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05:04: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蓄能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2.蓄能供热装置是一种新兴的、科学的、高效的、环保的、安全的、经济节能的供热方式。其利用夜间低谷时段的廉价电能或者风能所发电力,迅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设备的蓄热体中,以在需要用热时,将蓄热体中的热量释放出来。然而现有的热量释放方式只能使空气在高温蓄热体内部循环,将蓄热体中的热量带出,成为高温的热空气,然后利用高温热空气与冷水进行热交换形成热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包括: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保温机壳,带有热媒进口、热媒出口、以及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热交换器,带有吸风口和送风口的风机,以及固定在保温机壳内的蓄热体和穿插在蓄热体内的电热管,其中:
5.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与保温机壳的出风口连接,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与风机的吸风口连接,热交换器的冷媒进口用于接进水管,热交换器的冷媒出口用于接出水管;风机的送风口与保温机壳的进风口连接;
6.蓄热体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蓄热体中具有若干个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蓄热体中穿插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穿出蓄热体以形成进液口,其另一端穿出蓄热体以形成出液口。
7.优选地,进液口位于蓄热体的下方,出液口位于蓄热体的上方。
8.优选地,管道包括直管部和弯管部,直管部和弯管部均分别设有多个,各直管部相互平行,且各直管部与各弯管部依次交替连接。
9.优选地,蓄热体包括若干个蓄热块,所有蓄热块沿保温机壳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且各蓄热块由管道串联起来以形成整体;各蓄热块中,位于最下层的蓄热块与保温机壳固定,其余各蓄热块均分别与管道滑动配合连接,且任意相邻的两层蓄热块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风道,任意相邻的两层蓄热块之间均设有与二者抵靠并套装在管道上的柱形弹簧;保温机壳的顶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最上层的蓄热块固定。
10.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推动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11.优选地,蓄热块上设有环槽;柱形弹簧的端部位于环槽内。
12.本发明中,通过在蓄热内中穿插管道,并使管道的一端传出蓄热体以形成进液口,使管道的另一端穿过蓄热体以形成出液口。使用时,使供水管路的一路接管道,供水管路的另一路接热交换器,从而使得该供热装置除利用穿过蓄热体的热空气与进入热交换器的水进行热交换获得热水外,还可以利用蓄热体与进入管道的水直接进行热交换,以减小热量损伤并快速获得高温水。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获取热水的方式,且能
确保蓄热体充分释放热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包括: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保温机壳1,带有热媒进口、热媒出口、以及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热交换器2,带有吸风口和送风口的风机3,以及固定在保温机壳1内的蓄热体和穿插在蓄热体内的电热管5,其中:
15.热交换器2的热媒进口与保温机壳1的出风口连接,热交换器2的热媒出口与风机3的吸风口连接,热交换器2的冷媒进口用于接进水管,热交换器2的冷媒出口用于接出水管;风机3的送风口与保温机壳1的进风口连接。在需要供热的时,启动风机3以向保温机壳1内送风,以使气流被蓄热体加热后进入热交换器2以与进入热交换器2的水进行热交换,以使使完成热交换的气流在风机3的作用下重新进入保温机壳1内重新加热,而被加热的热水则由冷媒出口输出,供用户使用。这种供热方式使蓄热体1内部热量得以全面释放,有利用保障蓄热体1释放热量的均匀性。
16.蓄热体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蓄热体中具有若干个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41;蓄热体中穿插有管道6,且管道6的一端穿出蓄热体以形成进液口,其另一端穿出蓄热体以形成出液口,以使冷水从管道6内通道时可直接与蓄热体进行热交换,无需借用中间介质(流动的空气)。这种供热方式具有加热快、温度高的优势。但使得蓄热体局部释放热量过快,造成了蓄热体释放热量不均性,从而使得蓄热体容易产生热量内耗的问题(即蓄热体自身高温部位向其低温部位传送热量)。
17.由上可知,本发明通过在蓄热内中穿插管道6,并使管道6的一端传出蓄热体以形成进液口,使管道6的另一端穿过蓄热体以形成出液口。使用时,使供水管路的一路接管道6,供水管路的另一路接热交换器2,从而使得该供热装置除利用穿过蓄热体的热空气与进入热交换器2的水进行热交换获得热水外,还可以利用蓄热体与进入管道6的水直接进行热交换,以减小热量损伤并快速获得高温水。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获取热水的方式,且能确保蓄热体充分释放热量。
18.此外,本实施例中,进液口位于蓄热体的下方,出液口位于蓄热体的上方,以方便控制出液量。
19.本实施例中,管道6包括直管部61和弯管部62,直管部61和弯管部62均分别设有多个,各直管部61相互平行,且各直管部61与各弯管部62依次交替连接,从而形成蛇簧状,以延长管道6在蓄热体中的长度,增加换热面积。
20.本实施例中,蓄热体包括若干个蓄热块4,所有蓄热块4沿保温机壳1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且各蓄热块4由直管部61串联起来以形成整体;各蓄热块4中,最下层的蓄热块4与保温机壳1固定,其余各蓄热块4均分别与直管部61滑动配合连接。以利用直管部61的导向作用,使除最下层的蓄热块4外,其余各蓄热块4均可在直管部61上进行上下滑动。
21.所有蓄热块4中,任意相邻的两层蓄热块4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风道41,任意相邻的两层蓄热块4之间均设有与二者抵靠的柱形弹簧7,且各柱形弹簧7均套装在直管部61
上。保温机壳1的顶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杆8,推杆8的一端与最上层的蓄热块4固定。工作中,当蓄热体不需要释放热量时,下推推杆8,以由推杆8推动各蓄热块4向最下层的蓄热块4方向靠拢,以使风道41随着各蓄热块4的逐步靠拢而逐步减小直至消失,以缩小蓄热体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并使气流无法从蓄热体内部通过,以增强蓄热体自身的保温效果,减缓其热量散失的量。而当蓄热体需要释放热量时,只需解除蓄热体的压力,其蓄热块4在柱形弹簧7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即可重新形成风道41。
22.具体的:还包括用于推动推杆8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9,以实现推杆8移动的自动化。
23.具体的:蓄热块4上设有环槽;柱形弹簧7的端部位于环槽内,以使柱形弹簧7受压时可以缩回环槽内,以使各蓄热块4可以相互贴靠在一起,继而增强保温效果。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保温机壳(1),带有热媒进口、热媒出口、以及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热交换器(2),带有吸风口和送风口的风机(3),以及固定在保温机壳(1)内的蓄热体和穿插在蓄热体内的电热管(5),其中:热交换器(2)的热媒进口与保温机壳(1)的出风口连接,热交换器(2)的热媒出口与风机(3)的吸风口连接,热交换器(2)的冷媒进口用于接进水管,热交换器(2)的冷媒出口用于接出水管;风机(3)的送风口与保温机壳(1)的进风口连接;蓄热体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蓄热体中具有若干个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41);蓄热体中穿插有管道(6),且管道(6)的一端穿出蓄热体以形成进液口,其另一端穿出蓄热体以形成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口位于蓄热体的下方,出液口位于蓄热体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管道(6)包括直管部(61)和弯管部(62),直管部(61)和弯管部(62)均分别设有多个,各直管部(61)相互平行,且各直管部(61)与各弯管部(62)依次交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热体包括若干个蓄热块(4),所有蓄热块(4)沿保温机壳(1)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且各蓄热块4由管道(6)串联起来以形成整体;各蓄热块4中,位于最下层的蓄热块(4)与保温机壳(1)固定,其余各蓄热块(4)均分别与管道(6)滑动配合连接,且任意相邻的两层蓄热块(4)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风道(41),任意相邻的两层蓄热块(4)之间均设有与二者抵靠并套装在管道(6)上的柱形弹簧(7);保温机壳(1)的顶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杆(8),推杆(8)的一端与最上层的蓄热块(4)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推动推杆(8)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9)。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热块(4)上设有环槽;柱形弹簧(7)的端部位于环槽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选择蓄能供热装置,包括: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保温机壳,带有热媒进口、热媒出口、以及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的热交换器,带有吸风口和送风口的风机,以及固定在保温机壳内的蓄热体和穿插在蓄热体内的电热管,其中:热交换器的热媒进口与保温机壳的出风口连接,热交换器的热媒出口与风机的吸风口连接;风机的送风口与保温机壳的进风口连接;蓄热体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蓄热体中具有若干个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蓄热体中穿插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穿出蓄热体以形成进液口,其另一端穿出蓄热体以形成出液口。本发明在工作中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获取热水的方式,且能确保蓄热体充分释放热量。且能确保蓄热体充分释放热量。且能确保蓄热体充分释放热量。


技术研发人员:隗娜 宁华 王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安泽电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3/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