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23 10:05: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酸洗活性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时至今日,活性炭已广泛应用于军工、食品、医药、化工、农业、环保和水处理等工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活性炭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炭质吸附材料。活性炭是指由木质(木料、果壳、果核)、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材料经炭化、活化处理后,形成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选择性吸附能力强的炭质吸附剂。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与其它吸附剂(如漂白土、酸性白土、硅凝胶、活性氧化铝等)相比,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选择性吸附能力强、表面化学基团丰富、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耐高温,且具有催化作用和可再生等特性,而酸洗活性炭通常是针对颗粒状的活性炭而言的,包括椰壳活性炭和煤质活性炭。酸洗椰壳活性炭多用于家庭饮用水领域而后者多用于化学品和食品工业领域,由于家庭和个人对饮用水净化急剧增长的需求和椰壳活性炭天然的更容易达到卫生安全标准(主要是重金属指标)的特性,使得椰壳活性炭市场也获得了显著的增长。
3.但是目前现有的酸洗活性炭技术存在酸洗原料使用比例不合适导致酸洗率较低以及酸洗后未进行处理,直接进行包装导致活性炭的性能不统一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酸洗活性炭技术存在酸洗原料使用比例不合适导致酸洗率较低以及酸洗后未进行处理,直接进行包装导致活性炭的性能不统一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原料准备:选取一定规格的原材料获取活性炭,并对活性炭进行清洗;
8.s2:酸洗前准备:由专业人员根据原材料测定出的初始ph数值进行酸量的对比试验,确定酸洗时原料的使用体积比;
9.s3:进行酸洗:先向酸洗罐内通入蒸汽进行蒸煮,蒸煮完成后将所有原材料放入酸洗池进行浸泡搅拌;
10.s4:烘干及实时检测:将活性炭导入离心机内进行脱水,脱水完成后进行烘干,并在烘干过程中进行实时检测;
11.s5:后续处理:将烘干完成的活性炭进行除尘、筛分和检验处理;
12.优选的,所述s1中,由专业人员选取统一体积范围内的成品椰壳作为原材料获取活性炭,其中所述统一体积范围由专业人员进行设定,且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小于10立方厘米,并由人工在酸洗罐内注入1-3吨软化水,软化水注入完成后将400-500公斤活性炭放
入酸洗罐中,采用带有压力的水流冲洗方式进行清洗,除去表面漂浮轻体炭,冲洗后的黑水需从溢流液孔排出,其中所述水流冲洗压在5-10pa,一次清洗完成后重复上述清洗工序直至从酸洗罐排出的软化水澄清为止,其中所述活性炭在注入软化水前由专业人员使用ph计进行ph检测,并记录原材料的初始ph数值,数值记录完成后由专业人员通过计算设定目标ph值;
13.优选的,所述s2中,向酸洗罐中加入3%的盐酸,其中所述使用的盐酸为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溶液,并由专业人员根据原材料测定出的初始ph数值在实验室进行酸量的对比试验,同时根据设定的酸洗料的目标ph值确定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其中所述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为活性炭:盐酸:水为10:1:50;
14.优选的,所述s3中,先向酸洗罐内通入蒸汽蒸煮35-50分钟,蒸煮完成后将所有原材料放入酸洗池进行浸泡搅拌1-2小时,且进行浸泡搅拌时采用涡轮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其中所述涡轮式搅拌机在水平圆盘上安装3片弯曲的叶片,桨叶的外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20:5:4,圆周速度为3-8m/s,浸泡搅拌完成后加入新开封的纯净水进行再次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耐腐蚀性渣浆泵将酸洗罐内所有原材料打入蒸馏罐进行蒸馏,并沥干排出黑水直至抓取后无明显黑色和碳粉;
15.优选的,所述s4中,将活性炭导入离心机内,并采用中速运转15分钟,远转完成后打入纯水冲洗10分钟,冲洗完成后放入高速离心机进行脱水,脱水完成后将物料移至气体干燥器内将水份烘干,所述烘干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实时检测,所述实时检测是由专业人员对烘干过程中的物料进行抽样检测,其中进行抽样检测时样品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通过检测物料的含水量对剩余烘干时间进行预测计算,同时记录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计算完成后根据计算的剩余烘干时间减去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获得最终烘干时间,将气体干燥器进行时间设置,其中所述时间设置的数据为获得的最终烘干时间数据,烘干完成后对物料再次检测含水量,其中再次检测时检测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0,并由专业人员对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进行一次判定,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小于或等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成功,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大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失败,通过一次判定结果进行二次判断,其中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则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失败则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需进行再次烘干直至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
16.优选的,所述s5中,将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的活性炭进行除尘、筛分和检验处理,其中所述除尘处理是通过采用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且固定炭层厚度为1.5-2.0m,过滤速度为8-20m/h,反冲洗水速度为28-32m/h,反冲洗时间为4-10min,所述筛分处理是通过选择不同筛孔直径的标准筛,按照筛孔直径从小到大依次摞起,最下面为底筛,最上面为筛盖,然后固定在振筛机上进行自动振动筛分,所述检验处理是将筛分后的每层标准筛中得到的活性炭颗粒进行称重获得活性炭颗粒粒度分布图,称重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以及其他性能进行抽样检验,其中进行抽样检验时每层标准筛中抽样重量: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总重量为1:100,检验完成后将检验数据进行记录、存档,并由专业人员通过检验数据对每层标准筛中酸洗后的活性炭进行性能等级划分,等级划分完成后将同等级的活性炭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将不同等级活性炭进行分别包装出厂。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在实验室做好酸量的对比试验,根据酸洗料的目标ph值,确定适合的酸洗原料使用比例,提高酸洗率。
19.2、在酸洗后对活性炭进行除尘、筛分和检验处理,并通过检验数据对每层标准筛中酸洗后的活性炭进行性能等级划分,保证活性炭的性能统一。
20.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在实验室做好酸量的对比试验,根据酸洗料的目标ph值,确定适合的酸洗原料使用比例,提高酸洗率,同时在酸洗后对活性炭进行除尘、筛分和检验处理,并通过检验数据对每层标准筛中酸洗后的活性炭进行性能等级划分,保证活性炭的性能统一。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实施例一
24.参照图1,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s1:原料准备:由专业人员选取统一体积范围内的成品椰壳作为原材料获取活性炭,其中所述统一体积范围由专业人员进行设定,且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小于10立方厘米,并由人工在酸洗罐内注入2吨软化水,软化水注入完成后将400公斤活性炭放入酸洗罐中,采用带有压力的水流冲洗方式进行清洗,除去表面漂浮轻体炭,冲洗后的黑水需从溢流液孔排出,其中所述水流冲洗压在6pa,一次清洗完成后重复上述清洗工序直至从酸洗罐排出的软化水澄清为止,其中所述活性炭在注入软化水前由专业人员使用ph计进行ph检测,并记录原材料的初始ph数值,数值记录完成后由专业人员通过计算设定目标ph值;
26.s2:酸洗前准备:向酸洗罐中加入3%的盐酸,其中所述使用的盐酸为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溶液,并由专业人员根据原材料测定出的初始ph数值在实验室进行酸量的对比试验,同时根据设定的酸洗料的目标ph值确定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其中所述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为活性炭:盐酸:水为10:1:50;
27.s3:进行酸洗:先向酸洗罐内通入蒸汽蒸煮40分钟,蒸煮完成后将所有原材料放入酸洗池进行浸泡搅拌2小时,且进行浸泡搅拌时采用涡轮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其中所述涡轮式搅拌机在水平圆盘上安装3片弯曲的叶片,桨叶的外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20:5:4,圆周速度为6m/s,浸泡搅拌完成后加入新开封的纯净水进行再次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耐腐蚀性渣浆泵将酸洗罐内所有原材料打入蒸馏罐进行蒸馏,并沥干排出黑水直至抓取后无明显黑色和碳粉;
28.s4:烘干及实时检测:将活性炭导入离心机内,并采用中速运转15分钟,远转完成后打入纯水冲洗10分钟,冲洗完成后放入高速离心机进行脱水,脱水完成后将物料移至气体干燥器内将水份烘干,所述烘干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实时检测,所述实时检测是由专业人员对烘干过程中的物料进行抽样检测,其中进行抽样检测时样品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通过检测物料的含水量对剩余烘干时间进行预测计算,同时记录抽样检测所需的时
间,计算完成后根据计算的剩余烘干时间减去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获得最终烘干时间,将气体干燥器进行时间设置,其中所述时间设置的数据为获得的最终烘干时间数据,烘干完成后对物料再次检测含水量,其中再次检测时检测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0,并由专业人员对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进行一次判定,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小于或等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成功,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大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失败,通过一次判定结果进行二次判断,其中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则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失败则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需进行再次烘干直至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
29.s5:后续处理:将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的活性炭进行除尘、筛分和检验处理,其中所述除尘处理是通过采用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且固定炭层厚度为2.0m,过滤速度为12m/h,反冲洗水速度为30m/h,反冲洗时间为6min,所述筛分处理是通过选择不同筛孔直径的标准筛,按照筛孔直径从小到大依次摞起,最下面为底筛,最上面为筛盖,然后固定在振筛机上进行自动振动筛分,所述检验处理是将筛分后的每层标准筛中得到的活性炭颗粒进行称重获得活性炭颗粒粒度分布图,称重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以及其他性能进行抽样检验,其中进行抽样检验时每层标准筛中抽样重量: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总重量为1:100,检验完成后将检验数据进行记录、存档,并由专业人员通过检验数据对每层标准筛中酸洗后的活性炭进行性能等级划分,等级划分完成后将同等级的活性炭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将不同等级活性炭进行分别包装出厂。
30.实施例二
31.参照图1,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s1:原料准备:由专业人员选取统一体积范围内的成品椰壳作为原材料获取活性炭,其中所述统一体积范围由专业人员进行设定,且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小于10立方厘米,并由人工在酸洗罐内注入2吨软化水,软化水注入完成后将500公斤活性炭放入酸洗罐中,采用带有压力的水流冲洗方式进行清洗,除去表面漂浮轻体炭,冲洗后的黑水需从溢流液孔排出,其中所述水流冲洗压在10pa,一次清洗完成后重复上述清洗工序直至从酸洗罐排出的软化水澄清为止,其中所述活性炭在注入软化水前由专业人员使用ph计进行ph检测,并记录原材料的初始ph数值,数值记录完成后由专业人员通过计算设定目标ph值;
33.s2:酸洗前准备:向酸洗罐中加入3%的盐酸,其中所述使用的盐酸为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溶液,并由专业人员根据原材料测定出的初始ph数值在实验室进行酸量的对比试验,同时根据设定的酸洗料的目标ph值确定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其中所述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为活性炭:盐酸:水为10:1:50;
34.s3:进行酸洗:先向酸洗罐内通入蒸汽蒸煮50分钟,蒸煮完成后将所有原材料放入酸洗池进行浸泡搅拌2小时,且进行浸泡搅拌时采用涡轮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其中所述涡轮式搅拌机在水平圆盘上安装3片弯曲的叶片,桨叶的外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20:5:4,圆周速度为8m/s,浸泡搅拌完成后加入新开封的纯净水进行再次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耐腐蚀性渣浆泵将酸洗罐内所有原材料打入蒸馏罐进行蒸馏,并沥干排出黑水直至抓取后无明显黑色和碳粉;
35.s4:烘干及实时检测:将活性炭导入离心机内,并采用中速运转15分钟,远转完成后打入纯水冲洗10分钟,冲洗完成后放入高速离心机进行脱水,脱水完成后将物料移至气
体干燥器内将水份烘干,所述烘干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实时检测,所述实时检测是由专业人员对烘干过程中的物料进行抽样检测,其中进行抽样检测时样品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通过检测物料的含水量对剩余烘干时间进行预测计算,同时记录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计算完成后根据计算的剩余烘干时间减去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获得最终烘干时间,将气体干燥器进行时间设置,其中所述时间设置的数据为获得的最终烘干时间数据,烘干完成后对物料再次检测含水量,其中再次检测时检测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0,并由专业人员对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进行一次判定,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小于或等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成功,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大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失败,通过一次判定结果进行二次判断,其中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则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失败则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需进行再次烘干直至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
36.s5:后续处理:将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的活性炭进行除尘、筛分和检验处理,其中所述除尘处理是通过采用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且固定炭层厚度为2.0m,过滤速度为20m/h,反冲洗水速度为32m/h,反冲洗时间为10min,所述筛分处理是通过选择不同筛孔直径的标准筛,按照筛孔直径从小到大依次摞起,最下面为底筛,最上面为筛盖,然后固定在振筛机上进行自动振动筛分,所述检验处理是将筛分后的每层标准筛中得到的活性炭颗粒进行称重获得活性炭颗粒粒度分布图,称重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以及其他性能进行抽样检验,其中进行抽样检验时每层标准筛中抽样重量: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总重量为1:100,检验完成后将检验数据进行记录、存档,并由专业人员通过检验数据对每层标准筛中酸洗后的活性炭进行性能等级划分,等级划分完成后将同等级的活性炭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将不同等级活性炭进行分别包装出厂。
37.实施例三
38.参照图1,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s1:原料准备:由专业人员选取统一体积范围内的成品椰壳作为原材料获取活性炭,其中所述统一体积范围由专业人员进行设定,且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小于10立方厘米,并由人工在酸洗罐内注入3吨软化水,软化水注入完成后将400公斤活性炭放入酸洗罐中,采用带有压力的水流冲洗方式进行清洗,除去表面漂浮轻体炭,冲洗后的黑水需从溢流液孔排出,其中所述水流冲洗压在5pa,一次清洗完成后重复上述清洗工序直至从酸洗罐排出的软化水澄清为止,其中所述活性炭在注入软化水前由专业人员使用ph计进行ph检测,并记录原材料的初始ph数值,数值记录完成后由专业人员通过计算设定目标ph值;
40.s2:酸洗前准备:向酸洗罐中加入3%的盐酸,其中所述使用的盐酸为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溶液,并由专业人员根据原材料测定出的初始ph数值在实验室进行酸量的对比试验,同时根据设定的酸洗料的目标ph值确定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其中所述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为活性炭:盐酸:水为10:1:50;
41.s3:进行酸洗:先向酸洗罐内通入蒸汽蒸煮35分钟,蒸煮完成后将所有原材料放入酸洗池进行浸泡搅拌1小时,且进行浸泡搅拌时采用涡轮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其中所述涡轮式搅拌机在水平圆盘上安装3片弯曲的叶片,桨叶的外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20:5:4,圆周速度为3m/s,浸泡搅拌完成后加入新开封的纯净水进行再次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耐腐蚀性渣浆泵将酸洗罐内所有原材料打入蒸馏罐进行蒸馏,并沥干排出黑水直至抓取后无明
显黑色和碳粉;
42.s4:烘干及实时检测:将活性炭导入离心机内,并采用中速运转15分钟,远转完成后打入纯水冲洗10分钟,冲洗完成后放入高速离心机进行脱水,脱水完成后将物料移至气体干燥器内将水份烘干,所述烘干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实时检测,所述实时检测是由专业人员对烘干过程中的物料进行抽样检测,其中进行抽样检测时样品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通过检测物料的含水量对剩余烘干时间进行预测计算,同时记录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计算完成后根据计算的剩余烘干时间减去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获得最终烘干时间,将气体干燥器进行时间设置,其中所述时间设置的数据为获得的最终烘干时间数据,烘干完成后对物料再次检测含水量,其中再次检测时检测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0,并由专业人员对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进行一次判定,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小于或等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成功,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大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失败,通过一次判定结果进行二次判断,其中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则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失败则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需进行再次烘干直至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
43.s5:后续处理:将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的活性炭进行除尘、筛分和检验处理,其中所述除尘处理是通过采用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且固定炭层厚度为1.5m,过滤速度为8m/h,反冲洗水速度为28m/h,反冲洗时间为4min,所述筛分处理是通过选择不同筛孔直径的标准筛,按照筛孔直径从小到大依次摞起,最下面为底筛,最上面为筛盖,然后固定在振筛机上进行自动振动筛分,所述检验处理是将筛分后的每层标准筛中得到的活性炭颗粒进行称重获得活性炭颗粒粒度分布图,称重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以及其他性能进行抽样检验,其中进行抽样检验时每层标准筛中抽样重量: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总重量为1:100,检验完成后将检验数据进行记录、存档,并由专业人员通过检验数据对每层标准筛中酸洗后的活性炭进行性能等级划分,等级划分完成后将同等级的活性炭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将不同等级活性炭进行分别包装出厂。
44.实施例四
45.参照图1,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6.s1:原料准备:由专业人员选取统一体积范围内的成品椰壳作为原材料获取活性炭,其中所述统一体积范围由专业人员进行设定,且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小于10立方厘米,并由人工在酸洗罐内注入1吨软化水,软化水注入完成后将450公斤活性炭放入酸洗罐中,采用带有压力的水流冲洗方式进行清洗,除去表面漂浮轻体炭,冲洗后的黑水需从溢流液孔排出,其中所述水流冲洗压在9pa,一次清洗完成后重复上述清洗工序直至从酸洗罐排出的软化水澄清为止,其中所述活性炭在注入软化水前由专业人员使用ph计进行ph检测,并记录原材料的初始ph数值,数值记录完成后由专业人员通过计算设定目标ph值;
47.s2:酸洗前准备:向酸洗罐中加入3%的盐酸,其中所述使用的盐酸为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溶液,并由专业人员根据原材料测定出的初始ph数值在实验室进行酸量的对比试验,同时根据设定的酸洗料的目标ph值确定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其中所述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为活性炭:盐酸:水为10:1:50;
48.s3:进行酸洗:先向酸洗罐内通入蒸汽蒸煮45分钟,蒸煮完成后将所有原材料放入酸洗池进行浸泡搅拌1小时,且进行浸泡搅拌时采用涡轮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其中所述涡轮
式搅拌机在水平圆盘上安装3片弯曲的叶片,桨叶的外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20:5:4,圆周速度为5m/s,浸泡搅拌完成后加入新开封的纯净水进行再次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耐腐蚀性渣浆泵将酸洗罐内所有原材料打入蒸馏罐进行蒸馏,并沥干排出黑水直至抓取后无明显黑色和碳粉;
49.s4:烘干及实时检测:将活性炭导入离心机内,并采用中速运转15分钟,远转完成后打入纯水冲洗10分钟,冲洗完成后放入高速离心机进行脱水,脱水完成后将物料移至气体干燥器内将水份烘干,所述烘干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实时检测,所述实时检测是由专业人员对烘干过程中的物料进行抽样检测,其中进行抽样检测时样品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通过检测物料的含水量对剩余烘干时间进行预测计算,同时记录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计算完成后根据计算的剩余烘干时间减去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获得最终烘干时间,将气体干燥器进行时间设置,其中所述时间设置的数据为获得的最终烘干时间数据,烘干完成后对物料再次检测含水量,其中再次检测时检测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0,并由专业人员对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进行一次判定,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小于或等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成功,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大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失败,通过一次判定结果进行二次判断,其中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则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失败则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需进行再次烘干直至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
50.s5:后续处理:将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的活性炭进行除尘、筛分和检验处理,其中所述除尘处理是通过采用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且固定炭层厚度为1.8m,过滤速度为16m/h,反冲洗水速度为29m/h,反冲洗时间为7min,所述筛分处理是通过选择不同筛孔直径的标准筛,按照筛孔直径从小到大依次摞起,最下面为底筛,最上面为筛盖,然后固定在振筛机上进行自动振动筛分,所述检验处理是将筛分后的每层标准筛中得到的活性炭颗粒进行称重获得活性炭颗粒粒度分布图,称重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以及其他性能进行抽样检验,其中进行抽样检验时每层标准筛中抽样重量: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总重量为1:100,检验完成后将检验数据进行记录、存档,并由专业人员通过检验数据对每层标准筛中酸洗后的活性炭进行性能等级划分,等级划分完成后将同等级的活性炭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将不同等级活性炭进行分别包装出厂。
51.实施例五
52.参照图1,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s1:原料准备:由专业人员选取统一体积范围内的成品椰壳作为原材料获取活性炭,其中所述统一体积范围由专业人员进行设定,且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小于10立方厘米,并由人工在酸洗罐内注入3吨软化水,软化水注入完成后将480公斤活性炭放入酸洗罐中,采用带有压力的水流冲洗方式进行清洗,除去表面漂浮轻体炭,冲洗后的黑水需从溢流液孔排出,其中所述水流冲洗压在7pa,一次清洗完成后重复上述清洗工序直至从酸洗罐排出的软化水澄清为止,其中所述活性炭在注入软化水前由专业人员使用ph计进行ph检测,并记录原材料的初始ph数值,数值记录完成后由专业人员通过计算设定目标ph值;
54.s2:酸洗前准备:向酸洗罐中加入3%的盐酸,其中所述使用的盐酸为质量分数为35%的盐酸溶液,并由专业人员根据原材料测定出的初始ph数值在实验室进行酸量的对比试验,同时根据设定的酸洗料的目标ph值确定酸洗原料使用体积比,其中所述酸洗原料使
用体积比为活性炭:盐酸:水为10:1:50;
55.s3:进行酸洗:先向酸洗罐内通入蒸汽蒸煮48分钟,蒸煮完成后将所有原材料放入酸洗池进行浸泡搅拌2小时,且进行浸泡搅拌时采用涡轮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其中所述涡轮式搅拌机在水平圆盘上安装3片弯曲的叶片,桨叶的外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为20:5:4,圆周速度为5m/s,浸泡搅拌完成后加入新开封的纯净水进行再次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耐腐蚀性渣浆泵将酸洗罐内所有原材料打入蒸馏罐进行蒸馏,并沥干排出黑水直至抓取后无明显黑色和碳粉;
56.s4:烘干及实时检测:将活性炭导入离心机内,并采用中速运转15分钟,远转完成后打入纯水冲洗10分钟,冲洗完成后放入高速离心机进行脱水,脱水完成后将物料移至气体干燥器内将水份烘干,所述烘干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进行实时检测,所述实时检测是由专业人员对烘干过程中的物料进行抽样检测,其中进行抽样检测时样品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通过检测物料的含水量对剩余烘干时间进行预测计算,同时记录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计算完成后根据计算的剩余烘干时间减去抽样检测所需的时间获得最终烘干时间,将气体干燥器进行时间设置,其中所述时间设置的数据为获得的最终烘干时间数据,烘干完成后对物料再次检测含水量,其中再次检测时检测体积:物料总体积为1:800,并由专业人员对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进行一次判定,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小于或等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成功,一次判定时检测出的含水量数据大于目标含水量数据则判定为烘干失败,通过一次判定结果进行二次判断,其中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则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失败则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二次判断结果为未完成烘干需进行再次烘干直至一次判定结果为烘干成功;
57.s5:后续处理:将二次判断结果为烘干完成的活性炭进行除尘、筛分和检验处理,其中所述除尘处理是通过采用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且固定炭层厚度为1.9m,过滤速度为19m/h,反冲洗水速度为31m/h,反冲洗时间为5min,所述筛分处理是通过选择不同筛孔直径的标准筛,按照筛孔直径从小到大依次摞起,最下面为底筛,最上面为筛盖,然后固定在振筛机上进行自动振动筛分,所述检验处理是将筛分后的每层标准筛中得到的活性炭颗粒进行称重获得活性炭颗粒粒度分布图,称重完成后由专业人员对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颗粒的吸附性以及其他性能进行抽样检验,其中进行抽样检验时每层标准筛中抽样重量:每层标准筛中活性炭总重量为1:100,检验完成后将检验数据进行记录、存档,并由专业人员通过检验数据对每层标准筛中酸洗后的活性炭进行性能等级划分,等级划分完成后将同等级的活性炭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将不同等级活性炭进行分别包装出厂。
58.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中一种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进行试验,得出结果如下:
[0059][0060]
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制得的酸洗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对比现有方法酸洗率有了显著提高,且实施例一为最佳实施例。
[00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