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生态治理工程用的湿地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5:33: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态治理工程用的湿地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湿地一般是指从水体到陆地的自然过渡地带,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一般对湿地中生态水的导流多用开渠的方式进行,但该方法工作量太大,成本高,所得结果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广泛采用,虽然也有采用人工机械抽取生态水的方式,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对湿地生态破坏过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生态治理工程用的湿地出水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态治理工程用的湿地出水装置,具备避免泥土流失的优点,解决了一般对湿地中生态水的导流多用开渠的方式进行,但该方法工作量太大,成本高,所得结果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广泛采用,虽然也有采用人工机械抽取生态水的方式,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对湿地生态破坏过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态治理工程用的湿地出水装置,包括引入板和水泵,所述引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拦板,所述第一阻拦板正面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引水孔,所述第一阻拦板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蓄水板,所述第一蓄水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拦板,所述第二阻拦板正面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引水孔,所述第二阻拦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正面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阻拦板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且导流板的右侧和第二阻拦板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蓄水板。
6.优选的,所述第二蓄水板的形状为梯形,且第二蓄水板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蓄水池。
7.优选的,所述第二阻拦板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阻拦板,且第三阻拦板与导流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蓄水板内腔左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第二滤网的右侧与限位块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蓄水板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阻拦板,且第四阻拦板顶部为弧形。
10.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三滤网,且蓄水池内腔背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位感应器。
11.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蓄水池
的内腔,并与蓄水池的内腔活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引入板,起到了便于引水和稳定支撑第一阻拦板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阻拦板,到了阻拦一部分泥土和砂石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引水孔,起到了使水流通过第一引水孔的内腔流入第一蓄水板内腔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阻拦板,起到了阻拦流入第一蓄水板内腔砂石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引水孔,起到了过滤一部分第一蓄水板内腔砂石的效果,通过设置限位板,起到了稳定支撑第一滤网的效果,通过设置限位槽,起到了对第一滤网进行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滤网,起到了对中型砂石过滤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板,起到了固定第二滤网的效果,从而避免了大量水土流失的情况。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阻拦板、第一蓄水板和第二阻拦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引入板;2、第一阻拦板;3、第一引水孔;4、第一蓄水板;5、第二阻拦板;6、第二引水孔;7、限位板;8、限位槽;9、第一滤网;10、固定板;11、导流板;12、第二蓄水板;13、蓄水池;14、第三阻拦板;15、第二滤网;16、限位块;17、第四阻拦板;18、第三滤网;19、水位感应器;20、连接管;2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的引入板1、第一阻拦板2、第一引水孔3、第一蓄水板4、第二阻拦板5、第二引水孔6、限位板7、限位槽8、第一滤网9、固定板10、导流板11、第二蓄水板12、蓄水池13、第三阻拦板14、第二滤网15、限位块16、第四阻拦板17、第三滤网18、水位感应器19、连接管20和水泵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1.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生态治理工程用的湿地出水装置,包括引入板1和水泵21,引入板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阻拦板2,第一阻拦板2正面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引水孔3,第一阻拦板2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蓄水板4,第一蓄水板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拦板5,第二阻拦板5正面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引水孔6,第二阻拦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限位板7正面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8,限位槽8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滤网9,第二阻拦板5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通过设置引入板1,起到了便于引水和稳定支撑第一阻拦板2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阻拦板2,到了阻拦一部分泥土和砂石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引水孔3,起到了使水流通过第一引水孔3的内腔流入第一蓄水板4内腔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阻拦板5,起到了阻拦流入第一蓄水板4内腔砂石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引水孔6,起到了
过滤一部分第一蓄水板4内腔砂石的效果,而当水位下降后,沉于第二引水孔6内腔的泥沙会因为第二阻拦板5倾斜的角度通过自身重力掉落回第一蓄水板4的内腔,从而避免了泥沙堵住第二引水孔6造成生态水无法流入导流板11内腔的情况,通过设置限位板7,起到了稳定支撑第一滤网9的效果,通过设置限位槽8,起到了对第一滤网9进行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滤网9,起到了对中型砂石过滤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板10,起到了固定第二滤网15的效果,从而避免了大量水土流失的情况。
22.具体的,固定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1,且导流板11的右侧和第二阻拦板5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蓄水板12,通过设置导流板11,起到了对流入的生态水进行导流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蓄水板12,起到了将导流过来的生态水引入蓄水池13内腔的效果。
23.具体的,第二蓄水板12的形状为梯形,且第二蓄水板12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蓄水池13,通过设置蓄水池13,起到了存储从第二蓄水板12内腔流入的生态水的效果。
24.具体的,第二阻拦板5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阻拦板14,且第三阻拦板14与导流板11的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阻拦板14,起到了阻拦生态水流向的效果。
25.具体的,固定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15,第二蓄水板12内腔左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且第二滤网15的右侧与限位块16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滤网15,起到了过滤细小砂石的效果,通过设置限位块16,起到了对第二滤网15进行限位的效果。
26.具体的,第二蓄水板12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阻拦板17,且第四阻拦板17顶部为弧形,通过设置第四阻拦板17,起到了便于阻拦一部分泥沙流入蓄水池13的效果。
27.具体的,蓄水池13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三滤网18,且蓄水池13内腔背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位感应器19,通过设置第三滤网18,起到了过滤生态水中一部分杂质的效果,通过设置水位感应器19,起到了感应蓄水池13内腔水位的效果。
28.具体的,水泵21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20,且连接管20远离水泵21的一端延伸至蓄水池13的内腔,并与蓄水池(13)的内腔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管20,起到了便于水泵21抽取蓄水池13内腔生态水的效果,通过设置水泵21,起到了便于将蓄水池13内腔的生态水抽出的效果。
29.使用时,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上述电气元件,首先将需要输出的生态水引入引入板1的内腔,然后使第一阻拦板2阻拦住一部分质量较大的砂石和泥土,使生态水顺利从第一引水孔3的内腔流入第一蓄水板4的内腔,之后通过第二阻拦板5阻拦住一部分形状较大的砂石,使这部分形状较大的砂石通过第二引水孔6阻拦在第一蓄水板4的内腔,而顺着水流方向流入第二引水孔6内腔的泥沙将会通过第一滤网9进行过滤,之后生态水通过导流板11导流向第二蓄水板12内腔的方向,当生态水到达第二滤网15时将会对生态水中的泥沙进行一部分阻拦,然后生态水流入第二蓄水板12的内腔,通过第四阻拦板17阻拦住沉重的泥沙,使生态水顺利流入蓄水池13的内腔,使第三滤网18阻拦住生态水中质量轻的浮尘,当水位感应器19感应到限定水位时,将会启动水泵21,使水泵21通过连接管20抽取出蓄水池13内腔的生态水,从而避免蓄水池13内腔的生态水存储过多而导致水土流失的情况。
30.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
常识,并且本技术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