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切换通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6:04: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构件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切换通行装置。


背景技术:

2.预制构件在工厂提前制作时大致需要经历混凝土原料提供与运送、钢筋笼编制、模具内浇筑、养护成型、运送出桩等步骤,然而,传统的工厂在制作预制构件时较为粗放,各个步骤在厂区内布局规划不合理,使得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较低,间接的造成预制构件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时处于价格劣势地位。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有模具组、拆端板平台、预制桩出桩线和摆渡线等,通过模具组、预制桩出桩线、摆渡线和拆端板平台的互相承接来优化混凝土预制桩的生产线系统在车间内的布局,提高预制桩的生产效率与厂房车间的利用率。然而,该生产线系统的出桩线高出地面,一旦设置出桩线,高出地面的出桩线会将两侧阻断,车辆和行人将难以跨越出桩线通行,因此如何克服高出地面的出桩线对于车辆、行人等通行的阻碍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基于高出地面的出桩线对车辆行人通行阻碍的研究而提出一种切换通行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换通行装置,包括沿预制桩输送路径布置且跨越通行线的辊桩线,还包括:位于辊桩线和通行线相交处下方的坑体、内置于所述坑体的升降机构、由所述升降机构调节高度位置的辊桩台、以及位于所述辊桩台顶层的通行平台;
6.其中,当所述辊桩台抬高时,所述辊桩台与所述辊桩线相衔接;当所述辊桩台降低时,所述通行平台与所述通行线相衔接。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辊桩台内设有运送预制桩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带动预制桩沿输送方向行进的辊筒,以及,支承所述辊筒的输送架。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输送架于辊筒的端部设有端部滚动支承结构,输送架于辊筒的中部设有中间滚动支承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坑体设有支撑腿,当所述辊桩台降低时,支撑腿的顶部支承所述辊桩台的底部。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支撑腿设于坑体的边角处;
11.或者,所述支撑腿与升降机构交错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提供升降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与辊桩台连接;
13.或者,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通过升降组件与辊桩台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组件包括通过铰接轴连接且
交叉设置的升降杆,其中一升降杆的顶端与辊桩台铰接且底端安装在可滑动的轨道上,另外一升降杆的顶端安装在可滑动的轨道上且底端与安装座铰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辊桩台下降时通行平台与坑体的顶部齐平。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坑体的顶部外沿设有阻挡通行平台向下移动的限位台阶。
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坑体设有排水管道。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辊桩线和通行线相交下方设置坑体,并在坑体内设置升降机构,利用该升降机构来调节辊桩台的高度,如此,当辊桩台抬高时,辊桩台可与辊桩线衔接用于预制桩的输送,当辊桩台降低时,位于辊桩台顶层的通行平台可与通行线衔接用于车辆或行人通过,通过升降机构带动辊桩台的升降来实现预制桩输送与车辆行人通行的切换,避免了出桩线高出地面带来的车辆行人通行阻碍。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21.图3为辊桩台处于抬高状态的示意图;
22.图4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23.图5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
24.图6为辊桩台处于降低状态的示意图;
25.图7为图6的c-c剖面示意图。
26.图中:
27.1、辊桩台,2、升降机构,21、驱动机构,22、升降杆,23、铰接轴,24、轨道,25、安装座,3、输送机构,31、辊筒,32、输送架,33、端部滚动支承结构,34、中间滚动支承结构,4、通行平台,5、支撑腿;
28.100、辊桩线,200、地面,300、坑体,301、限位台阶,400、预制桩。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在本文中,“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切换通行装置,能够通过切换方式满足辊桩线100输送预制桩400的需求,以及车辆、行人等从通行线通过的需求,本实施例的切换通行装置包括沿预制桩400输送路径布置且跨越通行线的辊桩线100、位于辊桩线100和通行线相交处下方的坑体300、内置于坑体300的升降机构2、由升降机构2调节高度位置的辊桩台1、以及
位于辊桩台1顶层的通行平台4。
33.其中,当辊桩台1在升降机构2的作用下抬高时,辊桩台1与辊桩线100相衔接用于预制桩400的输送,当辊桩台1在升降机构2的作用下降低时,通行平台4与通行线相衔接用于车辆、行人等的通行。
34.具体的,如图4所示,升降机构2处于举升状态,抬高其支承的辊桩台1使辊桩台1伸出坑体300与辊桩线100衔接,可供预制桩400沿输送路径通过;如图7所示,当有车辆、行人等需要沿通行线通过时,升降机构2处于下降状态,带动其支承的辊桩台1降低使辊桩台1下降至坑体300内,且使置于辊桩台1顶层的通行平台4与通行线衔接,供车辆行人等沿通行线方向通过。如此,利用该切换通行装置,可使辊桩台1处于不同高度,且在不同高度时分别与辊桩线100或通行线衔接满足预制桩400或车辆的通行需求,避免了辊桩线100高出地面占用地面空间对车辆行人等通行造成的阻碍,在预制桩400的厂区布局设计时可相对灵活的布置辊桩线100,可提高厂区空间利用并能降低预制桩400的生产成本。
35.本实施例中,在辊桩台1内设有运送预制桩400的输送机构3,该输送包括带动预制桩400沿输送方向行进的辊筒31,以及支承辊筒31的输送架32。具体的,该输送机构3与设于坑体300外侧的辊桩线100相适配,即,输送机构3采用与辊桩线100类似甚至相同的结构,如此利于预制桩400输送中的前后承接。当然,输送机构3也可采用与辊桩线100不同的结构,只要能满足预制桩400的输送即可。
36.为了提高对预制桩400的支承能力,避免重量较大的预制桩400在输送过程中将输送机构3压坏,在输送架32于辊筒31的端部设有端部滚动支承结构33,以及,在输送架32于辊筒31的中部设有中间滚动支承结构34,利用端部滚动支承结构33和中间滚动支承结构34分别在辊筒31的端部和中部形成多点支撑,可强化对预制桩400的支承,且可避免辊筒31在预制桩400较大重量的压迫下出现折弯等损伤。
37.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机构2包括提供升降动力的驱动机构21,例如该驱动机构21可采用液压缸、气压缸、直线电机等动力部件,至于驱动机构21驱动辊桩台1抬高或者降低的方式,可将驱动机构21的动力输出部件直接与辊桩台1连接,例如,可将液压缸的输出杆直接连接在辊桩台1的底部,如此在液压缸输出杆的伸缩作用下直接带动辊桩台1抬高或者降低。可以知道的是,为了便于辊桩台1在上下移动中的稳定,可在辊桩台1的底部安装多个液压缸。或者,在本实施例的另外变型中,可额外设计升降组件,使得驱动机构21通过升降组件与辊桩台1连接。
38.具体的,可如图1所示,该升降组件包括通过铰接轴23连接且交叉设置的升降杆22,其中一升降杆22的顶端与辊桩台1铰接且底端安装在可滑动的轨道24上,另外一升降杆22的顶端安装在可滑动的轨道24上且底端与安装座25铰接。其中,将升降组件设计成大致x形,可利于辊桩台1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可给辊桩台1相对较大的支撑强度。具体的,交叉设置的两组升降杆22中,其中向图中右侧倾斜的升降杆22,其顶端与辊桩台1底部铰接,其底端安装在位于坑体300内的安装座25的轨道24上,且在驱动机构21的带动下可沿轨道24滑动,具体是,当驱动机构21带动辊桩台1抬高时,该升降杆22的底端沿着安装座25上的轨道24沿图中自左向右滑动,使得两组交叉的升降杆22在竖向上的夹角变小,当驱动机构21带动辊桩台1下降时,该升降杆22的底端沿着安装座25上的轨道24沿图中自右向左滑动,使得两组交叉的升降杆22在竖向上的夹角变大。类似的,图中另一组向左侧倾斜的升降杆
22,其顶端安装在辊桩台1底部的轨道24上且可沿该轨道24滑动,其底端与安装座25铰接,当驱动机构21带动辊桩台1抬高时,该升降杆22的顶端沿着辊桩台1底部的轨道24沿图中自左向右滑动,使得两组交叉的升降杆22在竖向上的夹角变小,当驱动机构21带动辊桩台1下降时,该升降杆22的顶端沿着辊桩台1底部的轨道24沿图中自右向左滑动,使得两组交叉的升降杆22在竖向上的夹角变大。
39.《实施例二》
40.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相同的文字说明。
41.本实施例中,在坑体300设有数个支撑腿5,当辊桩台1降低时,支撑腿5的顶部支承辊桩台1的底部,如此,利用支撑腿5可为辊桩台1提供辅助支撑,即便在辊桩台1顶层的通行平台4有车辆通过,也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车辆通行时由于载重过大将辊桩台1压垮,确保车辆可安全通行。具体的,支撑腿5可设于坑体300的各边角处,以在边角处对辊桩台1进行可靠有效的支撑。或者,将支撑腿5交错设置在升降机构2,以对升降机构2未对辊桩台1支撑处进行补充,强化辊桩台1顶层的通行平台4对通行车辆的支撑能力。
42.如图6和图7所示,辊桩台1下降时通行平台4与坑体300的顶部齐平,为了避免通行平台4过渡下沉,如图5所示,在坑体300的顶部外沿设有阻挡通行平台4向下移动的限位台阶301。此外,在坑体300可设有排水管道(图中未示出),避免雨水等在坑体300内堆积造成坑体300内的升降机构2或辊桩台1生锈腐蚀,造成切换通行装置的强度降低。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切换通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