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笼绞机吊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21 08:51: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笼绞机吊具,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缆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缆应用日益广泛,且种类繁多,随着电缆产品种类的增加,电缆成缆工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电缆成缆工序即为电缆制成标准结构和尺寸的工序,将电缆各个子单元按一定顺序和节距交合成一根整体的电缆。其中,每个电缆子单元都是按不同成缆设备的型号,用不同的盘具装配。将电缆子单元吊装到笼绞机的不同框架里,通过笼绞机笼框逆转或顺转以形成电缆。现有方案中,将电缆子单元盘具吊装到笼绞机的方法为吊绳都挂盘具的盘子边缘吊装上笼绞机,活用吊钩钩挂盘具的边缘吊装上笼绞机。但,现有方案在具体操作时,操作流程不便,若盘具产生晃动,还会导致吊钩、吊绳脱吊现象,造成人员伤害。随着安全生产的发展,这一安全隐患在企业中逐渐显现出来,研发新型的吊装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安全且操作简单的笼绞机吊具。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笼绞机吊具,包括:
5.横梁;
6.吊板,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方,所述吊板上设有吊孔;
7.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固定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单元上的移动单元和吊带,于所述吊带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吊带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移动单元上,当所述移动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单元上,所述吊带翻折以形成用以承载盘具的兜部;及
8.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吊带上,限制所述兜部的开口大小。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移动单元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接部。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上设置有用以限制所述移动单元从所述卡槽内移出的锁定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结构为弹簧锁。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两端,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吊带的一端包覆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上。
13.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移动杆和设置在所述移动杆的两端上的固定螺帽,所述吊带的另一端包覆在所述移动杆上,所述固定螺帽包括连接在所述移动杆一端上的螺杆部和形成在所述螺杆部上的螺帽部,所述螺杆部形成所述卡接部。
14.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包括槽部和自槽部一侧向另一侧方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
述延伸部与所述槽部的侧壁之间留有开口,所述锁定结构位于所述开口处。
15.进一步地,所述吊带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组限位孔组,每组限位孔组包括若干等间距设置的限位孔,所述限位件分别连接每组所述限位孔组内的其中一个限位孔。
1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u形叉。
17.进一步地,所述吊带的宽度与所述横梁的长度相同,所述吊带的长度为3.5~5m。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单元和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单元上的移动单元。将吊带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单元与移动单元上。在放置盘具时,仅需要将移动单元拆卸下来,然后将盘具放置在吊带中部,接着将移动单元安装回固定单元上即可,使得将盘具放置到吊带上的操作流程更加便捷,同时在吊带上设置限位件,该限位件可以限制用以承载盘具的兜部的开口大小,以使盘具在吊装过程中无法从吊带上脱落,使得吊装过程更加安全。
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笼绞机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单元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所示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笼绞机吊具包括横梁1、吊板2、吊装装置(未标号)和限位件3。所述吊板2设置在所述横梁1上方,所述吊板2上设有吊孔21。所述吊装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横梁1上的固定单元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单元4上的移动单元5和吊带6。于所述吊带6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吊带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单元4与所述移动单元5上,当所述移动单元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单元4上,所述吊带6翻折以形成用以承载盘具10的兜部(未标号),所述限位件3设置在所述吊带6上,限制所述兜部的开口大小。
25.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单元4和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单元4上的移动单元5。将吊带6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单元4与所述移动单元5上,使得将盘具10放置到吊带6上的操作流程更加便捷,同时在吊带6上设置限位件3,该限位件3可以限制用以承载盘具10的兜部的开口大小,以使盘具10在吊装过程中无法从吊带6上脱落,吊装过程更加安全。在实际操作中,盘具10的具体放置流程为,先将移动单元3拆卸下来,然后将需要吊装的盘具10放置在吊带6的中部,接着将移动单元3安装到固定单元4上,使吊带6翻折以形成用以承载盘具10的兜部,即,盘具10位于该兜部处,接着调节限位件3的位置,使该兜部的开口变小,直至该兜部的开口小于被吊装盘具10的侧板大小,以此,盘具10在吊装移动时,不会从吊带6上脱落。需要说明的是,盘具10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功能均为该技术领域人员所
熟知的,故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26.所述固定单元4上设置有卡槽41,所述移动单元5设置有与所述卡槽41配合的卡接部(未标号),以使移动单元5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单元4上。为了防止因吊装产生的晃动使移动单元5从卡槽41内滑脱,所述固定单元4上设置有用以限制所述移动单元5从所述卡槽41内移出的锁定结构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结构42为弹簧锁。弹簧锁42的结构简单,锁定功能强,应用范围广,且后续检查维修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锁定结构42也可采用其他装置,具体可以为卡扣,在此不一一举例,只要满足其可以限制移动单元5从所述卡槽41内移出即可。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4包括两个固定板43,两个所述固定板43相对设置在所述横梁1的两端,两个所述固定板43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未图示),所述吊带6的一端包覆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44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43上。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单元5包括移动杆51和设置在所述移动杆51的两端上的固定螺帽52,所述吊带6的另一端包覆在所述移动杆51上,所述固定螺帽52包括连接在所述移动杆51一端上的螺杆部(未标号)和形成在所述螺杆部上的螺帽部(未标号),所述螺杆部形成所述卡接部。当卡接部放置在卡槽41内后,调整卡接部与卡槽41的卡接位置,并旋紧螺帽部,以使移动杆51的两端可以夹持在固定板43上,使卡接结构更加稳固。
29.详细的,横梁1的两端相对设置有两个固定板43,在两个固定板43上对称设有卡槽41,两个固定板43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吊带6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包覆安装在固定杆和移动杆51上,移动杆51的两端设有固定螺帽52,两个固定螺帽52上的螺杆部分别形成与两个卡槽41匹配的卡持部,两个卡槽41上均设有弹簧锁42。其中,弹簧锁42的结构包括锁头和拌销,所述拌销位于所述锁头外侧以限制所述锁头向外移动,该弹簧锁42在工作时,仅可以从固定方向打开,即弹簧锁42仅可自卡槽41的外侧向内推开,当盘具10在吊装时会产生晃动,从而带动移动杆51在卡槽41内晃动,此时位于卡槽41内的卡接部会对弹簧锁42产生向外的推力,但由于弹簧锁42开合方向限制,其无法从内向外被推开,使得移动杆51无法从卡槽41内移出。
3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限制移动单元5从卡槽41内移出,卡槽41包括槽部411和自槽部411一侧向另一侧方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412,所述延伸部412与所述槽部411的侧壁之间留有开口(未标号),所述锁定结构42位于所述开口处。具体的,所述延伸部412自槽部411的下侧壁上延伸形成,使卡槽41形成拐角形防脱槽,当吊装盘具10时,卡接在卡槽41内的移动杆51会受到吊带6向下的拉力,使移动杆51紧压在延伸部412所在下侧壁上,移动杆51被延伸部412卡住,无法向外移动,可防止因特殊情况导致弹簧锁42失效时,卡槽41也可单独达到限制移动单元5从卡槽41内移出的作用,起到临时保护作用。
31.所述吊带6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组限位孔组(未标号),每组限位孔组包括若干等间距设置的限位孔61,所述限位件3分别连接每组所述限位孔组内的其中一个限位孔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为u形叉3,具体的,所述吊带6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孔组与第二限位孔组,所述u形叉3的其中一个杆段插入在第一限位孔组中的一个限位孔内,u形叉的另一杆段插入在第二限位孔组中的一个限位孔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具体可以为z形叉,在此不一一举例。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带6的宽度与所述横梁1的长度相同,所述吊带6的长度为
3.5~5m。吊带6的宽度与横梁1的长度相同,使得吊带6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包覆在固定杆和移动杆51上后,吊带6相对两个杆体不会产生移动,使得吊装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加强了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在放置盘具10时,也无需调多次整吊带6的位置,吊装流程更加简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吊带6的宽度和长度均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3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