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2022-03-13 20:15: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将ro浓水进行脱盐处理,随后得到一级ro浓水;s2:采用电渗析系统对一级ro浓水进行浓缩处理,随后得到电渗析浓缩后浓水,并将电渗析系统中产出淡水返回步骤s1进行继续脱盐;s3:采用混合外排,将部分一级ro浓水直接与电渗析浓缩后浓水一起混合外排,保证外排浓水量小于45m3/h,混合外排浓水tds大于16万mg/l,外排水量小于1080t/d。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混合外排通过控制ro浓水混合外排水量来维持电渗析系统进水cod、si、caf2的平衡和稳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渗析系统选用astom均相膜电渗析系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tom均相膜电渗析系统包括若干组串联设置的一级电渗析设备(1)和二级电渗析设备(2),极水箱(3),一级浓水箱(4),原水过滤器(5),一级淡水箱(6),清洗水箱(7),清洗滤器(8),二级浓水箱(9),二级淡水箱(10),以及产水外送水箱(11);所述一级电渗析设备(1)包括一级ed-a(1a)、一级ed-b(1b)以及一级ed-c;所述二级电渗析设备(1)包括二级ed-a(2a)以及二级ed-b(2b);所述极水箱(3)还通过离心风机(123)连接有尾气吸收系统(12),所述尾气吸收系统(12)包括尾气吸收塔(121)以及尾气吸收循环泵;所述astom均相膜电渗析系统还设置有ro原水池(13)、浓水外送水池(14)以及uf产水池(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tom均相膜电渗析系统的浓缩液tds≥22万mg/l,浓缩液水量≥42m3/h;所述极水箱采用单个箱体设计,且电渗析设备极水区的电极采用钛涂层电极;所述astom均相膜电渗析系统的均相膜面积为18000m2,其中必要膜面积为17136m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电渗析设备、二级电渗析设备的隔板采用了ed隔板(16),所述ed隔板(16)包括隔板主体(161),位于隔网(162)上下方的所述隔板主体(161)前后两侧侧面各等间距设有若干组与其内部连通的通孔(163),且与两侧通孔(163)位置对应的隔板主体(161)内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布水的布水条块(17),所述布水条块(17)上等间距设有若干组导液孔(171),且每个所述导液孔(171)均配设有一个可上下滑动对导液孔进行刮动的刮件(172),所述刮件(172)通过弹簧与导液孔(171)处布水条块(17)配设的支架(174)连接,所述隔板主体(161)内还横向设有可上下滑动用于配合刮件(172)触发的动力清堵件(18),所述动力清堵件(18)内部上、下分别嵌设有第一触发管(181)、第二触发管(182),且动力清堵件(18)前侧面还设有用于泵液的水泵(183),所述水泵(183)的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分别与第一触发管(181)的横向支管(185)、第二触发管(182)的横向支管(185)对接,且水泵(183)中心处通过转动电机(184)与动力清堵件(18)连接,所述第一触发管(181)的纵向支管(186)、第二触发管(182)的纵向支管(186)均与刮件(172)数量及位置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条块(17)与隔板主体(161)可拆卸连接,且与隔板主体(161)接缝处设置有用于增强密封的密封垫;所述动力清堵件(18)与隔板主体(161)可拆卸连接,且动力清堵件(18)左右两侧面设置的滑块与隔板主体(161)内壁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清堵件(18)前后两侧侧面设有用于清刷隔网(162)的刷毛。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控制ro浓水混合外排水量来维持电渗析系统进水cod、si、caf2的平衡和稳定。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高矿化度高硬水的除盐浓缩处理,以及各种零排放工程中要求的多级除盐浓缩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浓水避免COD、Si、CaF2累积的方法及其应用,S1:利用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将RO浓水进行脱盐处理,随后得到一级RO浓水;S2:采用电渗析系统对一级RO浓水进行浓缩处理,随后得到电渗析浓缩后浓水,并将电渗析系统中产出淡水返回步骤S1进行继续脱盐;S3:采用混合外排,将部分一级RO浓水直接与电渗析浓缩后浓水一起混合外排。总之,本发明采用的混合外排方法,既可以满足废水排放量处于近零排放标准以及外排TDS可直接蒸发分盐双重苛刻条件,又能有效避免了反渗透浓水中COD、Si、CaF2等难去除且易致垢物质在电渗析系统中积累,进而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吴黎明 乐恺宸 许辉学 徐敬生 吕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恩宜瑞(江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3/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