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20:35: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板上铜浆层烘干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电路板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电路板的材料为基板。在生产电路板前,需要在基板的阻焊层的顶表面上印刷一层铜浆,将铜浆层烘干以得到导电层,而导电层是电路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导电层的生产方法为:工人在基板的阻焊层上刮上一层铜浆层,随后工人将基板及铜浆层一起送入到烘箱内,通过烘箱内的高温对铜浆层进行烘干,从而最终得到导电层。其中,在烘干铜浆工序中,烘箱中的热量只能对铜浆层的外表面进行烘干,而铜浆层中部区域处的铜浆并没有得到烘干,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导电层的生产质量。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只能进行长时间烘干,但是消耗的时间过长,这无疑是增加了导电层的生产效率。因此,亟需一种提高铜浆层烘干质量、提高铜浆层烘干效率的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铜浆层烘干质量、提高铜浆层烘干效率、操作简单的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它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固设有矩形框和升降气缸,所述矩形框内腔的宽度与基板的宽度相等,矩形框内腔的高度与基板的高度相等,矩形框的前端面上固设有加热块,加热块内设置有多根加热棒a,相邻两根加热棒a之间的间距相等,每根加热棒a的接线头均与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工作台设置,且活塞杆的延伸端上固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上固设有多根加热棒b,相邻两根加热棒b之间的间距相等,多根加热棒b贯穿工作台且延伸于矩形框的内腔中,加热棒b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动密封件,各根加热棒b的电源接头均与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矩形框内腔的后壁上开设有缺口。
5.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设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
6.所述支撑腿之间固设有安装板,所述电源设置于安装板的顶表面上。
7.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与加热棒b相对应的通槽,所述加热棒b与通槽过盈配合。
8.所述加热块的底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加热棒a相对应的盲槽,所述加热棒a与盲槽过盈配合。
9.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加热棒a的接线头贯穿过线孔设置。
10.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固设有两个升降气缸,两个升降气缸均设置于矩形框的后侧。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提高铜浆层烘干质量、提高铜浆层烘干效率、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2.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 为图1的俯视图;
14.图3 为图2的a-a剖视图;
15.图4 为图3的b-b剖视图;
16.图5 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基板的示意图;
17.图6 为图5的俯视图;
18.图7 为填装铜浆的示意图;
19.图8 为制备出的成品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工作台,2-矩形框,3-升降气缸,4-加热块,5-加热棒a,6-升降板,7-加热棒b,8-动密封件,9-缺口,10-安装板,11-过线孔,12-基板,13-铜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2.如图1~4所示,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它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固设有矩形框2和升降气缸3,所述矩形框2内腔的宽度与基板的宽度相等,矩形框2内腔的高度与基板的高度相等,矩形框2的前端面上固设有加热块4,加热块4内设置有多根加热棒a5,相邻两根加热棒a5之间的间距相等,每根加热棒a5的接线头均与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贯穿工作台1设置,且活塞杆的延伸端上固设有升降板6,升降板6上固设有多根加热棒b7,相邻两根加热棒b7之间的间距相等,多根加热棒b7贯穿工作台1且延伸于矩形框2的内腔中,加热棒b7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动密封件8,各根加热棒b7的电源接头均与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矩形框2内腔的后壁上开设有缺口9。
23.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固设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过线孔11,所述加热棒a5的接线头贯穿过线孔11设置。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固设有两个升降气缸3,两个升降气缸3均设置于矩形框2的后侧。
24.所述支撑腿之间固设有安装板10,所述电源设置于安装板10的顶表面上,所述升降板6上开设有与加热棒b7相对应的通槽,所述加热棒b7与通槽过盈配合。所述加热块4的底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加热棒a5相对应的盲槽,所述加热棒a5与盲槽过盈配合。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26.s1、工人将基板12由上往下插入到矩形框2的内腔中,且将基板12的后端面靠在内腔的后壁上,从而实现了基板12的定位,此时基板12的顶表面与矩形框2的顶表面平齐,且加热棒b7处于基板12的前端面和内腔的前壁之间如图5~6所示;
27.s2、工人向内腔的前壁和基板12的前端面之间填装一定量的铜浆,并将铜浆的顶部刮平,从而得到铜浆层13如图7所示;
28.s3、打开电源,电源输出的电源为各个加热棒a5和加热棒b7供电,加热棒a5上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块4,加热块4将热量传递给矩形框2,矩形框2将热量传递给铜浆层13,从而对铜浆层13的外表面进行烘干,同时加热棒b7上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铜浆层13,实现对铜浆层13的中部区域进行烘干,当烘干一端时间后,即可将铜浆层13变成导电层,从而得到成
品基板,如图8所示为成品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29.s4、工人控制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活塞杆带动升降板6向下运动,升降板6带动各个加热棒b7同步向下运动,加热棒b7与导电层分离,当活塞杆完全伸出后,加热棒b7与导电层完全分离,随后工人的手掌穿过缺口9并靠在基板12的后端面上,再向上提起基板,从而将成品基板12从内腔中取出,以为下次生产做准备。
30.其中,在步骤s3中,该烘干装置通过加热棒a5对铜浆层的外表面进行烘干,同时还通过加热棒b7对铜浆层的内部进行烘干,确保了铜浆层中部区域处的铜浆被彻底烘干,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铜浆的烘干质量,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导电层的生产质量。此外,通过内外同时进行烘干,极大的缩短了铜浆的烘干时间,进而极大的提高了铜浆的烘干效率。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固设有矩形框(2)和升降气缸(3),所述矩形框(2)内腔的宽度与基板的宽度相等,矩形框(2)内腔的高度与基板的高度相等,矩形框(2)的前端面上固设有加热块(4),加热块(4)内设置有多根加热棒a(5),相邻两根加热棒a(5)之间的间距相等,每根加热棒a(5)的接线头均与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贯穿工作台(1)设置,且活塞杆的延伸端上固设有升降板(6),升降板(6)上固设有多根加热棒b(7),相邻两根加热棒b(7)之间的间距相等,多根加热棒b(7)贯穿工作台(1)且延伸于矩形框(2)的内腔中,加热棒b(7)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动密封件(8),各根加热棒b(7)的电源接头均与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矩形框(2)内腔的后壁上开设有缺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固设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之间固设有安装板(10),所述电源设置于安装板(10)的顶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6)上开设有与加热棒b(7)相对应的通槽,所述加热棒b(7)与通槽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块(4)的底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加热棒a(5)相对应的盲槽,所述加热棒a(5)与盲槽过盈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过线孔(11),所述加热棒a(5)的接线头贯穿过线孔(11)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固设有两个升降气缸(3),两个升降气缸(3)均设置于矩形框(2)的后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质量烘干印刷铜浆的烘干装置,它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固设有矩形框(2)和升降气缸(3),所述矩形框(2)内腔的宽度与基板的宽度相等,矩形框(2)内腔的高度与基板的高度相等,矩形框(2)的前端面上固设有加热块(4),加热块(4)内设置有多根加热棒A(5),每根加热棒A(5)的接线头均与电源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升降气缸(3)的活塞杆贯穿工作台(1)设置,且活塞杆的延伸端上固设有升降板(6),升降板(6)上固设有多根加热棒B(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提高铜浆层烘干质量、提高铜浆层烘干效率、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强 艾克华 牟玉贵 杨海军 邓岚 张仁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