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5:01: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2.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在发电设备与供电设备使用中需要使用配电箱配合使用,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3.但是现有的配电箱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暴露在环境中的,这样的使用方式在相对比较潮湿的环境中使用时会因环境内空气中的水分子长时间的飞扬会导致配电箱内部出现又湿又潮的现象,当电路接触到水分时会出现漏电或短路的问题极其危险。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一般的配电箱防潮除湿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潮电机,所述除潮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风栅,所述壳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
7.所述盖板的正面开设有横向滑槽,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向滑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软垫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配电箱本体,所述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套,所述防护罩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丝垫。
8.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脚撑,且脚撑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脚撑为一组,且两组脚撑以壳体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竖向滑槽,且竖向滑槽的形状大小与竖向滑块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出风孔,且出风孔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出风孔等距离设置在壳体的正面。
11.优选的,所述螺丝垫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丝杆,且防护罩通过螺丝杆与壳体活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滑块,且壳体通过横向滑块和横向滑槽
与盖板活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形状大小与配电箱本体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14.优选的,所述螺丝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螺丝杆为一组,且两组螺丝杆以防护罩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除潮电机、转轴、转子、扇叶、通风栅、盖板、立柱、脚撑、配电箱本体和出风孔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防潮除湿效果好的功能,解决了一般的配电箱防潮除湿效果差的问题,在使用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时通过立柱可以极大的远离地面,避免因地面潮湿导致的各种问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扇叶产生的风力对内部的空气进行吹动以避免潮湿环境内的空气水分子留滞导致的配电箱本体电路板潮湿落水等问题从而造成的短路故障,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减振弹簧、支撑板、竖向滑块、竖向滑槽和软垫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减振效果好的功能,解决了一般的配电箱不具备减振的问题,在地面出现颤动从而影响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时内部的减振弹簧可以起到一定的减振效果,避免因颤动碰撞导致配电箱本体出现损伤,增加了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减振防护性,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实施例的壳体结构正剖图;
20.图2为实施例的壳体结构正视图;
21.图3为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22.图4为实施例的壳体与盖板结构连接侧视图;
23.图5为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侧视图。
24.图中:1、壳体;2、防护罩;3、防尘网;4、固定柱;5、除潮电机;6、转轴;7、转子;8、扇叶;9、横向滑槽;10、通风栅;11、盖板;12、立柱;13、脚撑;14、减振弹簧;15、支撑板;16、竖向滑块;17、竖向滑槽;18、软垫;19、配电箱本体;20、把手;21、把套;22、出风孔;23、螺丝垫;24、螺丝杆;25、横向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防护罩2,防护罩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3,防护罩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除潮电机5,除潮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子7,转子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扇叶8,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风栅10,壳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11。
28.盖板11的正面开设有横向滑槽9,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12,壳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14,减振弹簧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向滑块16,支撑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垫18,软垫1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配电箱本体19,通过壳体1、除潮电机5、转轴6、转子7、扇叶8、通风栅10、盖板11、立柱12、脚撑13、配电箱本体19和出风孔22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防潮除湿效果好的功能,解决了一般的配电箱防潮除湿效果差的问题,在使用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时通过立柱12可以极大的远离地面,避免因地面潮湿导致的各种问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扇叶8产生的风力对内部的空气进行吹动以避免潮湿环境内的空气水分子留滞导致的配电箱本体19电路板潮湿落水等问题从而造成的短路故障,再通过减振弹簧14、支撑板15、竖向滑块16、竖向滑槽17和软垫18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减振效果好的功能,解决了一般的配电箱不具备减振的问题,在地面出现颤动从而影响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时内部的减振弹簧14可以起到一定的减振效果,避免因颤动碰撞导致配电箱本体19出现损伤,增加了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减振防护性,进一步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盖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20,把手2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套21,防护罩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丝垫23。
29.工作时,将配电箱本体19放置在壳体1内部的支撑板15之上,之后通过横向滑块25与横向滑槽9由左向右滑动将盖板11闭合,之后配电箱本体19在工作时可开启除潮电机5,除潮电机5带动转轴6旋转,转轴6带动转子7与扇叶8旋转产生风力,产生的风力通过通风栅10进入到壳体1内部并对内部的潮湿空气进行风力驱散最后由出风孔22排出,从而完成工作。
30.本实施例中,立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脚撑13,且脚撑13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脚撑13为一组,且两组脚撑13以壳体1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多个脚撑13可以给予更加稳定的支撑作用。
31.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竖向滑槽17,且竖向滑槽17的形状大小与竖向滑块16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竖向滑槽17与竖向滑块16的匹配程度决定着支撑板15上下活动时的顺畅性。
32.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出风孔22,且出风孔22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出风孔22等距离设置在壳体1的正面,多个出风孔22使得内部的空气更加快速的排出。
33.本实施例中,螺丝垫2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螺丝杆24,且防护罩2通过螺丝杆24与壳体1活动连接,螺丝杆24使得防护罩2可以安装在壳体1的一侧。
34.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向滑块25,且壳体1通过横向滑块25和横向滑槽9与盖板11活动连接,横向滑槽9与横向滑块25可以使得盖板11可以顺畅的进行开合操作,并且闭合的时候横向滑块25可以使得盖板11更加的稳定以避免盖板11的脱落。
35.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5的正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形状大小与配电箱本体19的
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凹槽与配电箱本体19的匹配程度决定着配电箱本体19在放置后的稳定性。
36.本实施例中,螺丝杆24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螺丝杆24为一组,且两组螺丝杆24以防护罩2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多个螺丝杆24使得防护罩2在固定后更加稳定。
37.综上所述,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能够实现防潮除湿效果好的目的,在使用该防潮除湿的配电箱时通过立柱12可以极大的远离地面,避免因地面潮湿导致的各种问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扇叶8产生的风力对内部的空气进行吹动以避免潮湿环境内的空气水分子留滞导致的配电箱本体19电路板潮湿落水等问题从而造成的短路故障,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