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6:15: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养殖池集污、排污及其尾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尤其涉及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环保压力不断增加,其中,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高氮污水现时基本上都是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造成河道污染。这种粗放式的养殖模式己难以为继,国家农业农村部适时推出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其中对养殖池水产养殖的尾水提出了具体要求,重点任务是“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
3.现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养殖池尾水示范工程建设,技术方案各施各法,现时的主流方案以污水处理厂模式集中尾水收集,中央处理方式的方式进行,但在养殖池固体颗粒污物的集污、排污技术上存在短板,效率不如理想,集、排污率不到10%,极大地影响了尾水处理效果,同时其技术投资大、能耗高,并且水处理占地大,造成养殖经济效益难以为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其可通过水循环增氧装置推动养殖池内的水流定向流动,水流以螺旋向心加速方式运动,从而带动养殖池水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也以螺旋向心加速运动趋向养殖池中心的排污装置排出。
5.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水循环增氧装置、供气装置以及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的一端连通至养殖池的中部并形成为收集口;所述排污装置的另一端连通至养殖池外部;所述养殖池的周向上分布有多个所述水循环增氧装置;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绕收集口圆周间隔分布;所述水循环增氧装置包括循环增氧管,循环增氧管的底端形成为入口端,所述循环增氧管的顶端形成为出口端,各个循环增氧管的入口端均与所述供气装置连通;各个循环增氧管的出口端用于引导水气混合物由水平方向导出;各个循环增氧管的出口端朝向相同。
7.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增氧装置还包括曝气头以及进气管,所述曝气头由阶梯状的外套管以及散气环形成,所述外套管套装于入口端,所述散气环安装于外套管内并与外套管内壁间隔形成空腔;所述散气环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沿散气环中部呈环带状分布;所述进气管安装于所述循环增氧管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空腔,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于所述供气装置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增氧装置还包括弯管,所述弯管连接于所述出口端;各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的弯管弯折方向相同。
9.进一步地,所述供气装置包括鼓风机、供气管以及多个支管,供气管绕养殖池周向设置,多个支管的一端均与供气管连通;多个支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的进气
管连通。
10.进一步地,该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还包括植物滤池,所述植物滤池围设于养殖池的外周;所述排污装置的另一端连通至植物滤池内。
11.进一步地,该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还包括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吊装绳以及多个曝气管,所述吊装绳的两端连接于养殖池的两端;所述多个曝气管连接于吊装绳上并伸入所述养殖池内;多个曝气管沿吊装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曝气装置在养殖池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排污装置包括集污斗以及吸污管,所述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绕集污斗圆周间隔分布;集污斗的顶端形成为收集口;所述吸污管的一端连通至集污斗的底端;所述吸污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养殖池外部。
14.进一步地,所述排污装置还包括隔离管,隔离管罩设于收集口的顶端;所述隔离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集污孔。
15.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的侧壁上设有吸水管以循环泵,所述吸水管的一端与养殖池的底端连通,所述吸水管的另一端与养殖池的顶端连通;所述循环泵与吸水管连通。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养殖池内的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的循环增氧管可同时导入空气,空气可经各个循环增氧管的出口端在水平方向上导出,并且导出方向一致,因而可在养殖池内形成旋流,水流以螺旋向心加速方式运动,从而带动养殖池水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也以螺旋向心加速运动趋向养殖池中心的集污斗,通过低扬程轴流泵不间断地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抽入水培通心菜式人工湿地进行生物净化,经净化处理后回流至养殖池。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水循环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养殖池;11、吸水管;21、循环增氧管;22、弯管;23、外套管;24、散气环;25、进气管;31、鼓风机;32、供气管;41、收集口;42、排污管;43、隔离管;50、植物滤池;61、吊装绳;62、曝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23.如图1-4所示的一种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10、水循环增氧装置、供气装置以及排污装置,排污装置的一端形成为收集口41,收集口41连通至养殖池10的中部;而排污装置的另一端可连通至养殖池10外部。
24.具体在养殖池10的周向上分布有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将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绕收集口41圆周间隔分布,且水循环增氧装置包括循环增氧管21,循环增氧管21的底端形成为入口端,循环增氧管21的顶端形成为出口端。而各个循环增氧管21的入口端均与供气装
置连通,而各个循环增氧管21的出口端可引导水气混合物由水平方向导出;各个循环增氧管21的出口端朝向相同。
25.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发明的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时,以将该系统应用于养殖养殖池为例,在进行处理时,养殖池10内的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的循环增氧管21可同时导入空气,空气可经各个循环增氧管21的出口端在水平方向上导出,并且导出方向一致,水平导出的水气混合物可推动水流朝同一方向流动,因而可在养殖池10内形成旋流,水流以螺旋向心加速方式运动,从而带动养殖池水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也以螺旋向心加速运动趋向养殖池中心的集污斗,通过低扬程轴流泵不间断地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抽入水培通心菜式人工湿地进行生物净化,经净化处理后回流至养殖池。
26.需要说明的是,养殖池活水养殖系统通过对养殖池水不间断的定向流动,并且流动方向高度一至,实现养殖池集、排污的同时,养殖池水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得到不间断的移除,模拟活水养殖系统,使池塘的净化力大于污染率,保持了池塘生态系统的水质稳定,降低池塘养殖鱼的生病率,避免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抗生素,使得养殖出来的鱼,相对于传统养殖池养殖的鱼的品质更高。
27.经过发明人定期抽取池塘的池水测试证明,在养殖池使用半年后每隔三天检测的水质指标如下:第一天:
28.项目养殖动态检测氨氮,mg/l0.005亚硝酸盐,mg/l0.005ph值7.79总碱度,mg/l150硬度,mg/l145
29.第四天:
30.项目养殖动态检测氨氮,mg/l0.005亚硝酸盐,mg/l0.006ph值7.78总碱度,mg/l150硬度,mg/l145
31.第七天:
32.项目养殖动态检测氨氮,mg/l0.005亚硝酸盐,mg/l0.006ph值7.77总碱度,mg/l150硬度,mg/l145
33.第十天:
34.项目养殖动态检测氨氮,mg/l0.005亚硝酸盐,mg/l0.005ph值7.78总碱度,mg/l150硬度,mg/l145
35.由此可见,养殖半年后的池塘水质保持持续稳定,比《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所要求的一级池塘水质要求要好,无需对养殖池塘水进行排污和尾水处理。
36.本实施例中的水循环增氧装置还包括曝气头以及进气管25,曝气头包括呈阶梯状的外套管23以及散气环24,将外套管23套装于入口端,外套管23呈阶梯状,装配时,外套管23内径较小的部分可套装在入口端,而外套管23内径较大的部分可安装上述散气环24,散气环24可与外套管23内壁间隔形成空腔。
37.另外,还可在散气环24上设有气孔,气孔沿散气环24中部呈环带状分布进气管25安装于循环增氧管21的外部;进气管25的一端连通于空腔,进气管25的另一端于供气装置连通。
38.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水气混合物导入时,进气管25与供气装置相连,进气管25可将空气导入空腔,并通过环状的气孔射入主管内,形成相互对射的高速气泡流,气泡流在管内迅速相互碰撞,进一步水气混和成微气泡,通过微气泡的上升动能,推动水流上升,并由出口端导出以水平推动水气混合物,形成水泵一样的泵水效果,从而实现了低压力损失、微气泡曝气的立体循环增氧效果。现场实测,出水口的气水混和比为1:5,即1立方的气能循环5立方的水,水循环能力相当优越。
39.而水流由下至上推动,形成养殖池水的上下层水的水温及溶氧落差非常小,几乎持平,杜绝了因天气突变而引起的反塘现象。
40.此外,上下水对流的养殖池活水养殖系统在白天太阳光照的作用下藻类产生的大量的氧气被养殖池水充分混和,使得系统储存了大量的氧气,以供晚上使用,极大地减轻晚上的增氧压力,节约电能,减少生产中的电费开支。
41.由于养殖池水上下层的溶氧和水温相关无几,增加了鱼的活动空间,提高了养殖产量,并且养殖池底部的剩余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在高溶氧下被充分得到分解,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自净能力。
42.进一步地,水循环增氧装置还包括弯管22,弯管22连接于出口端;各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的弯管22弯折方向相同,即在装配时,可通过将弯管22的直管段可装配在循环增氧管21的出口端,而弯折段则可引导水气混合物以及水流水平导出。
4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弯管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直角弯头结构来实现。
44.进一步地,供气装置包括鼓风机31、供气管32以及多个支管,将供气管32绕养殖池10周向设置,而多个支管的一端均与供气管32连通,而多个支管的另一端与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的进气管25连通。即进行增氧时,空气可经鼓风机31鼓入供气管32,并经过多个支管同时导入进气管25,进气管25设置有流量开关(图中未标示)调节空气流量,如此便可同步导入水气混合物,形成的旋流流速相同。
45.当然,上述鼓风机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罗茨风机,且支管与水循环增氧装置的进气管之间可以连接有气阀,通过气阀可以调整进气量。
46.本实施例中,该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还包括植物滤池50,将植物滤池50围设于养殖池10的外周,而上述排污装置的另一端连通至植物滤池50内。在因养殖池活水养殖系统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营养的尾水及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在养殖池10内的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推动水流形成旋流后,水流以螺旋向心加速方式运动,从而带动养殖池水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也以螺旋向心加速运动趋向养殖池中心的集污斗,经排污装置排出至植物滤池50,可直接在植物滤池50得到就地生物净化处理,实现系统外零排污。
47.进一步地,该高效净化池塘养殖系统还包括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吊装绳61以及多个曝气管62,吊装绳61的两端连接于养殖池10的两端;多个曝气管62连接于吊装绳61上并伸入养殖池10内;多个曝气管62沿吊装绳6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8.即可在养殖池10的水面上方1米处架设吊装绳61,该吊装绳61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钢铰线,沿线布设曝气管62,每段曝气管62长为4米,各个曝气管62均可伸入养殖池10内,用于养殖池加强增氧,各个曝气管62设置有流量开关(图中未标示)调节空气流量,增氧采用微气量方式,这可极大地提高增氧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曝气增氧时对旋流水体的干扰,为集污创造关键条件,微气增氧管的布设长度和空气流量可根据养殖池面积及养鱼量而设定。
49.具体的是,上述曝气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曝气装置在养殖池1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曝气更加均匀。
50.而曝气管62采用吊装绳61吊装的方式,在曝气管62堵塞进行清理时,将吊装绳61拉起,将曝气管62拉起进行清理即可,方便拆装。
51.当然,上述吊装绳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钢绞绳,钢绞绳的强度较好。此外,上述曝气管的长度可以设置为4米长,且曝气管设置的深度为离池塘底部上的10厘米处,能够更好的溶氧于池水。
5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排污装置包括集污斗以及吸污管,将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绕集污斗圆周间隔分布,在此结构基础上,集污斗的顶端形成为收集口41,而吸污管的一端连通至集污斗的底端;吸污管的另一端连通至养殖池10外部。即在养殖池水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可经集污斗集中导出,再经排污管42导出即可,排污效率更高。
53.进一步地,排污装置还包括隔离管43,将隔离管43罩设于收集口41的顶端;隔离管43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集污孔。如此,在旋流的作用下,养殖池水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可经集污孔导入隔离管43内部,并导入集污都内,而集污孔可避免养殖池内的小鱼跑进集污斗内,被低扬程轴流排污泵抽走。
54.进一步地,养殖池10的侧壁上设有吸水管11以循环泵,吸水管11的一端与养殖池10的底端连通,吸水管11的另一端与养殖池10的顶端连通;循环泵与吸水管11连通。如此,可通过循环泵使水流经吸水管11由下至上实现循环,吸水管11的出口方向可与循环增氧管21的出口端方向一致,保持对养殖池水的惯量叠加。
55.需要说明的是,将本技术方案具体在应用时,在池塘的四周相隔20米安装一套水
循环增氧装置;水循环增氧装置的吸水口设置在沿池塘底部边沿,出水口设置在池塘水面离池塘边30厘米处;水循环增氧装置包括循环增氧管,水循环增氧装置的底端形成为吸水口端,循环增氧管的顶端形成为出水口端,各个循环增氧管均与供气装置连通,并安装气量调节开关;各个水循环增氧装置的出口端通过直角弯头引导水流水平方向导出,各个循环增氧管的出口端朝向相同,以形成惯性叠加效应。
56.本发明可通过多个水循环增氧装置形成的水循环系统令池塘水大量地上下对流,并且推动池塘内的池水定向流动,因排污装置的吸污口设计在池塘正中央的集污斗内,在尾水排泵的共同作用下,池塘水流以螺旋向心加速方式运动,从而带动池塘水里的含残饵、粪便等有机颗粒废弃物也以螺旋向心加速运动趋向养殖池中心的排污装置排出水培通心菜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池,净化后的尾水回至池塘。
57.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