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8:58: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用于运输卷状货物的集装箱,通常底架带有鞍座。这种集装箱没有顶板和侧板,只适用于装载卷状货物,回程运输时无法装载普通干货或者散装货物,运输的货物种类单一,回程存在集装箱空箱折返的现象。传统集装箱的内部通过设置钢卷托架的方式,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但这种集装箱在回程运输其他货物时,必须先移除钢卷托架,再将钢卷托架进行堆叠运输,这样就占用了集装箱的货运容积,增加了运输成本。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
6.侧板和底架,所述底架和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底架具有上表面和自所述上表面向下凹陷的至少两个容纳槽;以及
7.至少两个旋转构件,所述至少两个旋转构件中的两个沿第一方向布置,所述旋转构件与所述底架铰接,所述旋转构件沿第二方向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翻转,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旋转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中,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至少两个旋转构件中的所述两个用于支撑卷状货物。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集装箱包括侧板、底架和至少两个旋转构件,底架和侧板连接,底架具有上表面和自上表面向下凹陷的至少两个容纳槽,至少两个旋转构件中的两个沿第一方向布置,旋转构件与底架铰接,旋转构件沿第二方向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翻转,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中,位于打开位置的至少两个旋转构件中的两个用于支撑卷状货物。这样,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不占用集装箱的内部的空间,使得集装箱具有有效容积运输干货或者散状货物,位于打开位置的至少两个旋转构件中的两个用于支撑卷状货物,安全可靠、方便操作、一箱多用、整体强度高、货物运载量大,运输方式改善效果明显,极大地提高了运输的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9.可选地,所述容纳槽具有开口,所述旋转构件包括面板,位于关闭位置的所述面板覆盖所述开口,位于打开位置的所述面板与所述上表面贴合。
10.可选地,所述容纳槽包括多个围板,所述多个围板共同围成所述开口,所述围板的
顶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开口的内部折弯的挡边。
11.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铰链盒,所述铰链盒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侧方,所述铰链盒沿所述底架的厚度方向不凸出于所述上表面。
12.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铰链,所述铰链包括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铰链盒铰接,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旋转构件铰接。
13.可选地,所述多个围板中的一个与所述铰链盒连接,且所述多个围板中的所述一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铰链盒的方向向上倾斜,所述多个围板中的所述一个的顶部还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铰链盒的侧方。
14.可选地,所述旋转构件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的三角形,所述旋转构件还包括槽盖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槽盖板与所述容纳槽紧贴。
15.可选地,所述旋转构件还包括槽盖封板,所述槽盖封板与所述槽盖板连接,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槽盖封板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容纳槽间隔开。
16.可选地,所述旋转构件还包括槽盖加强板,所述槽盖加强板与所述槽盖板和所述槽盖封板均连接。
17.可选地,所述集装箱包括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和第三旋转构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交错布置,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三旋转构件的旋转方向相同,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三旋转构件用于共同支撑卷状货物。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19.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集装箱的顶部结构;
20.图2为图1中的集装箱的底架的立体图,其中,旋转构件位于打开位置;
21.图3为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立体图,其中,旋转构件位于关闭位置;
22.图4为图3所示的底架的立体图;
23.图5为图1所示的集装箱装载卷状货物的立体图;
24.图6为图5所示的底架装载卷状货物的立体图;
25.图7为图6所示的底架装载卷状货物的主视图;
26.图8为图1所示的旋转构件的仰视立体图;
27.图9为图8所示的旋转构件的俯视立体图;
28.图10为图1所示的容纳槽的俯视立体图;
29.图11为图1所示的位于打开位置的旋转构件与容纳槽铰接的截面图;以及
30.图12为图11所示的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与容纳槽铰接的截面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集装箱
ꢀꢀꢀꢀꢀꢀꢀꢀꢀꢀꢀꢀꢀꢀꢀꢀꢀꢀꢀ
101:侧板
33.102:底架
ꢀꢀꢀꢀꢀꢀꢀꢀꢀꢀꢀꢀꢀꢀꢀꢀꢀꢀꢀꢀꢀ
103:上表面
34.110:容纳槽
ꢀꢀꢀꢀꢀꢀꢀꢀꢀꢀꢀꢀꢀꢀꢀꢀꢀꢀꢀ
111:第一容纳槽
35.112:第二容纳槽
ꢀꢀꢀꢀꢀꢀꢀꢀꢀꢀꢀꢀꢀꢀꢀ
113:第三容纳槽
36.120:开口
ꢀꢀꢀꢀꢀꢀꢀꢀꢀꢀꢀꢀꢀꢀꢀꢀꢀꢀꢀꢀꢀ
121:第一围板
37.122:第二围板
ꢀꢀꢀꢀꢀꢀꢀꢀꢀꢀꢀꢀꢀꢀꢀꢀꢀ
123:第三围板
38.124:第四围板
ꢀꢀꢀꢀꢀꢀꢀꢀꢀꢀꢀꢀꢀꢀꢀꢀꢀ
125:挡边
39.126:挡块
ꢀꢀꢀꢀꢀꢀꢀꢀꢀꢀꢀꢀꢀꢀꢀꢀꢀꢀꢀꢀꢀ
140:旋转构件
40.141:第一旋转构件
ꢀꢀꢀꢀꢀꢀꢀꢀꢀꢀꢀꢀꢀ
142:第二旋转构件
41.143:第三旋转构件
ꢀꢀꢀꢀꢀꢀꢀꢀꢀꢀꢀꢀꢀ
151:面板
42.152:槽盖板
ꢀꢀꢀꢀꢀꢀꢀꢀꢀꢀꢀꢀꢀꢀꢀꢀꢀꢀꢀ
153:槽盖封板
43.154:槽盖加强板
ꢀꢀꢀꢀꢀꢀꢀꢀꢀꢀꢀꢀꢀꢀꢀ
155:握环
44.160:铰链盒
ꢀꢀꢀꢀꢀꢀꢀꢀꢀꢀꢀꢀꢀꢀꢀꢀꢀꢀꢀ
170:铰链
45.171:第一铰接部
ꢀꢀꢀꢀꢀꢀꢀꢀꢀꢀꢀꢀꢀꢀꢀ
172:第二铰接部
46.200:卷状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47.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48.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49.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50.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51.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52.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集装箱100,集装箱100包括侧板101、底架102和至少两个旋转构件140,底架102与侧板101连接。当然,集装箱100可以为开顶集装箱,比如软开顶集装箱或者硬开顶集装箱。为了便于观察内部结构,图1和图3未示出集装箱100的顶部结构。
53.底架102具有上表面103和至少两个容纳槽110,至少两个容纳槽110自上表面103向下凹陷。至少两个容纳槽110中的两个沿第一方向d1布置。第一方向d1与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大致垂直。第一方向d1可以与集装箱100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当然,第一方向d1也可以与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与集装箱100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
54.至少两个旋转构件140中的两个沿第一方向d1布置。具体地,旋转构件140可以与底架102铰接。可选地,至少两个旋转构件140分别与至少两个容纳槽110铰接。至少两个旋转构件140中的两个分别与至少两个容纳槽110中的两个铰接。当然,至少两个旋转构件140还可以与底架102的其他结构铰接在一起,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加以限定。
55.旋转构件140沿第二方向d2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翻转,第二方向d2和第一方向d1交叉。第二方向d2与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大致垂直。第二方向d2可以与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当然,第二方向d2也可以与集装箱100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d2与集装箱100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至少两个旋转构件140中的两个的布置方向和旋转方向交叉。
56.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打开位置的至少两个旋转构件140中的两个用于支撑卷状货物200。集装箱100能够运输卷状货物200,极大地提高了运输的多样性。如图3和图4所示,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140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110中。这样,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140不会占用集装箱100的内部的空间,使得集装箱100具有有效容积运输干货或者散状货物。
57.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140的全部可以位于容纳槽110中,并且能够封闭容纳槽110。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旋转构件140可以包括面板151,容纳槽110可以具有开口120,位于关闭位置的面板151可以封闭开口120。面板151的尺寸大于开口120的尺寸,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140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容纳槽110中,位于关闭位置的面板151可以位于容纳槽110的外部且覆盖开口120,由此避免干货或者散状货物落入容纳槽110中。
58.具体地,如图2所示,至少两个旋转构件140包括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沿第一方向d1布置。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均与底架102铰接。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可以沿第一方向d1依次布置,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沿第一方向d1的总长度能够稳定支撑卷状货物200且能够使得卷状货物200不脱落。位于打开位置的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可以共同形成“v”字形,由此便于支撑卷状货物200。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还可以沿第一方向d1间隔布置,以增长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沿第一方向d1的总长度,从而稳定地支撑卷状货物200。
59.至少两个容纳槽110包括第一容纳槽111和第二容纳槽112,第一容纳槽111和第二容纳槽112沿第一方向d1布置。第一容纳槽111和第二容纳槽112可以沿第一方向d1依次布置。第一容纳槽111和第二容纳槽112还可以沿第一方向d1间隔布置,以增长第一容纳槽111和第二容纳槽112沿第一方向d1的总长度,从而稳定地支撑卷状货物200。
60.在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支撑卷状货物200的稳定性,集装箱100还包括第三旋转构件143,当然,集装箱100还包括第三容纳槽113,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三旋
转构件143还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三容纳槽113中。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三旋转构件143可以沿第一方向d1间隔布置。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三旋转构件143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一旋转构件141还可以与第二旋转构件142沿第一方向d1交错布置,并且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沿第二方向d2交错布置。这样,位于打开位置的第一旋转构件141、第二旋转构件142和第三旋转构件143可以共同支撑卷状货物200。由此,能够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61.当然,集装箱100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第一旋转构件141、第二旋转构件142和第三旋转构件143,更多数量的第一旋转构件141、第二旋转构件142和第三旋转构件143可以沿第一方向d1间隔布置,以用于支撑更多数量的卷状货物200,从而提高集装箱100的利用率。
62.位于打开位置的第一旋转构件141和第二旋转构件142能够共同支撑卷状货物200。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一旋转构件14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111中,这样,避免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一旋转构件141影响干货或者散状货物的运输。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二旋转构件142的部分位于第二容纳槽112中,这样,避免位于关闭位置的第二旋转构件142影响干货或者散状货物的运输。
6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集装箱包括侧板、底架和至少两个旋转构件,底架和侧板连接,底架具有上表面和自上表面向下凹陷的至少两个容纳槽,至少两个旋转构件中的两个沿第一方向布置,旋转构件与底架铰接,旋转构件沿第二方向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翻转,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中,位于打开位置的至少两个旋转构件中的两个用于支撑卷状货物。这样,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不占用集装箱的内部的空间,使得集装箱具有有效容积运输干货或者散状货物,位于打开位置的至少两个旋转构件中的两个用于支撑卷状货物,安全可靠、方便操作、一箱多用、整体强度高、货物运载量大,运输方式改善效果明显,极大地提高了运输的多样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64.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容纳槽110具有开口120,开口120的方向朝向集装箱100的顶部的方向。旋转构件140通过开口120进入容纳槽110中或者从容纳槽110中旋转至底架102的上表面103。旋转构件140包括面板151,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140的面板151覆盖开口120,以避免干货或者散状货物进入到容纳槽110中。位于打开位置的旋转构件140的面板151与底架102的上表面103贴合。这样,底架102和位于打开位置的旋转构件140共同支撑卷状货物200,提高稳定性。
65.容纳槽110包括多个围板(第一围板121、第二围板122、第三围板123和第四围板124),第一围板121、第二围板122、第三围板123和第四围板124可以依次相连。第一围板121、第二围板122、第三围板123和第四围板124共同围成开口120,以共同形成槽状结构。为了避免干货或者散状货物进入容纳槽110中,第一围板121、第二围板122、第三围板123和第四围板124的顶部均设置有挡边125。挡边125可以自各自的围板的顶部朝向开口120的内部折弯。
66.为了使得旋转构件140与底架102的铰接位置不凸出于底架102的上表面103,集装箱100还包括铰链盒160,铰链盒160沿底架102的厚度方向不凸出于底架102的上表面103。底架102的厚度方向与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大致平行。旋转构件140与底架102的铰接结构可以位于铰链盒160中,且旋转构件140与底架102的铰接结构沿底架102的厚度方向不凸出
于铰链盒160的上表面103,由此避免铰接结构占用集装箱100的内部的空间,且干涉铲车等运输工具的运输。
67.铰链盒160沿第二方向d2位于容纳槽110的侧方,由此,以便于旋转构件140沿第二方向d2翻转。铰链盒160和容纳槽110可以连接在一起。更进一步地,第一围板121可以与铰链盒160连接。优选地,第一围板121和铰链盒16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一围板121还可以沿第二方向d2朝向铰链盒160的方向向上倾斜,由此便于与旋转构件140相贴合。第一围板121的顶部还设置有挡块126,挡块126位于铰链盒160的侧方。由此避免干货或者散状货物通过铰接位置进入到容纳槽110中,提高了密封性。
68.如图8所示,集装箱100还包括铰链170,铰链170用于连接旋转构件140和底架102,尤其地,铰链170可以用于连接旋转构件140和铰链盒160。如图9所示,铰链170包括第一铰接部171和第二铰接部172,第一铰接部171和第二铰接部172之间可相对转动。这样,便于旋转构件140调整位置,使得位于打开位置的旋转构件140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底架102的上表面103上。
69.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铰接部171可以与铰链盒160铰接,第二铰接部172与旋转构件140铰接。由此,使得旋转构件140通过第一铰接部171和第二铰接部172与铰链盒160铰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旋转构件140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翻转。
70.下面对于旋转构件140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71.如图8和图9所示,旋转构件140可以构造为大致的三角块结构。旋转构件140的截面形状为大致的三角形。旋转构件140的沿集装箱100的高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旋转构件140还包括槽盖板152,槽盖板152与面板151连接在一起。如图12所示,位于关闭位置的槽盖板152可以与容纳槽110紧贴。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140的槽盖板152可以与第一围板121紧贴。由此,容纳槽110可以支撑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140,以共同支撑位于上方的干货或者散状货物,从而提高结构强度。
72.旋转构件140还包括槽盖封板153,槽盖封板153与槽盖板152连接。槽盖封板153的一端与槽盖板152连接,槽盖封板153的另一端与面板151连接,以使得面板151、槽盖板152和槽盖封板153共同形成三角形结构。如图12所示,位于关闭位置的槽盖封板153沿第二方向d2与容纳槽110间隔开。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140的槽盖封板153可以沿第二方向d2与第三围板123间隔开,由此,在旋转构件140沿第二方向d2旋转时,第三围板123不会对旋转构件140造成干涉,从而避免第三围板123影响旋转构件140的旋转。
73.为了提高旋转构件140的结构强度,如图8所示,旋转构件140还包括槽盖加强板154,槽盖加强板154与槽盖板152和槽盖封板153均连接。由此,使得位于打开位置的旋转构件140能够稳定地支撑卷状货物200,也避免旋转构件140受到货物载荷后发生过大变形。优选地,旋转构件140还设置有握环155,握环155与面板151连接,以便于操作人员翻转旋转构件140。优选地,握环155不凸出于面板151,由此避免握环155对运输工具的运输产生干涉。
7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去程可以用于运输卷状货物,回程可以运输干货或者散状货物,实现一箱多用,杜绝空箱折返,节约运输成本,便于实现“重去重回”运输货物。
75.当去程集装箱用于运输卷状货物时,先将集装箱的后端门打开,再将位于关闭位置的旋转构件翻转至打开位置,然后移除顶部结构,再通过吊具将卷状货物通过开放的顶
部吊装进入集装箱的内部,最后关闭顶部和后端门。
76.当回城运输干货或散状货物时,开启后端门或者顶部,将位于打开位置的旋转构件翻转至关闭位置,然后将干货或者散状货物通过顶部或者后端门运输至集装箱中,最后关闭顶部或者后端门。
7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78.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