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提高中华蜜蜂初生重和吻长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2022-03-23 04:12: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中华蜜蜂初生重和吻长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境内主要存在两种蜜蜂蜂种,分别是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存在于我国境内的东方蜜蜂的总称)和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我国引进的主要西方蜜蜂蜂种)。两种蜜蜂蜂种在性能和生理特性上具有很多的差异,意蜂可以生产大量的蜂王浆,但是中蜂产浆量却极低,仅能用于维持蜂群生存。蜂农在培育中蜂蜂王时会采用意蜂的蜂王浆饲喂中蜂幼虫以期望获取优质的蜂王。
3.现有的中华蜜蜂体外培养技术采用意蜂蜂王浆饲喂中华蜜蜂幼虫,获得的成年工蜂其初生重显著低于自然羽化的中华蜜蜂;对吻长这一重要形态特征的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蜜蜂初生重的提高能够提高蜜蜂携带花粉的数量,有助于蜜蜂的觅食以及为植物及农作物传粉;吻长是蜜蜂用于取食花朵中花蜜的重要器官,吻长越长越有助于蜜蜂采食到花朵深处的花蜜,能够提高蜂群的蜂蜜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中华蜜蜂初生重和吻长的培养方法,包括:在整个幼虫期,向中华蜜蜂的幼虫饲喂150~170μl饲粮;并在幼虫期的第2~4天,进行移虫;其中,所述饲粮含有异种蜂王浆;所述饲喂包括:在幼虫期的第1天,向中华蜜蜂的幼虫饲喂x μl的饲粮,在幼虫期的第n天,向中华蜜蜂的幼虫饲喂(2n-2)*x a μl的饲粮;其中,3≤x≤7,n为2~6的整数,0≤a≤5。
5.本发明发现,通过在幼虫期的第2~4天进行移虫,能够显著提高人工饲养蜜蜂的初生重和吻长;同时采用本发明上述的逐日递增的饲喂方式喂养中华蜜蜂,能够进一步提高人工饲养蜜蜂的初生重和吻长,使其形态特征得到显著改善。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异种蜂王浆为意大利蜜蜂的蜂王浆。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以所述饲粮的总重量为基准,意大利蜜蜂的蜂王浆的含量为45~55 wt%。
8.本发明进一步发现,当饲粮中意大利蜜蜂的蜂王浆的含量为45~55 wt%时,在上述饲喂方式和移虫时间下,能够促进中华蜜蜂幼虫期的生长发育,进一步提高人工饲养中华蜜蜂的初生重和吻长。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饲粮还包括重量比为(3~9):(3~9):(0.5~1.5)的葡萄糖、果糖和酵母提取物的混合物。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以重量份计,所述饲粮包括:意大利蜜蜂的蜂王
浆45~55份、葡萄糖3~9份、果糖3~9份、酵母提取物0.5~1.5份。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以重量份计,所述饲粮为:意大利蜜蜂的蜂王浆45~55份、葡萄糖3~9份、果糖3~9份、酵母提取物0.5~1.5份,用水补足100份。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培养方法还包括:移虫后,在温度为33~37℃、湿度为93~97%的条件下对幼虫进行避光培养至幼虫期结束;而后,在温度为33~37℃、湿度为73~77%的条件下避光培养,直至化蛹完成。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在所述移虫过程中,巢脾的温度为28~32℃。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在幼虫期,向中华蜜蜂的幼虫饲喂150~170μl饲粮;在幼虫期的第2~4天,从巢脾中移出幼虫;在移虫过程中,巢脾的温度为28~32℃;其中,所述饲粮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意大利蜜蜂的蜂王浆45~55份、葡萄糖3~9份、果糖3~9份、酵母提取物0.5~1.5份;所述饲喂包括:在幼虫期的第1天,向中华蜜蜂的幼虫饲喂x μl的饲粮,在幼虫期的第n天,向中华蜜蜂的幼虫饲喂(2n-2)*x a μl的饲粮;其中,3≤x≤7,n为2~6的整数,0≤a≤5;(2)移虫后,在温度为33~37℃、湿度为93~97%的条件下对幼虫进行避光培养至幼虫期结束;而后,在温度为33~37℃、湿度为73~77%的条件下避光培养,直至化蛹完成。
15.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优的实施方案,在上述实施方案的步骤(1)中,在幼虫期的第1天,将带有幼虫的巢脾割下,放入人工培养箱内人工饲喂所述饲粮。
16.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饲粮使用前预热至33~37℃。
17.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移虫在无菌环境中20分钟之内完成。
1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一步通过对上述优选方案优化组合得到本发明的其它较优实施例。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发明的培养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中华蜜蜂的初生重和吻长,使其形态特征得到改善。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发明的培养方法简单易行,在人工蜜蜂养殖领域容易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实施例和对比例饲养的中华蜜蜂的初生重对比图。
21.图2为中华蜜蜂吻示意图。
22.图3为实施例和对比例饲养的中华蜜蜂的吻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4.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均为常规方法或者按照本领域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进行,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和仪器等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25.本发明中,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试验蜂场。
26.下述所有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采用的蜜蜂蜂群均来自同一批次,所使用的饲粮均为
同一批次制成。
27.下述所有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饲粮的配制方法如下:从意蜂蜂场人工移虫生产的新鲜蜂王浆,50ml分装后储存在-20℃冰箱,配制饲粮前取出放在4℃慢慢融化,蜂王浆在4℃下保存最多不超过一个月。超纯水高温灭菌后用0.22μm无菌过滤器过滤后使用,配制顺序依次为水-糖-酵母提取物-蜂王浆,糖和酵母提取物加入后分别迅速摇晃直至完全溶解,最后加入称量好的蜂王浆放在涡旋震荡器上混匀饲粮。配制好的饲粮放在4℃,在3天内用完。饲粮配方成分为:无菌水37%、葡萄糖6%、果糖6%、酵母提取物1%、新鲜蜂王浆50%。
28.下述所有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工具及耗材需要在使用前进行紫外线消毒15分钟,所有的饲喂及移虫操作均在超净台中进行。每次培养幼虫前用75%乙醇溶液对恒温恒湿培养箱进行消毒,充分干燥后放入蜜蜂幼虫。
29.下述所有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在蜂王开始产卵后计算天数,在第3天虫卵开始孵化为幼虫,该阶段称为1日龄幼虫,之后依次为2日龄幼虫,3日龄幼虫等。
30.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中华蜜蜂初生重和吻长的培养方法,具体包括:选择健康,群势状态相似的中蜂蜂群,使用蜂王产卵控制器将蜂王固定在某个区域上产卵,待蜂王将该区域产满虫卵(约24小时)后将蜂王释放。待控制产卵区内的虫卵发育到1日龄幼虫时,向每个巢孔加入5μl预热至35℃的饲粮,将控制产卵的区域用刀切下虫脾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培养。第二日每孔饲喂10μl饲粮,3日龄幼虫时开始进行移虫操作。
31.将巢脾转移到超净工作台进行移虫操作,转移距离不宜过远,转移过程需要保持巢脾的温度在30℃左右。巢脾以45
°
倾斜放置在台面上便于操作,灭菌后的幼虫培养板放在预热好的电热水袋上,加入预热至35℃的饲粮,用移虫针在无菌水中轻轻蘸一下后从巢脾中移除幼虫,放入培养板孔内,每个孔内1只幼虫。每移一只幼虫需要保证一次性完成,不能反复操作。如果第一次未能将幼虫移到移虫针上,则弃去不用该孔幼虫,有可能在移虫操作中该幼虫已经被损伤。每完成一个48孔幼虫培养板后,需要检查所有移入的幼虫位于食物顶部,出现不合格的幼虫,将王台直接取出,更换新的王台和食物,移入新的幼虫,每个培养板移虫时间尽量缩短确保在20分钟内完成。
32.完成移虫操作后,将培养板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进行避光培养,培养箱提前设置好温湿度,其中温度为35℃,湿度为95%,每日定时取出培养板在灭菌后30℃的超净台中添加预热至35℃的新饲粮,用移液枪吸取饲粮沿着王台内壁使饲粮缓缓流下,避免饲粮淹没幼虫和枪头碰触到幼虫;幼虫期需要每日饲喂,饲喂前先检查幼虫的存活情况,将盛有死亡幼虫的王台及时清理,然后进行喂养操作。喂养时无需吸走剩余的旧饲粮,直接加入新饲粮。本实施例对幼虫喂养的饲粮用量做了大概的设定,每只幼虫共饲喂160μl饲粮,在预蛹前大部分幼虫会消耗完全部的饲粮,少数个体会出现延迟现象,幼虫期的饲养量如表1所示:表1 不同日龄单个幼虫的饲养量
当幼虫完成6日喂食后,幼虫会消耗完王台内的食物并且排出白色尿酸结晶,此时认为幼虫准备要进入预蛹阶段。个别幼虫会出现食物还未消耗完全的情况,可以再等几天待食物消耗完后再进行移虫。用镊子将王台从培养板的孔内夹出,稍稍倾斜,用移虫针前端轻轻推动虫体使虫体滑入化蛹板孔内。蛹期不需要喂食,避免突然性地挪动恒温恒湿培养箱,设置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为35℃,湿度为75%,定期观察幼虫的发育情况,及时将死亡的幼虫清理掉,观察时间不宜过长并且不能触碰虫体。
33.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中华蜜蜂初生重和吻长的培养方法,具体包括:选择健康,群势状态相似的中蜂蜂群,使用蜂王产卵控制器将蜂王固定在某个区域上产卵,待蜂王将该区域产满虫卵(约24小时)后将蜂王释放。待控制产卵区内的虫卵发育到1日龄幼虫时,向每个巢孔加入5μl预热至35℃的饲粮,将控制产卵的区域用刀切下虫脾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培养。第二日每孔饲喂10μl饲粮,3日龄幼虫时开始进行移虫操作。
34.将巢脾转移到超净工作台进行移虫操作,转移距离不宜过远,转移过程需要保持巢脾的温度在30℃左右。巢脾以45
°
倾斜放置在台面上便于操作,灭菌后的幼虫培养板放在预热好的电热水袋上,加入预热至35℃饲粮,用移虫针在无菌水中轻轻蘸一下后从巢脾中移除幼虫,放入培养板孔内,每个孔内1只幼虫。每移一只幼虫需要保证一次性完成,不能反复操作。如果第一次未能将幼虫移到移虫针上,则弃去不用该孔幼虫,有可能在移虫操作中该幼虫已经被损伤。每完成一个48孔幼虫培养板后,需要检查所有移入的幼虫位于食物顶部,出现不合格的幼虫,将王台直接取出,更换新的王台和食物,移入新的幼虫,每个培养板移虫时间尽量缩短确保在20分钟内完成。
35.完成移虫操作后,将培养板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进行避光培养,培养箱提前设置好温湿度,其中温度为35℃,湿度为95%,每日定时取出培养板在灭菌后30℃的超净台中添加预热至35℃的新饲粮,用移液枪吸取饲粮沿着王台内壁使饲粮缓缓流下,避免饲粮淹没幼虫和枪头碰触到幼虫;幼虫期需要每日饲喂,饲喂前先检查幼虫的存活情况,将盛有死亡幼虫的王台及时清理,然后进行喂养操作。喂养时无需吸走剩余的旧饲粮,直接加入新饲粮。本实施例对幼虫喂养的饲粮用量做了大概的设定,每只幼虫共饲喂160μl饲粮,在预蛹前大部分幼虫会消耗完全部的饲粮,少数个体会出现延迟现象,幼虫期的饲养量如表2所示:表2 不同日龄单个幼虫的饲养量当幼虫完成6日喂食后,幼虫会消耗完王台内的食物并且排出白色尿酸结晶,此时认为幼虫准备要进入预蛹阶段。个别幼虫会出现食物还未消耗完全的情况,可以再等几天待食物消耗完后再进行移虫。用镊子将王台从培养板的孔内夹出,稍稍倾斜,用移虫针前端轻轻推动虫体使虫体滑入化蛹板孔内。蛹期不需要喂食,避免突然性地挪动恒温恒湿培养箱,设置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为35℃,湿度为75%,定期观察幼虫的发育情况,及时将死亡的幼虫清理掉,观察时间不宜过长并且不能触碰虫体。
36.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中华蜜蜂的培养方法,具体包括:选择健康,群势状态相似的中蜂蜂群,使用蜂王产卵控制器将蜂王固定在某个区域上产卵,待蜂王将该区域产满虫卵(约24小时)后将蜂王释放。在1日龄幼虫期开始进行移虫操作。
37.将巢脾转移到超净工作台进行移虫操作,转移距离不宜过远,转移过程需要保持巢脾的温度在30℃左右。巢脾以45
°
倾斜放置在台面上便于操作,灭菌后的幼虫培养板放在预热好的电热水袋上,加入预热至35℃的饲粮,用移虫针在无菌水中轻轻蘸一下后从巢脾中移除幼虫,放入培养板孔内,每个孔内1只幼虫。每移一只幼虫需要保证一次性完成,不能反复操作。如果第一次未能将幼虫移到移虫针上,则弃去不用该孔幼虫,有可能在移虫操作中该幼虫已经被损伤。每完成一个48孔幼虫培养板后,需要检查所有移入的幼虫位于食物顶部,出现不合格的幼虫,将王台直接取出,更换新的王台和食物,移入新的幼虫,每个培养板移虫时间尽量缩短确保在20分钟内完成。
38.完成移虫操作后,将培养板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进行避光培养,培养箱提前设置好温湿度,其中温度为35℃,湿度为95%,每日定时取出培养板在灭菌后30℃的超净台中添加预热至35℃的新饲粮,用移液枪吸取饲粮沿着王台内壁使饲粮缓缓流下,避免饲粮淹没幼虫和枪头碰触到幼虫;幼虫期需要每日饲喂,饲喂前先检查幼虫的存活情况,将盛有死亡幼虫的王台及时清理,然后进行喂养操作。喂养时无需吸走剩余的旧饲粮,直接加入新饲粮。本对比例对幼虫喂养的饲粮用量做了大概的设定,每只幼虫共饲喂160μl饲粮,在预蛹前大部分幼虫会消耗完全部的饲粮,少数个体会出现延迟现象,幼虫期的饲养量如表1所示。
39.当幼虫完成6日喂食后,幼虫会消耗完王台内的食物并且排出白色尿酸结晶,此时认为幼虫准备要进入预蛹阶段。个别幼虫会出现食物还未消耗完全的情况,可以再等几天待食物消耗完后再进行移虫。用镊子将王台从培养板的孔内夹出,稍稍倾斜,用移虫针前端轻轻推动虫体使虫体滑入化蛹板孔内。蛹期不需要喂食,避免突然性地挪动恒温恒湿培养箱,设置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为35℃,湿度为75%,定期观察幼虫的发育情况,及时将死亡的幼虫清理掉,观察时间不宜过长并且不能触碰虫体。
40.对比例2本对比例提供一种中华蜜蜂的培养方法,具体包括:选择健康,群势状态相似的中蜂蜂群,使用蜂王产卵控制器将蜂王固定在某个区域上产卵,待蜂王将该区域产满虫卵(约24小时)后将蜂王释放。待控制产卵区内的虫卵发育到1日龄幼虫时,向每个巢孔加入100μl预热至35℃的饲粮,将控制产卵的区域用刀切下虫脾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培养。第二日将剩下的多余饲粮用塑料软管吸出后,每孔再加入新的100μl饲粮,3日龄幼虫时开始进行移虫操作。
41.将巢脾转移到超净工作台进行移虫操作,转移距离不宜过远,转移过程需要保持巢脾的温度在30℃左右。巢脾以45
°
倾斜放置在台面上便于操作,灭菌后的幼虫培养板放在预热好的电热水袋上,加入预热至35℃的饲粮,用移虫针在无菌水中轻轻蘸一下后从巢脾中移除幼虫,放入培养板孔内,每个孔内1只幼虫。每移一只幼虫需要保证一次性完成,不能反复操作。如果第一次未能将幼虫移到移虫针上,则弃去不用该孔幼虫,有可能在移虫操作中该幼虫已经被损伤。每完成一个48孔幼虫培养板后,需要检查所有移入的幼虫位于食物
顶部,出现不合格的幼虫,将王台直接取出,更换新的王台和食物,移入新的幼虫,每个培养板移虫时间尽量缩短确保在20分钟内完成。
42.完成移虫操作后,将培养板放入恒温恒湿培养箱进行避光培养,培养箱提前设置好温湿度,其中温度为35℃,湿度为95%。每日定时取出培养板在灭菌后30℃的超净台中,每日喂养时,将幼虫剩下的多余饲粮用塑料软管吸出后,再加入新的预热至35℃的100μl饲粮,直到6日龄幼虫。添加新饲粮时,用移液枪吸取饲粮沿着王台内壁使饲粮缓缓流下,避免饲粮淹没幼虫和枪头碰触到幼虫;幼虫期需要每日饲喂,饲喂前先检查幼虫的存活情况,将盛有死亡幼虫的王台及时清理,然后进行喂养操作。
43.当幼虫完成6日喂食后,幼虫准备要进入预蛹阶段。用镊子将王台从培养板的孔内夹出,稍稍倾斜,用移虫针前端轻轻推动虫体使虫体滑入化蛹板孔内。蛹期不需要喂食,避免突然性地挪动恒温恒湿培养箱,设置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为35℃,湿度为75%,定期观察幼虫的发育情况,及时将死亡的幼虫清理掉,观察时间不宜过长并且不能触碰虫体。
44.试验例1 初生重测量培养的成蜂在20天后出房,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检查一次,因为个体差异成蜂出房的时间会延迟1-2天。成蜂出房后进行初生重测量,取同一天孵化的工蜂10只进行初生重测量。
45.分别随机选取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成功羽化的10只成蜂进行初生重的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和图1所示。
46.表3 体外人工培养的蜜蜂初生重(g)试验例2 蜜蜂吻长度测量分别随机选取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成功羽化的10只成蜂,检查样本是否完好,在工蜂形态测定表上填写组别、测定人及日期。
47.将蜜蜂头部摘下,压扁口器,取下吻部,仔细取下蜜蜂的吻,尤其是后颌,前颌和中唇舌三部分,按图2所示一一展开,放于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拍下照片,使用微小物品测量系统测定蜜蜂吻的长度,结果如表4和图3所示。
48.表4 体外人工培养的蜜蜂吻长(mm)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
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