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10:30: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在换流站完成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转换。其中,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是换流站中核心的电力设备。管型母线是连接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以及连接多个换流变压器的重要部件。在输电过程中,因为管型母线需要承受交直流电压和谐波电流,所以管型母线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并且由于管型母线内有绝缘套和环氧树脂等材料,管型母线内部的散热困难,导致内部温度过高。
3.为了降低管型母线内部的温度,采用强制冷却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套管内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其是通过流动的冷却水来对管型母线进行降温。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换流站阀厅来说,尚未有关于阀厅内部冷却回路布局的方案。因此,如何进行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回路的布局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解决了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回路的布局问题,且布局简单方便,易于实现。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包括换流阀、换流变压器、多个管型母线和冷却管路。换流变压器包括换流变套管,管型母线连接换流变套管和换流阀,即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通过管型母线进行连接,管型母线内设有水流通道。冷却管路包括主冷却管路和第一连通管路,主冷却管路内流动有冷却水。第一连通管路用于将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连通,使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形成冷却回路。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由于在管型母线内设有水流通道,能够利用水流通道内的冷却水将管型母线内部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管型母线温度的效果。因为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连通,主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水能够经过第一连通管路流动至水流通道,冷却水在水流通道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水再经过第一连通管路流动至主冷却管路。由此,水流通道内能够不断的流动有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及时的将管型母线内部产生的热量带走。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通过第一连通管路将主冷却管路和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连通起来形成回路,保证水流通道内不断流动冷却水来进行冷却管型母线,具有布局简单、方便、易于实现和适用性强的优点。
8.可选的,换流阀包括换流阀冷却系统,换流阀冷却系统用于控制换流阀的温度。冷却管路还包括第二连通管路,第二连通管路连通主冷却管路和换流阀冷却系统,使主冷却管路和换流阀冷却系统形成回路。第一连通管路连接换流阀冷却系统或连接主冷却管路,以使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连通形成冷却回路。
9.可选的,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为多个,多个换流变压器通过管型母线连接形成三相电压。
10.可选的,换流变压器包括第一换流变压器、第二换流变压器和第三换流变压器;换流阀包括第一换流阀、第二换流阀和第三换流阀;第一换流变压器、第二换流变压器和第三换流变压器通过管型母线形成三角形连接,且第一换流变压器、第二换流变压器和第三换流变压器的引出端通过管型母线分别连接第一换流阀、第二换流阀和第三换流阀;第一连通管路连通等电位的两个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并将等电位的两个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对应连接的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以使等电位的两个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形成回路。
11.可选的,换流变压器包括第四换流变压器、第五换流变压器和第六换流变压器;换流阀包括第四换流阀、第五换流阀和第六换流阀;第四换流变压器、第五换流变压器和第六换流变压器通过管型母线形成星形连接,且第四换流变压器、第五换流变压器和第六换流变压器的引出端通过管型母线分别连接第四换流阀、第五换流阀和第六换流阀;第一连通管路连通三个与中性点相连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并将三个与中性点相连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连通,以使等电位的三个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形成回路。
12.可选的,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四换流变压器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第四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五换流变压器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第五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六换流变压器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第六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
13.可选的,第一连通管路连接主冷却管路与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的部分设有第一电气绝缘装置。
14.可选的,换流变压器包括第七换流变压器、第八换流变压器和第九换流变压器;换流阀包括第七换流阀、第八换流阀和第九换流阀;第七换流变压器、第八换流变压器和第九换流变压器通过管型母线形成星形连接,且第七换流变压器、第八换流变压器和第九换流变压器的引出端通过管型母线分别连接第七换流阀、第八换流阀和第九换流阀;
15.第一连通管路将三个与中性点连接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以及与第九换流变压器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连通,并将与第九换流变压器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第九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
16.可选的,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七换流变压器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第七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八换流变压器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与第八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
17.可选的,第九换流变压器的一个换流变套管通过一个管型母线与第九换流阀连接,第九换流变压器的另一个换流变套管通过另一个管型母线与中性点连接,第一连通管路连通两个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且该部分第一连通管路设有第二电气绝缘装置。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换流站的一种拓扑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三角形连接的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之间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的一种水流流向示意图;
22.图4为星形连接的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之间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的另一种水流流向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的又一种水流流向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的又一种水流流向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的又一种水流流向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28.1-换流变压器;1a-第一换流变压器;1b-第二换流变压器;1c-第三换流变压器;1d-第四换流变压器;1e-第五换流变压器;1f-第六换流变压器;1g-第七换流变压器;1h-第八换流变压器;1j-第九换流变压器;11-换流变套管;111-第一换流变套管;112-第二换流变套管;2-换流阀塔;21-换流阀;21a-第一换流阀;21b-第二换流阀;21c-第三换流阀;21d-第四换流阀;21e-第五换流阀;21f-第六换流阀;21g-第七换流阀;21h-第八换流阀;21j-第九换流阀;3-平波电抗器;4-管型母线;5-主冷却管路;6-第二连通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2.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
33.换流站是为了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或者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而建立的站点。这其中,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是换流站中的核心电力设备,是实现交直流相互转换的关键部件。如图1所示,为一个换流站的拓扑结构图,主要包括换流变压器1、换流阀塔2以及平波电抗器3。其中,换流变压器1包括换流变套管,交流线路通过滤波装置进入换流变压器1,换流变压器1的绕组通过换流变套管引入换流阀塔中,通过管型母线4与换流阀塔2进行连接,换流阀塔2则是由多个换流阀组成。平波电抗器3用来抑制输出的直流电压中的波纹,使输出的直流接近于理想直流。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可以用于冷却管型母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包括换流阀、换流变压器、多个管型母线和冷却管路。换流变压器包括换流变套管,管型母线连接换流变套管和换流阀,即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通过管型母线进行连接,管型母线内设有水流通道。冷却管路包括主冷却管路和第一连通管路,主冷却管路内流动有冷却水,第一连通管路用于将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连通,使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形成冷却回路。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由于在管型母线内设有水流通道,能够利用水流通道内的冷却水将管型母线内部的热量带走,达到降低管型母线温度的效果。因为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连通,主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水能够经过第一连通管路流动至水流通道,冷却水在水流通道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水再经过第一连通管路流动至主冷却管路中。由此,水流通道内能够不断的流动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及时的将管型母线内部产生的热量带走。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通过第一连通管路将主冷却管路和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连通起来形成回路,保证水流通道内不断流动冷却水来进行冷却管型母线,具有布局简单、方便、易于实现和适用性强的优点。
36.可以理解的是,管型母线内部的水流通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保证冷却水能够流入和流出水流通道。
3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连通管路是为了将管型母线内部的水流通道直接或者间接的与主冷却管路连通形成冷却回路,以使主冷却管路内的冷却水能够流动至管型母线内部的水流通道中,与管型母线内部的热量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水将热量从管型母线内部带出后,再通过第一连通管路流回主冷却管路中。
38.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通管路可以包括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的一端连接水流通道的进水口,另一端连接主冷却管路,使得冷却水能够从主冷却管路流动至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内。第一出水管路的一端连接水流通道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主冷却管路,使水流通道内的冷却水能够流回主冷却管路。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换流阀包括换流阀冷却系统,换流阀冷却系统用于控制换流阀的温度。如图3所示,冷却管路还可以包括第二连通管路6,第二连通管路6连通主冷却管路5和换流阀冷却系统(图3中未示出),使主冷管路5和换流阀冷却系统形成回路。由此,主冷却管路5内的冷却水能够通过第二连通管路6流动至换流阀冷却系统。同时,换流阀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水也能够通过第二连通管路6流回主冷却管路5中。
40.第一连通管路(图3中未具体示出)连接换流阀冷却系统或者连接主冷却管路5形
成回路。由此,主冷却管路5内的冷却水可以直接流至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或者主冷却管路5内的冷却水先流至换流阀冷却系统内,然后再经过与换流阀冷却系统连接的第一连通管路流动至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内。
41.图3中为第一连通管路与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形成回路的方式,即图3中第一换流变压器1a中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第二换流阀1b中右侧的换流变套管11以及与上述换流变套管11连接的两个管型母线4外围所示箭头形成的冷却水流动路径。
42.如图3所示的,冷却管路可以包括第二连通管路6,第二连通管路6连通主冷却管路5和换流阀冷却系统,使两者形成回路。这样,主冷却管路5中的冷却水可以流动至换流阀冷却系统内,从而对换流阀进行冷却。同时,如图3所示,第一连通管路可以连通换流阀冷却系统,形成图3中第一换流阀21a下方箭头所形成的冷却水流动路径,使得主冷却管路5中的冷却水可以通过第一换流阀21a的换流阀冷却系统流动至第一连通管路,而第一连通管路又和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连通,使得冷却水能够流入水流通道内,进而达到冷却管型母线4的效果。当然,也可以直接将第一连通管路和主冷却管路5直接连接,从主冷却管路5直接引入冷却水,为管型母线内部进行散热。
43.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标记为第二连通管路6的箭头代表冷却水能够通过该箭头所指的流向进行流动,箭头本身不代表真实的第二连通管路6的结构。
4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3中并未示出换流阀冷却系统和第一连通管路。但是,可以理解的是,以第一换流阀21a下方的管型母线4为例,该管型母线4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通管路,位于该管型母线4靠近第一换流阀21a一端的第一连通管路,用于将第一换流阀21a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与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连通,位于该管型母线4远离第一换流阀21a一端的第一连通管路,用于将该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与另一个管型母线4(与第二换流阀1b右侧换流变套管11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连通。从而形成冷却回路。
45.需要说明的是,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可以为多个,多个换流变压器通过管型母线连接形成三相电压。
46.在具有多个换流变压器和换流阀的实施例中,首先对换流变压器的连接方式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换流变压器1形成三角形连接。三角形连接是指将三相电源或负载中的每一相的末端和后续相的前端相连,然后再从三个连接点引出端线的连接方式。在这里,从图2可以看到,每个换流变压器1各有两个换流变套管11,六个换流变套管11首尾连接形成三角形连接,然后三个换流阀21分别和三角形连接的三个换流变压器1的三相进行连接。其中,换流变套管11之间通过管型母线4进行连接,可以看到,相邻两个等电位的换流变套管11之间用一个管型母线连接。
47.当以上述所说的三角形连接的方式连接多个换流变压器时,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换流变压器包括第一换流变压器1a、第二换流变压器1b和第三换流变压器1c。换流阀包括第一换流阀21a、第二换流阀21b和第三换流阀21c。第一换流变压器1a、第二换流变压器1b和第三换流变压器1c通过管型母线4形成三角形连接,而且第一换流变压器1a、第二换流变压器1b和第三换流变压器1c的引出端通过管型母线4分别连接第一换流阀21a、第二换流阀21b和第三换流阀21c。
48.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换流变压器1a、第二换流变压器1b和第三换流变压器1c的引出端,即第一换流变压器1a、第二换流变压器1b和第三换流变压器1c中左侧的换流变套
管11,三个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各自连接一个管型母线4。
49.在三角形连接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第一连通管路连通等电位的两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并将等电位的两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对应连接的换流阀(图3中的第一换流阀21a)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以使等电位的两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5形成回路,即图3中第一换流阀21a下方的箭头所示的回路。
50.如图3所示,第一换流变压器1a中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和第二换流变压器1b中右侧的换流变套管11通过一个管型母线4连接,而且第一换流变压器1a中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通过一个管型母线4与第一换流阀21a连接。然后,第一连通管路将上述两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连通,并且将上述两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通过第一连通管路与第一换流阀21a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这样,两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便可以通过第一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与主冷却管路5形成回路。从而冷却水便能够从主冷却管路流动至上述两个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中,最终达到对管型母线内部进行散热的效果。即图3中箭头所示的水流路径。由于两个管型母线4之间等电位,不需要考虑绝缘问题以及电腐蚀隐患。
51.图3中第一换流阀21a下方箭头所示的冷却回路中冷却水的详细流向如下。冷却水先从第一换流阀21a的第一换流阀冷却系统内流出,经过第一连通管路流动至与第一换流阀21a连接的一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内(水流通道内的冷却水流向为图3中该管型母线4右侧所示的箭头),然后再通过第一连通管路(冷却水流向为图3中第一换流阀1a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外围的箭头)流动至另一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内(水流通道内的冷却水流向为图3中该管型母线4下方的箭头),接着经过第一连通管路(冷却水流向为图3中第二换流变压器1b右侧的换流变套管11外围的箭头)流回至连接两个换流变套管11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内的冷却水流向为图3中该管型母线4上方的箭头),接着流动至与第一换流阀21a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内(水流通道内的冷却水流向为图3中该管型母线4左侧的箭头),最后通过第一连通管路流回第一换流阀21a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内。
52.可以理解的是,以图3中第一换流阀21a下方箭头所示的冷却回路为例,第一连通管路位于连接第一换流阀21a的管型母线4靠近第一换流阀21a的一端,用于连通该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与第一换流阀21a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同时,第一连通管路还位于第一换流变压器1a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外围,用于连通两个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
53.可以理解的是,其它的等电位的两个管型母线4的水流流向与上述类似,不再进行详细说明。例如,连接第二换流阀21b的一根管型母线4和连接第二换流变压器1b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与第三换流变压器1c右侧的换流变套管11的一根管型母线4,上述两根管型母线4也是等电位的。
54.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第一换流阀21a下方的箭头仅表示水流的流向,管型母线4外围的箭头所代表的水流路径,其真实的冷却水在管型母线4的内部流动,对于换流变套管11外围的箭头所代表的水流路径,其真实路径是在设置于换流变套管11外部的第一连通管路的内部进行流动。其中,如图3中换流变套管11外围所示的箭头位置,第一连通管路可以沿着换流变套管11的延伸方向,固定于换流变套管11的外部。
55.图4为三个换流变压器的另一种连接方式,星形连接。星形连接是将三个末端连接在一起引出中性线,由三个首端引出三条火线的连接方式。在这里,如图4所示,三个换流变压器1各自的一个换流变套管11通过管型母线4连接在一起,这三个换流变套管11之间的电
位相同,另外的三个换流变套管11形成三相分别和三个换流阀21进行连接。
56.当以上述所说的星形方式连接换流变压器时,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厅内管型母线冷却系统,换流变压器包括第四换流变压器1d、第五换流变压器1e和第六换流变压器1f。换流阀包括第四换流阀21d、第五换流阀21e和第六换流阀21f。第四换流变压器1d、第五换流变压器1e和第六换流变压器1f通过管型母线4形成星形连接,而且第四换流变压器1d、第五换流变压器1e和第六换流变压器1f的引出端通过管型母线4分别连接第四换流阀21d、第五换流阀21e和第六换流阀21f。
57.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第四换流变压器1d、第五换流变压器1e和第六换流变压器1f的引出端,即第四换流变压器1d、第五换流变压器1e和第六换流变压器1f中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三个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各自连接一个管型母线4。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连通管路连通三个与中性点相连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并将三个与中性点相连的管型母线内4的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5连通,以使等电位的三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5形成回路。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图5中只示出了部分与中性点相连的管型母线4,实际中,第四换流变压器1d右侧的换流变套管11与一根管型母线4的一端连接。第五换流变压器1e右侧的换流变套管11与一根管型母线4的一端连接。第六换流变压器1f右侧的换流变套管11与一根管型母线4的一端连接。上述三根管型母线4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在一起。
59.其中,中性点指星型连接的公共点,在这里指上述三根管型母线4中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一端称为中性点。参照图5,第四换流变压器1d、第五换流变压器1e以及第六换流变压器1f的右侧的换流变套管11通过三个管型母线4连接在一起。第一连通管路将三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连通,并且第一连通管路将上述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5连通,形成图5中围绕管型母线4、换流变套管11以及连接主冷却管路5的箭头所形成的水流路径。这样,主冷却管路5中的冷却水直接流动至三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对三个管型母线4进行冷却。
60.可以理解的是,在图5所示方案中,第一连通管路设置于多个位置,以使多个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相互连通,并使多个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与主冷却管路5连通,形成图5所示的冷却回路。例如,第一连通管路位于管型母线4的端部,用于连通相互连接的两个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使得两个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相互连通。又例如,如图5所示,在第六换流阀21f和第二换流阀21e之间的两根竖直的带箭头的直线,也有对应的第一连通管路,将主冷却管路5和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连通。
61.其中,第一连通管路连接主冷却管路5和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的部分设有第一电气绝缘装置。如图5所示的水流路径,第一连通管路直接连接主冷却管路5(地电位)以及与中性点连接的管型母线4,两者之间存在电位差,设置第一电气绝缘装置,以防止出现绝缘问题和电腐蚀隐患。示例性的,在该部分第一连通管路的外部设置绝缘套,将这一部分的第一连通管路隔离包裹起来,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四换流变压器1d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第四换流阀21d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五换流变压器1e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第五换流阀21e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六换流变压器1f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第六换流阀21f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
63.参照图6,第六换流变压器中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f和第六换流阀21f通过一个管型母线4连接,第一连通管路将该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与第六换流阀21f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接。由于第六换流阀21f的换流阀冷却系统通过第二连通管路6与主冷却管路5连通,冷却水从主冷却管路5流动至第六换流阀21f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内,第六换流阀21f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内的冷却水通过第一连通管路流动至上述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内。然后,换热后的冷却水以相反的路径流回主冷却管路5。
64.同理的,第四换流变压器1d和第五换流变压器1f中左侧的换流变套管4通过一个管型母线与对应的第四换流阀21d和第五换流阀21f连接,并以相同的方式将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对应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冷却对应的管型母线4。
65.其中,与图3所示的水流路径相似,管型母线4外围的箭头所代表的水流路径,其真实的冷却水是在该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内流动,换流变套管11外围的箭头所代表的水流路径,其真实的冷却水是在设置于换流变套管11外部的第一连通管路的内部进行流动。
66.需要说明的是,在换流站中,可以同时存在三角形连接以及星型连接。示例性的,换流站中的换流阀塔包括第一换流阀21a至第六换流阀21f共六个换流阀21,换流变压器1包括第一换流变压器1a至第六换流变压器1f共六个换流变压器1。其中三角形连接的符号表示为δ,星型连接表示为y。第一换流阀21a至第三换流阀21c对应连接第一换流变压器1a至第三换流变压器1c的三相,即y/δ连接。第四换流阀21d至第六换流阀21f对应连接第四换流变压器1d至第六换流变压器1f的三相,即y/y连接。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换流变压器包括第七换流变压器1g、第八换流变压器1h和第九换流变压器1j。换流阀包括第七换流阀21g、第八换流阀21h和第九换流阀21j。第七换流变压器1g、第八换流变压器1h和第九换流变压器1j通过所述管型母线4形成星形连接,且第七换流变压器1g、第八换流变压器1h和第九换流变压器1j的引出端通过管型母线4分别连接第七换流阀21g、第八换流阀21h和第九换流阀21j。
68.此外,第一连通管路将三个与中性点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以及与第九换流变压器1j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连通,并将与第九换流变压器1j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第九换流阀21j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
69.如图7所示,第七换流变压器1g、第八换流变压器1h以及第九换流变压器1j右侧的换流变套管11通过三个管型母线4连接,并且通过第一连通管路将三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连通。第九换流变压器1j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通过一个管型母线4与第九换流阀21j连接,该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通过第一连通管路分别与第九换流阀21j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以及与第九换流变压器1j中右侧换流变套管11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连通。由此形成图7中围绕管型母线4以及换流变套管外围箭头所示的水流路径。冷却水从主冷却管路5流出,经过第九换流阀21j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后,再流经与第九换流变压器1j中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后,再流经与中性点连接的三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然后返回与第九换流阀21j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最终流回第九换流阀21j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内。
70.需要说明的是,第九换流变压器1j的一个换流变套管11(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通过一个管型母线4与第九换流阀21j连接,第九换流变压器1j的另一个换流变套管11(右侧
的换流变套管11)通过另一个管型母线4与中性点连接。第一连通管路连通上述两个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且该部分第一连通管路设有第二电气绝缘装置。由于第九换流变压器1j左右两侧的两个换流变套管11之间存在电位差,则与两个换流变套管11连接的管型母线4之间也存在电位差。即图7中所示的第九换流变压器1j中与左侧换流变套管11连接的管型母线4和与右侧换流变套管11连接的管型母线4之间存在电位差。由于两个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连接,则这部分第一连通管路为跨电位连接,需要设置第二电气绝缘装置,防止出现绝缘问题和电腐蚀隐患。示例性的,在这部分第一连通管路的外部设置绝缘套,将这一部分的第一连通管路隔离包裹起来,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七换流变压器1g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第七换流阀21g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第一连通管路将与第八换流变压器1h的引出端连接的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第八换流阀21h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
72.可以看到,第七换流变压器1g和第八换流变压器1h中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各自通过一个管型母线4与对应的第七换流阀21g和第八换流阀21h连接。其中,以第七换流变压器1g中左侧的换流变套管11连接的一个管型母线4为例。通过第一连通管路将该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与第七换流阀21g的换流阀冷却系统连通,从而使得主冷却管路5中的冷却水能够通过第七换流阀21g的换流阀冷却系统流动至该管型母线4内的水流通道中,达到对该管型母线4内部进行冷却的效果。
73.参照图8,与其它附图类似,管型母线4外围的箭头所代表的水流路径,其真实的冷却水是在该管型母线4内部的水流通道内流动,换流变套管11外围的箭头所代表的水流路径,其真实的冷却水是在设置于换流变套管11外部的第一连通管路的内部进行流动。
74.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管型母线内的水流通道内冷却水的流向做了说明,管型母线可以从对应连接的换流阀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中进行取水,也可以直接连接主冷却管路进行取水。
7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