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旋扣钳的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8:23: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钻井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旋扣钳的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外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增效降本的需求,石油钻机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钻台上配置了更多的液压动力工具和设备,如动力钻杆钳、动力套管钳、铁钻工等。这些设备必须能够安全、高效、稳定地用于钻具接头的上卸扣作业,以保证钻机的正常运行。现有铁钻工上的液压旋扣钳装置是一种链式旋扣钳,旋扣钳总成由高扭矩液压马达、减速机、丝杠机构、主动链轮总成、旋扣轮总成、旋扣立柱总成和自由轮总成、两条夹紧缸、旋扣链条以及框架结构等组成。现有旋扣钳装置在给管具接头上扣时,夹紧缸先完全缩回夹紧链条抱紧钻具,系统压力到达一定值后旋扣马达驱动主动链轮旋转,链条带动钻具旋转实现上扣作业。夹紧缸和旋扣马达共用一路供油油路,最大工作压力都是系统压力。
3.石油钻机在露天环境下工作,钻机配置的综合液压站给各个井口石油机具提供液压动力。通常情况下液压站只能给每一种机具提供一路供油和回油,且液压站的最高工作压力不会超过21mpa;液压马达旋扣过程中,钻具接头旋合力越来越大,马达的负载增大,憋停后夹紧缸给链条提供的夹紧力不足以让链条抱紧钻具,因此在旋扣快要结束时链条经常会出现打滑现象。链条打滑不仅会磨损钻具,还会延长上扣作业时间,影响钻井作业效率。若想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可以提高旋扣钳夹紧缸的输出力,只能通过两种方案实现,其一是增大夹紧缸的缸径,其二是增大夹紧缸的工作压力。因石油钻机钻台面的机具种类繁多,各个机具协同工作以完成起下钻作业,留给每个机具的安装空间和活动范围都有限,因此在设计现有铁钻工时,在满足作业需求的前提下将设备外形尺寸尽可能地做小、紧凑;两个夹紧缸集成在了旋扣钳总成之中,如果想增大夹紧缸的缸径,在油缸额定工作压力不变的前提下,必然需要增大油缸的外径,这样以来夹紧缸的外形尺寸也会跟着增大,旋扣钳总成的结构需要重新布置,将会增大现有铁钻工的外形尺寸。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不增加钻机的尺寸的前提下,能够增加夹紧缸内压力的增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旋扣钳的增压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加钻机的尺寸的前提下,能够增加夹紧油缸内压力的增压系统。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旋扣钳的增压系统,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安装在旋扣钳上的增压阀块;
8.所述旋扣钳包括夹紧油缸、石油链、主动轮总成以及液压马达,所述夹紧油缸用于带动石油链抱紧钻杆,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主动轮总成旋转,所述主动轮总成能够通过所述石油链带动所述钻杆旋转;
9.所述增压阀块内设置有检压管路、增压进油管路、增压出油管路、液压缸进油管路、液压缸出油管路以及增压器;
10.所述夹紧油缸的进口与所述液压缸进油管路连接,所述夹紧油缸的出口与所述液压缸出油管路连接;
11.所述增压进油管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液控换向阀,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与所述液压缸进油管路连接,所述增压进油管路的另一端与增压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增压器的出口与所述液压缸进油管路相连;
12.所述检压管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控换向阀,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所述检压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相连;
13.当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检测到液压马达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将液压马达的出口和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连通,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将液压缸进油管路与增压进油管路连通,所述增压进油管路上的液压油能够进入增压器进行增压,然后从所述增压器的出口以及液压缸进油管路进入所述夹紧油缸。
14.优选地,所述增压阀块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口、第二检测口、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
15.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通过所述液压缸进油管路连接,且所述液压缸进油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通过所述液压缸出油管路连接,且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与所述液压缸出油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以及液控口;所述液压缸进油管路上设置有分压口,所述分压口位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四油口之间,所述第一出油口通过所述增压进油管路与所述增压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增压器的出口通过所述增压出油管路与所述液压缸进油管路相连;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第一检压口和第二检压口,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一检压口均与所述第一检测口连接,所述第二检压口与所述第二检测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油口通过所述检压管路与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液控口相连;
16.所述第一检测口与液压马达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口与液压马达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油口与夹紧油缸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油口与夹紧油缸上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通过第三换向阀与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所述第三换向阀能够控制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中的一个与所述进油管路连接,以及控制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中的另外一个与所述回油管路连接。
17.优选地,所述第三油口和所述第三换向阀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四油口和所述第三换向阀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液控单向阀;
18.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与所述第三换向阀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口,所述第一控制口与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相连;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与所述第三换向阀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口,所述第二控制口与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液控口相连。
19.优选地,所述第三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上设置有第三进油口、第三回油口、第三出油口以及第四出油口;所述第三出油口与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口相连,所述第四出油口与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三进油口与所述进油管路相连,所述第三回油口与所述回油管路相连;
20.所述第三换向阀的阀芯设置有三个工位,当所述第三换向阀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三出油口与第四出油口均与所述第三回油口连通;当所述第三换向阀的阀芯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三进油口与所述第三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回油口与所述第四出油口连通;当所述第三换向阀的阀芯处于第三工位时,所述第三进油口与所述第四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三回油口与所述第三出油口相连。
21.优选地,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和出口均通过第四换向阀与所述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连接;
22.所述第四换向阀的阀芯设置有三个工位,当所述第四换向阀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和出口均与所述回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当所述第四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与所述进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液压马达的出口与所述回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当所述第四换向阀处于第三工位时,所述液压马达的出口与所述进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与所述回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
23.优选地,所述增压进油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
24.优选地,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为二位四通液控换向阀;
25.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阀芯设置有两个工位,当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上的液控口处的压力小于第一设定值时,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此时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一进油口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液控口处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一液控换向阀的阀芯处于第二工位,此时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一进油口处于连通状态。
26.优选地,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为二位三通液控换向阀;
27.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的阀芯设置有两个工位,当所述第一检压口处的压力与所述第二检压口处的压力之间的差值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此时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处于连通状态;
28.当所述第一检压口处的压力与所述第二检压口处的压力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的阀芯处于第二工位,此时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处于断开状态。
29.优选地,所述增压阀块内还设置有用于与回油管路相连的泄压出口,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油口,所述第二回油口与所述泄压出口相连,当所述第二液控换向阀上的阀芯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二回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处于连通状态;
30.所述减压阀上泄油口与所述泄压出口相连。
31.优选地,所述增压阀块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增压器的进口相连第一测压接头,所述第一测压接头用于检测所述增压器的进口处的压力;
32.所述增压阀块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液压缸进油管路相连第二测压接头,所述第二测压接头用于检测所述所述液压缸进油管路上的压力。
33.(三)有益效果
34.本发明通过在旋扣钳上安装增压阀块,并在增压阀块内设置检压管路、增压进油管路、增压出油管路、液压缸进油管路、液压缸出油管路以及增压器,当检压管路上的第二液控换向阀检测到液压马达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差达到第一阈值时,就将液压马达的出口与第一液控换向阀导通,使得第一液控换向阀将液压缸进油管路和增压进油管路导通,
液压缸进油管路上的液压油部分进入到增压器增压后再通过增压出油管路和液压缸进油管路进入到夹紧油缸,增大了夹紧油缸内的压力,使得夹紧油缸能够输出更大的夹紧力,石油链能够更加牢固的抱紧钻杆,防止出现钻杆和石油链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中增压阀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中旋扣钳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旋扣钳;11:夹紧油缸;12:石油链;13:主动轮总成;14:液压马达;
39.2:增压阀块;2-1:第一检测口;2-2:第二检测口;2-3:第一油口;2-4:第二油口;2-5:第三油口;2-6:第四油口;2-7:泄压出口;2-8:第一测压接头;2-9:第二测压接头;
40.21:第一液控换向阀;211:第一进油口;212:第一出油口;22:第二液控换向阀;221:第二进油口;222:第二出油口;223:第一检压口;224:第二检压口;225:第二回油口;23:增压器;24:第一液控单向阀;25:第二液控单向阀;26:第三液控单向阀;27:第三换向阀;271:第三进油口;272:第三回油口;273:第三出油口;274:第四出油口;28:第四换向阀;29: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42.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3.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旋扣钳1的增压系统,增压系统包括安装在旋扣钳1上的增压阀块2。
46.如图2所示,旋扣钳1包括夹紧油缸11、石油链12、主动轮总成13以及液压马达14,夹紧油缸11用于带动石油链12抱紧钻杆,液压马达14用于驱动主动轮总成13旋转,主动轮总成13能够通过石油链12带动钻杆旋转。其中旋扣钳1为现有技术,可以参考公开号为cn204920848u的中国专利。
47.如图1所示,增压阀块内设置有检压管路、增压进油管路、增压出油管路、液压缸进
油管路、液压缸出油管路以及增压器23。夹紧油缸11的进口与液压缸进油管路连接,夹紧油缸11的出口与液压缸出油管路连接。外部的进油管路可以通过液压缸进油管路与夹紧油缸11的进口连接,外部的回油管路可以通过液压缸11出油管路与夹紧油缸的出口连接。
48.增压进油管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液控换向阀21,第一液控换向阀21与液压缸进油管路连接,增压进油管路的另一端与增压器23的进口相连,增压器23的出口与液压缸进油管路相连。检压管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控换向阀22,第二液控换向阀22与液压马达14的进口和出口连接,检压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液控换向阀21相连。
49.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外部的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分别通过液压缸进油管路和液压缸出油管路与夹紧油缸11连接,此时夹紧油缸11驱动石油链12抱紧钻杆,然后进油管路的液压油又驱动液压马达14旋转,液压马达14带动驱动主动轮总成13旋转以带动钻杆旋转实现上扣作业。若上扣作业时,钻杆与石油链12之间的阻力变大,即液压马达14的负载出现变化,此时第二液控换向阀22检测到液压马达14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大于第一阈值时,第二液控换向阀22将液压马达14的出口和第一液控换向阀连通,第一液控换向阀21将液压缸进油管路与增压进油管路连通,增压进油管路上的液压油能够进入增压器23进行增压,然后从增压器23的出口以及液压缸进油管路进入夹紧油缸11。经过增压后的液压油进入夹紧油缸11后,夹紧油缸11内的压力增大,使得夹紧油缸11能够输出更大的夹紧力,石油链12能够更加牢固的抱紧钻杆,防止出现钻杆和石油链11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另外,如图1所示,增压器23的进口为p口,增压器的出口为hp口。本发明中的回油管路为管路a,进油管路为管路b,回油管路的一端连接有油箱,进油管路中有高压的液压油。
5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旋扣钳的增压系统,在常见的井口石油工具中,因负载在设计轻量化、安装空间受限制等方面的原因,液压油缸(发明中的夹紧油缸11)所需要的工作压力往往会不一致,常规方案是通过用不同压力等级的液压泵组成泵组来实现,低压泵实现负载油缸快进快退,高压泵提供小流量液压油驱动负载最后阶段的动作。在液压元器件选型时,都必须按最高的工作压力来进行选型,不可避免的会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另外从安全方面考虑,系统总体油路承受的压力越高,其安全性就越低,系统因溢流产生的发热量也会越大,元件故障率会比低压系统高很多,同时使用寿命也会降低。本发明在液压马达14的负载不大时,利用进油管路中液压油的压力推动夹紧油缸11的活塞杆快速抱紧钻杆,而当液压马达14的负载增大时,即液压马达14的进口和出口处的压力差达到一定值后,将液压马达14进口处的一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二液控换向阀22进入第一液控换向阀21的液控口处,使得第一液控换向阀将增压进油管路和液压缸进油管路导通,进而使得液压缸进油管路上的部分液压油进入到增压器23,再将增压器23的增压的液压油导向夹紧油缸11的进口处,增大夹紧油缸11内的压力,使得夹紧油缸11能够输出更大的夹紧力,石油链12能够更加牢固的抱紧钻杆,防止钻杆和石油链12之间的出现打滑的现象。本发明的液压增压系统在设计上将高压系统与低压系统完全地分开,低压的液压油通过增压器23的自动循环增压后,通过液压管线直接进入了夹紧油缸11,中间环节无需其他任何的高压控制元件,极大地降低了系统成本,减少了系统的能量损耗,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在不改变旋扣钳1总成结构的情况下,让夹紧油缸11输出更大的夹紧力,以让链条抱紧钻具,防止在旋扣过程中链条打滑,提高了铁钻工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再二目的还在于采用液压增压器23提高夹紧缸的工作压力,相比于之前的结构只增加了一个旋扣钳1夹紧
缸增压阀汇,容易布置,不改变铁钻工的整体外形尺寸。
51.如图1所示,增压阀块2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口2-1、第二检测口2-2、第一油口2-3、第二油口2-4、第三油口2-5和第四油口2-6;第一油口2-3和第四油口2-6通过液压缸进油管路连接,且液压缸进油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液控单向阀24,第二油口2-4和第三油口2-5通过液压缸出油管路连接,且第一液控单向阀24的液控口与液压缸出油管路连接;第一液控换向阀21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211、第一出油口212以及液控口;液压缸进油管路上设置有分压口,分压口位于第一液控单向阀24和第四油口2-6之间,且液压油能够从分压口流向第一进油口211,第一出油口212通过增压进油管路与增压器23的进口相连,增压器23的出口通过增压出油管路与液压缸进油管路相连;第二液控换向阀22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口221、第二出油口222、第一检压口223和第二检压口224,第二进油口221和第一检压口223均与第一检测口2-1连接,第二检压口224与第二检测口2-2连接,第二出油口222通过检压管路与第一液控换向阀21的液控口相连。
52.第一检测口2-1与液压马达14的进口连接,第二检测口2-2与液压马达14的出口连接;第一油口2-3用于与夹紧油缸11的进口连接,第二油口2-4用于与夹紧油缸11上的出口连接,第三油口2-5和第四油口2-6通过第三换向阀27与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连,第三换向阀27能够控制第三油口2-5和第四油口2-6中的一个与进油管路连接,以及控制第三油口2-5和第四油口2-6中的另外一个与回油管路连接。
53.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第三换向阀27控制第四油口2-6与进油管路连接,控制第三油口2-5与回油管路连接,此时进油管路中的高压液压油通过第四油口2-6和第一油口2-3进入夹紧油缸11的进口处腔体内,并推动夹紧油缸11的活塞杆运动,夹紧油缸11的出口处腔体内的液压油从第二油口2-4和第三油口2-5进入回油管路,夹紧油缸11的活塞杆带动石油链12抱紧钻杆;当石油链12抱紧钻杆后,液压马达14开始工作,用于驱动主动轮总成13旋转以带动钻杆旋转实现上扣作业。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液压马达14的进口可以与进油管路相连,液压马达14的出口可以与回油管路相连,通过进油管路上的高压液压油驱动液压马达14工作。
54.在液压马达14带动钻杆上扣过程中,负载不断增大,液压马达14的进口处的压力大于液压马达14的出口处的压力后,即第二液控换向阀22上第一检压口223处的压力与第二检压口224处的压力的压力差达到第二设定值后,第二进油口221与第二出油口222连通,此时液压马达14进口处的液压油一部分通过第二进油口221和第二出油口222进入到第一液控换向阀21上的液控口,当第一液控换向阀21上液控口处的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值后,第一液控换向阀21控制第一进油口211和第一出油口212连通,此时液压缸进油管路上的部分液压油通过分压口和增压器23的进口进入到增压器23内,液压油在增压器23内完成增压后从增压器23的出口以及第一油口2-3进入到夹紧油缸11的进口,增大了夹紧油缸11内的压力,从而提高了石油链12与钻杆之间的夹紧力,防止石油链12在钻杆上打滑。
55.当旋扣作业结束后,第三换向阀27控制第三油口2-5与进油管路连接,第四油口2-6与回油管路连接,此时进油管路上的压力油从夹紧油缸11的出口进入到到夹紧油缸11的腔体内,进而驱动夹紧油缸11的活塞杆回位,进而使得活塞杆松开链条,让链条脱离钻杆,同时进油管路上的压力油还能够进入到第一液控单向阀24的液控口,进而第一液控单向阀24处于打开状态,夹紧油缸11的进口处的腔体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一液控单向阀24以及第四
油口2-6进入到回油管路。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夹紧油缸11的进口和出口是位于夹紧油缸11上相对两端的,且夹紧油缸11的进口可以是与夹紧油缸11的有杆腔连通的,对应的夹紧油缸11的出口与夹紧油缸11的无杆腔连通。此外夹紧油缸11的进口还可以与夹紧油缸11的无杆腔连通,对应的夹紧油缸11的出口与夹紧油缸11的有杆腔连通。液压油不仅能够从夹紧油缸11的进口进,还能够从夹紧油缸11的出口进。
56.进一步地,第三油口2-5和第三换向阀27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液控单向阀25,正常状态下液压油能够从第三换向阀27流向第三油口2-5,第四油口2-6和第三换向阀27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液控单向阀26,正常状态下,液压油能够从第三换向阀27流向第四油口2-6。第二液控单向阀25与第三换向阀27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口,第一控制口与第三液控单向阀26的液控口相连;第三液控单向阀26与第三换向阀27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口,第二控制口与第二液控单向阀25的液控口相连。
57.在夹紧油缸11带动石油链12夹紧钻杆的过程中,进油管路上的液压油经过第三换向阀27和第三液控单向阀26进入第四油口2-6时,进油管路上的液压油会通过第二控制口进入到第二液控单向阀25上的液控口内,使得第二液控单向阀25处于逆向打开状态,夹紧油缸11的出口处的液压油能够经过第三油口2-5、第二液控单向阀25以及第三换向阀27进入进入回油管路,进而使得夹紧油缸11的活塞杆带动石油链12夹紧钻杆。同理,当夹紧油缸11的活塞杆复位时,进油管路上的液压油通过第三换向阀27和第三油口2-5进入夹紧油缸11,此时进油管路上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控制口进入第三液控单向阀26上的液控口内,使得第三液控单向阀26处于逆向导通状态,进油管路的液压油还经过第三油口2-5进入到第一液控单向阀24上的液控口内,使得第一液控单向阀24处于逆向导通状态,夹紧油缸11出口的液压油此时能够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24、第三液控单向阀26以及第三换向阀27进入到回油管路中,夹紧油缸11的活塞杆复位,石油链12松开钻具。设置第二液控单向阀25和第三液控单向阀26能够有效避免液压油回流,使得石油链12能够抱紧钻杆不产生松懈。
58.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三换向阀27为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三换向阀27上设置有第三进油口271、第三回油口272、第三出油口273以及第四出油口274;第三出油口273与第二液控单向阀25的进口相连,第四出油口274与第三液控单向阀26的进口相连,第三进油口271与进油管路相连,第三回油口272与回油管路相连。第三换向阀27的阀芯设置有三个工位,当第三换向阀27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时,第三出油口273与第四出油口274均与第三回油口272连通;当第三换向阀27的阀芯处于第二工位时,第三进油口271与第三出油口273连通,第三回油口272与第四出油口274连通;当第三换向阀27的阀芯处于第三工位时,第三进油口271与第四出油口274相连,第三回油口272与第三出油口273相连。
59.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液压马达14的进口和出口均通过第四换向阀28与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连接。第四换向阀28的阀芯设置有三个工位,当第四换向阀28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时,液压马达14的进口和出口均与回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当第四换向阀28处于第二工位时,液压马达14的进口与进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液压马达14的出口与回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当第四换向阀28处于第三工位时,液压马达14的出口与进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液压马达14的进口与回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其中,第四换向阀28可以优选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60.更进一步地,第一出油口212和增压器23的进口连接的管道即增压进油管路上设
置有减压阀29。由于增压器23的增压比是固定的,进油管路中液压油的压力也是固定的,为了使增压器23输出不同压力的液压油,可以通过调节减压阀29的调节螺钉来降低进入增压器23的液压油的压力,从而让夹紧缸输出不同的夹紧力。
61.另外,第一液控换向阀21为二位四通液控换向阀。第一液控换向阀21的阀芯设置有两个工位,当第一液控换向阀21上的液控口处的压力小于第一设定值时,第一液控换向阀21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此时第一出油口212和第一进油口211处于断开状态;当第一液控换向阀21的液控口处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第一液控换向阀21的阀芯处于第二工位,此时第一出油口212和第一进油口211处于连通状态。第二液控换向阀22为二位三通液控换向阀。第二液控换向阀22的阀芯设置有两个工位,当第一检压口223处的压力与第二检压口224处的压力之间的差值达到第一阈值时,第二液控换向阀22的阀芯处于第一工位,此时第二进油口221与第二出油口222处于连通状态。当第一检压口223处的压力与第二检压口224处的压力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二设定值时,第二液控换向阀22的阀芯处于第二工位,此时第二进油口221与第二出油口222处于断开状态。
62.增压阀块2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回油管路相连的泄压出口2-7,第二液控换向阀22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油口225,第二回油口225与泄压出口2-7相连,当第二液控换向阀22上的阀芯处于第二工位时,第二回油口225与第二出油口222处于连通状态。减压阀29上泄油口与泄压出口2-7相连。
63.最后,增压阀块2上还设置有与增压器23的进口相连第一测压接头2-8,第一测压接头2-8用于检测增压器23的进口处的压力。增压阀块2上还设置有与液压缸进油管路相连第二测压接头2-9,第二测压接头2-9用于检测液压缸进油管路上的压力。
64.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