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射流反转式工业有毒废气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04:25: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射流反转式工业有毒废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2.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以及生产性粉尘,若是排入大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且这些物质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严重的危害人体的健康,从而在对废气进行排放之前需要进行处理,防止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射流反转式工业有毒废气净化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例如:在对废气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利用喷淋块将水分与混合剂混合喷出,且在进行喷淋的时候水雾之间的间隙会让废气从中穿过,使得废气与混有反应剂的水雾反应不充分,导致废气中未分解的有毒物质出现往外排放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射流反转式工业有毒废气净化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射流反转式工业有毒废气净化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防雨盖、抽气泵,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防雨盖,所述抽气泵连接于主体的侧端底部,所述主体包括喷淋腔、射流筒、蓄水池、进气管、循环水泵、喷淋块,所述喷淋腔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上端,所述射流筒垂直安装在喷淋腔的底部正中间,所述蓄水池位于主体的内部底端,所述进气管连接于蓄水池的内部侧端,所述循环水泵的一端连接于蓄水池的底部,且另一端连接于主体的侧端顶部,所述喷淋块设置在喷淋腔的顶端,且与循环水泵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射流筒包括进气槽、净化装置、射流槽、分流板、侧流槽,所述进气槽设置在射流筒的内部底端,所述净化装置安装在进气槽的内部,所述射流槽位于射流筒的内部上端,所述分流板垂直设置在射流槽的内部正中间,所述侧流槽设有八个,且以四个为一组设置在射流槽的两端,所述进气槽的端口由底端向上端逐渐扩大。
7.进一步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腔、进料管、导气装置、通气槽、出气口、出气装置,所述净化腔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内部,所述进料管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净化腔的顶部两端,所述导气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净化腔的两端,所述通气槽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净化腔的底部两端,所述出气口设置在净化腔的顶部正中间,所述出气装置安装在出气口的内部正中间,所述导气装置的底部端面为弯曲状。
8.进一步的,所述导气装置包括导气板、集气块、流通槽、分气槽,所述导气板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集气块嵌固在导气板的侧端,所述流通槽位于导气板的内部末端,所述分气槽设有四个,且横向排列于流通槽的底部,所述流通槽的端口由外端向内端逐渐缩小。
9.进一步的,所述集气块包括集气体、空槽、橡胶垫、支撑垫,所述集气体嵌固在导气板的侧端,所述空槽位于集气体的下端,所述橡胶垫嵌固于空槽的底部,所述支撑垫位于空槽的内部,且与橡胶垫的端面相连接,所述支撑垫的两端为三角形状。
10.进一步的,所述出气装置包括集气口、整流片、蓄流装置、排气槽、侧流孔,所述集气口设置在出气装置的内部底端,所述整流片设有九个,且横向排列于集气口的底部,所述蓄流装置安装在集气口的上端,所述排气槽连接于集气口的上端,所述侧流孔设有六个以上,且垂直排列于排气槽的两侧端面,所述侧流孔的端口由排气槽的内侧向外侧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45度。
11.进一步的,所述蓄流装置包括蓄流框、蓄流槽、蓄流片,所述蓄流框的外端面为圆锥状,所述蓄流槽设置在蓄流框的内部,所述蓄流片设有四个,且横向排列于蓄流框的内部正中间,所述蓄流片由蓄流槽的侧端向中间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度。
12.进一步的,所述蓄流片包括通气槽、进气端口、集中片,所述通气槽设置在蓄流片的内部,所述进气端口设置在通气槽的上端,所述集中片设有了六个,且以两个为一组排列于通气槽的内部,所述集中片由两端向中间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30度。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利用导气装置将废弃往中间进行导向,并在导向的过程中,让反应剂通过进料管进入到净化腔的内部与废气相接触,从而让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防止有毒物质出现往空气中排放的情况。
16.2.本发明利用侧流孔将置于排气槽内部净化过后的废气进行导向,使得废气能够呈扩散状往喷淋腔中进行流动,使得喷淋块所喷淋的水分能够与废气充分接触,带动混合在废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沉淀,达到降尘的效果,使得净化过的废气中不含有有毒物质与粉尘,避免废气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射流反转式工业有毒废气净化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主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射流筒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净化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导气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集气块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的出气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的蓄流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的蓄流片正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主体1、防雨盖2、抽气泵3、喷淋腔11、射流筒12、蓄水池13、进气管14、循环水泵15、喷淋块16、进气槽121、净化装置122、射流槽123、分流板124、侧流槽125、净化腔a1、进料管a2、导气装置a3、通气槽a4、出气口a5、出气装置a6、导气板a31、集气块a32、流通槽a33、分气槽a34、集气体b1、空槽b2、橡胶垫b3、支撑垫b4、集气口c1、整流片c2、蓄流装置c3、排气槽c4、侧流孔c5、蓄流框c31、蓄流槽c32、蓄流片c33、通气槽d1、进气端口d2、集中片d3。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8.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29.其结构包括主体1、防雨盖2、抽气泵3,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有防雨盖2,所述抽气泵3连接于主体1的侧端底部,所述主体1包括喷淋腔11、射流筒12、蓄水池13、进气管14、循环水泵15、喷淋块16,所述喷淋腔1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上端,所述射流筒12垂直安装在喷淋腔11的底部正中间,所述蓄水池13位于主体1的内部底端,所述进气管14连接于蓄水池13的内部侧端,所述循环水泵15的一端连接于蓄水池13的底部,且另一端连接于主体1的侧端顶部,所述喷淋块16设置在喷淋腔11的顶端,且与循环水泵15相连接。
30.所述射流筒12包括进气槽121、净化装置122、射流槽123、分流板124、侧流槽125,所述进气槽121设置在射流筒12的内部底端,所述净化装置122安装在进气槽121的内部,所述射流槽123位于射流筒12的内部上端,所述分流板124垂直设置在射流槽123的内部正中间,所述侧流槽125设有八个,且以四个为一组设置在射流槽123的两端,所述进气槽121的端口由底端向上端逐渐扩大,有利于通过进气槽121将置于主体1下端的废气往净化装置122的内部进行导向。
31.所述净化装置122包括净化腔a1、进料管a2、导气装置a3、通气槽a4、出气口a5、出气装置a6,所述净化腔a1设置在净化装置122的内部,所述进料管a2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净化腔a1的顶部两端,所述导气装置a3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净化腔a1的两端,所述通气槽a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净化腔a1的底部两端,所述出气口a5设置在净化腔a1的顶部正中间,所述出气装置a6安装在出气口a5的内部正中间,所述导气装置a3的底部端面为弯曲状,有利于通过导气装置a3将废弃往中间进行导向,并在导向的过程中,让反应剂通过进料管a2进入到净化腔a1的内部与废气相接触
32.所述导气装置a3包括导气板a31、集气块a32、流通槽a33、分气槽a34,所述导气板a31的端面为圆弧状,所述集气块a32嵌固在导气板a31的侧端,所述流通槽a33位于导气板a31的内部末端,所述分气槽a34设有四个,且横向排列于流通槽a33的底部,所述流通槽a33的端口由外端向内端逐渐缩小,有利于通过流通槽a33让废气往流通槽a33的内部进行流动,使得废气能够贴合于导气板a31的端面往净化腔a1的正中间移动。
33.所述集气块a32包括集气体b1、空槽b2、橡胶垫b3、支撑垫b4,所述集气体b1嵌固在导气板a31的侧端,所述空槽b2位于集气体b1的下端,所述橡胶垫b3嵌固于空槽b2的底部,所述支撑垫b4位于空槽b2的内部,且与橡胶垫b3的端面相连接,所述支撑垫b4的两端为三角形状,有利于通过支撑垫b4对橡胶垫b3的端面进行支撑。
34.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利用喷淋块对废气进行喷淋的时候,由于水分与混合剂混合喷出,且在进行喷淋的时候水雾之间的间隙会让废气从中穿过,使得废气与混有反应剂的水雾反应不充分,可以利用通过进气槽121将置于主体1下端的废气往净化装置122的内部进行导向,使得废气能够充分进行反应,让混在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再利用导气装置a3将废弃往中间进行导向,并在导向的过程中,让反应剂通过进料管a2进入到净化腔a1的内部与废气相接触,从而让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防止有毒物质出现往空气中排放的情况,然后利用流通槽a33让废气往流通槽a33的内部进行流动,使得
废气能够贴合于导气板a31的端面往净化腔a1的正中间移动,使得废气中的有毒物质能够充分的与反应剂接触进行反应,最后利用支撑垫b4对橡胶垫b3的端面进行支撑,使得废气冲击橡胶垫b3的时候,能够往空槽b2中进行凹陷,使得废气抽到橡胶垫b3的导向能够往导气板a31的端面进行流动,从而对废气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让废气可以和反应剂充分接触进行反应。
35.实施例二:请参阅图7-图9,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36.所述出气装置a6包括集气口c1、整流片c2、蓄流装置c3、排气槽c4、侧流孔c5,所述集气口c1设置在出气装置a6的内部底端,所述整流片c2设有九个,且横向排列于集气口c1的底部,所述蓄流装置c3安装在集气口c1的上端,所述排气槽c4连接于集气口c1的上端,所述侧流孔c5设有六个以上,且垂直排列于排气槽c4的两侧端面,所述侧流孔c5的端口由排气槽c4的内侧向外侧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45度,有利于通过侧流孔c5将置于排气槽c4内部净化过后的废气进行导向。
37.所述蓄流装置c3包括蓄流框c31、蓄流槽c32、蓄流片c33,所述蓄流框c31的外端面为圆锥状,所述蓄流槽c32设置在蓄流框c31的内部,所述蓄流片c33设有四个,且横向排列于蓄流框c31的内部正中间,所述蓄流片c33由蓄流槽c32的侧端向中间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30度,有利于通过蓄流槽c32将废气往蓄流片c33中进行导向,使得废气能够垂直向上从排气槽c4的上端进行流动。
38.所述蓄流片c33包括通气槽d1、进气端口d2、集中片d3,所述通气槽d1设置在蓄流片c33的内部,所述进气端口d2设置在通气槽d1的上端,所述集中片d3设有了六个,且以两个为一组排列于通气槽d1的内部,所述集中片d3由两端向中间倾斜,且倾斜的角度为30度,有利于通过集中片d3让废气从中间流过,从而减小废气的流动面积,加快废气的流动速度。
39.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利用通过侧流孔c5将置于排气槽c4内部净化过后的废气进行导向,使得废气能够呈扩散状往喷淋腔11中进行流动,使得喷淋块16所喷淋的水分能够与废气充分接触,带动混合在废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沉淀,再利用蓄流槽c32将废气往蓄流片c33中进行导向,再利用蓄流片c33将废弃集中往上进行导向,使得废气能够垂直向上从排气槽c4的上端进行流动,最后利用集中片d3让废气从中间流过,从而减小废气的流动面积,加快废气的流动速度,使得废气能够与更快的流动速度向上端进行喷射,使得混在废气中的粉尘能够通过喷淋块16进行降尘。
4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1.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