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木盘围板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5:21: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线缆存储封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木盘围板机。


背景技术:

2.木盘是电线电缆专用的一种盘具,线缆生产完毕后需要缠绕在木盘上进行运输、保管和敷设。
3.如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缠绕线缆的木盘,木盘1包括供线缆绕卷的轴体11,轴体1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块侧板12,轴体11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一个插孔13,并且插孔13贯穿两块侧板12。
4.线缆绕卷在木盘1上后需要周向固定一圈木板,将两块侧板12之间的线缆围起进行保护,如图2所示,木板的两端各钉在一块侧板12的侧壁上。
5.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对木盘进行围板,一名工作人员扶持稳定住木盘后,另一名工作人员将一块木板钉在木盘的侧板顶侧,然后再手动推动木盘转动,将下一块木板钉在木盘转动之后的顶侧,此种人工对木盘围板的作业方式较为不便,给工作人员增加了较大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木盘进行围板,降低工作人员在围板作业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木盘围板机。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木盘围板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木盘围板机,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用于夹持木盘的两根悬臂杆,两根悬臂杆位于支架的同一侧,每根悬臂杆上均设有用于插入木盘的插孔的转轴,两根转轴水平且同轴线设置,每根转轴均沿自身轴线的方向滑动穿设于所属的悬臂杆,悬臂杆上还设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用于驱使其中一根转轴转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盘安装在两根悬臂杆之间前,工作人员先滑动每根悬臂杆上的转轴,使两根转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要装载的木盘长度,然后移动木盘,当木盘两端的插孔分别正对同侧的转轴时,再推动每根转轴插入各自正对的木盘插孔内,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其所连的转轴旋转后,木盘便会跟随转动。控制第二驱动件的转动频率和单次转动的角度,在每次木板停止转动的时分,工作人员均在木板的顶侧钉一块木板,直至木盘周向钉完木板为止,由于替代了人工转动和扶持木盘的操作,因此可以极大降低工作人员在对木盘围板时的劳动强度,工作人员的木盘围板作业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
9.优选的,两根所述悬臂杆均与支架转动连接,两根悬臂杆的转动轴线水平且同轴线设置,支架上设有分别与两根悬臂杆对应的转动件,转动件用于驱使对应的悬臂杆转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夹木盘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件先转动悬臂杆,使悬臂杆上的转轴高度位置降低,以便转轴正对木盘的插孔,在转轴插入插孔内后工作人员再使悬臂杆转动回初始位置,木盘得以抬升而脱离地面,使装置具备了抬升木盘的功能,
装置的实用性得以增加。此外,将转轴降低到较低的位置,工作人员将转轴插入木盘的插孔内时相对更加方便。
11.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传输木板的传送带,传送带一端位于悬臂杆的上方;传送带包括两个辊轮和皮带,与悬臂杆位于支架同侧的辊轮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传送带位于悬臂杆上方的一端还设有两组钉板机,两组钉板机的排布方向与两根转轴的排布方向平行。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木板逐块放置在传送带上,木盘停止转动的间歇时分,控制传送带的传输将一块木板传到木盘的顶侧,随后两个钉板机分别在所对的木板端部钉钉,使木板与木盘的侧板连接起来,接着木盘继续转动,同时带动固定在木盘上的木板从传送带的皮带上脱离。
13.木板跟随木盘转动的初始时分木板的位置高度将降低,由于传送带该端的辊轮与转轴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传送带的端部边缘处于木板跟随转动的轨迹之外,故而木板在脱离皮带时可以更加顺利。此外,通过传送带的设置,工作人员上料的工位可以远离木盘转动以及钉钉的位置,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作业的安全度。
14.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立柱,传送带位于两根立柱之间,每根立柱上均设置有滑动的安装块,传送带两侧分别与两个安装块连接,立柱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竖向穿过安装块且与安装块螺纹连接,支架上还设有用于同时旋转两根第一螺杆的第三驱动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需围板的木盘的侧板直径改变后,工作人员通过第三驱动件同时旋转两根第一螺杆,两个安装块便会带动传送带竖向升降,调整传送带的位置高度,在木盘被抬升到工作状态下的位置时,使皮带的顶面可继续与木盘的顶侧齐平,进而传送带上的木板可以继续顺利被定在木盘上。
16.优选的,两根所述悬臂杆之间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沿平行于转轴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滑块靠近转轴的一侧均设有抵接部,两个抵接部与各自相邻悬臂杆之间的距离相同;两根悬臂杆之间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平行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穿过两个滑块且与两个滑块螺纹配合,第二螺杆分为旋向相反的两个分段,两个滑块分别与第二螺杆的两个分段螺纹配合;两根悬臂杆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滑块跟随第二螺杆转动的限位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夹木盘时,工作人员先使两个抵接部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木盘的长度,待木盘搭在两根转轴上后,工作人员再旋转第二螺杆,配合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使两个滑块带动各自所连的抵接部相互靠近,直至两个抵接部均与木盘抵接,由于两个抵接部移动的距离相同,即使在装载前木盘的中部未与两个钉板机的中间部位正对,通过两个抵接部的抵接和移动,可以驱使木盘在转轴上再移动一定的距离,以纠正木盘的位置,进而钉板机能够顺利将钉子钉在木盘的侧板上。木盘安装位置的精度得以提升,且工作人员调整木盘的装夹位置也非常便捷。
18.优选的,两根所述悬臂杆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嵌槽,悬臂杆上的嵌槽供相邻的抵接部嵌设。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部嵌入嵌槽内后,可以减少部分抵接部在两根悬臂杆之间占用的空间,进而两根悬臂杆之间可装夹木盘的长度的范围得以提升。
20.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相邻的悬臂杆
上滑动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齿条,悬臂杆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平行的第三螺杆,第三螺杆与齿条螺纹连接,第三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支架靠近第三螺杆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环形齿条。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臂杆转动时,第三螺杆将跟随所处的悬臂杆转动,在第一齿轮与环形齿条的啮合作用下,第三螺杆将绕自身的轴线旋转,齿条便会沿平行于第三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作用进而会带动第二螺杆转动,因此在转动悬臂杆抬升木盘时,两个抵接部将会自动移动来调节木盘的位置,省去了工作人员旋转第二螺杆的操作,进一步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利。
22.优选的,所述齿条上滑动设置有连接块,第三螺杆螺纹穿过连接块,齿条通过连接块与第三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齿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连接块沿平行于齿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连接块与固定块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用于当两个滑块相互远离时供连接块带动第一固定块和齿条移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螺杆自转时将驱使连接块在齿条上移动,连接块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固定块,带动齿条朝向能够使两个滑块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所要装夹的木盘直径较先前的变小后,悬臂杆需要转动更大的角度,使转轴降低更低的位置以与木盘的插孔正对。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弹性件的设置,使得抵接部在移动到第二螺杆的端部边缘与相邻悬臂杆抵住后,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进一步变形,使得悬臂杆可以继续朝下转动一定的角度,而不会因抵接部与悬臂杆的抵接而被卡死,进而使得抵接部的存在不会影响装置可以装夹不同直径木盘的功能。
24.优选的,所述齿条上于连接块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间隔设有第二固定块,连接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用于当两个滑块相互靠近时供连接块带动第二固定块和齿条移动。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装夹的木盘较先前的长度变长的情况下,悬臂杆转动到转轴上方的传送带辊轮正对的位置之前,两个夹持部将因抵住木盘的侧板而提前停止移动,而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变形,允许连接块能够进一步滑移一段距离,进而避免悬臂杆朝上未转动到工作状态下的位置前被卡死,使得装置在具有对中作用可调节木盘位置的情况下,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木盘。
26.此外,在通过第一弹性件驱使齿条发生移动的情况下,两个抵接部在木盘转动的过程中将与木盘的侧板持续抵接,约束木盘的位置不容易再次偏位,直至木盘周向围板结束。
27.优选的,两个所述抵接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滑轮,滑轮的转动轴线穿过转轴的转动轴线。
2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滑轮可以减少抵接部与木盘的侧板之间的摩擦,进而减少驱使转轴带动木盘转动的阻力,同时可以极大减缓抵接部的磨损速度。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悬臂杆、转轴、第二驱动件、传送带和钉板机的设置,传送带每传输一块木板到木盘的顶侧,钉板机则将木板钉在木盘上,随后第二驱动件驱使转轴带动木盘转动一定角度,将已固定的木板带离传送带的同时,以在木盘上固定下一块木板,减少了木盘围板作业中人工的作业量,为工作人员的木盘围板作业提供了便利;
通过机架和升降组件的设置,使两根悬臂杆之间可以装夹不同直径的木盘;通过滑块、抵接部、第二螺杆及限位件的设置,可以调整纠正木盘搭在转轴上后沿自身轴线方向上的位置,使钉板机能够顺利将钉子钉在木盘的侧板上;通过第二齿轮、齿条、第三螺杆、第一齿轮及环形齿条的设置,第三螺杆跟随悬臂杆转动时,自身转动可以带动齿条移动,进而驱使第二螺杆发生旋转,两个抵接部便可自动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省去工作人员手动旋转第二螺杆。
附图说明
30.图1是相关技术中表示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木盘围板时固定木板的示意图;图3是木盘围板机装夹木盘时的工况及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机架、装夹机构及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主要表示对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视角表示联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木盘;11、轴体;12、侧板;13、插孔;2、支架;21、底盘;22、立柱;221、限位槽;23、升降组件;231、安装块;232、第一螺杆;233、第三驱动件;2331、横杆;2332、第一锥齿轮;2333、第二锥齿轮;2334、第三电机;3、装夹机构;31、悬臂杆;311、挡板;312、耳板;313、嵌槽;32、转轴;321、卡接槽;33、第二电机;34、皮带轮;341、卡接条;35、连接轴;36、液压缸;37、对中组件;371、限位杆;372、滑块;373、第二螺杆;374、抵接部;3741、滑轮;375、联动件;3751、第三螺杆;3752、第二齿轮;3753、齿条;37531、连接块;37532、第一固定块;37533、第二固定块;3754、第一齿轮;3755、环形齿条;3756、第一弹簧;3757、第二弹簧;4、传送带;41、机架;42、辊轮;43、皮带;44、第一电机;45、钉板机;5、储料架。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3-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木盘1包括轴体11,轴体1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圆形侧板12,轴体11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贯穿两块侧板12的插孔13。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木盘围板机。参照图3,木盘围板机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架2,支架2上设有用于装夹木盘1且供木盘1旋转的装夹机构3,支架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传输木板的传送带4,工作人员将木板逐一放置在传送带4上,传送带4将一块木板传输到木盘1的顶侧,便将该木板钉在木盘1的侧板12上,然后再将木盘1旋转合适的角度来钉下一块木板,直至将木盘1上的电缆包围封闭。
35.参照图4,机架41包括呈工字形的底盘21,底盘21上竖立有分别位于底盘21两侧的两根立柱22,装夹机构3位于两根立柱22的相同一侧,传送带4安装在两根立柱22的顶端之间,传送带4的传输方向水平设置,且与两根立柱22的排布方向垂直。
36.参照图4,传送带4的一端与装夹机构3位于立柱22的同一侧,另一端位于立柱22远离装夹机构3的另一侧。传送带4包括机架41、两根辊轮42和皮带43,两根辊轮42位置高度相同,机架41上还安装有第一驱动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为第一电机44,第一电机44与
远离装夹机构3的一个辊轮42通过传动带连接,且第一电机44位于传送带4的正下方。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机44的输出轴也可与辊轮42同轴线连接。
37.参照图3,机架41远离装夹机构3的一侧还设置有放置木板的储料架5,工作人员手动将储料架5上的木板逐块放置在传送带4上,再传输到传送带4的另一端。
38.参照图4,装夹机构3包括横截面呈矩形的两根悬臂杆31,两根悬臂杆31相互平行且均水平设置,每根悬臂杆31分别对应安装在一根立柱22上,并且两根悬臂杆31分别位于两根立柱22相背的一侧,木盘1位于两根悬臂杆31远离各自对应立柱22的一端之间。悬臂杆31远离立柱22的一端穿设有一根转轴32,转轴32的轴线方向与悬臂杆3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水平设置,转轴32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且沿自身轴线的方向滑移。转轴32与木盘1的插孔13插接配合,待木盘1的插孔13正对转轴32时,将每根转轴32插入木盘1一侧的插孔13内,便实现对木盘1的装夹。
39.参照图4和图5,一根悬臂杆31上还安装有第二驱动件,在本实例中第二驱动件为第二电机33,与第二电机33位于同一悬臂杆31上的转轴32滑动套设有皮带轮34,第二电机33通过传动带带动皮带轮34和转轴32转动。该转轴32上开设有卡接槽321,皮带轮34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卡接槽321卡接配合的卡接条341,使皮带轮34与转轴32可以保持同步转动。皮带轮34远离相邻悬臂杆31的一侧还设置有挡板311,挡板311固定在悬臂杆31上,挡板311用于限制皮带轮34因转轴32的移动而偏位过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也可设置为能够在悬臂杆31上移动的第二电机33,第二电机33的输出轴与转轴32同轴线连接,第二电机33且与转轴32同步移动,在第二电机33停止移动后锁定第二电机33位置即可。
40.参照图4,与悬臂杆31位于立柱22相同一侧的辊轮42,其轴线与转轴32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传送带4的宽度小于木盘1的两块侧板12之间的距离,当木盘1装夹在两根悬臂杆31之间后,传送带4端部进入到木盘1的两块侧板12之间,并且传送带4的皮带43顶面与木盘1的侧板12顶侧齐平。
41.传送带4上的木板传送传动带端部边缘位置时将搭在木盘1的侧板12的顶侧,此时将该木板两端分别钉在两块侧板12上,然后通过第二电机33和转轴32带动木盘1转动一定角度,将当前固定在木盘1上的木板脱离传送带4,同时控制第一电机44继续运作,使传动带将下一块木板继续传输到木盘1的顶侧,如此循环直至木盘1周向固定满木板。
42.参照图4,传送带4靠近木盘1装夹位置的一端还安装有两个钉板机45,两个钉板机45的排布方向与传送带4的传输方向垂直,两个钉板机45均悬空于木盘1装夹位置的上方,并且钉板机45的钉钉方向与木盘1相同一侧的侧板12的侧壁正对。当木板停止转动的间歇时分,工作人员控制钉板机45在传输到木盘1顶侧的木板上钉下钉子,以将木板固定在木盘1的侧板12上。
43.参照图4,机架41上还设置有一组升降组件23,升降组件23包括分别竖向滑动设置在两根立柱22上的安装块231,立柱22上沿竖向开设有限位槽221,每个安装块231均处于所处立柱22的限位槽221内,安装块231的侧壁并与限位槽221的内壁抵接。限位槽221内转动连接有一根竖向第一螺杆232,第一螺杆232穿过安装块231且与安装块231螺纹配合,第一螺杆232的顶端穿出限位槽221到立柱22的顶面。
44.参照图4,升降组件23还包括设在机架41上的第三驱动件233,第三驱动件233用于同时旋转两根第一螺杆232。第三驱动件233包括转动连接在两根立柱22顶端之间的横杆
2331,每根第一螺杆232的顶端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2332,横杆2331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轮2333,第二锥齿轮2333与相邻的一个第一锥齿轮2332啮合。立柱22上还安装有用于旋转横杆2331的第三电机2334,第三电机2334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232同轴线连接。
45.通过第三电机2334使横杆2331带动两根第一螺杆232旋转,两个安装块231便会同步升降,当装夹的木盘1直径改变后,工作人员对应地调整传送带4的位置高度,使传送带4的皮带43顶面能够继续与木盘1的顶侧保持齐平。
46.参照图4,两根悬臂杆31均与各自相邻的立柱22转动连接,两根立柱22之间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连接轴35,连接轴35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根立柱22,每根悬臂杆31远离转轴32的一端均固定套设在连接轴35穿过立柱22的端部上。支架2的底盘21上还安装有转动件,转动件对应两根悬臂杆31设置为两组,本实施例中转动件为液压缸36,液压缸36的活塞杆与对应悬臂杆31的底侧铰接,液压缸36的筒身与底盘21铰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件也可为气缸或者电缸。
47.通过液压缸36的活塞杆往复运动带动悬臂杆31转动,可使转轴32的位置高度发生改变。对于放置在地面上的木盘1,工作人员先转动悬臂杆31,使转轴32与木盘1的插孔13处于同一位置高度,移动木盘1使木盘1的插孔13正对转轴32并将转轴32插入插孔13内后,再将悬臂杆31转回至水平位置,进而可以起到抬升木盘1的作用,木盘1的底侧脱离地面,便可开始对木盘1进行围板作业。
48.参照图6,两根悬臂杆31之间还设有一组对中组件37,对中组件37包括设置在两根悬臂杆31之间的限位件,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为一根限位杆371,每根悬臂杆31的顶侧均固定有一块耳板312,限位杆371的两端分别与两块耳板312连接。限位杆371的轴线与转轴32的轴线平行,限位杆371上滑动套设有两个滑块372,两个滑块372沿限位杆371的长度方向滑移且间隔排布,并且每个滑块372与相邻悬臂杆31之间的距离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也可为一块横板,两块滑块372在横板上沿平行于转轴32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且滑移。
49.参照图6,两块耳板312之间转动连接有一根第二螺杆373,第二螺杆373与限位杆371平行,第二螺杆373穿过两个滑块372且与两个滑块372螺纹配合,第二螺杆373分为旋向相反的两个分段,两个滑块372分别与两个分段螺纹配合。每个滑块372上均固定连接有抵接部374,抵接部374呈长条形板状,抵接部374位于滑块372靠近转轴32的一侧,并且抵接部374沿滑块372靠近转轴32的方向延伸。
50.装夹木盘1前,先使两个抵接部374之间留出大于木盘1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的距离,等到转轴32插入木盘1的插孔13后,旋转第二螺杆373使两个滑块372相互靠近,通过两个抵接部374的夹持抵接作用,可使木盘1轴线方向上的中部可与传送带4宽度方向上的中部正对,如此抬升后的木盘1的侧板12便可正对钉板机45钉钉的位置,使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可以顺利顶入侧板12内,进而降低了木盘1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偏差对木板固定造成的影响。
51.参照图6,两根悬臂杆31的耳板312相对的一侧壁上均开设有嵌槽313,嵌槽313用于供与耳板312相邻的抵接部374嵌设,嵌槽313的开设深度大于抵接部374的厚度。装夹木盘1之前,将抵接部374嵌入嵌槽313内,两根悬臂杆31之间则可装夹木盘1的长度的范围将会得到提升。
52.参照图6和图7,第二螺杆373的一端贯穿相邻的耳板312,该耳板312所处的悬臂杆
31上设置有一组联动件375,联动件375用于转动悬臂杆31时带动第二螺杆373转动。联动件375包括转动连接在悬臂杆31上的第三螺杆3751,第三螺杆3751位于所处悬臂杆31远离另一根悬臂杆31的一侧,第三螺杆3751轴线与悬臂杆31的轴线平行,并且第三螺杆3751的轴线与连接轴35的轴线交叉。
53.参照图7,第二螺杆373贯穿耳板312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3752,相邻的悬臂杆31上滑动贴合有一根齿条3753,齿条3753的长度方向与悬臂杆3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齿轮3752位于齿条3753的上方并与齿条3753啮合。第三螺杆3751远离连接轴35的一端与齿条3753螺纹连接,第三螺杆3751靠近连接轴35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3754,相邻立柱22的侧壁上固定有一段与第一齿轮3754啮合的环形齿条3755,环形齿条3755所对应的圆心落在连接轴35的中轴线上。
54.当悬臂杆31转动时,第三螺杆3751将会跟随悬臂杆31绕连接轴35的轴线转动,在第一齿轮3754与环形齿条3755啮合的作用下,第三螺杆3751将绕自身的轴线旋转,第三齿轮的旋转通过其与齿条3753的螺纹配合作用,驱使齿条3753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第二齿轮3752便会带动第二螺杆373转动,进而实现悬臂杆31转动时,两个夹持部可以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省去工作人员手动旋转第二螺杆373的操作。当悬臂杆31的自由端朝下转动以供转轴32插入木盘1的插孔13内时,两个滑块372带动各自所连的抵接部374相互远离;当悬臂杆31朝上转动抬升木盘1时,两个抵接部374则相互靠近,且在悬臂杆31转动至水平状态时,两个抵接部374均已与木盘1抵接,即在木盘1到达装钉木板的位置时,已完成对中木盘1位置的步骤。
55.参照图7,齿条3753的底侧设置有一个连接块37531,第三螺杆3751穿过连接块37531且与连接块37531螺纹配合,齿条3753通过连接块37531与第三螺杆3751螺纹连接。连接块37531与齿条3753滑动连接,齿条3753的底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7532和第二固定块37533,第一固定块37532和第二固定块37533分别固定连接在齿条3753的两端,连接块37531位于第一固定块37532和第二固定块3753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37532位于齿条3753靠近连接轴35的一端,第二固定块37533位于齿条3753的另一端,第三螺杆3751依次贯穿第一固定块37532和第二固定块37533。
56.参照图7,连接块37531与第一固定块3753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3756,第一弹簧3756套设在第三螺杆3751上,第一弹簧3756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37531和第一固定块37532抵接,第一弹簧375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悬臂杆31朝下转动时,第三螺杆3751的自转带动连接块37531朝向第一固定块37532移动,连接块37531通过第一弹簧3756的弹力推动第一固定块37532移动,进而实现齿条3753的移动。
57.悬臂杆31朝下转动时,且在抵接部374已与悬臂杆31抵住而转轴32未降低到木盘1插孔13所处的高度位置时,即在悬臂杆31所装夹的木盘1直径较先前的变小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块37531进一步压缩第一弹簧3756,使得悬臂杆31可以继续朝下转动一定的角度,而不因抵接部374与悬臂杆31的抵接被卡死,进而使得抵接部374的存在不会影响装置可以装夹不同直径木盘1的功能。
58.参照图7,连接块37531与第二固定块3753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3757,第二弹簧3757套设在第三螺杆3751上,第二弹簧3757的两
端分别与连接块37531和第二固定块37533抵接,第一弹簧375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悬臂杆31朝上转动时,连接块37531朝向第二固定块37533移动,连接块37531通过第二弹簧3757的弹力推动第二固定块37533移动,进而带动齿条3753同步移动。
59.当悬臂杆31装夹的木盘1长度较先前的木盘1变大后,在悬臂杆31转动到水平位置前,两个夹持部将因抵住木盘1而提前停止移动,齿条3753也将无法被推动,此时通过进一步压缩第二弹簧3757,允许连接块37531能够进一步滑移一段距离,进而避免悬臂杆31朝上未转动到水平位置前被卡死,使得装置在具有对中作用可调节木盘1位置的情况下,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木盘1。
60.参照图6,两个抵接部374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滑轮3741,抵接部374通过滑轮3741与木盘1的侧板12抵接。本实施例中一个抵接部374上的滑轮3741设置为两个且转动轴线相同,滑轮3741的转动轴线穿过转轴32的转动轴线。
61.通过第二弹簧3757的弹力驱使齿条3753移动的情况下,间接使两个抵接部374将在木盘1转动围板的过程中与木盘1的侧板12持续抵接,直至木盘1围板结束,而滑轮3741的设置则可减少抵接部374与木盘1的侧板12之间的摩擦,进而减少驱使转轴32带动木盘1转动时的阻力,同时可以极大减缓抵接部374的磨损速度。
62.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木盘1装夹在两根悬臂杆31之间,工作人员将包围木盘1的木板逐一放在传送带4上,传送带4将一块木板传送带4木盘1的顶侧,两个钉板机45便将木板钉在木盘1的两块侧板12上,然后通过转动转轴32带动木盘1旋转,将固定在木盘1上的木板从传送带4上带离,随后控制木盘1转动一定角度,同时传送带4将下一块木板再次传输到木盘1的顶侧并固定,依此循环,直至木盘1周向包围满木板。
63.装夹木盘1时,工作人员通过液压缸36驱使悬臂杆31朝下转动,将转轴32降低至与所装夹木盘1的插孔13位置相同的高度,工作人员将木盘1的插孔13正对转轴32并将转轴32插入插孔13内,然后将悬臂杆31转动至水平位置,使木盘1脱离地面,木盘1的装夹步骤便完成,木盘1围板结束后,再转动悬臂杆31使木盘1落在地面上即可。
64.转轴32插入木盘1的插孔13内后在悬臂杆31朝上转动时,通过第三螺杆3751的联动作用,将会带动第二螺杆373转动,从而使两个滑块372相互靠近,两个抵接部374则最终会夹住木盘1,以对木盘1的位置进行对中调整,使抬升后的木盘1的侧板12便可正对钉板机45钉钉的位置,进而使木板可被顺利固定在木盘1上。
65.在悬臂杆31朝下转动用于装夹木盘1时,通过第三螺杆3751的联动作用,两个抵接部374可以自动相互远离,使两个抵接部374之间的距离可供木盘1装夹在两根悬臂杆31之间,无需工作人员再手动移动抵接部374。
6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