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1:52: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品质优良,大小相对均一的茶叶;s2、使用流动的饮用水对s1步骤中的采摘得到的茶叶进行清洗,并于阴凉处将清洗之后的茶叶自然沥干;s3、使用杀青机对s2步骤清洗沥干进行杀青;s4、使用捻揉机对s3步骤得到的杀青之后的茶叶进行捻揉;s5、使用炒茶装置对s4步骤得到的捻揉之后的茶叶进行炒制,得到含水量为5-6%的茶叶;s6、使用烘烤机对s5步骤得到的茶叶回火干燥,直至茶叶的含水量为3.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的杀青机型号为sk-90,控制杀青机内温度220-260℃,连续杀青4-6min,杀青之后茶叶水分为45-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捻揉机型号为hk-22,在捻揉时,先以转速为45-55rpm连续捻揉8-10min,并在捻揉2-3min时,向茶叶中加入400ml饮用水,然后捻揉机以5rpm的速度提高至80-85rpm,并持续捻揉16-18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骤中的烘烤机的型号为h2177,将茶叶平铺在烘盘上,控制茶叶铺设厚度在1.5-2.5cm,设置烘烤温度为95-105℃,烘烤时间为1.5-2h,期间每隔30min翻动茶叶一次,得到茶叶的含水量约为4-4.5%,然后再以100-110℃温度烘烤2-2.5h,期间每隔40min翻动茶叶一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茶装置包括灶体(1),所述灶体(1)的顶部安装有环形板(6),环形板(6)的顶部固接有u形板(15),所述u形板(15)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6),所述环形板(6)的内侧安装有炒茶锅(11),所述炒茶锅(1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传动轴(17),所述传动轴(17)的顶部延伸至u形板(15)的顶部、并与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7)的底部固接有圆弧形结构的翻料板(18),所述炒茶锅(11)与翻料板(18)同圆心,且翻料板(18)的半径大于炒茶锅(11)的半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1)的顶部设有灶膛(2),所述灶体(1)的外部一侧开设有与灶膛(2)相连通的操作口(19),灶膛(2)的内侧安装有防护网(5),所述灶体(1)的底部开设有集灰槽(3),所述灶体(1)的外部一侧底部开设有与集灰槽(3)相连通的清理口(20),所述灶膛(2)与集灰槽(3)之间设有炉箅(4)。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6)的一侧外壁通过铰链(7)与灶体(1)的外壁铰接,所述灶体(1)远离铰链(7)一端的两侧外壁均铰接有伸缩杆(8),两个所述伸缩杆(8)的伸长端分别与环形板(6)的两侧外壁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6)的内侧壁开设有环形槽(9),所述环形槽(9)的内侧壁固接有多个弹簧(12),所述炒茶锅(11)的顶部固接有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的外圈延伸至环形槽(9)的内侧、并与多个弹簧(12)的另一端固接,所述限位环(10)位于环形槽(9)内侧的一端与环形槽(9)相吻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板(18)的截面为扇形结构,且翻料板(18)的圆弧面与炒茶锅(11)的内侧面贴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减少茶叶破碎的茶叶制作工艺,针对现有技术中茶叶在加工过程容易破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品质优良,大小相对均一的茶叶;S2、使用流动的饮用水对S1步骤中的采摘得到的茶叶进行清洗,并于阴凉处将清洗之后的茶叶自然沥干;S3、使用杀青机对S2步骤清洗沥干进行杀青。本发明结构合理,结构稳定,操作简单,不仅有效的减少了茶叶破碎量,还有效的提高了茶叶的炒制效率,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3/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