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强塔机管金属流向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7:56: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塔机塔机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塔机管金属流向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高强塔机,即“塔式起重机”的简称,又称“塔吊”。是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一种起重设备,目前的塔机由:基础支撑、塔身、顶升、回转、起升、平衡臂、起重臂、起重小车、塔顶、司机室、变幅等部分,并且其主要是由塔机塔机管装配而成。
3.可目前的塔机管,为了满足塔机工作时的需求,故而其需要高强度和高刚度,所以人们多会对塔机管的强度和刚度进行金属流向试验,而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流向试验大多都是,将塔机管刨去一半,并将其放在含有百分之五十盐酸溶液的混合液中加热,待其稍微发黑时,拿出沥干水分,即可对金属流向进行查看。
4.并且现有技术中用于承装并加热混合液的加热器,使用时通常是将处理后的塔机管直接放置于加热器内,塔机管受重力影响搁置于加热器内底部,其加热完成后,再通过工具取出,可由于塔机管的质量较大,取出时费时费力,其易于再次落入混合液内,并溅起含有盐酸溶液的混合液,由于盐酸溶液具有腐蚀性,故而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塔机管金属流向试验装置,以解决取出时费时费力,其易于再次落入混合液内,并溅起含有盐酸溶液的混合液,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塔机管金属流向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加热混合液的高温实验装置以及设置于高温实验装置上的密封盖;
7.所述高温实验装置包括顶部固定安装有取放组件的承装罐以及活动设置于承装罐底部用于加热的加热组件;
8.所述取放组件包括内部开设有环形空腔的支撑环以及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于支撑环的外缘面上并延伸入环形空腔内的驱动结构,所述环形空腔内呈环形阵列转动设置有多根轴杆,且轴杆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啮合于驱动结构的伞齿一,多根所述轴杆延伸出环形空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且多根螺纹杆的外缘面上螺纹配合安装有承载结构,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承装罐内壁的耳板。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多台呈环形阵列安装于支撑环外缘面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延伸入环形空腔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啮合于伞齿一的伞齿二。
10.优选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螺纹配合安装于多根螺纹杆上的网框以及固定安装于网框内底部的金属网,所述网框内等距构造有多根抵接金属网的定位肋。
11.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顶端开设有安装腔的底座以及构造于底座一侧的支撑座。
12.优选的,所述安装腔底端的中心开设有供加热盘固定安装的圆槽,且安装腔的底端居中开设有供加热环固定安装的环形槽。
13.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一侧的中心固定安装有调温旋钮,且调温旋钮电性连接于加热盘和加热环。
14.优选的,所述密封盖扣合设置于支撑环内,且密封盖的顶端构造有把手。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高强塔机管金属流向试验装置,得益于高温实验装置和密封盖的设置,通过将含有百分之五十盐酸溶液的混合液倒入承装罐内,并通过加热组件对承装罐内混合液进行加热,待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将已处理的塔机管放置在安装于网框内的金属网上,通过取放组件浸入加热后的混合液内,对塔机管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成后,可再次通过取放组件将塔机管由混合液内取出,静置沥干后,即可进行金属流向实验,取出和放入时省时省力,且可避免盐酸溶液的溅出,消除了安全隐患;
16.得益于加热组件的设置,通过拧动调温旋钮调整加热盘和加热环的温度,由加热盘对承装罐底部中心进行加热,再由加热环对承装罐底部的四周进行加热,大幅提高了加热效率,提高了温度提升的速度,实用性较强;
17.得益于承载结构的设置,通过网框(307)内部安装的金属网(308)和多根定位肋(309)对待试验的塔机管进行支撑,使其处于混合液内,并通过多根定位肋(309)对塔机管进行支撑,可有效防止塔机管因沸腾的混合液而发生移动,提高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高温实验装置;101、承装罐;2、密封盖;3、取放组件;301、支撑环;302、轴杆;303、伞齿一;304、螺纹杆;305、伺服电机;306、伞齿二;307、网框;308、金属网;309、定位肋;4、加热组件;401、底座;402、安装腔;403、加热盘;404、加热环;405、支撑座;406、调温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为高效的进行塔机管金属流向试验,如图1、图2所示,该高强塔机管金属流向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加热混合液的高温实验装置1以及设置于高温实验装置1上的密封盖2,密封盖2扣合设置于支撑环301内,且密封盖2的顶端构造有把手,通过把手将密封盖2扣合于高温实验装置1上,可提高承装罐101的密封性,进而提高加热效率,高温实验装置1包括顶部固定安装有取放组件3的承装罐101以及活动设置于承装罐101底部用于加热的加热组件4,
通过承装罐101可对混合液进行承装,并配合加热组件4对混合液进行加热;
26.为使塔机管的取出和放入省时省力,并避免盐酸溶液的溅出,以消除安全隐患,如图2、图4所示,取放组件3包括内部开设有环形空腔的支撑环301以及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于支撑环301的外缘面上并延伸入环形空腔内的驱动结构,环形空腔内呈环形阵列转动设置有多根轴杆302,具体实施时,转动设置通过轴承实现,且轴杆302的外缘面上固定安装有啮合于驱动结构的伞齿一303,多根轴杆302延伸出环形空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4,且多根螺纹杆304的外缘面上螺纹配合安装有承载结构,螺纹杆304的底端转动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承装罐101内壁的耳板,驱动结构包括多台呈环形阵列安装于支撑环301外缘面的伺服电机305,伺服电机305的电机轴延伸入环形空腔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啮合于伞齿一303的伞齿二306,通过将处理完成的塔机管放置于承载结构上,并通过四台伺服电机305分别带动四个伞齿二306转动,由四个伞齿二306分别驱动四个伞齿一303转动,进而通过四根轴杆302带动四根螺纹杆304转动,以驱动承载结构向下移动,即可将放置于承载结构上的塔机管浸入加热后的混合液内,对塔机管进行加热。
27.为提高加热效率,以提高温度提升的速度,如图1、图5所示,该高强塔机管金属流向试验装置,加热组件4包括顶端开设有安装腔402的底座401以及构造于底座401一侧的支撑座405,支撑座405一侧的中心固定安装有调温旋钮406(调温旋钮406用的型号为czb10046,具体实施时不限于此型号,使用者可视情况自行选配),且调温旋钮406电性连接于加热盘403和加热环404,安装腔402底端的中心开设有供加热盘403固定安装的圆槽(加热盘403选用的是型号为xy-kj1001505的陶瓷加热片,具体实施时不限于此型号,使用者可视情况自行选配),且安装腔402的底端居中开设有供加热环404固定安装的环形槽(加热环404选用的型号为mz9-280c120v1,具体实施时不限于此型号,使用者可视情况自行选配),通过拧动调温旋钮406即可对加热盘403和加热环404的加热温度进行调整,使用方便。
28.为将加热后的塔机管沥干,以便于进行金属流向实验,并防止塔机管在加热时发生滚动,如图3所示,承载结构包括螺纹配合安装于多根螺纹杆304上的网框307以及固定安装于网框307内底部的金属网308,所述网框307内等距构造有多根抵接金属网308的定位肋309,多根定位肋309的长度不一,当工作人员将塔机管放置于两根定位肋309之间,即可通过两根定位肋309对塔机管进行支撑定位,且驱动该承载结构上移,将塔机管由混合液内取出,也可通过该承载结构对塔机管进行静置沥干,而后即可进行金属流向实验,使用方便。
29.工作原理:该高强塔机管金属流向试验装置,使用时,将含有百分之五十盐酸溶液的混合液倒入承装罐101内,并拧动调温旋钮406调整加热盘403和加热环404的温度,由加热盘403和加热环404对承装罐101内混合液进行加热,待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将已处理的塔机管放置于安装于网框307内的金属网308上,并启动四台伺服电机305带动四个伞齿二306转动,通过四个伞齿二306分别驱动四个伞齿一303转动,进而通过四根轴杆302带动四根螺纹杆304转动,以驱动内部安装有金属网308的网框307向下移动,将放置于金属网308上的塔机管浸入加热后的混合液内,对塔机管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成后,可再次启动四台伺服电机305带动内部安装有金属网308的网框307上移,将塔机管由混合液内取出,静置沥干后,即可进行金属流向实验,使用方便。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