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9:28: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通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的能源,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在最近几年,通过努力,人们在节能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3.在节能方面,再生资源的利用占有很大的比重,现有建筑通风系统,需经过电能转化热能,以及电能驱动雾化设备,来实现建筑通风且保温保湿,能源浪费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具备使用再生资源,降低电能的使用,节约能源的优点,解决了原有设备能源浪费大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使用再生资源,降低电能的使用,节约能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包括气泵和支撑轴,所述气泵上设置有吸风口,气泵工作时空气由吸风口吸入,气泵的排风口处固定安装有通风管一,所述气泵的排风口与通风管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气泵内形成气流从排风口顺着通风管一进入适应节,所述通风管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适应节,适应节位于水面下,由弯曲折叠在池水中的适应管组成,适应节的一端与通风管二的一端固定连接,通风管二的另一端与u型管固定连接,所述适应节通过通风管二与u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空气在适应节内在池水的作用下加温或降温,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出风口与居所的通风口相连,气体通过u型管和水箱与水充分接触,加湿,所述支撑轴通过支撑架与居所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顶面与轴承的内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轴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与凸齿轮三活动连接,在风力的作用下,通过轴承调节风扇一的角度,由风力带动风扇一的扇叶转动,通过凸齿轮间的啮合传动,带动风扇二转动,通过出风口与风扇二的配合使用在室内形成气流,做到通风的充分性,所述凸齿轮三与风扇一固定连接,所述凸齿轮三通过凸齿轮一与传动轴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凸齿轮一与凸齿轮二和风扇二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凸齿轮一,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设置的凸齿轮一与凸齿轮二啮合,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置的凸齿轮一与凸齿轮三啮合,由风力带动风扇一转动,风扇一带动齿轮三转动,凸齿轮三通过与齿轮一啮合带动传动轴转动,再由传动轴底部的凸齿轮一与凸齿轮二啮合,带动风扇二转动。
9.优选的,所述适应节为弯曲折叠在池水中的适应管组成,所述适应节所在平面位于池水平面以下,正常环境下,水平面以下2-3m即可保持14-18摄氏度,为较为舒适温度,适应节内空气经过在水下进行温度交换。
10.优选的,所述支撑轴通过轴承与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风扇一通过传动轴与风扇二活动连接,居所外的风扇一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转动,带动室内风扇二转动形成气流带动室内空气流通。
11.优选的,所述风扇二镶嵌在居所的墙壁上,所述风扇二的左端在居所内,所述风扇二的右端在居所外,风扇二贯穿墙壁为居所内外的通风口。
12.优选的,所述支撑轴贯穿居所的屋顶,所述风扇一整体位于居所的外部,支撑轴内部中空,传动轴活动连接在支撑轴的内部。
13.优选的,所述u型管的内部设置有水,所述u型管与水箱连接的一端位于水箱的水平面下,气体通过u型管与水箱时,在水的作用下对空气进行加湿。
14.优选的,所述气泵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地平面上,所述气泵固定安装在居所的外部,整个系统仅气泵使用电力提供动能,空气温度的调节与湿度的调节不使用电能。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建筑节能通风系统,通过气泵带动空气从吸风口吸入,通过通风管一进入适应节,适应管内的空气与池水的接触,使空气与池水间进行热交换,通过u型管与水箱的配合使用,达到了确保气体的温度与湿度,使用再生能源,降低电能的使用,节约能源的效果;
18.2、该建筑节能通风系统,空气经过适应节,适应节由弯曲折叠的适应管组成,弯曲折叠的适应管与池水接触,增加了空气与池水的接触面积,使空气与池水间的热交换更加彻底,以确保适应管内气体达到人体适宜温度;
19.3、该建筑节能通风系统,通过自然风力带动居所外的风扇一转动,风扇一带动凸齿轮三转动,通过凸齿轮与凸齿轮的啮合,再通过传动轴与风扇二的配合使用,带动风扇二转动,使空气排到室外,出风口与风扇二的配合,在居所内形成气流,使居所内空气更换更加彻底;
20.4、该建筑节能通风系统,支撑架通过轴承与风扇一活动连接,轴承的外壁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当风向改变时,风扇一通过轴承与支撑架发生相对转动,不影响风扇转动时凸齿轮与凸齿轮间的啮合,可适用于不同风向的自然风力。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居所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适应节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吸风口;2、气泵;3、底座;4、通风管一;5、适应节;6、池水;7、通风管二;8、u型管;9、水箱;10、出风口;11、风扇一;12、居所;13、适应管;14、支撑轴;15、支撑架;16、传动轴;17、凸齿轮一;18、凸齿轮二;19、风扇二;20、轴承;21、凸齿轮三;22、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一种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包括气泵2和支撑轴14,气泵2上设置有吸风口1,气泵2工作时空气由吸风口1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进入,气泵2的排风口处安装有通风管一4,通风管一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适应节5,在气泵2内形成气流从排风口顺着通风管一4进入适应节5,适应节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管二7,通风管二7的另一端设置有u型管8,适应节5通过通风管二7与u型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空气在适应节5内部池水6的作用下加温或降温,u型管8的另一端安装有水箱9,水箱9上设置有出风口10,水箱9的出风口10与居所12的通风口相连,气体通过u型管8和水箱9与水充分接触,加湿。
29.请参阅图2和图3,支撑轴14通过支撑架15与居所12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柱14的顶端设置有轴承20,支撑轴14的顶面与轴承20的内轴固定连接,轴承20的外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2,固定架22上活动安装有凸齿轮三21,通过出风口10与风扇二19的配合使用在室内形成气流,做到通风的充分性,凸齿轮三21与风扇一11固定连接,在风力的作用下,通过轴承20调节风扇一11的角度,由风力带动风扇一11转动,通过凸齿轮间的啮合传动,带动风扇二19转动,凸齿轮三21通过凸齿轮一17与传动轴16活动连接,传动轴16通过凸齿轮一17与凸齿轮二18和风扇二19活动连接。
30.进一步的,传动轴16的两端均设置有凸齿轮一17,传动轴16的底端设置的凸齿轮一17与凸齿轮二18啮合,传动轴16的顶端设置的凸齿轮一17与凸齿轮三21啮合。
31.请参阅图2和图3,由风力带动风扇一11的扇叶转动,风扇一11带动齿轮三转动,凸齿轮三21通过与凸齿轮一17啮合带动传动轴16转动,再由传动轴16底部的凸齿轮一17与凸齿轮二18啮合,带动风扇二19转动。
32.请参阅图4,适应节5为弯曲折叠在池水6中的适应管13组成,适应节5所在平面位于池水6平面以下,正常环境下,水平面以下2-3m即可保持14-18摄氏度,为较为舒适温度,适应节5内空气经过在水下进行温度交换。
33.请参阅图1-3,支撑轴14通过轴承20与固定架22活动连接,风扇一11通过传动轴16与风扇二19活动连接,居所12外的风扇一11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转动,带动室内风扇二19转动形成气流带动室内空气流通,风扇二19镶嵌在居所12的墙壁上,风扇二19的左端在居所12内,风扇二19的右端在居所12外,风扇二19贯穿墙壁为居所12内外的通风口。
34.进一步的,支撑轴14穿过居所12的屋顶,顶端位于居所外部与风扇一11接触,风扇一11整体位于居所12的外部,支撑轴14内部中空,传动轴16活动连接在支撑轴14的内部,u型管8的内部设置有水,u型管8与水箱9连接的一端位于水箱9的水平面下,气体通过u型管8与水箱9时,在水的作用下对空气进行加湿,气泵2通过底座3固定安装在地平面上,气泵2固定安装在居所12的外部,整个系统仅气泵2使用电力提供动能,空气温度的调节与湿度的调节不使用电能。
35.工作原理:该建筑节能通风系统,在使用时,气泵开始工作,将空气从吸风口1吸入,经过通风管道一4进入适应节5,在扭曲折叠的适应管13内,空气与池水6进行热交换,弯
曲折叠的适应管13,增加了空气与池水6的接触面积,使空气与池水6间的热交换更加彻底,以确保适应管13内气体达到人体适宜温度,通过u型管8与水箱9的配合使用,达到了确保气体的温度与湿度,使用再生能源,降低电能的使用,节约能源的效果。
36.该建筑节能通风系统,正常使用时,居所12外的风扇一11在自然风力的作用下转动,风扇一11带动凸齿轮三21转动,通过凸齿轮与凸齿轮的啮合,再通过传动轴16与风扇二19的配合使用,带动风扇二19转动,使空气排到室外,出风口10与风扇二19的配合,在居所12内形成气流,使居所12内空气更换更加彻底,当风向改变时,风扇一11通过轴承20与支撑架15发生相对转动,不影响风扇转动时凸齿轮与凸齿轮间的啮合,可适用于不同风向的自然风力。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