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9:55: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2.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同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紧密相关,它的发展方向是新包装手段和装备改善食品包装技术,提高食品保藏性能和货架寿命,完善蒸煮技术、无菌包装技术,研究合理的节能装置以降低冷冻食品的成本,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最优化、自动化及计算机的应用等,食品安全检测中对于微生物的研究非常重要,微生物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微生物培养装置。
3.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713688.8”,专利名称为“一种恒温培养箱”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箱体内空间划分为培养室、控制室和气流室,控制室位于培养室左侧,气流室位于培养室的后方,培养室和气流室通过挡板隔开
……
。本实用新型中的恒温培养箱中侧向风与直吹风形成了培养室内无死角的加热循环方式,培养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
4.上述专利文件中所提供的恒温培养箱虽然具有均匀加热,使培养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的效果。但是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5.1、不能对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液搅拌均匀,导致微生物培养皿中的微生物不能完全吸收培养皿中的养分,造成营养液浪费,或者是微生物无法获取多余的养分而死亡,造成培养微生物的效率大大降低;
6.2、不能对培养皿起到一定的夹持固定的效果,而培养皿在搅拌时,很有可能会发生相互碰撞,使得培养皿发生损坏,从而影响微生物的培养。


技术实现要素:

7.解决的技术问题
8.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解决了装置在培养微生物时无法对培养微生物的营养液进行充分的搅拌及无法对微生物培养皿进行固定的问题。
9.技术方案
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1.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一端面的一侧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内部设有玻璃窗,所述培养箱一端面另一侧的顶部设有温度显示器,所述培养箱一端面靠近温度显示器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培养箱一端面靠近控制面板的一侧设有控温组件,所述箱门内侧壁靠近控制面板的一侧设有铁片,所述培养箱内部靠近箱门的一侧设有磁铁,所述培养箱内部的底部设有抖动组件,所述抖动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设有夹持组件。
12.更进一步地,所述控温组件包括固定在培养箱一端面靠近控制面板一侧底部的控制键及固定在培养箱内部顶部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培养箱内部靠近温度显示器的一侧设有冷凝管,所述培养箱内部远离温度显示器的一侧设有加热管。其中,设置控温组件可以控制培养箱内部的温度,使得培养箱内部的温度保持在微生物适合生存的范围内,使得微生物的存活率大大增加。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抖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培养箱内部底部的圆环及固定在培养箱内部底部且设置在圆环内侧的驱动电机,所述圆环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对位置处设有转盘,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设有套筒。其中,设置抖动组件可以对培养皿进行抖动,从而使得培养皿中的营养液能够被微生物充分的吸收,使得微生物的培养效率大大增加。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在转盘顶部的固定块及设置在固定块一端面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相对位置处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两侧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位置处设有弹簧,所述铰接杆的相对位置处设有夹持块。其中,设置夹持组件可以对培养皿进行固定,避免培养皿受到撞击。
15.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和加热管相互靠近的一端皆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设有六组。其中,设置出气孔可以让热气和冷气释放出来,从而改变培养箱内部的温度。
1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呈波浪形,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之间相互适配。其中,设置为波浪形可以让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部呈波浪状滑动,从而使得转盘能够上下移动。
17.更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长度与第一滑槽的低谷与高峰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之间相互适配。其中,将套筒的长度与第一滑槽的低谷与高峰的长度设置为相等,可以让第一滑块能够在第一滑槽中滑动。
18.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块与铰接杆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夹持块的内侧壁上设有橡胶垫。其中,设置橡胶垫可以有效的保护培养皿,防止培养皿被夹持块破坏。
19.更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内部的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温度显示器、控制键、冷凝管、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电连接。其中,设置蓄电池可以让培养箱通电,便于培养箱内温度的控制。
20.有益效果
2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温组件,若通过温度传感器传出的数据显示培养箱的内部温度低于微生物生长的温度,则通过调节控制键,控制键将会启动加热管进行工作,加热管将会在培养箱的内部释放热气,当培养箱内部温度恢复到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再次传递信号给控制键,从而使得控制键传递给加热管停止的信号,而当数据显示培养箱内部的温度高于微生物生长的温度,则再次调节控制键,控制键将会启动冷凝管进行工作,冷凝管将会在培养箱的内部释放冷气,当培养箱内部的温度恢复到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传递信号给控制键,控制键发出停止信号到冷凝管,从而使得培养箱内部的温度能够保持在微生物适合生存的温度。
2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抖动组件,可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动带动套
筒进行转动,套筒与转盘之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转盘被套筒带动转动,而转盘转动将会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中转动,套筒将会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中滑动,从而使得转盘能够上下进行抖动,对培养皿中的营养液进行搅拌,使得微生物与营养液混合均匀。
24.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可以在驱动电机转动之前,拉动两个铰接杆,从而使得弹簧被拉伸发生形变,最终使得两个铰接杆分离,然后将培养皿放置在固定块的顶部,慢慢松开铰接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夹持块将会对培养皿进行夹持,防止培养皿发生晃动和偏移。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立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5.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培养箱;2、温度显示器;3、控制面板;4、控温组件;5、箱门;6、玻璃窗;7、铁片;8、磁铁;9、抖动组件;10、夹持组件;401、控制键;402、冷凝管;403、温度传感器;404、加热管;901、圆环;902、波形槽;903、驱动电机;904、第一滑块;905、套筒;906、第二滑块;907、滑槽;908、转轴;909、转盘;1001、夹持块;1002、铰接杆;1003、固定板;1004、安装块;1005、固定块;100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38.实施例
39.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培养箱1;培养箱1一端面的一侧铰接有箱门5,箱门5的内部设有玻璃窗6,培养箱1一端面另一侧的顶部设有温度显示器2,培养箱1一端面靠近温度显示器2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3,培养箱1一端
面靠近控制面板3的一侧设有控温组件4,箱门5内侧壁靠近控制面板3的一侧设有铁片7,培养箱1内部靠近箱门5的一侧设有磁铁8,培养箱1内部的底部设有抖动组件9,抖动组件9包括转盘909,转盘909的顶部设有夹持组件10。夹持组件10包括固定在转盘909顶部的固定块1005及设置在固定块1005一端面的安装块1004,安装块1004的相对位置处设有铰接杆1002,铰接杆1002的两侧固定设有固定板1003,固定板1003的相对位置处设有弹簧1006,铰接杆1002的相对位置处设有夹持块1001。
4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箱门5,然后通过拉动两个铰接杆1002,使得弹簧1006被拉伸发生形变,从而使得两个铰接杆1002分离,然后将培养皿放置在固定块1005的顶部,慢慢松开铰接杆1002,在弹簧1006的作用下,夹持块1001将会对培养皿进行夹持,防止培养皿发生晃动和偏移。
41.如图4、图5、图6和图9所示,抖动组件9包括固定在培养箱1内部底部的圆环901及固定在培养箱1内部底部且设置在圆环901内侧的驱动电机903,圆环901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902,第一滑槽902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一滑块904,第一滑块904的相对位置处设有转盘909,驱动电机903的输出端设有转轴908,转轴908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滑槽907,第二滑槽907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二滑块906,第二滑块906的顶部设有套筒905。
42.然后,当培养皿固定完成之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903,驱动电机903转动带动套筒905进行转动,套筒905与转盘909之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转盘909被套筒905带动转动,而转盘909转动将会带动第一滑块904在第一滑槽902中转动,套筒905将会带动第二滑块906在第二滑槽907中滑动,从而使得转盘909能够上下进行抖动,对培养皿中的营养液进行搅拌,使得微生物与营养液混合均匀。
43.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控温组件4包括固定在培养箱1一端面靠近控制面板3一侧底部的控制键401及固定在培养箱1内部顶部的温度传感器403,培养箱1内部靠近温度显示器2的一侧设有冷凝管402,培养箱1内部远离温度显示器2的一侧设有加热管404。
44.最后,关闭箱门5,通过玻璃窗6可以观察培养箱1内部的情况,而通过温度显示器2可以观察培养箱1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当培养箱1内部的温度升高时,通过调节控制键401,控制键401将会启动冷凝管402进行工作,冷凝管402将会在培养箱1的内部释放冷气,当培养箱1内部的温度恢复到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403传递信号给控制键401,控制键401发出停止信号到冷凝管402,而当培养箱1内部温度过低时,通过调节控制键401,控制键401将会启动加热管404进行工作,加热管404将会在培养箱1的内部释放热气,当培养箱1内部温度恢复到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403再次传递信号给控制键401,从而使得控制键401传递给加热管404停止的信号,从而使得培养箱1内部的温度能够保持在微生物适合生存的温度。
4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