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7:17: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搭载于手机上的摄像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手机相机对远焦端的物体有较好的成像能力,同时还要求其对近焦端的物体也有较好的成像能力。目前主流手机的摄像镜头是通过机械马达移动后焦来实现变焦功能,这种变焦方式会造成镜头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手机镜头的小型化和紧凑性;同时,这种变焦速度慢,影响拍摄的手感。
3.液态镜头变焦方式可以有效的规避机械变焦的缺点,不需要根据焦距的变化来移动镜头的空间,只需要改变液态镜头表面的曲率即可实现变焦。所以为了适应摄像镜头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液态镜头的变焦速度快且拍摄手感好的优势,本技术提出一种兼具可调焦、小型化和良好成像质量的光学摄像镜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摄像镜头,该光学摄像镜头包括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中,第三透镜为液态透镜,其光焦度连续可变。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满足:obj≥40mm。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在光轴上具有中心厚度ct3in,ct3in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满足:3.5<(ct6 ct3in)/(ct6-ct3in)<7.0。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满足:6.5mm<f<10.5mm。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与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焦距fin满足:1.0<f12/fin<2.0。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可变,且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空气间隔可变。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组合焦距f123in与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组合焦距f3456in满足:1.0<f3456in/f123in≤4.0。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2.0<f/epd<3.5。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满足:semi-fov<15
°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45与第三透镜和
第四透镜在物距为40mm时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满足:12<t45/t34m≤15。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23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满足:3.5<t56/t23<9.5。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0.5<r8/(r11 r12)<2.0。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满足:0.5<f1/r1<2.5。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et1满足:1.0<ct1/et1<3.0。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51满足:1.0<et5/sag51<4.5。
19.本技术采用六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光学摄像镜头具有可变焦、小型化、高成像质量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a至图2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23.图3a至图3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24.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a至图5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26.图6a至图6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27.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a至图8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29.图9a至图9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30.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a至图11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32.图12a至图12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33.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a至图14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35.图15a至图15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36.图1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7a至图17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38.图18a至图18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39.图1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7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0a至图20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
41.图21a至图21e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倍率色差曲线以及相对照度曲线;以及
42.图22a至图22b分别示出了本技术中第三透镜处于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44.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45.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46.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47.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48.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
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4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50.以下对本技术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51.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摄像镜头可包括六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分别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这六片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均可具有间隔距离。
5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光焦度,且第三透镜为液态透镜;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以及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通过合理的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各个镜片的光焦度的正负分配,可有效的平衡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低阶像差,同时能降低其公差的敏感性,保持光学成像镜头的微型化。
53.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透镜可以是液体透镜,其可以具有连续可变的光焦度。示例性地,第三透镜可以包括依序设置的滤光片、液体材料以及可弯曲薄膜。
54.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形状和曲率半径是可变的,即液体材料的像侧面和可弯曲薄膜的形状是可变的。换言之,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可根据光学摄像镜头距被摄物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以实现光学摄像镜头的自动对焦功能。
5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第三透镜在不同的物距下可以具有不同的数值,进而与第三透镜相关的光学摄像镜头的某些参数在不同的物距下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数值,例如,第三透镜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在光轴上具有中心厚度ct3in,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具有焦距fin,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具有组合焦距f123in,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具有组合焦距f3456in;又例如,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物距为40mm时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t34m。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中,未标注在物距为40mm时或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参数是因为在两种状态的数值是一样的,但在其与标注了某一状态时的某参数进行比较时,其也是指该状态下的值。
56.图22a和图22b分别示出了本技术中第三透镜处于不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2a和图22b,第三透镜可以包括滤光片t1、液体材料t2和可弯曲薄膜s9,其中,滤光片t1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液体材料t2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滤光片t1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以及液体材料t2的物侧面s7均为平面结构。
57.液体材料t2可设置在滤光片t1与可弯曲薄膜s9之间,且液体材料t2可连接导电材料(未示出)。在液体材料t2的体积因施加电压而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将带动液体材料t2的像侧面s8和可弯曲薄膜s9发生形变,使第三透镜的焦距改变。第三透镜的焦距改变可改变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进而实现对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的调整。应理解,本技术中的液体材料t2并不仅包含一种材料,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合理调整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可根据具体需要在滤光片t1与可弯曲薄膜s9之间设置多种液体材料,例如,第一液体材料、第二液体材料等。并且,第一液体材料、第二液体材料等之间可以设置隔膜,以使
得第一液体材料、第二液体材料等互不相溶。当施加电压于导电材料时,可使液体材料t2发生形变,进而带动可弯曲薄膜s9以及第一液体材料与第二液体材料等的接触面面型改变,使第三透镜的焦距改变,从而可调整光学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
58.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马达、微机电系统、压电系统以及记忆金属等驱动系统施加电压于导电材料上。驱动系统可通过调整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使光学摄像镜头具有较佳的成像位置,以使光学摄像镜头距被摄物体不同距离时均能清晰成像。
5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设置在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的光阑。
6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obj≥40mm,其中,obj是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满足obj≥40mm,有利于使得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工作物距在40mm到无限远之间,确保光学成像镜头在微距和无限远物距下都有良好的成像性能。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无穷远,即物距为无穷远;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40mm,即物距为40mm。
61.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以在具有大像面的情况下,具有较小的光学总长度,例如ttl可以满足9.8mm《ttl《12.2mm。
6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3.5<(ct6 ct3in)/(ct6-ct3in)<7.0,其中,ct3in是第三透镜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是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ct3in和ct6进一步可满足:3.6<(ct6 ct3in)/(ct6-ct3in)<6.8。满足3.5<(ct6 ct3in)/(ct6-ct3in)<7.0,通过控制第三透镜与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之和与第三透镜与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之差的比值,来控制光学摄像镜头的各视场的畸变贡献量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后使得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量在3%内,有利于提升成像质量。
6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6.5mm<f<10.5mm,其中,f是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满足6.5mm<f<10.5mm,合理分配各镜片面型与光焦度,有利于使得光学摄像镜头具有长焦特性。
6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1.0<f12/fin<2.0,其中,f12是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in是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12和fin进一步可满足:1.3<f12/fin<1.91。满足1.0<f12/fin<2.0,有利于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既可以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于第一透镜而导致其敏感性增大、良率降低等问题,又可以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于后面几片透镜而导致的敏感性增大等一系列问题。
6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可变,且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空气间隔可变,有利于通过控制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和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空气间隔,使得光学摄像镜头在微距和无限物距下都有良好的成像性能。
6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1.0<f3456in/f123in≤4.0,其中,f123in是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组合焦距;f3456in是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组合焦距。更具体地,f123in和f3456in进一步可满足:1.0<f3456in/f123in≤2.10。满足1.0<f3456in/
f123in≤4.0,有利于光学摄像镜头整体的光焦度分配,可以使得镜头具有较好的工艺性,有利于后续镜头的加工组装。
6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2.0<f/epd<3.5,其中,f是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epd是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满足2.0<f/epd<3.5,通过光学摄像镜头的光焦度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实现光学摄像镜头大孔径的特点。
6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semi-fov<15
°
,其中,semi-fov是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满足semi-fov<15
°
,有利于有效的控制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范围。
6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12<t45/t34m≤15,其中,t45是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是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物距为40mm时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满足12<t45/t34m≤15,有利于控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量,进而有利于改善轴外视场的成像质量。
7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3.5<t56/t23<9.5,其中,t23是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是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更具体地,t23和t56进一步可满足:3.8<t56/t23<9.2。满足3.5<t56/t23<9.5,有利于合理控制光学摄像镜头的场曲的表现,使光学摄像镜头在轴外视场的像差较小。
7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0.5<r8/(r11 r12)<2.0,其中,r8是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是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是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8、r11和r12进一步可满足:0.8<r8/(r11 r12)<1.92。满足0.5<r8/(r11 r12)<2.0,有利于合理的控制光学摄像镜头的边缘光线的偏转角,有效的降低光学摄像镜头的敏感度。
7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0.5<f1/r1<2.5,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r1是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f1和r1进一步可满足:0.9<f1/r1<2.1。满足0.5<f1/r1<2.5,有利于控制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和第一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的比值对光学成像镜头的五阶球差的贡献量,进而有利于对光学摄像镜头产生的三阶球差进行补偿,使得光学摄像镜头在轴上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7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1.0<ct1/et1<3.0,其中,ct1是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1是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更具体地,ct1和et1进一步可满足:1.4<ct1/et1<2.95。满足1.0<ct1/et1<3.0,有利于保证镜片的加工性,降低镜片的敏感度,有利于后期组装工艺的进行。
7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可满足:1.0<et5/sag51<4.5,其中,et5是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sag51是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更具体地,et5和sag51进一步可满足:1.3≤et5/sag51<4.3。满足1.0<et5/sag51<4.5,有利于有效控制第四透镜的形状,提高镜片的加工性,有效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解像力。
7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2mm<imgh<3mm,优选的,imgh=2.24mm。
7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焦距f1可以例如在4.20mm至11.80mm的范围内,
第二透镜的焦距f2可以例如在-99.92mm与982841.77mm的范围内,第四透镜的焦距f4可以例如在-89.00mm至60.20mm的范围内,第五透镜的焦距f5可以例如在-5030.0mm至1803.0mm的范围内,第六透镜的焦距f6可以例如在-798.0mm至125.0mm的范围内。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可以例如在8.60mm到10.30mm的范围内,第三透镜的焦距f3可以例如在-1642mm到140mm的范围内;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可以例如在6.50mm到7.52mm的范围内,第三透镜的焦距f3可以例如在16.0mm到26.9mm的范围内。
7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可以在0.62至0.75的范围内,在物距为40mm时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可以在0.62至0.74的范围内。
7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摄像镜头还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焦度连续可变的光学摄像镜头。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摄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平衡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低阶像差,同时能降低其公差的敏感性,保持光学成像镜头的微型化。
79.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进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除第三透镜外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而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球面镜面。
80.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摄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摄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六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81.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摄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82.实施例1
83.以下参照图1至图3e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摄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84.如图1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8。
85.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8上。
86.在本示例中,光学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为4.42mm,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为-5.00mm,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为20.75mm,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为-35.74mm,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为-797.32mm,光学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摄像镜头的
成像面s18在光轴上的距离)为10.84mm,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24mm。
87.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无穷远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1586.17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460.84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为0.24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in为0.58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10.12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3.32,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2.15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75。
88.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25.07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7.29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为0.10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m为0.72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7.28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2.39,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2.62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73。
89.表1-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1-2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
[0090][0091]
表1-1
[0092][0093]
表1-2
[0094]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除第三透镜e3外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0095][0096]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1和表1-2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1和表2-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4和s10-s15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a
20
、a
22
、a
24
、a
26
、a
28
和a
30

[0097]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4.7922e-038.0927e-03-2.3011e-021.0174e-01-2.9848e-015.8323e-01-7.9102e-01s2-2.1386e-025.7874e-02-7.5301e-021.6121e-01-4.6062e-019.9534e-01-1.4833e 00s3-1.4419e-014.5364e-01-7.1549e-017.4800e-01-5.5560e-012.7977e-01-1.2662e-02s4-1.4005e-014.5018e-01-8.2141e-011.1972e 00-1.6130e 001.9408e 00-1.8074e 00s10-4.5856e-022.7946e-025.9653e-02-3.8502e-011.0642e 00-1.9801e 002.6687e 00s11-3.8851e-022.4292e-024.6211e-02-2.6614e-016.0038e-01-8.3029e-017.3930e-01s121.9964e-023.5891e-02-1.6805e-029.5410e-03-3.5651e-028.3872e-02-1.1355e-01s131.2431e-024.0591e-02-6.5291e-022.2720e-01-6.1272e-011.1643e 00-1.5887e 00s14-4.8044e-022.0391e-01-1.1673e 003.7277e 00-7.3982e 009.7726e 00-8.9406e 00s15-2.3024e-02-6.5079e-031.4319e-02-2.4440e-023.3049e-02-3.2671e-022.3416e-02
[0098]
表2-1
[0099]
[0100][0101]
表2-2
[0102]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2e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03]
图3a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b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c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3d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3e示出了实施例1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04]
根据图2a至图2e、图3a至图3e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05]
实施例2
[0106]
以下参照图4至图6e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摄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07]
如图4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8。
[010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8上。
[0109]
在本示例中,光学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为4.31mm,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为-4.76mm,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为20.44mm,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为-29.90mm,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为53.34mm,光学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在光轴上的距离)为11.03mm,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24mm。
[0110]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无穷远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257.63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74.85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为0.24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in为0.57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10.26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
比值f/epd为3.32,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1.99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75。
[0111]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26.86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7.81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为0.10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m为0.71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7.49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2.43,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2.46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74。
[0112]
表3-1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3-2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4-1和表4-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13][0114][0115]
表3-1
[0116][0117]
表3-2
[0118]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5.1384e-037.7112e-03-2.3809e-021.2226e-01-3.8625e-017.6876e-01-1.0237e 00s2-2.0152e-024.8173e-02-1.7746e-02-4.8018e-021.3208e-022.7193e-01-6.9466e-01s3-1.3613e-013.9717e-01-3.8516e-01-7.0797e-013.6667e 00-7.9146e 001.1008e 01s4-1.2919e-013.8223e-01-4.5107e-01-4.4435e-013.3229e 00-8.1373e 001.2597e 01s10-3.6771e-021.8695e-022.8145e-02-2.2538e-016.8099e-01-1.4022e 002.1330e 00s11-3.1689e-022.2813e-02-3.0067e-028.0638e-02-3.3265e-019.0448e-01-1.5499e 00s126.0551e-037.6196e-02-1.1231e-013.7860e-024.6659e-01-1.4754e 002.4168e 00s13-1.7299e-038.0738e-02-2.2389e-017.8932e-01-2.3042e 005.0372e 00-7.9460e 00s14-2.6927e-027.6668e-03-1.4698e-021.8993e-02-1.5342e-029.3283e-03-6.0502e-03s15-2.1487e-02-5.3511e-031.2082e-02-2.6461e-024.2501e-02-4.5902e-023.4004e-02
[0119]
表4-1
[0120]
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9.4341e-01-6.1011e-012.7614e-01-8.5633e-021.7324e-02-2.0578e-031.0874e-04s29.0628e-01-7.4462e-014.0658e-01-1.4787e-013.4512e-02-4.6848e-032.8149e-04s3-1.0694e 017.4097e 00-3.6487e 001.2473e 00-2.8123e-013.7585e-02-2.2529e-03s4-1.3594e 011.0478e 01-5.7555e 002.2020e 00-5.5778e-018.4098e-02-5.7139e-03s10-2.4080e 001.9886e 00-1.1758e 004.8197e-01-1.2960e-012.0512e-02-1.4457e-03s111.7623e 00-1.3711e 007.3471e-01-2.6679e-016.2689e-02-8.5940e-035.2141e-04s12-2.5503e 001.8397e 00-9.2011e-013.1480e-01-7.0463e-029.3140e-03-5.5202e-04s138.9631e 00-7.1994e 004.0737e 00-1.5839e 004.0220e-01-6.0005e-023.9852e-03s144.4584e-03-2.7063e-031.1338e-03-3.1138e-045.3698e-05-5.2895e-062.2751e-07s15-1.7668e-026.5062e-03-1.6912e-033.0356e-04-3.5798e-052.4947e-06-7.7782e-08
[0121]
表4-2
[0122]
图5a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5b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5c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5d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5e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23]
图6a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
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6e示出了实施例2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24]
根据图5a至图5e、图6a至图6e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25]
实施例3
[0126]
以下参照图7至图9e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摄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27]
如图7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8。
[012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8上。
[0129]
在本示例中,光学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为4.56mm,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为-5.12mm,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为25.19mm,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为-5029.94mm,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为-78.86mm,光学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在光轴上的距离)为10.66mm,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24mm。
[0130]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无穷远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1641.96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477.05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为0.23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in为0.58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9.63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3.30,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2.4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64。
[0131]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25.02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7.27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为0.10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m为0.71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7.01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2.41,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3.0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62。
[0132]
表5-1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5-2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6-1和表6-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33][0134]
表5-1
[0135][0136][0137]
表5-2
[0138]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5.4843e-031.8389e-02-1.0096e-014.4945e-01-1.3076e 002.5902e 00-3.6044e 00s2-1.5410e-023.2933e-021.2023e-02-1.2378e-012.2691e-01-1.3402e-01-2.2908e-01s3-1.1645e-013.3303e-01-4.4504e-013.3318e-01-5.6275e-02-1.8350e-012.3662e-01s4-1.1810e-013.5298e-01-6.4085e-011.1977e 00-2.5587e 004.8982e 00-7.1566e 00s10-4.7709e-026.0215e-02-2.1694e-019.6686e-01-3.1950e 007.2875e 00-1.1701e 01s11-4.2840e-024.6992e-02-9.3978e-022.8496e-01-7.7376e-011.5027e 00-2.0636e 00s122.5366e-035.5795e-02-4.3642e-029.2704e-02-2.5325e-014.8876e-01-6.5965e-01s13-3.4298e-034.6092e-02-1.3793e-024.8213e-03-1.1783e-022.9724e-02-4.1898e-02s14-4.3296e-022.1882e-02-7.2048e-021.7849e-01-2.8494e-013.1053e-01-2.3751e-01s15-2.3458e-02-1.7831e-023.2602e-02-3.4866e-022.6197e-02-1.3422e-024.3456e-03
[0139]
表6-1
[0140]
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3.5825e 00-2.5543e 001.2953e 00-4.5573e-011.0567e-01-1.4515e-028.9417e-04s26.1218e-01-6.9406e-014.7617e-01-2.0953e-015.8033e-02-9.2401e-036.4619e-04s3-1.4923e-015.4331e-02-1.0845e-029.1794e-04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47.6077e 00-5.7956e 003.1156e 00-1.1485e 002.7484e-01-3.8182e-022.3131e-03s101.3442e 01-1.1103e 016.5410e 00-2.6820e 007.2714e-01-1.1717e-018.4949e-03s112.0220e 00-1.4174e 007.0470e-01-2.4247e-015.4882e-02-7.3498e-034.4128e-04s126.3470e-01-4.3785e-012.1481e-01-7.3116e-021.6405e-02-2.1810e-031.3009e-04s133.5434e-02-1.8644e-025.9669e-03-1.0635e-038.1074e-050.0000e 000.0000e 00s141.2860e-01-4.8996e-021.2830e-02-2.1959e-032.2093e-04-9.8967e-060.0000e 00s15-7.1093e-04-2.4461e-053.4481e-05-5.9798e-063.5839e-070.0000e 000.0000e 00
[0141]
表6-2
[0142]
图8a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8e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43]
图9a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9b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9c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9d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9e示出了实施例3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44]
根据图8a至图8e、图9a至图9e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45]
实施例4
[0146]
以下参照图10至图12e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学摄像镜头。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4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47]
如图10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8。
[014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凸面,像侧面s13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8上。
[0149]
在本示例中,光学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为4.28mm,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为-4.79mm,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为20.40mm,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为1802.80mm,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为-37.69mm,光学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摄像镜头的
成像面s18在光轴上的距离)为9.87mm,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24mm。
[0150]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无穷远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139.4974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40.5356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为0.2230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in为0.6065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8.7860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3.3230,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2.2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62。
[0151]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22.1060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6.4287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为0.1051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m为0.7245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6.5562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2.4790,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2.5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62。
[0152]
表7-1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7-2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8-1和表8-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53][0154]
表7-1
[0155][0156]
表7-2
[0157][0158][0159]
表8-1
[0160]
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1.9577e 00-1.2059e 005.0757e-01-1.3933e-012.2623e-02-1.7002e-031.3373e-05s2-4.0259e-015.6120e-01-4.3813e-012.1387e-01-6.4744e-021.1136e-02-8.3257e-04s31.0945e-01-1.3118e-02-2.3480e-036.5184e-04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41.0446e 01-8.6990e 005.2698e 00-2.2444e 006.3496e-01-1.0692e-018.0991e-03s107.5994e 00-6.1836e 003.5822e 00-1.4413e 003.8266e-01-6.0275e-024.2656e-03s112.9321e 00-2.3742e 001.3607e 00-5.3887e-011.4021e-01-2.1562e-021.4850e-03s121.3596e 00-8.9738e-014.2490e-01-1.4048e-013.0754e-02-4.0003e-032.3372e-04s133.8380e-01-1.9249e-016.2726e-02-1.1940e-021.0046e-030.0000e 000.0000e 00s141.3067e 00-6.1590e-012.0060e-01-4.2954e-025.4413e-03-3.0902e-040.0000e 00s155.3406e-02-1.7929e-023.7792e-03-4.5545e-042.3934e-050.0000e 000.0000e 00
[0161]
表8-2
[0162]
图11a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1b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1c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1d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1e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63]
图12a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
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2d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2e示出了实施例4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64]
根据图11a至图11e、图12a至图12e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65]
实施例5
[0166]
以下参照图13至图15e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学摄像镜头。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5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67]
如图13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8。
[016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凸面,像侧面s13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8上。
[0169]
在本示例中,光学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为5.46mm,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为-6.70mm,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为60.19mm,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为103.10mm,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为-238.17mm,光学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在光轴上的距离)为11.35mm,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24mm。
[0170]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无穷远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118.83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34.53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为0.24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in为0.61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9.78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3.18,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2.4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71。
[0171]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21.45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6.24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为0.10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m为0.76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7.16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2.33,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3.0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68。
[0172]
表9-1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9-2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10-1和表10-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73][0174]
表9-1
[0175][0176]
表9-2
[0177]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6.0794e-032.3768e-02-1.0193e-013.5375e-01-8.1258e-011.2722e 00-1.3979e 00s2-1.3519e-023.8648e-02-2.8949e-022.6970e-031.9096e-02-2.2227e-021.2236e-02s3-9.5224e-022.6533e-01-3.8529e-013.8297e-01-2.8123e-011.4911e-01-5.3366e-02s4-8.2965e-022.5907e-01-4.0490e-014.5149e-01-3.9405e-012.6358e-01-1.2679e-01s10-3.6500e-022.5566e-02-2.3391e-021.2956e-02-4.7264e-03-3.3044e-061.4306e-03s11-3.4838e-022.1054e-02-1.8116e-03-3.7961e-027.3328e-02-7.9883e-025.6104e-02s121.3702e-022.2117e-021.1746e-04-1.8457e-022.8480e-02-2.8516e-021.9925e-02s131.0012e-022.0546e-024.8728e-03-2.4680e-024.4638e-02-5.2465e-024.1841e-02s14-2.1620e-021.5458e-02-4.8783e-029.5800e-02-1.2093e-011.0391e-01-6.2428e-02s15-5.5740e-025.9120e-03-3.7902e-031.4967e-02-2.3049e-021.9804e-02-1.0539e-02
[0178]
表10-1
[0179]
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
s11.0958e 00-6.1503e-012.4478e-01-6.7249e-021.2077e-02-1.2680e-035.8488e-05s2-3.2899e-031.6623e-041.1363e-04-1.8982e-05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31.1371e-02-1.0777e-03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44.0266e-02-7.4296e-035.9635e-04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10-1.0104e-033.2081e-04-3.9979e-05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11-2.5803e-027.5129e-03-1.2559e-039.1720e-050.0000e 000.0000e 000.0000e 00s12-9.6837e-033.2026e-03-6.8835e-048.6946e-05-4.9216e-060.0000e 000.0000e 00s13-2.2778e-028.3092e-03-1.9406e-032.6141e-04-1.5364e-050.0000e 000.0000e 00s142.6486e-02-7.8967e-031.6182e-03-2.1690e-041.7116e-05-6.0264e-070.0000e 00s153.4790e-03-6.3063e-041.8186e-051.8810e-05-4.3687e-064.2548e-07-1.6239e-08
[0180]
表10-2
[0181]
图14a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4b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c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4d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4e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82]
图15a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5b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5c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5d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5e示出了实施例5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183]
根据图14a至图14e、图15a至图15e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84]
实施例6
[0185]
以下参照图16至图18e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学摄像镜头。图1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6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186]
如图16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8。
[0187]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8上。
[0188]
在本示例中,光学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为11.77mm,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为-99.92mm,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为-88.80mm,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为-94.10mm,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为24.05mm,光学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在光轴上的距离)为12.19mm,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
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24mm。
[0189]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无穷远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69.68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20.25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为0.24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in为0.64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9.64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3.30,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2.6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71。
[0190]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19.47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5.66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为0.10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m为0.78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7.51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2.57,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3.3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71。
[0191]
表11-1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11-2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12-1和表12-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92][0193][0194]
表11-1
[0195][0196]
表11-2
[0197]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8.7506e-032.2285e-02-3.0354e-027.7988e-02-2.0413e-013.7445e-01-4.6997e-01s2-3.2842e-026.5068e-022.2404e-02-3.3777e-019.3602e-01-1.5964e 001.8553e 00s3-1.2005e-012.8543e-01-2.8484e-015.5451e-023.8842e-01-9.7581e-011.4161e 00s4-1.0678e-012.6896e-01-2.8614e-01-3.8720e-021.0848e 00-3.1033e 005.3077e 00s10-5.9506e-028.0467e-02-2.0463e-017.1808e-01-2.0453e 004.0231e 00-5.5193e 00s11-5.0328e-024.3313e-027.8878e-02-4.2208e-019.5261e-01-1.4208e 001.5013e 00s121.4970e-025.9300e-02-3.5189e-02-1.2878e-029.0312e-02-1.7632e-012.1533e-01s13-6.7637e-037.7169e-02-1.8442e-015.5216e-01-1.2416e 001.9810e 00-2.2496e 00s14-3.1881e-021.9773e-02-5.6505e-021.0351e-01-1.2222e-019.4775e-02-4.7455e-02s15-4.1778e-02-2.7792e-035.6441e-043.0862e-02-7.7015e-029.9025e-02-8.0365e-02
[0198]
表12-1
[0199][0200][0201]
表12-2
[0202]
图17a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7b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7c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7d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7e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203]
图18a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b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
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8c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18d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18e示出了实施例6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204]
根据图17a至图17e、图18a至图18e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05]
实施例7
[0206]
以下参照图19至图21e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7的光学摄像镜头。图1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7的光学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207]
如图19所示,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8。
[020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0为凸面,像侧面s11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2为凸面,像侧面s13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4为凸面,像侧面s15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6和像侧面s17。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7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8上。
[0209]
在本示例中,光学摄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为11.64mm,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为982841.77mm,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为-15.00mm,第五透镜的焦距f5为19.10mm,第六透镜的焦距f6为124.43mm,光学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在光轴上的距离)为11.80mm,光学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8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2.24mm。
[0210]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无穷远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37.32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10.85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in为0.22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in为0.67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8.68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3.25,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3.8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68。
[0211]
在本示例中,在被摄物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obj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16.03mm,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4.66mm,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34m为0.10mm,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m为0.79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为6.83mm,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f与光学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的比值f/epd为2.56,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为14.4
°
,光学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相对照度ri为0.65。
[0212]
表13-1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无穷远时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13-2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摄像镜头在物距为40mm时,第三透镜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单位均为毫米(mm)。表14-1和表14-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213][0214][0215]
表13-1
[0216][0217]
表13-2
[0218]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8.7506e-032.2285e-02-3.0354e-027.7988e-02-2.0413e-013.7445e-01-4.6997e-01s2-3.2842e-026.5068e-022.2404e-02-3.3777e-019.3602e-01-1.5964e 001.8553e 00s3-1.2005e-012.8543e-01-2.8484e-015.5451e-023.8842e-01-9.7581e-011.4161e 00s4-1.0678e-012.6896e-01-2.8614e-01-3.8720e-021.0848e 00-3.1033e 005.3077e 00s10-5.9506e-028.0467e-02-2.0463e-017.1808e-01-2.0453e 004.0231e 00-5.5193e 00s11-5.0328e-024.3313e-027.8878e-02-4.2208e-019.5261e-01-1.4208e 001.5013e 00s121.4970e-025.9300e-02-3.5189e-02-1.2878e-029.0312e-02-1.7632e-012.1533e-01s13-6.7637e-037.7169e-02-1.8442e-015.5216e-01-1.2416e 001.9810e 00-2.2496e 00s14-3.1881e-021.9773e-02-5.6505e-021.0351e-01-1.2222e-019.4775e-02-4.7455e-02s15-4.1778e-02-2.7792e-035.6441e-043.0862e-02-7.7015e-029.9025e-02-8.0365e-02
[0219]
表14-1
[0220]
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4.0624e-01-2.4000e-019.3922e-02-2.2548e-022.6689e-03-2.6441e-06-2.2761e-05s2-1.5059e 008.5668e-01-3.3727e-018.8895e-02-1.4672e-021.3210e-03-4.5436e-05s3-1.3883e 009.4591e-01-4.4821e-011.4485e-01-3.0451e-023.7570e-03-2.0686e-04s4-6.1173e 004.9100e 00-2.7572e 001.0642e 00-2.6937e-014.0292e-02-2.7014e-03s105.3781e 00-3.7471e 001.8540e 00-6.3630e-011.4406e-01-1.9362e-021.1709e-03s11-1.1437e 006.2848e-01-2.4634e-016.7117e-02-1.2077e-021.2911e-03-6.2144e-05s12-1.8019e-011.0590e-01-4.3727e-021.2427e-02-2.3141e-032.5406e-04-1.2454e-05s131.8287e 00-1.0632e 004.3711e-01-1.2379e-012.2922e-02-2.4936e-031.2065e-04s141.3909e-02-1.2542e-03-7.0135e-043.1926e-04-6.1942e-056.1413e-06-2.5350e-07s154.4018e-02-1.6702e-024.4038e-03-7.9254e-049.2900e-05-6.3947e-061.9613e-07
[0221]
表14-2
[0222]
图20a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0b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0c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0d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20e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无穷远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223]
图21a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1b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1c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21d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图21e示出了实施例7的在物距为40mm时光学摄像镜头的相对照度曲线,其表示不同像源高度所对应的相对照度。
[0224]
根据图20a至图20e、图21a至图21e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光学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25]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7分别满足表15中所示的关系。
[0226]
条件式/实施例1234567t56/t238.767.908.647.709.164.343.87r8/(r11 r12)1.010.881.291.261.061.771.91f1/r11.020.981.030.981.031.932.02ct1/et12.942.942.732.622.601.421.61et5/sag514.114.232.782.132.541.301.31(ct6 ct3in)/(ct6-ct3in)3.803.673.816.764.244.515.08f12/fin1.561.571.691.901.751.351.34f3456in/f123in2.491.771.741.421.762.644.00t45/t34m13.7914.0912.1414.1114.9913.5112.15
[0227]
表15
[0228]
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