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校园绿化植物墙的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7:17: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校园绿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校园绿化植物墙的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2.校园绿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善校园环境,提高绿化美化水平,营造优美整洁、安宁舒适的教学环境。在校园环境绿化中,垂直绿化可提供多样的美化造景,提高校园环境美观性。
3.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植物墙作为垂直绿化造景,现有的植物墙一般采用盆式生态绿墙系统:即在不锈钢、钢架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做成的垂面架中安装盆花实现垂面绿化,垂面架一般在架体间设置多行行架,行架上设置多个种植花盆。目前针对植物墙的灌溉系统过于复杂,日常浇水灌溉用水量多,同一行使用一根水管,灌溉用水从水管一端流向另一端的途中从喷水孔流出进行浇灌操作,但是这种浇灌不均匀,导致同一行的花盆间接收的水量不同,影响种植效果,目前需要一种节约水资源且浇灌均匀的灌溉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校园绿化植物墙的灌溉系统,包括:
6.蓄水箱,所述蓄水箱顶端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顶部连接有进水管;
7.分流箱,所述分流箱内部被漏斗状的隔板分割成分流腔与位于分流腔下方的弃流腔,所述分流腔侧壁与所述进水管连接,其顶部与雨水收集斗连接;所述隔板中央设有漏水孔,所述弃流腔底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顶部边缘与所述漏水孔匹配;
8.引水管,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箱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布水管连接;所述布水管连接有多根浇水支管,任一所述浇水支管包括两端封闭的喷水管与同轴套设在所述喷水管内的集流管,所述集流管一端固定在所述喷水管的一端端壁上,其另一端穿出所述喷水管另一端壁与所述布水管连通,所述集流管顶部开有多个溢水孔,所述喷水管底部开有多个喷水孔。
9.优选的是,所述蓄水箱顶部还连接有与外界水源连接的补水管。
10.优选的是,所述弃流腔底部设有排污口。
11.优选的是,所述分流腔底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中心开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漏水孔的孔径,在所述浮球顶部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固定浮球二,所述浮球二顶部边缘与所述开口匹配,所述浮球二的直径小于所述漏水孔的孔径。
12.优选的是,所述浮球二顶部边缘环设有浮板,所述浮板表面凹陷有一对凹槽,所述挡板下表面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凹槽外形匹配的立柱。
13.优选的是,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过滤网一、过滤填料与过滤网二。
14.优选的是,所述引水管顶端与所述蓄水箱底部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
15.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雨水收集斗、分流箱、过滤箱与蓄水箱配合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利用,实现利用雨水资源进行灌溉,有效地节约水资源,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17.2、分流腔的设置用于将含有大部分污染物的初期雨水径流分离出去,提高雨水利用的水质安全;当初期雨水通过漏水孔流入到弃流腔内部并积聚达到一定量后,浮球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堵塞在漏水孔处,自动封闭漏水孔,后阶段的雨水在分流腔内积聚后通过进水管流入到过滤箱内,过滤箱过滤雨水杂质后进入到蓄水箱内部备用;
18.3、当需要浇灌植物墙的植物时,蓄水箱内部的雨水经引水管、布水管进入到浇水支管内,当集流管内充满水后,灌溉用水从其顶部的溢水孔同时溢出至喷水管内,最后经喷水孔喷出对植物进行灌溉补水,实现均匀地灌溉,使得同一行的种植盆均匀地接收灌溉用水,有利于植物生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校园绿化植物墙的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流箱浮球堵塞漏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浇水支管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蓄水箱,2-过滤箱,21-箱体,22-过滤网一,23-过滤填料,24-过滤网二,3-进水管,4-分流箱,41-分流腔,42-弃流腔,421-排污口,5-隔板,51-漏水孔,6-雨水收集斗,7-浮球,71-连接绳,8-引水管,9-布水管,10-浇水支管,11-喷水管,111-喷水孔,12-集流管,121-溢水孔,13-补水管,14-挡板,141-开口,15-连杆,16-浮球二,17-浮板,18-凹槽,19-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6.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7.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校园绿化植物墙的灌溉系统,包括:
28.蓄水箱1,所述蓄水箱1顶端设有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顶部连接有进水管3;
29.分流箱4,所述分流箱4内部被漏斗状的隔板5分割成分流腔41与位于分流腔41下方的弃流腔42,所述分流腔41侧壁与所述进水管3连接,其顶部与雨水收集斗6连接;所述隔板5中央设有漏水孔51,所述弃流腔42底部通过连接绳71连接有浮球7,所述浮球7顶部边缘与所述漏水孔51匹配;
30.引水管8,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箱1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布水管9连接;所述布水管9连接有多根浇水支管10,任一所述浇水支管10包括两端封闭的喷水管11与同轴套设在所述喷
水管11内的集流管12,所述集流管12一端固定在所述喷水管11的一端端壁上,其另一端穿出所述喷水管11的另一端壁与所述布水管9连通,所述集流管12顶部开有多个溢水孔121,所述喷水管11底部开有多个喷水孔111。
31.具体地,雨水收集斗6可安装在学校教学楼的楼顶处便于承接收集屋面的雨水,浇水支管10的数量与种植墙的种植行数一致且每一根浇水支管安装在每一行种植盆的上方,喷水管11的喷水孔111数量与每一行的种植盆数量保持一致;
32.雨水收集斗6、分流箱4、过滤箱2与蓄水箱1配合使用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利用,实现利用雨水资源进行灌溉,有效地节约水资源,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由于初期屋面雨水含有较多的杂质,不宜回用,分流腔41用于将含有大部分污染物的初期雨水径流分离出去,提高雨水利用的水质安全,避免引水管8、布水管9及浇水支管10被杂质堵塞;初期雨水在重力作用下直接下落通过漏水孔51流入到弃流腔42内部并积聚达到一定量后,浮球7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堵塞在漏水孔51处,自动封闭漏水孔,后阶段的雨水在分流腔41内积聚后通过进水管3流入到过滤箱2内,过滤箱2过滤雨水杂质后进入到蓄水箱1内部备用;
33.当需要浇灌植物墙的植物时,蓄水箱1内部的雨水经引水管8、布水管9进入到浇水支管10内,当集流管12内充满水后,灌溉用水从其顶部的溢水孔121同时溢出至喷水管11内,最后经喷水孔111喷出对植物进行灌溉补水,实现均匀地灌溉,使得同一行的种植盆均匀地接收灌溉用水,有利于植物生长。
34.所述引水管8顶端与所述蓄水箱1底部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未示出),电池阀的设置便于控制排出或截留蓄水箱1内部存留的水。
35.所述蓄水箱1顶部还连接有与外界水源连接的补水管13,补水管13便于向蓄水箱1内部补充水源,避免在枯水期雨水不丰富影响灌溉操作;所述弃流腔42底部设有排污口421,排污口421处螺纹连接有密封堵头,密封堵头属于现有技术产品,密封堵头用于封堵排污口421,拆卸掉密封堵头,弃流腔42内部的雨水经过排污口421排出。
36.所述分流腔41底部安装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中心开有开口141,所述开口141的口径小于所述漏水孔51的孔径,在所述浮球7顶部上设有连杆15,连杆15采用塑料等轻质材料制成,避免影响浮球7的漂浮力,所述连杆15的顶端固定浮球二16,所述浮球二16顶部边缘与所述开口141匹配,所述浮球二16的直径小于所述漏水孔51的孔径;雨水不断积累在弃流腔42内部,浮球7在浮力的作用下带动顶部的连杆15及浮球二16一同向上移动,直至浮球二16顶部堵塞在开口141处同时浮球7顶部堵塞在漏水孔51处,实现双重封闭,有效地避免初期雨水与后期雨水混合;所述浮球二16顶部边缘环设有浮板17,浮板17的直径小于漏水孔51的孔径,所述浮板17表面凹陷有一对凹槽18,所述挡板14下表面对应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凹槽18外形匹配的立柱19,凹槽18与立柱19咬合配合,进一步避免后期雨水与弃流腔42内部的前期雨水混合。
37.所述过滤箱2包括箱体21,所述箱体2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过滤网一22、过滤填料23与过滤网二24。箱体21顶部与进水管3连接,箱体21底部与蓄水箱1连通,过滤填料23可选用沸石、活性炭等材料。
38.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