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22:22: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oled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追求高屏占比、极限超窄边框的“全面屏”近年来已成为小尺寸显示屏领域的热点。“全面屏”优势在于最大化的利用屏幕的显示面积,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手机前上部的前置摄像头、环境光传感器、听筒和其它感光器件的位置安放问题是“全面屏”设计的难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notch形、水滴形和圆形挖孔屏中,因用于放置前摄元件的开孔区域没有像素,不具有显示功能,仍会使屏占比下降。目前屏下摄像头新技术应用一种高屏占比oled显示屏设计,该屏幕对应放置摄像头区域具有像素,兼具显示功能,以提高屏幕显示的完整性。
3.对于oled全面屏,通常放置屏下摄像头的区域称为透光显示区,除透光显示区以外的区域成为常规显示区。在目前屏下摄像头技术中,为了保证透光显示区与常规显示区的亮度一致,一般是减小透光显示区的阳极电极的尺寸,但是透光显示区的阳极与常规显示区的阳极是连接于整面一体的阴极层,这样会引起透光显示区的电流密度升高,进而导致整体屏幕功耗明显上升。
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能够解决显示区的电位和屏下摄像头放置区电位一致而导致整体屏幕功耗明显上升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
8.常规显示区以及透光显示区,所述透光显示区对应屏下摄像头放置区;
9.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表面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表面的阴极层,所述阴极层包括与所述透光显示区对应的第二阴极部以及与常规显示区对应的第一阴极部,第二阴极部与第一阴极部彼此断开以分别连接不同的电压。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常规显示区外侧的边框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在所述边框区的结构层中设置有第一走线及第二走线,第一走线与第一阴极部导通且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二走线与所述第二阴极部导通且连接第二电源。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单元包括源漏极层,所述第一走线及所述第二走线均与所述源漏极层位于同一层。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与第二走线均环绕所述常规显示区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边框区的投影相对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边框区的投影更靠近所述常规显示区。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阳极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表面的有机发光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表面的所述阴极层,所述透光显示区的所述阳极层包括自透光显示区向边框区延伸的第三走线,第二阴极部通过所述第三走线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中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走线导通。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与所述透光显示区的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第二走线包括第二左走线及第二右走线,所述第二左走线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右走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阳极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表面的有机发光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层表面的所述阴极层,所述透光显示区的所述阳极层包括自透光显示区向边框区延伸的第三走线,所述透光显示区的所述阳极层通过所述第三走线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中的第二过孔与所述连接部导通。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单元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像素,多个所述发光像素分布在常规显示区及所述透光显示区,所述透光显示区的所述发光像素由所述透光显示区与所述常规显示区交界处的薄膜晶体管进行驱动。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层包括多个阳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与所述发光像素一一对应,且所述透光显示区的阳极电极尺寸小于所述常规显示区的所述阳极电极的尺寸。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显示区的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阵列单元之间还设置有透明导电金属层,所述透明导电金属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的源漏极相连。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由于包括常规显示区以及透光显示区,所述透光显示区对应屏下摄像头放置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表面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表面的阴极层,所述阴极层包括与所述透光显示区对应的第二阴极部以及与常规显示区对应的第一阴极部,第二阴极部与第一阴极部彼此断开以分别连接不同的电压,从而,能为透光显示区提供独立的电源,依次达到减小屏幕功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1.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的层结构的俯视图;
22.图2为图1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沿b-b方向的剖面图;
23.图3为图1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沿a1-a2方向的剖面图;
24.图4为图1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电路原理图;
25.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的层结构的俯视图;
26.图6为图5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沿a1-a2方向的剖面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00、200-oled显示面板;101-常规显示区;103-透光显示区;
29.105-边框区;1-阵列单元;2-发光单元;
30.10-柔性基板;12-缓冲层;14-阵列层;16-平坦层;
31.140-半导体层; 141-第一层间绝缘层; 142-第一金属线路层;
32.143-第二层间绝缘层; 144-第二金属线路层; 145-源漏极层;
33.25-透光金属层;20-阳极层;21-像素定义层;22-有机发光层;
34.23-阴极层;24-封装层;107-薄膜晶体管;203-阴极边界
35.210-第一发光像素;211-第二发光像素;212-第三发光像素;
36.231-第一阴极部;232-第二阴极部;234-开槽;108-扇出区;
37.150、250-第一走线;152、252-第二走线;216-第二过孔;
38.elvss1-第一电源;elvss2-第二电源;146-介质层;
39.202、222-阳极电极;242-第三走线;214-第一过孔;
40.110-第一导电孔;120-第二导电孔;253-开口;166、254-连接部;
41.162、262-第二左走线;164、264-第二右走线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4.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以下请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所述oled显示面板进行详细描述。
45.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100。所述oled显示面板100包括:常规显示区101以及透光显示区103。常规显示区101及透光显示区103共同构成oled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常规显示区101是指正常设置发光像素的区域,所述透光显示区103对应屏下摄像头放置区。透光显示区103可以是位于常规显示区101环绕的框形区域之内,或者是透光显示区103位于常规显示区环绕的框形区域之外,透光显示区103与常规显示区101共同形成一个框形区域(如图1所示的虚线框内侧的黑色加粗框线环绕的区域)。
46.请结合图2-3,所述oled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阵列单元1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1表面的发光单元2。所述发光单元2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1上方的阴极层23。所述阴极层23包括位于常规显示区101的第一阴极部231以及位于所述透光显示区103的第二阴极部232。第二阴极部232与第一阴极部231彼此断开以分别连接不同的电压。从而,第二阴极部232能为透光显示区103提供独立的电源,以达到减小屏幕功耗的目的。下面就结合具体实
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
47.实施例1
48.请参阅图1及图2,具体地,oled显示面板100在厚度方向上包括阵列单元1及发光单元2。
49.oled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在功能区域上分为常规显示区101、透光显示区103、位于常规显示区101外侧的边框区105以及位于常规显示区101远离所述透光显示区103一侧的扇出区108。常规显示区101是指oled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中除了透光显示区103以外的部分。也即是说,透光显示区103也是oled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的一部分,常规显示区101与透光显示区103共同构成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实现oled显示面板的全面屏显示。透光显示区103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圆形、方形、椭圆及不规则图形等。
50.阵列单元1包括:柔性基板10、位于柔性基板10表面的缓冲层12、位于缓冲层12表面的阵列层14及位于阵列层14表面的平坦层16。
51.其中,阵列层14包括半导体层140、位于半导体层140表面的第一层间绝缘层141、位于第一层间绝缘层141表面的第一金属线路层142、位于第一金属线路层142表面的第二层间绝缘层143、位于第二层间绝缘层143表面的第二金属线路层144、位于第二金属线路层144表面的介质层146、以及位于所述介质层146上方的源漏极层145。
52.阵列单元1中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07。源漏极层145包括源极及漏极。
53.在常规显示区101的发光单元2包括阳极层20、像素定义层21、有机发光层22、阴极层23以及封装层24。阳极层20及阴极层23的材质优选为mg\ag材料。
54.有机发光层22包括阵列排列的第一发光像素210、第二发光像素211、第三发光像素212。常规显示区101的发光像素是通过贯穿所述平坦层16的第一导电孔110与源漏极层145包括的漏极导通。
55.在透光显示区103的发光单元2包括透光金属层25、阳极层20、像素定义层21、有机发光层22、阴极层23以及封装层24。也即,相较于常规显示区101,透光显示区103多了一层透光金属层25。所述透光金属层25是用于通过贯穿平坦层16的第二导电孔120连接透光显示区103的发光像素与位于透光显示区103边界的薄膜晶体管107。透光金属层25优选是高透光率的金属,既不影响入射至屏下摄像头的光线的透过率,又能实现导电。高透光率的金属优选ito或izo等。
56.虽然是透光显示区103相较于常规显示区101多了一层透光金属层25,但是,发光单元2在透光显示区103的厚度与发光单元2在常规显示区101的厚度是一致的。也即是说,可以通过调整透光显示区103与常规显示区101的层结构的厚度,使透光显示区103与常规显示区101相同的结构层同时形成,有利于节约制程。
57.oled显示面板100的阴极层23(也就是透光显示区103的阴极与常规显示区101的阴极之和)具有阴极边界203,阴极边界203位于常规显示区101外。也就是说,阴极层23的尺寸是大于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面积的。阴极边界203区位于常规显示区101外的部分用于设置导电端子等。
5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阴极部231与第二阴极部232是通过激光切割形成开槽234以使彼此断开。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阴极层23为覆盖oled显示面板100的整面,本实施例是通过激光切割开槽234以形成对应于常规显示区101的第一阴极部231以及对应于透光显示区
103的第二阴极部232。
59.在本实施例中,在透光显示区103尽量不设置薄膜晶体管107。也就是说,所述有机发光层22包括的发光像素虽然分布在常规显示区101及所述透光显示区103,但是所述透光显示区103的所述发光像素是由所述常规显示区101的薄膜晶体管107进行驱动。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这样可以减少金属走线的数量,从而提高透光显示区103的光透过率,避免金属走线影响屏下摄像头在拍摄时对光线的接收。
60.请一并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100在所述边框区105的结构层中设置有第一走线150及第二走线152,第一走线150与第一阴极部231导通且连接第一电源elvss1,所述第二走线152与所述第二阴极部232导通且连接第二电源elvss2。
61.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走线150及所述第二走线152均与所述源漏极层145位于同一层。也就是说,在形成所述源漏极层145的同时在边框区105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第一走线150及第二走线152。
6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150与第二走线152均环绕所述常规显示区101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走线150在所述边框区105的投影相对所述第二走线152在所述边框区105的投影更靠近所述常规显示区101。也即,第一走线150及第二走线152类似同心圆环设置。所述第一走线150及第二走线152均从所述边框区105延伸至所述扇出区108,且所述第一走线150及第二走线152分别通过所述扇出区108与柔性电路板连接,从而柔性电路板能为第一走线150提供第一电源elvss1,为第二走线152提供第二电源elvss2。
63.请结合图3,更具体地,所述第二走线152包括第二左走线162、第二右走线164及位于第二左走线162及第二右走线164之间的连接部166,优选地是,连接部166在oled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上的投影相对所述透光显示区103的上端设置,优选地是,连接部166在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的投影正对所述透光显示区103的上端,这样能缩减所述阳极层20上用于与连接部166导通的第三走线242的长度。且因为连接部166是用于作为导电垫的作用以方便与第一过孔214连接,所以,连接部166的线宽及长度均是可以根据实现良好的导通作用设置其尺寸即可。所述第二左走线162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右走线16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166连接。所述透光显示区103的所述阳极层20通过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1中的第一过孔214与所述连接部166导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受限于第二走线152的线宽,为了使第一过孔21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走线152以及阳极层20导通、确保连接的品质,所以,在第二左走线162及第二右走线164之间设置了线宽大于所述第二左走线162及第二右走线164的连接部166,从而使第一过孔21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166及第三走线242连通。
64.所述阳极层2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阳极电极202、222,所述阳极电极202、222与所述发光像素一一对应,且所述透光显示区103的阳极电极222尺寸小于所述常规显示区101的所述阳极电极202的尺寸。如此设置,是为了提高透光显示区103的透光率。
65.请一并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层20还设置有第三走线242,第三走线242能与阳极层20包括的阳极电极导通,以实现第三走线242与发光像素的导通。所述第三走线242自透光显示区103向边框区105延伸,第二阴极部232能通过所述第三走线242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1中的第一过孔214与所述第二走线152导通。
6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孔214贯穿所述平坦层16并显露所述第二走线152的连接部166。也即,第一过孔214的相对向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走线152的连接部166及与阳
极层20位于同层的所述第三走线242。
6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100由于包括常规显示区101以及透光显示区103,所述透光显示区103对应屏下摄像头放置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阵列单元1以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1表面的发光单元2,所述发光单元2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1表面的阴极层23,所述阴极层23包括与所述透光显示区103对应的第二阴极部232以及与常规显示区101对应的第一阴极部231,第二阴极部232与第一阴极部231彼此断开以分别连接不同的电压,从而,能为透光显示区103提供独立的电压,进而达到减小屏幕功耗的目的。
68.本发明还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9.s1:制作阵列单元1。阵列单元1包括:柔性基板10、位于柔性基板10表面的缓冲层12、位于缓冲层12表面的阵列层14及位于阵列层14表面的平坦层16。
70.其中,阵列层14包括半导体层140、第一层间绝缘层141、第一金属线路层142、第二层间绝缘层143、第二金属线路层144、源漏极层145以及平坦层16。阵列单元1中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07。源漏极层145包括源极及漏极。
71.s2:在透光显示区103的阵列单元1的平坦层16表面形成透光金属层25并对其图案化。当然可以理解,在形成透光金属层25之前或者之后还需在平坦层16的预定位置形成第一过孔214。譬如是形成贯穿孔,再对贯穿孔内壁印刷导电胶以实现贯穿孔的导电性能。第一过孔214用于后续与阳极层20同层的第三走线与源漏极层145同层的第二走线152之间的电性导通。
72.s3:在图案化的透光金属层25表面及常规显示区101的平坦层16表面同时形成阳极层20。所述阳极层20还包括有第三走线242,所述第三走线242自透光显示区103向边框区105延伸。也即,用于第二阴极部232搭接的第三走线242与阳极层20位于同一层,从而可以在形成阳极层20包括的阳极电极202时一并形成所述第三走线242。
73.s4:在阳极层20表面蒸镀有机发光层22。
74.s5:在有机发光层22表面形成阴极层23。
75.s6:在阴极层23的预设位置利用激光切割形成开槽234,所述开槽234将阴极层23分为对应于常规显示区101的第一阴极部231以及对应于透光显示区103的第二阴极部232。第二阴极部232通过所述第三走线242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1中的第一过孔214与所述第二走线152导通。
76.s7:在阴极层23的表面形成封装层24。封装层24可以填充所述开槽234或者不填充所述开槽234。
77.实施例2
78.请参阅图5-6,图5-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200。第二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10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7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250与第二走线252的走线形式与第一实施例稍有不同。
80.具体地,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走线250设置有开口253,所述开口253与所述透光显示区103的上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走线252包括第二左走线262、第二右走线264以及位
于所述开口253内的连接部254,连接部254在oled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上的投影正对所述透光显示区103的上端设置。连接部254沿垂直于a1-a2方向的长度可以小于或者等于透光显示区的宽度,因为连接部254是用于作为导电垫的作用以方便与第二过孔216连接,所以,连接部254的线宽及长度均是可以根据实现良好的导通作用设置其尺寸即可。第二左走线262及第二右走线264延伸至与开口253内的所述连接部254连接。
81.请参阅图6,所述透光显示区103的所述第二阴极部232通过第三走线242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1中的第二过孔216与所述开口253内的所述连接部254导通。
82.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走线252是与位于第一走线250开口位置的连接部254相连,从而,阳极层20包括的第三走线242只用延伸至连接部254的正上方并在平坦层16中从正上方的位置朝向连接部254的位置开设形成第二过孔216,便实现了第二阴极部232通过阳极层20包括的第三走线242与第二走线252导通,从而第二走线252在与第二阴极部232连通时,第二过孔216无需跨越第一走线250,从而走线结构更加简单。
83.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100、200以及由所述oled显示面板100、200形成的显示装置,所述发光单元2包括设置于所述阵列单元1表面的阴极层23,所述阴极层23包括与所述透光显示区103对应的第二阴极部232以及与常规显示区101对应的第一阴极部231,第二阴极部232与第一阴极部231彼此断开以分别连接不同的电压,能减小屏幕的功耗。
84.综上所述,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