075]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分隔板13中位于最下方的分隔板13在面向通道进口11b的一侧与外框体11围合形成第二辅助风道10f,第二辅助风道10f连通于位于最下方的降噪通道10a的第二降噪段10c,外框体11还设有连通第二辅助风道10f的第二辅助入风口11f以及辅助出风口11g,辅助出风口11g邻近位于最下方的通道进口11b设置。
[0076]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辅助风道10f的设置,使得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该第二辅助风道10f进行进风,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进风量而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同时,散热装置30工作产生的噪音在经过辅助出风口11g进入第二辅助风道10f内时,还可以进入到位于最下方的降噪通道10a内进行一定衰减降噪而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降噪效果。
[0077]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义第一降噪段10b的通道截面积为s1,第二降噪段10c的通道截面积为s2,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积为s3,满足关系:s1/s2≤1/2,且/或,s3/s2≤1/2。
[007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降噪段10b的通道截面积s1与第二降噪段10c的通道截面积s2满足s1/s3≤1/2,和/或,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积为s3第二降噪段10c的通道截面积s2满足s2/s3≤1/2时,可以使得该降噪通道10a的第二降噪段10c的通道截面面积相对较大,以便增大降噪通道10a的通道截面积的突变效果。此时,可以进一步地使得噪音的声波的阻抗不匹配而发生反射,从而增强噪音的衰减强度而进一步地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降噪效果。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该第一降噪段10b和第三降噪段10d也具有一定的通道截面积,从而有利于保证该降噪通道10a的进风效果,以便外界气流进入到新能源设备100内而保证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而且,如此设置还使得该降噪通道10a的整体体积不会过大,以使得在新能源设备100上的有限空间内能够对降噪组件10进行较好的安装。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降噪段10b的通道截面积s1与第二降噪段10c的通道截面积s2,以及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积为s3第二降噪段10c的通道截面积s2也可以是具有其他的比例关系,能够保证第一降噪段10b的通道截面积s1和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积s3均小于第二降噪段10c的通道截面积s2即可。
[007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降噪段10b的通道截面积s1与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积s3相同。
[0080]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降噪段10b的通道截面积与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积设置的相同,可以保证外界气流在第一降噪段10b内和第三降噪段10d内具有相同的通过量。此时,外界冷却风该降噪通道10a内可以流动的较为顺畅,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保证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同时,如此设置,还使得该降噪通道10a的形状较为规则,从而有利于提高降噪通道10a成型的便利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降噪段10b的通道截面积s1与第三降噪段10d的通道截面积s3也可以是不相同。
[0081]
请结合参考图5至图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降噪道通10a的内壁面设有消音层15。
[008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消音层15可以进一步地对传递到降噪通道10a内的噪音进行吸收,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降噪效果。其中,该消音层15可以是在第一降噪段10b、第二降噪段10c以及第三降噪段10d的你壁面上均贴设有,以对传递至降噪通道
10a内的噪音进行较为充分的吸收。当然,该仅消音层15也可以是贴设在第一降噪段10b的内壁面上,或者是仅贴设在第二降噪段10c的内壁面上,亦或者是仅贴设在第三降噪段10d的内壁面上。
[0083]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消音层15粘接固定于降噪通道10a的内壁面。
[0084]
在本实施例中,消音层15通过粘接固定,使得无需在降噪通道10a的内壁面上设置较为复杂的连接结构,从而有利于简化降噪组件10的结构。同时,如此设置,也可以增大消音层15与进风道通道的内壁面的连接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消音层15安装的稳定性。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进风道通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夹持块,以对消音层15进行夹持固定;或者是直接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另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消音层15可以为消音棉151。可以理解,消音棉151具有较好的吸音效果、同时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且成本也相对较低等优点,从而有利于提高消音层15的消音效果,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消音层15也可以是消音布等。
[0085]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新能源设备100,该新能源设备100包括散热装置30和降噪组件10,该降噪组件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新能源设备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降噪组件10的第三降噪段10d连通于散热风扇30。其中,该新能源设备100可以为储能柜,当然也可以为逆变器或者充电桩等。也即,本技术中对新能源设备100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
[008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散热装置30为散热风扇。
[0087]
在本实施例中,将散热装置30设置为散热风扇,使得该散热装置30可以提供驱动力,以驱使外界的气流由降噪通道10a进入到新能源设备100内而与内部的涉电器件进行热交换,从而有利于提高对新能源设备100的散热效果。
[0088]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