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蚯蚓防逃逸生态滤池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0:10: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蚯蚓防逃逸生态滤池反应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对于污废水处理设备系统的研制开发,主要呈现从大规模集中式转向中小型分散式。而蚯蚓生态滤池有着低能耗、经济节约、安全、规模设置灵活的优势,较适合我国如农村分散式等污水处理需求。蚯蚓生态滤池利用蚯蚓吞食大量残落有机物,通过自身器官砂囊的研磨作用以及在肠道内发生的化学生物反应,将大颗粒有机残体转化为自身物质及产生蚯蚓粪,促进所处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以及c、n的循环。同时,蚯蚓生态滤池巧妙利用蚯蚓的穿梭觅食给微生物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丰富的营养及生长环境,促进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分解;而生物膜载体上微生物的生长,又为蚯蚓提供食物来源。在环境中两者呈现较好的协同作用,蚯蚓可有效提高膜生物膜载体中微生物对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3.尽管蚯蚓生态滤池在水处理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优势,但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蚯蚓生态滤池中蚯蚓生长影响因素较多,如温度、ph、环境氧含量以及自身密度均能能引起蚯蚓的对环境的不适,从而发生蚯蚓逃逸,导致蚯蚓生态滤池对水质处理效果降低。另外,滤池中生物膜载体类型及比例的不同也会影响蚯蚓生态滤池的净化效果。因此,通过对蚯蚓生态滤池装置的创新设计,防止蚯蚓逃逸是保证滤池系统发挥净化性能的重要举措;另外,选择合适的生物膜载体并优化配比是提高水质净化效果的关键,并与水处理技术工艺和方法理论相结合,对于加速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水处理技术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滤池堵塞问题,并且蚯蚓分泌物同时也增加环境中营养元素多样性,促进载体中生物膜的形成;而顶部的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发电,为防逃逸线圈提供电流,可使蚯蚓滤池顶部形成微电压线圈,防止蚯蚓逃逸。该装置可依据水质类型及处理目标,调整载体填充比和蚯蚓密度,可以保证稳定的水质净化效果;另外,装置中蚯蚓滤池和膜生物反应器均为挂耳式,可灵活组装和分解,便于对其中的生物膜载体冲洗后循环使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5.技术方案:一种蚯蚓防逃逸生态滤池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蚯蚓滤床,该蚯蚓滤床与箱体配合连接;所述蚯蚓滤床的内部设有生物膜载体,位于蚯蚓滤床的底端处设有通孔;所述蚯蚓滤床的下端处设有集水板,位于集水板的下端处设有生物膜反应器,该生物膜反应器与集水板之间通过导水管连通设置;所述生物膜反应器的一侧设有出水管,该出水管与生物膜反应器连通设置;所述蚯蚓滤床的上端处设有布水器,布水器上设有进水管与布水器连通设置;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控制装置,该控制器与箱体固定连接。
6.具体地,所述集水板倾斜结构设置,该集水板的倾斜夹角为10~15
°

7.具体地,所述集水板较低一侧顶端导水管,导水管直径为20mm,长度约为400mm。
8.具体地,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中设置可供微生物附着的生物膜载体,该填料c位于填料b内部,该填充比为60%。
9.具体地,所述蚯蚓滤床的底部设有生物膜载体,该生物膜载体倾斜结构设置,该载体为市售填料a,填料填充比为70%。
10.具体地,所述生物膜载体较低的一端处设有通孔,位于通孔的上端处设有过滤网。
11.具体地,所述布水器与箱体通过设置的支撑杆和支撑板配合连接。
12.具体地,所述蚯蚓滤床的一侧设有金属防逃逸线圈,该金属防逃逸线圈为位电压金属防逃逸线圈,该金属防逃逸线圈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金属防逃逸线圈设置在蚯蚓滤床上。
13.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的上端处设有太阳能板,该太阳能板与固定架与控制装置固定连接,该太阳能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4.具体地,所述蚯蚓滤床内添加蚯蚓生物成分,蚯蚓添加量为15~20g/l。
15.有益效果:
16.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生物膜载体倾斜结构设置,使得不会发生堵塞现象,并且设置的过滤网以及通过保证了蚯蚓滤床的透水性;通过设置的倾斜设置的集水板角度设置在10-15℃,使得蚯蚓滤床中的水流能够更好进行收集后通过导水管流进生物膜发生器,进行过滤,使得水质过滤效果高,利用蚯蚓的穿梭觅食行为解决生物膜载体中填料堵塞问题,利用蚯蚓对大分子有机残体吞食后的研磨作用产生蚓粪,为装置中的载体上微生物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促进载体生物膜的形成,提高膜生物反应器水质净化效果;载体上的生物膜不仅能够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形成的生物膜中好氧与厌氧层可以有效的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利用太阳能板发电,为防逃逸线圈提供电能,在蚯蚓滤床顶端形成防逃逸微电压线圈,防止蚯蚓逃逸,解决装置水处理效率降低问题。同时,由于生物膜载体填料的类型优选和配比优化,可进一步提高装置水质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注:箱体1、膜生物反应器2、导水管3、集水板4、蚯蚓滤床5、连接件6、布水器7、支撑杆8、支撑板9、进水管10、太阳能板11、固定架12、控制装置13、出水管14、生物膜载体15、过滤网16、通孔17、金属防逃逸线圈18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2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3.如图1-3所示,一种蚯蚓防逃逸生态滤池反应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蚯蚓滤床5,该蚯蚓滤床5与箱体1配合连接;所述蚯蚓滤床5的内部设有生物膜载体15,位于蚯蚓滤床5的底端处设有通孔17;所述蚯蚓滤床5的下端处设有集水板4,位于集水板4的下端处设有生物膜反应器,该生物膜反应器与集水板4之间通过导水管3连通设置;所述生物膜反应器的一侧设有出水管14,该出水管14与生物膜反应器连通设置;所述蚯蚓滤床5的上端处设有布水器7,布水器7上设有进水管10与布水器7连通设置;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控制装置13,该控制器与箱体1固定连接。
24.优选地,集水板4倾斜结构设置,该集水板4的倾斜夹角为10~15
°
,通过设置的清洗的10-15
°
的倾斜角的集水板4,保证水流不会堵塞,且能够更顺滑通过导水管3流水,保证设备的可靠性,保证倾斜度过大,水流过大引起噪音或是长时间冲刷设备,保证设备使用寿命。
25.优选地,集水板4较低一侧顶端导水管3,导水管3直径为20mm,长度约为400mm,通过导水管3直接把集水板4的水直接导入到生物膜反应器的底部,使得水质与生物膜反应器的接触面积更大,提高过滤效率。。
26.优选地,膜生物反应器2中设置可供微生物附着的生物膜载体15,该填料c位于填料b内部,该填充比为60%,通过设置的为生物附着的生物膜载体15,可以更好脱磷出氮,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27.优选地,蚯蚓滤床5的底部设有生物膜载体15,该生物膜载体15倾斜结构设置,该载体为市售填料a,填料填充比为70%,附着于生物膜载体15上的生物膜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蚯蚓滤池中加入蚯蚓可有效解决滤池堵塞问题,并且蚯蚓分泌物同时也增加环境中营养元素多样性,促进载体中生物膜的形成。
28.优选地,生物膜载体15较低的一端处设有通孔17,位于通孔17的上端处设有过滤网16,保证过滤效率,放置造成堵塞。
29.优选地,布水器7与箱体1通过设置的支撑杆8和支撑板9配合连接,保证布水器7固定的稳定性,使得设备在工作时稳定性更好。
30.优选地,蚯蚓滤床5的一侧设有金属防逃逸线圈18,该金属防逃逸线圈18为位电压金属防逃逸线圈18,该金属防逃逸线圈18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金属防逃逸线圈18设置在蚯蚓滤床5上,为防逃逸线圈提供电流,可使蚯蚓滤池顶部形成微电压线圈,防止蚯蚓逃逸。
31.优选地,控制装置13的上端处设有太阳能板12,该太阳能板12与固定架与控制装置13固定连接,该太阳能板1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太阳能板12通过太阳能发电,为防逃逸线圈提供电流,可使蚯蚓滤池顶部形成微电压线圈,防止蚯蚓逃逸,更节能环保,可靠性好。
32.优选地,所述蚯蚓滤床5内添加蚯蚓生物成分,蚯蚓添加量为15~20g/l,可依据水质类型及处理目标,调整载体填充比和蚯蚓密度,可以保证稳定的水质净化效果。
33.工作原理:通过进水管10进水通过布水器7,该布水器7均匀分布布水器7,使得蚯蚓滤床5内部的均匀性,保证设备的均匀性,通过布水器7流出的水通过倾斜的生物膜载体15蚯蚓滤床5中的水进行引导,避免蚯蚓滤床5中的水质更好从生物膜载体15一侧的过滤网16下的通孔17中流出,保证蚯蚓滤床5中不会因为水分对蚯蚓滤床5造成损害,从通孔17流出的水,通过集水板4和导水管3,把水质引导进入到生物膜反应器,通过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水质过滤,后从出水管14流出;利用蚯蚓对大分子有机残体吞食后的研磨作用产生蚓粪,为
装置中的载体上微生物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促进载体生物膜的形成,提高膜生物反应器2水质净化效果;载体上的生物膜不仅能够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形成的生物膜中好氧与厌氧层可以有效的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利用太阳能板12发电,通过控制装置13对电流进行控制,为防逃逸线圈提供电能,在蚯蚓滤床5顶端形成防逃逸微电压线圈,防止蚯蚓逃逸,解决装置水处理效率降低问题。同时,由于设置生物膜载体15填料的,可进一步提高装置水质净化效果。
3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