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20:1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出行旅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拉杆箱只能由人力拉动,如果箱子较多,则不能同时拉动,给旅行带来不便。并且在人流复杂的环境下,形单影只的旅客往往无法全心全意的顾忌行李箱,经常会出现行李箱摔倒、甚至丢失的现象。
3.自动跟随行李箱虽然方便,但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近两年芯片短缺,所以设计一款不需要芯片的自动跟随行李箱非常有市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包括箱体、转向驱动轮、支撑轮、驱动电机、电池和绳控开关,转向杆由竖杠和横杆组成且横杆固定于竖杠上方,转向驱动轮直接或间接固定到转向杆的竖杠上,绳控开关设置在横杆内部且通过拉绳可控制开关开闭,竖杠与箱体铰接可相对箱体转动,横杆可根据拉绳的方向转动到拉绳受力方向一致的方向,驱动电机直接或间接与转向驱动轮连接实现传动,电池受绳控开关控制在绳子受到一定外力时闭合电路给驱动电机提供电能。
6.这样设计的有益效果是不使用芯片实现行李箱跟随功能,就如同牵着宠物一样只要拉一下绳子行李箱就往拉绳的方向移动,放开绳子就可以停止移动,绳子可以选择具有一定弹性的绳子更舒适,比起传统行李箱而已可以解放双手,和全自动行李箱相比成本低,近年来芯片紧张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所以不需要芯片的行李箱有一定的竞争力。
7.进一步地,转向驱动轮固定到电机轴上,电机固定到转向杆底部。这样设计可以简化结构成本更低。
8.进一步地,支撑轮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可相对箱体转动或移动使得支撑轮可以远离箱体。这样设计在人工提行李箱时和放置行李箱时可以收回支撑轮,在拉行李箱时可以放出支撑轮确保行李箱不容易翻到。
9.进一步地,箱体上设有转盘,支撑杆与转盘铰接使得支撑杆可相对箱体在水平面上转动,转盘特定位置设有销孔使得支撑杆可以通过弹性销钉定位,这样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可靠。
10.进一步地,竖杠和横杆采用空心结构管使得导线可以排布在竖杠和横杆内部。这样设计更美观简洁。
11.进一步地,绳控开关包括芯轴、拉绳、弹簧、定位管、触头管和动触头,触头管和动触头分别与导线连接实现绳控开关与电机串联,触头管安装在横杆内,动插头安装在芯轴上可跟随芯轴在触头管内移动实现触头管与动触头的接触和分离,弹簧一端与芯轴直接或间接接触一端与横杆直接或间接接触使得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芯轴有脱离横杆的运动趋势,
定位管可将各零部件固定到横杆内。这样设计可以实现稳定的绳控功能,一拉绳子就可以,结构简单成本低。
12.进一步地,触头管和动触头都成管状。这样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在箱体外部还可设计应急开关避免意外。
13.进一步地,拉绳上间隔固定有球形卡珠,横杆端口左右两侧设有凸起使得端口为竖直方向长条形开孔确保拉绳倾斜向上或向下用力时卡珠不被卡住但拉绳倾斜向左或向右时卡珠会被端口凸起卡住直到横杆转动到与拉绳处于同一或接近同一竖直平面时卡珠不被卡住可向外拉伸一定距离。这样可以实现先转动到准确位置在向前移动。
14.进一步地,芯轴尾部设有手柄使得推动手柄可以触发开关,这样设计可以方便人多时推着箱体来控制行李箱。
15.进一步地,横杆头部向上倾斜,这样可以优化最佳使用高度范围来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底部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绳控开关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根据需要,在本文中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但应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只是示范本发明,本发明可以不同和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且某些特点可被夸大或缩小以示出特定构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理解为具有限制意义,而是仅作为代表性基础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同地采用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包括箱体1、转向驱动轮2、支撑轮3、驱动电机4、电池和绳控开关10,转向杆由竖杠5和横杆6组成且横杆6固定于竖杠5上方,转向驱动轮2直接或间接固定到转向杆的竖杠5上,绳控开关10设置在横杆6内部且通过拉绳可控制开关开闭,竖杠5与箱体1铰接可相对箱体1转动,横杆6可根据拉绳的方向转动到拉绳受力方向一致的方向,驱动电机4直接或间接与转向驱动轮2连接实现传动,电池受绳控开关10控制在绳子受到一定外力时闭合电路给驱动电机4提供电能。转向驱动轮2固定到驱动电机4轴上,驱动电机4固定到竖杠5底部。支撑轮3固定在支撑杆7上,支撑杆7可相对箱体1转动或移动使得支撑轮3可以远离箱体1。箱体1上设有转盘8,支撑杆7与转盘8铰接使得支撑杆7可相对箱体1在水平面上转动,竖杠5和横杆6采用空心结构管使得导线可以排布在竖杠5和横杆6内部。绳控开关10包括芯轴9、拉绳11、弹簧12、定位管13、触头管14和动触头15,触头管14和动触头15分别与导线连接实现绳控开关10与电机串联,触头管14安装在横杆6内,动触头15安装在芯轴9上可跟随芯轴9在触头管14内移动实现触头管14与动触头15的接触和分离,弹簧12一端与芯轴9直接或间接接触一端与横杆6直接或间接接触使得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芯轴9有脱离横杆6的运动趋势,定位管13可将各零部件固定到横杆6内。触头管14和动触头15都成管状。拉绳11上间隔固定有球形卡珠16,横杆6端口左右两侧设有凸起
17使得端口为竖直方向长条形开孔确保拉绳11倾斜向上或向下用力时卡珠16不被卡住但拉绳11倾斜向左或向右时卡珠16会被端口凸起17卡住直到横杆6转动到与拉绳11处于同一或接近同一竖直平面时卡珠16不被卡住可向外拉伸一定距离。芯轴9尾部设有手柄18使得推动手柄18可以触发开关,横杆6头部向上倾斜。


技术特征:
1.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转向驱动轮(2)、支撑轮(3)、驱动电机(4)、电池和绳控开关(10),所述转向杆由竖杠(5)和横杆(6)组成且横杆(6)固定于竖杠(5)上方,所述转向驱动轮(2)直接或间接固定到转向杆的竖杠(5)上,所述绳控开关(10)设置在横杆(6)内部且通过拉绳可控制开关开闭,所述竖杠(5)与箱体(1)铰接可相对箱体(1)转动,所述横杆(6)可根据拉绳的方向转动到拉绳受力方向一致的方向,所述驱动电机(4)直接或间接与转向驱动轮(2)连接实现传动,所述电池受绳控开关(10)控制在绳子受到一定外力时闭合电路给驱动电机(4)提供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轮(2)固定到驱动电机(4)轴上,所述驱动电机(4)固定到竖杠(5)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3)固定在支撑杆(7)上,所述支撑杆(7)可相对箱体(1)转动或移动使得支撑轮(3)可以远离箱体(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转盘(8),所述支撑杆(7)与转盘(8)铰接使得支撑杆(7)可相对箱体(1)在水平面上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杠(5)和横杆(6)采用空心结构管使得导线可以排布在竖杠(5)和横杆(6)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控开关(10)包括芯轴(9)、拉绳(11)、弹簧(12)、定位管(13)、触头管(14)和动触头(15),所述触头管(14)和动触头(15)分别与导线连接实现绳控开关(10)与电机串联,所述触头管(14)安装在横杆(6)内,所述动触头(15)安装在芯轴(9)上可跟随芯轴(9)在触头管(14)内移动实现触头管(14)与动触头(15)的接触和分离,所述弹簧(12)一端与芯轴(9)直接或间接接触一端与横杆(6)直接或间接接触使得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芯轴(9)有脱离横杆(6)的运动趋势,所述定位管(13)可将各零部件固定到横杆(6)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管(14)和动触头(15)都成管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11)上间隔固定有球形卡珠(16),所述横杆(6)端口左右两侧设有凸起(17)使得端口为竖直方向长条形开孔确保拉绳(11)倾斜向上或向下用力时卡珠(16)不被卡住但拉绳(11)倾斜向左或向右时卡珠(16)会被端口凸起(17)卡住直到横杆(6)转动到与拉绳(11)处于同一或接近同一竖直平面时卡珠(16)不被卡住可向外拉伸一定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9)尾部设有手柄(18)使得推动手柄(18)可以触发开关。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6)头部向上倾斜。

技术总结
一种半自动跟随行李箱,包括箱体、转向驱动轮、支撑轮、驱动电机、电池和绳控开关,转向杆由竖杠和横杆组成且横杆固定于竖杠上方,转向驱动轮直接或间接固定到转向杆的竖杠上,绳控开关设置在横杆内部且通过拉绳可控制开关开闭,竖杠与箱体铰接可相对箱体转动,横杆可根据拉绳的方向转动到拉绳受力方向一致的方向,驱动电机直接或间接与转向驱动轮连接实现传动,电池受绳控开关控制在绳子受到一定外力时闭合电路给驱动电机提供电能。时闭合电路给驱动电机提供电能。时闭合电路给驱动电机提供电能。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森 陈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3/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