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能源炉芯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1:44: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炉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炉芯。


背景技术:

2.炉具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炊具,目前在我国使用的炉具中的大多数都是传统的炉芯。虽然现有已经对传统的炉芯作了设计与改进,但改进后的炉芯由于未有相应的导气系统及导气装置,以致改进后的炉芯尽管设计了一些供氧管及供氧系统,但在气体燃料燃烧时,还是存在燃料得不到充分燃烧,从而得到的热量极低,以此浪费了大量热量,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炉芯,以此解决现有炉芯内燃料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能源炉芯,包括炉芯壳体,所述炉芯壳体为上端敞开的圆柱空腔体,且炉芯壳体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助燃组件;所述第一助燃组件包括供氧管、燃料导气管与燃烧嘴,所述供氧管贯通式设置于炉芯壳体的底部,且供氧管围设的中心处贯通式设置有燃料导气管,燃料导气管位于炉芯壳体内部一端相连有燃烧嘴;所述燃烧嘴一侧位于炉芯壳体外部设置有第二助燃组件,所述第二助燃组件包括连接杆、引气导管、吸气管、第一引火网筒与防风圆盖,所述连接杆一端焊接于炉芯壳体的外壁,而连接杆另一端焊接于引气导管上,引气导管一端导通相连于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引气端正对于第一引火网筒,且第一引火网筒一端焊接于防风圆盖的引火通槽槽边,防风圆盖与炉芯壳体敞开端焊接相连。
6.进一步,所述供氧管呈圆环分布为四支,且供氧管位于炉芯壳体内部一端低于燃烧嘴的出气端,供氧管位于炉芯壳体外部另一端通过第一输氧管及第一流速控制阀相连于第一鼓风机。
7.进一步,所述吸气管呈圆环分布设置为四支,且与吸气管导通相连的引气导管也呈圆环设置为四支,引气导管另一端通过引气主管及第二流速控制阀与微型吸气泵相连。
8.进一步,所述燃料导气管位于炉芯壳体外部一端通过第一燃料管及第三流速控制阀相连于微型输气泵,且微型输气泵另一端通过第二燃料管相连于醇类气体燃料储存箱,储存箱内填充有醇类气体燃料。
9.进一步,所述炉芯壳体上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电子打火器,且电子打火器出火端贯穿炉芯壳体壁并延伸至燃烧嘴的出气端,电子打火器的出火端为耐高温材质。
10.进一步,所述第一引火网筒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空腔体,且第一引火网筒外周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孔,若干个孔以环状式分布。
11.进一步,所述炉芯壳体中间段的外周端面设置有第三阻燃组件,所述第三助燃组件包括进气接管、出气环管、输气管道、第四流速控制阀与第二鼓风机,所述进气接管贯穿
式设置于炉芯壳体中间段的外周端面上,且进气接管位于炉芯壳体内部一端相连有出气环管,而进气接管另一端通过输气管道及第四流速控制阀与第二鼓风机导通相连。
12.进一步,所述出气环管通过固定件与炉芯壳体内壁固定相连,且出气环管上导通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喷头,出气喷头呈环形分布。
13.进一步,所述第一引火网筒、引火通槽与燃烧嘴处于同一轴线上,且引火通槽以圆形开设于防风圆盖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5.1、本实用新型在炉芯壳体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助燃组件,第一助燃组件中的供氧管设置为四支,四支供氧管首尾拼凑而形成一个环形分布的供氧管环,供氧管环中心设置的为燃料导气管,能够在燃烧嘴端的燃料气体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时,四支环设且低于燃烧嘴出火端的供氧管便以低速漫流地方式对燃烧嘴进行供氧,以此使燃料气体得到充分燃烧和较高的热效应;同时,通过设置第三助燃件,第三助燃件上的吸气管的吸气端正对于第一引火网筒上的通孔,能够在经第一助燃组件上的供氧管对燃烧嘴供氧且所供给的氧气不形成对流时,吸气管能对第一引火网筒内及炉芯壳体内的氧气进行引导而形成一套完整地引氧风道,在吸气管对第一引火网筒内及炉芯壳体内的氧气进行引导的过程中,第一引火网筒内及炉芯壳体内的氧气流通的顺畅,以此使炉芯壳体内中端及顶端的燃料得到充分燃烧,从而避免只是炉芯壳体内底部燃烧充分及热效应极高,而第一引火网筒内及炉芯壳体内中端及顶端热效应低的问题出现。
16.2、本实用新型在炉芯壳体内中间段的外周端面设置有第三阻燃组件,能够在炉芯壳体内中端氧气不足时,第三助燃组件可以对炉芯壳体内中段的区域进行及时供氧,从而利于燃料气体的充分燃烧,同时进一步提高热效应。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21.图中,1-炉芯壳体,2-供氧管,3-燃料导气管,4-燃烧嘴,5-连接杆,6-引气导管,7-吸气管,8-第一引火网筒,9-防风圆盖,10-引火通槽,11-电子打火器,12-进气接管,13-出气环管,14-输气管道,15-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4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1
24.一种新能源炉芯,包括炉芯壳体1,所述炉芯壳体1为上端敞开的圆柱空腔体,且炉芯壳体1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助燃组件;所述助燃组件包括供氧管2、燃料导气管3与燃烧嘴4,所述供氧管2贯通式设置于炉芯壳体1的底部,且供氧管2围设的中心处贯通式设置有燃料
导气管3,燃料导气管3位于炉芯壳体1内部一端相连有燃烧嘴4;所述燃烧嘴4一侧位于炉芯壳体1外部设置有第二助燃组件,所述第二助燃组件包括连接杆5、引气导管6、吸气管7、第一引火网筒8与防风圆盖9,所述连接杆5一端焊接于炉芯壳体1的外壁,而连接杆5另一端焊接于引气导管6上,引气导管6一端导通相连于吸气管7;所述吸气管7的引气端正对于第一引火网筒8,且第一引火网筒8一端焊接于防风圆盖9的引火通槽10槽边,防风圆盖9与炉芯壳体1敞开端焊接相连;在炉芯壳体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助燃组件,第一助燃组件中的供氧管设置为四支,四支供氧管首尾拼凑而形成一个环形分布的供氧管环,供氧管环中心设置的为燃料导气管,能够在燃烧嘴端的燃料气体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时,四支环设且低于燃烧嘴出火端的供氧管便以低速漫流地方式对燃烧嘴进行供氧,以此使燃料气体得到充分燃烧和较高的热效应;同时,通过设置第三助燃件,第三助燃件上的吸气管的吸气端正对于第一引火网筒上的通孔,能够在经第一助燃组件上的供氧管对燃烧嘴供氧且所供给的氧气不形成对流时,吸气管能对第一引火网筒内及炉芯壳体内的氧气进行引导而形成一套完整地引氧风道,在吸气管对第一引火网筒内及炉芯壳体内的氧气进行引导的过程中,第一引火网筒内及炉芯壳体内的氧气流通的顺畅,以此使炉芯壳体内中端及顶端的燃料得到充分燃烧,从而避免只是炉芯壳体内底部燃烧充分及热效应极高,而第一引火网筒内及炉芯壳体内中端及顶端热效应低的问题出现。
25.实施例2
2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供氧管2呈圆环分布为四支,且供氧管2位于炉芯壳体1内部一端低于燃烧嘴4的出气端,供氧管2位于炉芯壳体1外部另一端通过第一输氧管及第一流速控制阀相连于第一鼓风机(第一流速控制阀设置于第一输氧管上,第一输氧管另一端与第一鼓风机出风端相连);通过设置第一流速控制阀,可以便于控制相应地氧气流速,以利于更好地为燃料提供充分的氧气。
27.实施例3
2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吸气管7呈圆环分布设置为四支,且与吸气管7导通相连的引气导管6也呈圆环设置为四支,引气导管6另一端通过引气主管及第二流速控制阀与微型吸气泵相连(第二流速控制阀设置于引气主管上,引气主管另一端与微型吸气泵相连),能够形成一套完整地引火系统,从而便于燃料气体地充分燃烧;同时,通过设置第二流速控制阀,可以便于控制相应地流速,以利于更好地进行引火。
29.实施例4
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燃料导气管3位于炉芯壳体1外部一端通过第一燃料管及第三流速控制阀相连于微型输气泵(第三流速控制阀设置于第一燃料管上,第一燃料管另一端与微型输气泵相连),且微型输气泵另一端通过第二燃料管相连于醇类气体燃料储存箱,储存箱内填充有醇类气体燃料。
31.实施例5
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炉芯壳体1上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电子打火器11,且电子打火器11出火端贯穿炉芯壳体1壁并延伸至燃烧嘴4的出气端,电子打火器11的出火端为耐高温材质,能够便于通过电子打火器进行打火。
33.实施例6
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引火网筒8为两端开口的圆柱空腔体,且第一引火
网筒8外周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孔,若干个孔以环状式分布。
35.实施例7
3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炉芯壳体1中间段的外周端面设置有第三阻燃组件,所述第三助燃组件包括进气接管12、出气环管13、输气管道14、第四流速控制阀与第二鼓风机,所述进气接管12贯穿式设置于炉芯壳体1中间段的外周端面上,且进气接管12位于炉芯壳体1内部一端相连有出气环管13,而进气接管12另一端通过输气管道14及第四流速控制阀与第二鼓风机导通相连;在炉芯壳体内中间段的外周端面设置有第三阻燃组件,能够在炉芯壳体内中端氧气不足时,第三助燃组件可以对炉芯壳体内中段的区域进行及时供氧,从而利于燃料气体的充分燃烧,同时进一步提高热效应。
37.实施例8
3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出气环管13通过固定件与炉芯壳体1内壁固定相连,且出气环管13上导通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喷头15,出气喷头15呈环形分布,能够在炉芯壳体内中端氧气不足时,出气喷头15能够及时补充炉芯壳体内部中段的氧气,以此促使燃料燃烧的更为充分。
39.实施例9
4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引火网筒8、引火通槽10与燃烧嘴4处于同一轴线上,且引火通槽4以圆形开设于防风圆盖9上,能够便于火势沿燃烧嘴4、引火通槽10与第一引火网筒8所形成的引火道而从引至第一引火网筒8的出火端,从而提高热效应。
41.最后应说明:一种新能源炉芯中所述的引火通槽位于炉芯壳体内部一端相连有带有网孔的第二引火网筒(第二引火网筒另一端相连于炉芯壳体内底部,且第二网筒位于燃料导气管与供氧管之间),第二引火网筒外周端上开设有供电子打火器出火端贯穿的通槽。
42.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