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2:42: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近180
°
视角、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
3.为了保证oled显示装置的整机组装的稳定性和防水需求,在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通常会采用高粘性的中框胶将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与中框进行粘结固定,中框胶粘性较强,固定效果良好,但显示面板靠近中框的一侧还设置有背板和复合功能层,这使得显示装置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显示面板与背板之间、背板与复合功能层之间或复合功能层中的膜层之间容易发生膜层分层、边缘鼓包褶皱等现象,导致显示装置拆机返修后无法重复利用,良率下降,成本大大升高,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显示装置在拆机返修过程中出现的膜层分层、边缘鼓包褶皱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6.显示面板;
7.背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8.复合功能层,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9.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
10.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遮光油墨层,所述遮光油墨层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一侧,其中,所述遮光油墨层包括遮光图案,所述遮光图案与所述微结构对应设置。
11.可选的,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一侧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微结构。
12.可选的,所述复合功能层包括支撑层和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支撑层和所述背板之间,其中,所述缓冲层靠近所述支撑层的一侧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二微结构。
13.可选的,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形成一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的至少一个侧缘上覆盖有胶体。
14.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背板邻接设置的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至少一个边缘凸出于所述叠层结构,且所述衬底基板凸出于所述叠层结构的所述边缘上覆盖有所述胶体。
15.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凸出于所述叠层结构的所述边缘上设置有第三微结构,且所述第三微结构上覆盖有所述胶体。
16.可选的,所述微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边缘的长度方向延伸。
17.可选的,所述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和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边缘,所述微结构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边缘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边缘上。
18.可选的,所述第一边缘具有曲面形态,且所述第一边缘上的所述微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缘上的所述微结构的分布密度。
19.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复合功能层,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能够有效增强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钉扎效果与粘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所述显示装置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出现剥离现象,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部分膜层的剖面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微结构在背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微结构在背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微结构在背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一微结构在背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部分膜层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
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31.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复合功能层,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能够有效增强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钉扎效果与粘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所述显示装置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出现剥离现象,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32.实施例一
3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部分膜层的剖面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10可以为平面显示装置。
34.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用于执行显示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例如为oled显示面板。当然,本发明对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类型不作限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或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35.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101上的显示面板本体102。形成所述衬底基板101的材料例如包括聚酰亚胺材料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所述显示面板本体102包括驱动电路层和设置于驱动电路层上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形成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定义开口,每个所述像素定义开口内设置有oled发光器件,所述oled发光器件包括阴极、阳极和位于所述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的发光单元,所述oled发光器件上例如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水氧入侵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膜层和有机膜层。
36.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中框(图中未示出),用于承载和保护所述显示装置10,所述中框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侧设置有中框胶(图中未示出),所述中框胶能够将所述显示面板100与所述中框很好的固定到一起,并具有密封、防水防尘等作用,所述中框胶的设置区域与所述中框的边缘及听筒位置相对应。
37.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侧的背板110。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出光侧和背光侧,所述背板11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背光侧,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和所述中框之间。
38.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复合功能层,所述复合功能层设置于所述背板11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具体的,所述复合功能层位于所述背板110和所述中框之间,并通过所述中框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39.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避免拆机过程所述显示装置10中的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出现剥离现象,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1000,所述微结构1000包
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具体的,设置于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的微结构1000为第一微结构1101,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边缘的长度方向延伸。
4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设置在所述背板110靠近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一侧的边缘上,所述复合功能层包括与所述背板110邻接设置的第一粘结层121,所述第一粘结层121能够填充于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中的所述凹槽中。因此,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所述背板110靠近所述复合功能层一侧的边缘的表面粗糙度,扩大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之间的粘结面积,增强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钉扎效应,提升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的粘附效果,避免所述显示装置10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出现剥离现象,降低显示装置10出现边缘鼓包褶皱问题的概率,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4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中的凹槽的深度大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微米。
42.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110的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和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边缘,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边缘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边缘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边缘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缘的长度。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框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集成电路(ic),且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中框之间未设置所述中框胶,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背板110的一个所述第二边缘对应设置,且与所述集成电路对应设置的所述背板110的所述第二边缘上未设置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
43.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膜层,为了有效避免拆机过程中所述多个膜层之间出现剥离现象,所述复合功能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1000,所述微结构100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具体的,设置于所述复合功能层的边缘上的所述微结构1000为第二微结构1221,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边缘的长度方向延伸。
44.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功能层包括缓冲层120和支撑层130,所述缓冲层120位于所述支撑层130和所述背板110之间,其中,所述缓冲层120能够对所述显示面板10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提升所述显示装置10的稳定性,所述缓冲层120包括所述第一粘结层121和位于所述第一粘结层121和所述支撑层130之间的泡棉材料层122,所述第一粘结层121将所述泡棉材料层122和所述背板110稳定的连接到一起;所述支撑层130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00,提升所述显示装置10的刚性,所述支撑层130包括第二粘结层131、聚酰亚胺层132和金属层133,所述第二粘结层131与所述缓冲层120邻接设置,所述金属层133与所述中框胶邻接设置,所述金属层133例如为金属铜箔或瓦合金,所述聚酰亚胺层132位于所述第二粘结层131和所述金属层133之间。
4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设置于所述缓冲层120靠近所述支撑层130的一侧的边缘上,具体设置于所述泡棉材料层122靠近所述支撑层130的一侧的边缘上,由于所述支撑层130中的所述第二粘结层131与所述泡棉材料层122邻接设置,使得所述第二粘结层131能够填充于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中的所述凹槽中。因此,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所述缓冲层120朝向所述支撑层130一侧的边缘的表面粗糙度,扩大所述缓冲
层120和所述支撑层130之间的粘结面积,增强所述缓冲层120和所述支撑层130之间的钉扎效应,提升所述缓冲层120和所述支撑层130之间的粘附效果,避免所述显示装置10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所述缓冲层120和所述支撑层130之间出现剥离现象,降低显示装置10出现边缘鼓包褶皱问题的概率,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4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中的凹槽的深度大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微米。
47.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功能层的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和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边缘,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边缘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边缘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边缘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缘的长度。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框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集成电路(ic),且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中框之间未设置所述中框胶,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一个所述第二边缘对应设置,且与所述集成电路对应设置的所述复合功能层的所述第二边缘上未设置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
48.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形成一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的至少一侧缘上覆盖有胶体140,所述胶体140的宽度例如小于或等于20mm。所述胶体140能够使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形成的叠层结构稳定的结合到一起,以进一步降低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发生膜层剥离问题的几率,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49.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中的所述衬底基板101的至少一个边缘凸出于所述叠层结构,且所述衬底基板101凸出于所述叠层结构的所述边缘上覆盖有所述胶体140。所述胶体140能够使所述叠层结构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稳定的结合到一起,以进一步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和所述叠层结构之间发生膜层剥离问题的几率,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50.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拆机过程所述显示装置10中的所述显示面板100和所述叠层结构之间出现剥离问题的几率,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1000,所述微结构100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具体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上的微结构1000为第三微结构1011,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具体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1靠近所述背板110的一侧的边缘上,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边缘的长度方向延伸。
51.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衬底基板101凸出于所述叠层结构的所述边缘上覆盖有所述胶体140,所述胶体140填充于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所述凹槽中。因此,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00靠近所述背板110一侧的边缘的表面粗糙度,扩大所述显示面板100和所述叠层结构之间的粘结面积,增强所述显示面板100和所述叠层结构之间的钉扎效应,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0和所述叠层结构之间的粘附效果,避免所述显示装置10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和所述背板110之间出现剥离现象,降低显示装置10出现边缘鼓包褶皱问题的概率,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5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的深度大于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微米。
53.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边缘和沿
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边缘,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边缘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边缘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边缘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缘的长度。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中框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集成电路(ic),且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中框之间未设置所述中框胶,其中,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所述第二边缘对应设置,且与所述集成电路对应设置的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所述第二边缘上未设置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
54.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遮光油墨层160,所述遮光油墨层160位于所述背板110远离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一侧,其中,所述遮光油墨层160包括遮光图案,所述遮光图案与所述微结构1000对应设置。由于所述遮光图案与所述微结构1000对应设置,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光线照射到所述微结构1000时产生散射、折射等光学现象而导致的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
55.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远离所述背板110的一侧还依次层叠设置有偏光片150和盖板170。所述偏光片150用于降低外界环境光在所述显示装置10上形成的反射光,提升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当然,降低所述反射光的光学膜类型并不限于偏光片15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150还可替换为彩色滤光片;所述盖板170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0,其材质可以为超薄玻璃或有机材料形成的柔性盖板。所述遮光油墨层160可以设置在所述盖板170和所述偏光片150之间。
56.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结构1000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设置于所述复合功能层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上的第三微结构1011。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均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且所述凹槽沿所述边缘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设置形式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设置形式相同或相似,下面以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作为示例,对所述微结构1000中的凹槽的设置形式进行说明。
5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微结构在背板上的分布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的第一微结构110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1001,所述凹槽1001沿所述边缘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凹槽1001的截面形状例如为矩形,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0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圆形或三角形等。
58.具体的,所述背板110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背板110的边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11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边缘112,第一边缘1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缘112的长度,所述第一边缘11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缘11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多列凹槽组,每列凹槽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凹槽1001;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的至少一列凹槽组,每列凹槽组包括至少一个凹槽1001,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未设置所述凹槽组,未设置所述凹槽组的所述第二边缘112对应的所述显示装置的绑定区,所述绑定区设置有所述集成电路。
59.进一步的,所述背板110的每个第一边缘111上设置有两列凹槽组,每列凹槽组包括一个所述凹槽1001;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设置有一列凹槽组,所述凹槽组包括一
个所述凹槽1001,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边缘上未设置所述凹槽组。
60.相应的,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与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相同,以避免由于分别需要在所述显示面板100、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上分别设置不同分布方式的微结构1000,而导致的工艺复杂度增加。
61.实施例二
6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微结构在背板上的分布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10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10结构相类似,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100、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上的微结构1000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不同。
63.具体的,所述微结构1000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设置于所述复合功能层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上的第三微结构1011。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1001的结构相同。
64.继续以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作为示例,对所述微结构1000中的凹槽1001的设置形式进行说明。
6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多列凹槽组,每列凹槽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1001,两个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所述凹槽1001轴对称设置,且每列凹槽组中各凹槽1001与其相邻列的凹槽组中的各凹槽1001错位设置,各凹槽1001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的多列凹槽组,每列凹槽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凹槽1001,且每列凹槽组中各凹槽1001与其相邻列的凹槽组中的各凹槽1001错位设置,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未设置所述凹槽组。
66.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中,由于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包括更多的间隔设置的凹槽1001,且凹槽1001的分布形式更加复杂,能够进一步增加所述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之间的粘结面积,增强所述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钉扎效应,避免所述显示装置10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出现剥离现象,降低显示装置10出现边缘鼓包褶皱问题的概率,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67.相应的,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与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8.实施例三
6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一微结构在背板上的分布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10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10结构相类似,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100、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上的微结构1000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不同。
70.具体的,所述微结构1000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设置于所述复合功能层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上的第三微结构1011。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第三微结构
1011中的凹槽1001的结构相同。
71.继续以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作为示例,对所述微结构1000中的凹槽1001的设置形式进行说明。
7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多列凹槽组,每列凹槽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1001,两个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所述凹槽1001阵列设置,每列凹槽组中各凹槽1001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且每列凹槽组中各凹槽1001与其相邻列的凹槽组中的部分凹槽1001错位设置,各凹槽1001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的多列凹槽组,每列凹槽组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凹槽1001,且每列凹槽组中各凹槽1001与其相邻列的凹槽组中的各凹槽1001错位设置,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未设置所述凹槽组。
73.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中,由于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包括更多的间隔设置的凹槽1001,且凹槽1001的分布形式更加复杂,能够进一步增加所述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之间的粘结面积,增强所述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钉扎效应,避免所述显示装置10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出现剥离现象,降低显示装置10出现边缘鼓包褶皱问题的概率,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74.相应的,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与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75.实施例四
7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一微结构在背板上的分布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10与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装置10结构相类似,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100、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上的微结构1000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不同。
77.具体的,所述微结构1000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设置于所述复合功能层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上的第三微结构1011。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1001的结构相同。
78.继续以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作为示例,对所述微结构1000中的凹槽1001的设置形式进行说明。
7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多列凹槽组,每列凹槽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1001,两个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所述凹槽1001轴对称设置,每列凹槽组中相邻的两个凹槽1001的大小不同,且每列凹槽组中各凹槽1001与其相邻列的凹槽组中的各凹槽1001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的多列凹槽组,每列凹槽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凹槽1001,且每列凹槽组中各凹槽1001与其相邻列的凹槽组中的各凹槽1001错位设置,另外一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未设置所述凹槽组。
80.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中,由于所述背板110的边缘上的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包括更多的间隔设置的凹槽1001,且凹槽1001的分布形式更加复杂,能够进一步增加所述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之间的粘结面积,增强所述背板110和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钉
扎效应,避免所述显示装置10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所述背板110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出现剥离现象,降低显示装置10出现边缘鼓包褶皱问题的概率,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81.相应的,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与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中的凹槽1001的分布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82.实施例五
8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部分膜层的剖面示意图。结合图3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10可以为曲面显示装置,所述曲面显示装置包括四曲面显示装置或双曲面显示装置。
8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显示装置10与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中的显示装置10相类似,并包括同样的膜层结构,其微结构1000中的凹槽分布方式可以是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中的四种凹槽分布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85.不同的是,当所述显示装置10为四曲面显示装置,所述背板110的两个第一边缘111和两个第二边缘112均具有曲面形态;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两个第一边缘111和两个第二边缘112均具有曲面形态;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两个第一边缘111和两个第二边缘112均具有曲面形态。当所述显示装置10为双曲面显示装置,所述背板110的两个第一边缘111均具有曲面形态;所述复合功能层的两个第一边缘111均具有曲面形态;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两个第一边缘111均具有曲面形态。
86.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10为双曲面显示装置,并继续以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作为示例,对所述微结构1000中的凹槽1001的设置形式进行说明。
87.所述第一边缘111具有曲面形态,所述第二边缘112具有平面形态,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在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布局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在所述第二边缘112上的布局密度,也即每个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凹槽面积占比大于每个所述第二边缘112上的凹槽面积占比。由于具有曲面形态的所述第一边缘111上的凹槽面积占比更大,使得所述背板110与所述复合功能层在所述背板110的第一边缘111处更难发生剥离现象,能够有效降低双曲面显示装置在曲面边缘出现鼓包褶皱问题的概率,提高所述显示装置10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88.相应的,所述第二微结构1221和所述第三微结构1011中的凹槽分布方式,与所述第一微结构1101中的凹槽分布方式,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89.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复合功能层,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微结构,能够有效增强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的钉扎效果与粘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所述显示装置在拆机返修过程中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板和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出现剥离现象,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拆机返修良率,降低成本。
90.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