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施工构件连接结构、施工构件组件及建筑体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2:01: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构件连接结构、施工构件组件及建筑体。


背景技术:

2.预制梁板等钢筋混凝土制的预制构件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因而预制构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稳定连接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的钢筋通常具有外伸部分,在连接相邻两预制构件时,需要在相邻两预制构件之间预留有施工缝,并使得相邻两预制构件的外伸钢筋在该施工缝内搭接并固定连接,继而可以向该施工缝内浇筑混凝土等胶结材料,待胶结材料凝固成型后即可将相邻两预制构件稳定连接。
3.为保证施工缝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相邻两预制构件的外伸钢筋长度需不小于锚固要求,进而导致施工缝的预留宽度较大,不仅会存在施工人员坠落风险,降低施工安全性,且会使得施工缝处的胶结材料浇筑作业量较大,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构件连接结构、施工构件组件及建筑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保证相邻两施工构件之间的施工缝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施工缝的预留宽度较大,不仅会存在施工人员坠落风险,降低施工安全性,且会使得施工缝处的胶结材料浇筑作业量较大,降低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构件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的第一抗拉筋和柔性的第二抗拉筋;
6.所述第一抗拉筋设有第一外露部,所述第一抗拉筋固定于施工缝左侧的施工构件内,所述第一外露部外露于施工缝左侧的施工构件外,以在该施工构件的施工缝处的侧壁处形成第一连接环;
7.所述第二抗拉筋设有第二外露部,所述第二抗拉筋固定于施工缝右侧的施工构件内,所述第二外露部外露于施工缝右侧的施工构件外,以在该施工构件的施工缝处的侧壁处形成第二连接环;
8.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中心轴均与所述施工缝的高度方向同向,且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沿所述施工缝的高度方向对应连通或沿所述施工缝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沿所述施工缝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对应连通。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沿所述施工缝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沿所述施工缝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
11.所述第一抗拉筋为多个,沿所述施工缝的高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抗拉筋间隔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一抗拉筋的投影重合;和/或,所述第二抗拉筋为多个,沿所述施工缝的高
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二抗拉筋间隔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二抗拉筋的投影重合。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抗拉筋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外露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外露部之间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于施工缝左侧的施工构件内;
13.所述第二抗拉筋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外露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外露部之间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于施工缝右侧的施工构件内。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露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别为所述第一抗拉筋上的开口朝向相反的凹陷部,所述第二外露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为所述第二抗拉筋上的开口朝向相反的凹陷部。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抗拉筋和所述第二抗拉筋均沿所述施工缝长度方向呈连续s形弯折。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环的环内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环的环内安装有加强筋。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施工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胶结体,所述胶结体填充于所述施工缝内。
1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构件组件,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
19.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体,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或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施工构件组件。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的第一抗拉筋和柔性的第二抗拉筋;第一抗拉筋设有第一外露部,第一抗拉筋固定于施工缝左侧的施工构件内,第一外露部外露于施工缝左侧的施工构件外,以在该施工构件的施工缝处的侧壁处形成第一连接环;第二抗拉筋设有第二外露部,第二抗拉筋固定于施工缝右侧的施工构件内,第二外露部外露于施工缝右侧的施工构件外,以在该施工构件的施工缝处的侧壁处形成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的中心轴和第二连接环的中心轴均与施工缝的高度方向同向,且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沿施工缝的高度方向对应连通或沿施工缝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在施工施工缝处的结构时,施工缝内需浇筑混凝土等胶结材料以实现施工缝两侧的施工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由于第一连接环的中心轴和第二连接环的中心轴均与施工缝的高度方向同向,且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沿施工缝的高度方向对应连通或沿施工缝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因而当向施工缝内浇筑胶结材料后,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内的胶结材料、第二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内的胶结材料可以共同形成沿施工缝长度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柱形结构,而每个柱形结构的结构均类似外壁带有外螺纹的锚固栓,与现有的锚固栓的作用机理相同,上述柱形结构可以有效增加第一抗拉筋与施工缝内的胶结材料的锚固强度,以及增加第二抗拉筋与施工缝内的胶结材料的锚固强度,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缝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减小施工缝的宽度,此时可以降低施工缝中的胶结材料浇筑量,简化施工缝处的施工过程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且,减小施工缝的宽度后还可以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缝处坠落,从而可以提升施工安全性。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外露部形成的第一连接环和第二外露部形成的第二连接环,可以与施工缝内的胶结材料共同形成沿施工缝
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柱形结构,而该柱形结构与带有外螺纹的锚固栓的结构相似,可以有效增强第一抗拉筋与胶结材料之间的锚固强度,以及增强第二抗拉筋与胶结材料之间的锚固强度,进而可以提升施工缝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减小施工缝的宽度。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构件组件包括上述施工构件连接结构,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构件组件与上述施工构件连接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体包括上述施工构件连接结构或上述施工构件组件,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体与施工构件连接结构或上述施工构件组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27.图3为图1中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28.图4为图1中的第二抗拉筋和施工缝右侧的施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4中的第二抗拉筋和施工缝右侧的施工构件的侧视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图6中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32.图8为图6中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33.图9为图6中的第二抗拉筋和施工缝右侧的施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图9中的第二抗拉筋和施工缝右侧的施工构件的侧视图。
35.图标:1-第一抗拉筋;10-第一外露部;11-第一安装部;2-第二抗拉筋;20-第二外露部;21-第二安装部;3-施工缝;4-施工构件;5-第一连接环;6-第二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实施例一:
40.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的第一抗拉筋1和柔
性的第二抗拉筋2;第一抗拉筋1设有第一外露部10,第一抗拉筋1固定于施工缝3左侧的施工构件4内,第一外露部10外露于施工缝3左侧的施工构件4外,以在该施工构件4的施工缝3处的侧壁处形成第一连接环5;第二抗拉筋2设有第二外露部20,第二抗拉筋2固定于施工缝3右侧的施工构件4内,第二外露部20外露于施工缝3右侧的施工构件4外,以在该施工构件4的施工缝3处的侧壁处形成第二连接环6;第一连接环5的中心轴和第二连接环6的中心轴均与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同向,且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沿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对应连通或沿施工缝3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
41.在施工施工缝3处的结构时,施工缝3内需浇筑混凝土等胶结材料以实现施工缝3两侧的施工构件4之间的固定连接。由于第一连接环5的中心轴和第二连接环6的中心轴均与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同向,且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沿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对应连通或沿施工缝3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因而当向施工缝3内浇筑胶结材料后,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环5、第一连接环5内的胶结材料、第二连接环6和第二连接环6内的胶结材料可以共同形成沿施工缝3长度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柱形结构,而每个柱形结构的结构均类似外壁带有外螺纹的锚固栓,与现有的锚固栓的作用机理相同,上述柱形结构可以有效增加第一抗拉筋1与施工缝3内的胶结材料的锚固强度,以及增加第二抗拉筋2与施工缝3内的胶结材料的锚固强度,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缝3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减小施工缝3的宽度,此时可以降低施工缝3中的胶结材料浇筑量,简化施工缝3处的施工过程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且,减小施工缝3的宽度后还可以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缝3处坠落,从而可以提升施工安全性。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通过第一外露部10形成的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外露部20形成的第二连接环6,可以与施工缝3内的胶结材料共同形成沿施工缝3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柱形结构,而该柱形结构与带有外螺纹的锚固栓的结构相似,可以有效增强第一抗拉筋1与胶结材料之间的锚固强度,以及增强第二抗拉筋2与胶结材料之间的锚固强度,进而可以提升施工缝3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减小施工缝3的宽度。
43.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外露部10和第二外露部20均可以为环状。或者,第一外露部10可以为第一抗拉筋1上形成的凹陷,第一抗拉筋1固定于施工缝3左侧的施工构件4内时,该凹陷外露于上述施工构件4的施工缝3处的侧壁之外,继而可与该施工构件4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环5。同理,第二外露部20可以为第二抗拉筋2上形成的凹陷,第二抗拉筋2固定于施工缝3左侧的施工构件4内时,该凹陷外露于上述施工构件4的施工缝3处的侧壁之外,继而可与该施工构件4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环6。
44.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钢筋等刚性构件,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的第一抗拉件筋和第二抗拉筋2可以有效提升其与胶结材料之间的锚固强度,从而可以有效缩窄施工缝3的宽度。并且,第一抗拉件筋和第二抗拉筋2均为柔性还且便于弯折形成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从而可以有效简化施工工艺,提升施工效率。
45.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抗拉筋1和第二抗拉筋2均可以采用钢丝绳、钢纤维和高强度的塑料纤维中的任一种制成。而施工缝3两侧的施工构件4均可以为混凝土结构或钢-混凝土结构,进一步的,施工构件4可以为桥面板、墙板等构件。
46.在实际应用中,施工缝3两侧的施工构件4均可以采用现浇工艺施工或均可以为经过预制工艺施工而成的预制件。
47.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现有的钢筋搭接方式施工施工缝3时,施工缝3的预留宽度通常为40-60cm,若上述施工缝3中浇筑的胶结材料采用韧性更强且强度更高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则施工缝3的宽度可最大程度的缩窄到15cm。而根据实际检验,本实施例中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可将施工缝3的宽度缩窄至5-10cm,若施工缝3中浇筑的胶结材料同样采用韧性更强且强度更高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时,上述施工缝3的宽度则达到5cm。
48.由于施工缝3的宽度大幅减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安装于两施工构件4的底部之间的用于支撑胶结材料的底模板可以采用胶带等粘接层,而不需采用现有的钢模板、木模板等模板。
49.其中,粘接层便于安装于两施工构件4的底部之间,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50.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抗拉筋1和第二抗拉筋2不采用刚性材料制成,若将第一抗拉筋1和第二抗拉筋2替换为钢筋等刚性构件,则施工缝3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仍旧无法满足要求,从而不能实现施工缝3的缩窄。
5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沿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对应连通。
52.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沿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对应连通时,对应连通的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可以共同与胶结材料形成一个整体柱形结构,该柱形结构沿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延伸,且该柱形结构会被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施加反向相反的拉力,因而该柱形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53.如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沿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沿施工缝3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第一抗拉筋1或第二抗拉筋2为多个,或者,第一抗拉筋1和第二抗拉筋2均为多个。若第一抗拉筋1为多个,则沿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多个第一抗拉筋1间隔分布且多个第一抗拉筋1的投影重合。若第二抗拉筋2为多个,则沿施工缝3的高度方向,多个第二抗拉筋2间隔分布且多个第二抗拉筋2的投影重合。
54.多个第一抗拉筋1和多个第二抗拉筋2可以进一步提升抗拉筋与胶结材料形成的柱形结构的锚固强度,而多个第一抗拉筋1间隔分布且多个第一抗拉筋1的投影重合,以及多个第二抗拉筋2间隔分布且多个第二抗拉筋2的投影重合,均可以使得上述柱形结构的受力更加均衡,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柱形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有效保证施工缝3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
55.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抗拉筋1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外露部10,相邻两个第一外露部10之间设有第一安装部11,第一安装部11固定于施工缝3左侧的施工构件4内;如图4、图5、图9和图10所示,第二抗拉筋2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外露部20,相邻两个第二外露部20之间设有第二安装部21,第二安装部21固定于施工缝3右侧的施工构件4内。
56.第一安装部11可以提升第一抗拉筋1和施工缝3左侧施工构件4之间的安装稳定性,第二安装部21则可以提升第二抗拉筋2和施工缝3右侧施工构件4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57.进一步的,第一外露部10和第一安装部11分别为第一抗拉筋1上的开口朝向相反的凹陷部,第二外露部20和第二安装部21分别为第二抗拉筋2上的开口朝向相反的凹陷部。
58.此时第一外露部10和第一安装部11可以通过在第一抗拉筋1上沿相反的方向弯折形成。同理,第二外露部20和第二安装部21可以通过在第二抗拉筋2上沿相反的方向弯折形
成。
59.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抗拉筋1和第二抗拉筋2均沿施工缝3长度方向呈连续s形弯折。
60.第一抗拉筋1和第二抗拉筋2均沿施工缝3长度方向呈连续s形弯折,可以将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形成的多个柱形结构依次连接,从而有效提升柱形结构在施工缝3内的稳定性,使得施工缝3处的结构具有更强的抗拉抗剪能力。并且,呈连续s形弯折的结构还可以简化第一外露部10和第二外露部20的制造工艺,以及可以简化第一抗拉筋1和第二抗拉筋2的安装过程,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环5的环内或第二连接环6的环内安装有加强筋,或者,第一连接环5的环内和第二连接环6的环内均安装有加强筋。
62.加强筋可以提升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形成的柱形结构的强度,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缝3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
63.进一步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还包括胶结体,胶结体填充于施工缝3内。
64.该胶结体即为浇筑于施工缝3内的胶结材料凝固成型后形成的固体,其可以为固体混凝土或固体泥浆。
65.实施例二:
66.本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构件组件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构件组件同样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而与施工缝3内的胶结材料共同形成沿施工缝3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柱形结构,该柱形结构与带有外螺纹的锚固栓的结构相似,可以有效增强第一抗拉筋1与胶结材料之间的锚固强度,以及增强第二抗拉筋2与胶结材料之间的锚固强度,进而可以提升施工缝3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减小施工缝3的宽度。
67.实施例三:
68.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体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或实施例二中的施工构件组件,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体与实施例一中的施工构件连接结构或实施例二中的施工构件组件同样可以过第一连接环5和第二连接环6而与施工缝3内的胶结材料共同形成沿施工缝3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柱形结构,该柱形结构与带有外螺纹的锚固栓的结构相似,可以有效增强第一抗拉筋1与胶结材料之间的锚固强度,以及增强第二抗拉筋2与胶结材料之间的锚固强度,进而可以提升施工缝3处的结构的抗拉抗剪强度,减小施工缝3的宽度。
6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