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充电式平板车及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22:48: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轨转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式平板车及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平板车、又称电平车、台车、过跨车、电动轨道车、地爬车等,是一种厂内有轨电动运输车辆,首先它是一种轨道型运输车辆,需要在地面上铺设轨道,轨道一般为工字型面接触道轨,在电机减速机驱动下自动运行。台面平整无厢盖,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非平面但无厢盖,车体无方向盘只有前进后退方向,依靠轨道转弯。此种车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能力大、维护容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具有方便、经济、实用、易清理等诸多优点,成为企业厂房内部及厂房与厂房之间短距离定点频繁运载重物的首选运输工具。
3.但是现有的电动平车都采用交流电动机为驱动装置,因而电动平车需要拖拽电缆。当距离较长时,电缆拖动困难,很不方便,也不安全。而且现有的电动平车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4.经专利检索,与本实用新型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专利:
5.1、申请号为“201811633432.0”、申请日为“2018.12.29”、公开号为“cn109624721a”、公开日为“2019.04.16”、名称为“轨道供电平车导电装置及轨道供电平车”、申请人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提供的轨道供电平车导电装置及轨道供电平车,旨在解决目前的导电装置在经过轨道不平整区域时易发生与轨道弹跳接触的现象,影响平车的正常供电的技术问题。但该发明涉及平车的供电装置,并不涉及平车整体结构及电池供电,其技术方案与本技术不同。
6.2、申请号为“201911179115.0”、申请日为“2019.11.27”、公开号为“cn110843841a”、公开日为“2020.02.28”、名称为“一种有轨电动平车”、申请人为“衡阳市利美电瓶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属于电动平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电动平车,包括底板和车板,所述底板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焊接有旋钮,所述底板的上端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上端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支撑架的上端焊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车轮;所述车板的下端焊接有支撑座。该发明通过在车板的底部设计支撑座,支撑座上设计支撑轴、扭簧和卡销,通过在安装车轮的轮轴上设计环形槽,通过环形槽和卡销的配合,对轮轴进行轴向限位,当需要将轮轴取下时,只需拨动卡销即可将轮轴抽出,车轮拆卸方便快捷,便于进行检修工作。但该发明涉及平车的车轮结构,并不涉及平车整体结构及电池供电,其技术方案与本技术不同。
7.3、申请号为“cn88220952.3”、申请日为“1988.12.09”、公开号为“cn2044945u”、公开日为“1989.09.27”、名称为“直线电机电动平车”、申请人为“陕西直线电机机械设备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新型专利是一种用于厂矿车间内部、车间与车间之间、组装线等方面的运输工具。本实用新型以直线电机为驱动装置,主要由车体、次级板、直线电机、电机座、运行轨道、车轮及轴承等组成。但该实用新型采用直线电机,并不涉及平车整体结构及
电池供电,其技术方案与本技术不同。
8.4、申请号为“201520853364.4”、申请日为“2015.10.30”、公开号为“cn205087499u”、公开日为“2016.03.16”、名称为“一种铸造车间用转运车”、申请人为“河南省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车间用转运车,包括轨道以及设置在轨道上的车本体,所述车本体通过下部设置的行走轮与轨道相连接,所述车本体下部设置驱动机构,所述车本体下部设置充电盘,所述轨道上设置与所述充电盘相对应的发射盘,所述车本体底面前端设置信号扫描器,所述轨道上设置与信号扫描器相对应信号源;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轨道方式,并在轨道中间的区域设置发射盘和信号源,能够通过车本体上的充电盘与信号扫描器以及远程监控室的微型计算机实现对车本体的控制。但该实用新型采用无线供电方式,其技术方案与本技术不同。
9.5、申请号为“202022432534.5”、申请日为“2020.10.28”、公开号为“cn 213323079 u”、公开日为“2021.06.01”、名称为“一种自动接送货的电动平车”、申请人为“河南省志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种自动接送货的电动平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行走机构,车架左端下方设有控制电箱,车架左端固定有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采集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车架上,固定板的底端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下部通过轴承装配有水平设置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支撑架,传动轴的一端固定有滚轮,滚轮的上轮沿与工字钢轨道的下端面辊压配合,支撑架的外侧固定有编码器固定架,传动轴的另一端装配有绝对值编码器,绝对值编码器通过编码器固定架固定在支撑架上,plc控制器、绝对值编码器和行走机构均连接电源,且绝对值编码器和行走机构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但该实用新型采用无线供电及自动控制方式,并不涉及平车整体结构及电池供电,其技术方案与本技术不同。
10.上述专利技术方案与所解决的问题均与本技术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充电式平板车及传动装置。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式平板车,包括:车体传动装置、从动轮组传动装置、主动轮组传动装置及电机传动装置。在车体传动装置上还设置有减速器传动装置和电池箱传动装置,电池箱传动装置设置有蓄电池,利用蓄电池给电机传动装置供电,电机传动装置通过减速器传动装置驱动主动轮组传动装置,使车体传动装置运行。不需要拖拽电缆,操作方便;没有漏电风险,更加安全可靠。
13.进一步地,主动轮组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轮轴传动装置及两个设置在主动轮轴传动装置两端的主动轮传动装置,减速器传动装置设置有输出轴孔传动装置,所述主动轮轴传动装置穿过输出轴孔传动装置,与减速器传动装置转动连接。简化了传动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14.进一步地,在减速器传动装置远离输出轴孔传动装置一端设置有垂向的调平螺孔传动装置,调平螺栓传动装置从下向上穿过调平螺孔传动装置,与固定在车体传动装置上的调平螺母传动装置配合连接。使得减速器处在水平位置,使减速器内的润滑油面高度一致,保证减速器内的所有齿轮都能够得到润滑,以减少磨损,延长减速器使用寿命。
15.进一步地,车体传动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纵梁传动装置,两根纵梁传动装置通过横梁传动装置连接。
16.进一步地,在纵梁传动装置两端设置有挂钩传动装置,以便电池缺电时能够拖动充电式平板车。
17.进一步地,电池箱传动装置设置在车体传动装置两侧,电池箱传动装置上设置有充电接口传动装置及控制接口传动装置,以便于充电和控制操作。
18.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充电式平板车的传动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装置、减速器传动装置及主动轮轴传动装置,电机传动装置通过减速器传动装置驱动主动轮轴传动装置。电机传动装置采用蓄电池供电,不需要拖拽电缆,操作方便。
19.进一步地,主动轮轴传动装置穿过减速器传动装置,与减速器传动装置转动连接。简化了传动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20.进一步地,减速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传动装置,输入轴传动装置与输出轴孔传动装置垂直。使得电机能够沿减速器中轴线设置,电机不需要电机座,而是利用法兰直接与减速器连接,简化了电机的安装结构。
21.进一步地,减速器传动装置还包括:与输出轴孔传动装置平行设置的中间轴一传动装置、中间轴二传动装置、中间轴三传动装置,在中间轴一传动装置、中间轴二传动装置、中间轴三传动装置及输出轴孔传动装置上设置有互相啮合的齿轮组,输入轴传动装置通过中间轴一传动装置、中间轴二传动装置、中间轴三传动装置及互相啮合的齿轮组与输出轴孔传动装置转动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蓄电池给电机供电,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主动轮组,使车体运行,不需要拖拽电缆,操作方便;没有漏电风险,更加安全可靠。主动轮轴穿过输出轴孔,直接与减速器转动连接,简化了传动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视半剖示意图,
25.图3为图1中a—a阶梯剖视示意图,
26.图4为图2中b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5为减速器正视示意图,
28.图6为减速器剖视示意图。
29.图中:1—车体、11—纵梁、12—横梁、13—挂钩、2—从动轮组、21—从动轴、22—从动轮、3—主动轮组、31—主动轴、32—主动轮、4—减速器、41—外壳、42—调平螺孔、43—、44—中间轴一、45—中间轴二、46—中间轴三、47—输出轴孔、48—调平螺栓、49—调平螺母、5—电机、6—电池箱、61—充电接口、62—控制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充电式平板车包括:车体1、从动轮组2、主动轮组3、减速器4、电机5及电池箱6。
32.车体1由纵梁11、横梁12及面板组成。纵梁11是采用钢板焊接的箱型梁,可以根据充电式平板车的载荷进行设计和制造。两根纵梁11平行设置,两根纵梁11通过多根间隔设置的、与纵梁11垂直的横梁12连接,组成网格状的框架,再在框架设置面板。在纵梁11两端设置有挂钩13。
33.从动轮组包括:被动轮轴21及被动轮22,两个被动轮22设置在被动轮轴21两端的,被动轮轴21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纵梁11下面。
34.主动轮组3包括:主动轮轴31及主动轮32,两个主动轮32设置在主动轮轴31两端。主动轮轴31穿过减速器4的输出轴孔47,直接与减速器4转动连接。简化了传动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35.被动轮轴21和主动轮轴31与纵梁11之间没有设置减振弹簧,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运行速度低的厂内轨道运行。
36.在车体1两侧下面设置有电池箱6,电池箱6内设置有蓄电池,在电池箱6上设置有充电接口61和控制接口62。利用蓄电池给电机5供电,电机5通过减速器4驱动主动轮组3,使车体1运行。这种充电式平板车不需要拖拽电缆,操作方便;没有漏电风险,更加安全可靠。
37.减速器4如图5至6所示:在外壳41内设置有输入轴43,以及平行设置的中间轴一44、中间轴二45、中间轴三46和输出轴孔47。 在中间轴一44、中间轴二45、中间轴三46及输出轴孔47上设置有互相啮合的齿轮组。输出轴孔47通过花键和平键与主动轮轴31转动连接。输入轴43与中间轴一44垂直,输入轴43通过伞齿轮与中间轴一44转动连接。这种结构使得电机5能够沿减速器4中轴线设置,电机5不需要电机座,而是利用法兰直接与减速器4连接,简化了电机5的安装结构。
38.如图4所示:在减速器4远离输出轴孔47一端设置有垂向的调平螺孔42,调平螺栓47从下向上穿过调平螺孔42,与固定在横梁12下的调平螺母48配合连接。通过旋转调平螺栓47可以调整外壳41的倾斜度,使得减速器4处在水平位置,使减速器4内的润滑油面高度一致,保证减速器4内的所有齿轮都能够得到润滑,以减少磨损,延长减速器4使用寿命。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蓄电池给电机供电,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主动轮组,使车体运行,不需要拖拽电缆,操作方便;没有漏电风险,更加安全可靠。主动轮轴穿过输出轴孔,直接与减速器转动连接,简化了传动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40.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