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0:04: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航空发动机为飞行器的动力装置,一般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将热能转化为旋转式机械能,以为飞行器飞行提供动力。航空发动机包括机匣以及设置在机匣内的转子,转子包括压气机转子及涡轮转子,其中涡轮转子的叶盘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叶片,工作时,工质驱动涡轮转子的叶片旋转以带动转轴转动,进而输出动力。
3.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涡轮叶片的叶尖与机匣内壁的间隙在允许范围内,一般需要通过检测装置对此间隙进行检测;具体地,检测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及安装架,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架上,在机匣对应叶片的位置设有开孔,通过安装架将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开孔处,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每个叶尖至其的距离。
4.然而,相关技术中,仅可以检测开孔对应的机匣内壁与各叶片之间的距离,而机匣内壁的沿周向的其他位置与叶片之间的距离不能被检测,导致不能全面检测机匣内壁与各叶片之间的距离,使得检测装置的检测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用以解决无法确认机匣内壁沿周向的其他位置与叶片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以影响发动机性能的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安装单元以及图像获取装置;所述驱动单元用于与所述转子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转子在机匣内转动;所述安装单元用于设置在所述涡轮转子一端,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转接轴及同步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架用于与机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可转动的与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且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轴线与所述转子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同步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转接轴连接,所述同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接轴与所述转子同步转动;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轴上,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涡轮叶片的叶尖与所述机匣内壁的图像,以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所述叶尖与所述机匣内壁之间的距离。
7.进一步,所述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接轴上,所述光源用于向所述机匣内壁和所述叶片之间发射光线。
8.进一步,所述光源包括线结构光投射器,所述线结构光投射器产生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转子的轴线位于该平面内。
9.进一步,所述安装单元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转接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线结构光投射器和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10.进一步,所述同步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主轴与所述第一转接轴传动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固定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环中的第一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用于连接所述机匣;
12.所述第一轮毂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转接轴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转动孔内。
13.进一步,第一固定环的周向环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吊环。
14.进一步,所述第一转接轴还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转子的轴孔中,所述第一转接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轴孔配合的支撑轴承。
15.进一步,所述驱动单元用于设置在压缩机转子端,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安装架及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机匣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可转动的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用于与所述转子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主轴与所述第二转接轴传动连接。
16.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第二固定环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环中的第二轮毂,所述第二固定环用于与所述机匣连接,所述第二轮毂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转接轴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第二转动孔内,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二轮毂连接。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安装单元以及图像获取装置,驱动单元用于与转子传动连接,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转子在机匣内转动,安装单元用于设置在涡轮转子一端,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转接轴及同步驱动装置,第一转接轴可转动的与第一安装架连接,且第一转接轴的轴线与转子的轴线共线设置;第一安装架用于与机匣连接,同步驱动装置与第一转接轴传动连接,同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转接轴与转子同步转动,图像获取装置设置在第一转接轴上,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涡轮叶片的叶尖与机匣内壁的图像,图像获取装置转动一周即可获取叶片周向的叶尖间隙,进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可靠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检测装置的安装单元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检测装置的驱动单元的轴侧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检测装置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检测装置的安装单元的右视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0机匣;
ꢀꢀꢀꢀꢀꢀꢀꢀꢀꢀꢀꢀꢀꢀꢀ
100-转子;
26.110-涡轮转子;
ꢀꢀꢀꢀꢀꢀꢀꢀꢀꢀ
120-压气机转子;
27.131-前轴颈;
ꢀꢀꢀꢀꢀꢀꢀꢀꢀꢀꢀꢀ
132-后轴颈;
28.140-叶片;
ꢀꢀꢀꢀꢀꢀꢀꢀꢀꢀꢀꢀꢀꢀ
150-静叶;
29.20-安装单元;
ꢀꢀꢀꢀꢀꢀꢀꢀꢀꢀꢀ
210-第一安装架;
30.211-第一固定环;
ꢀꢀꢀꢀꢀꢀꢀꢀ
212-第一轮毂;
31.213-第一连接杆;
ꢀꢀꢀꢀꢀꢀꢀꢀ
214-吊环;
32.220-第一转接轴;
ꢀꢀꢀꢀꢀꢀꢀꢀ
230-第一伺服电机;
33.240-定位盖;
ꢀꢀꢀꢀꢀꢀꢀꢀꢀꢀꢀꢀ
241-定位轴套;
34.242-端盖;
ꢀꢀꢀꢀꢀꢀꢀꢀꢀꢀꢀꢀꢀꢀ
243-安装环;
35.244-第一轴承;
ꢀꢀꢀꢀꢀꢀꢀꢀꢀꢀ
245-第一支撑环;
36.250-支撑轴承;
37.30-图像获取装置;
ꢀꢀꢀꢀꢀꢀꢀ
310-摄像机;
38.320-线结构光投射器;
ꢀꢀꢀꢀ
321-线结构光;
39.330-固定座;
ꢀꢀꢀꢀꢀꢀꢀꢀꢀꢀꢀꢀ
331-安装座;
40.332-支撑座;
41.40-驱动单元;
ꢀꢀꢀꢀꢀꢀꢀꢀꢀꢀꢀ
410-第二伺服电机;
42.420-第二安装架;
ꢀꢀꢀꢀꢀꢀꢀꢀ
421-第二固定环;
43.422-第二轮毂;
ꢀꢀꢀꢀꢀꢀꢀꢀꢀꢀ
423-第二连接杆;
44.424-第二支撑环;
ꢀꢀꢀꢀꢀꢀꢀꢀ
430-第二转接轴。
45.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46.航空发动机的转子包括压气机转子、涡轮转子,二者共轴。压气机转子及涡轮转子上均设有叶轮,叶轮包括叶盘及安装在叶盘外周的叶片,叶片的顶端成为叶尖,叶尖与机匣内壁之间的距离称为叶尖间隙,叶尖间隙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及效率,就要使转子叶尖间隙尽可能小,以减少因工作介质的泄露而造成的损失,然而间隙过小,容易使叶尖与机匣发生碰摩,影响发动机的安全,因此在安装过程中,确定叶尖间隙的大小在允许范围内,是保证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因素。
47.相关技术中,一般需要通过检测装置对此叶尖间隙进行检测,检测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及安装架,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安装架上,在机匣对应叶片的位置设有开孔,通过安装架将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开孔处,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每个叶尖至其的距离。
48.然而,由于加工精度不足导致机匣内壁圆度不够,亦或受机械载荷的影响,易使得机匣产生挠曲,导致叶片沿周向的叶尖间隙产生较大变化,而相关技术中仅对一个位置的叶片进行测量显然是不能确保整周的叶尖间隙皆在允许范围内,进而无法保证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要求。
49.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安装单元以及图像获取装置,其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转子在机匣内转动,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转接轴及同步驱动装置,第一转接轴可转动的与第一安装架连接,图像获取装置安装在第一转接轴上,第一转接轴受同步驱动装置驱动与转子同步转动,图像获取装置转动一周即可获取叶片周向的叶尖间隙;也就是说,图像获取
装置可以检测叶片与机匣内壁各处的叶尖间隙,以避免部分机匣内壁与叶片之间的叶尖间隙超出允许范围,进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检测可靠性。
5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的范围。
5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检测装置的安装单元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检测装置的驱动单元的轴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检测装置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检测装置的安装单元的右视图。
52.请参照图1,航空发动机主要包括机匣10、以及位于机匣10内的压气机、燃烧器及涡轮,压气机主要负责从周围大气中吸入空气,并将空气增压,增压后的空气供给燃烧室燃烧,经燃烧室燃烧后的高温高压气体流经涡轮,并带动涡轮旋转,以输出机械能。压气机包括压气机转子120,涡轮包括涡轮转子110,压气机转子120与涡轮转子110共轴,二者组成航空发动机的转子100;其中转子100包括转轴、叶轮及叶片140,叶盘安装在转轴上,叶盘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叶片140,叶盘为多级,多级叶盘沿转轴的轴线间隔的设置,其中转轴包括位于压气机转子120上的前轴颈131(图1中的左端)及位于涡轮转子110上的后轴颈132(图1中的右端),前轴颈131的端部设有定位轴承。由于叶片随转轴转动,因此转子上的叶片也称为动叶,涡轮转子110的每一级叶盘朝向前轴颈131的一侧设有导流作用的静叶150,静叶150安装在发动机机匣10内壁上,为避免静叶150影响叶尖间隙的检测,本实施例中的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可对涡轮转子110远离前轴颈131的叶片140的叶尖间隙进行检测。
53.继续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单元40、安装单元20以及图像获取装置30;其中驱动单元40与转子100传动连接,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转子100在机匣10内转动。
54.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40可以设置在航空发动机靠近压气机转子120的一端(即压气机转子端)、且驱动单元40与前轴颈131连接,当然驱动单元40也可以置在航空发动机靠近涡轮转子110的一端(即涡轮转转子端)、且驱动单元40与后轴颈132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但为更好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下述皆以驱动单元40置于靠近压气机转子120端为例进行说明。
55.进一步,驱动单元40可以以手动的方式驱动,也可以以自动的方式驱动,只要能驱动转子转动的装置皆可以,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示例性地,驱动单元40包括手摇部及联轴器,其中手摇部上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通过联轴器与前轴颈131连接,使用时,手动的方式驱动手摇部转动,进而带动转子100的转动;当然驱动单元40也可以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前轴颈131连接,启动驱动电机即可带动转子100转动。
56.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单元20可以设置在航空发动机靠近涡轮转子110的一端,安装单元20包括第一安装架210、第一转接轴220及同步驱动装置,第一安装架210用于与机匣10连接,第一转接轴220可转动的与第一安装架210连接,且第一转接轴220的轴线与转子的轴线共线设置;同步驱动装置与第一转接轴220传动连接,同步驱动装置用于驱
动第一转接轴220与转子100同步转动。
57.进一步,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架210主要是起安装及支撑作用的架子,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架210包括第一固定环211、以及位于第一固定环211中的第一轮毂212,第一轮毂212与第一固定环211连接;第一固定环211用于连接机匣10。其中,可以在第一轮毂212和第一固定环211之间设多个第一连接杆213,多个第一连杆213环绕第一转接轴220的轴线等间隔的设置;第一连接杆213一端与第一轮毂21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环211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杆213实现第一固定环211与第一轮毂212的连接。
58.示例性的,第一固定环211沿周向设有多个螺栓孔,通过紧固螺栓穿过螺栓孔后与机匣10连接,进而实现第一安装架210与机匣10的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安装单元固定在机匣10上,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59.如图1、图2所示,第一轮毂212上设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转接轴220可转动的穿设在转动孔内。进一步地,在第一转接轴220与第一转动孔转动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一轴承244,以提高第一转接轴220在第一转动孔转动的稳定性及顺畅性。
60.此外,继续参照图1、图2,还可以在第一固定环211上沿周向环设有多个吊环214,吊环214均匀分布。如此设置,便于从不同方位对检测装置进行吊装,操作方便。
61.示例性的,吊环214包括吊耳及连接部,吊耳和连接部间通过铰接轴连接,吊耳可绕铰接轴转动,连接部可以与第一固定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当然,吊环214也可以包括环体,环体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固定环连接,当然环体也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与第一固定环形成一体结构。
62.在另一些实施中,第一安装架210还可以包括钢板及套环,钢板的端部可以通过紧固螺栓与机匣10连接,实现第一安装架210与涡轮端机匣10的连接;钢板的中部设有通孔,套环焊接在通孔处,套环的轴线与通孔的中心线共线,第一转接轴220穿设在套环内,并可绕套环转动。
63.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轴220可相对于第一安装架210转动,以使其在同步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转子100同步转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接轴220可以与后轴径132传动连接,也就是说,驱动单元40和转子100构成了同步驱动装置,以使得第一转接轴220能够与转子100同步转动。当然,本实施例中,同步驱动装置还可以为其他的能够带动第一转接轴与转子100同步转动的装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6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图像获取装置30设置在第一转接轴220上,并随第一转接轴220转动,图像获取装置30用于获取涡轮叶片140的叶尖与机匣10内壁的图像,以根据图像获取叶尖间隙。
65.一些实施例中,图像获取装置30可以包括双目相机,双目相机安装在第一转接轴220上,并随第一转接轴220转动,双目相机为利用双目视觉原理制成的装置。从两点或多点观测一个物体,获取不同视角下的图像,根据图像之间像素的匹配关系,并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像素之间的偏移来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以此方法来计算叶尖间隙。
66.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图像获取装置30也可以包括摄像机310,在同步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接轴220随转子100同步转动的过程中,摄像机310可以拍摄自身对应的叶片140与机匣10内壁各处的图像,进而通过图像分析,即可获得叶片140与机匣10内壁各处之间的叶片间隙。
67.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光源,光源设置在第一转接轴220上,光源用于产生照射在图像获取装置对应的叶片140和机匣10内壁的光线。如此设置,可以为图像获取装置提供照明光线,以获取更加清晰的图形,进而提高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的精度。
68.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光源包括线结构光投射器320,线结构光投射器320包括点光源发射器及波浪透镜,点光源发射器发出的光束通过波浪透镜折射后形成线结构光321;线结构光会在对应的叶片140和机匣10内壁上形成线状光斑;线结构光投射器320产生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转子的轴线位于该平面内,也就是说投射在叶尖间隙的线结构光与机匣10内壁的直径重合,进而方便后期的图像处理。
6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源还可以为led光源,led光源安装在第一转接轴上,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待测叶片及机匣内壁间,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7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的检测过程为:在转子100安装于机匣10内后,将图像获取装置30安装在第一转接轴220上,安装单元20安装在涡轮转子110端的机匣10上,图像获取装置30对准待测叶片140的叶尖间隙,将驱动单元40与转子100连接。驱动单元40驱动转子100转动,同步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接轴220与转子100同步转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图像获取装置30采集对应叶片140的叶尖间隙图像,并将获取的图像传送至计算机,由计算机分析并计算叶尖间隙。图像获取装置30随第一转接轴220转动一周即可获取叶片140与机匣10内壁之间的叶尖间隙,以避免叶间间隙超出允许范围;其中允许范围为叶尖间隙不影响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最大范围。
71.进一步的,可以在图像获取装置30随第一转接轴220转动一周后,使转子100和第一转接轴220停止转动,再使第一转接轴220相对于转子100转动一定角度,此时图像获取装置30可以对准下一叶片140,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获取下一叶片140与机匣10各侧壁之间的叶尖间隙。如此重复,即可获得各叶片140与机匣10各侧壁之间的叶尖间隙。
7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驱动单元40与转子100传动连接,驱动单元40驱动转子100在机匣10内转动;安装单元20设置在涡轮转子110一端,安装单元20包括第一安装架210、安装在第一安装架210上的第一转接轴220及同步驱动装置,第一转接轴220可转动的与第一安装架210连接,且第一转接轴220的轴线与转子100的轴线共线设置;第一安装架210与机匣10连接,同步驱动装置与第一转接轴220传动连接,同步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接轴220与转子100同步转动;图像获取装置30设置在第一转接轴220上,图像获取装置30用于获取涡轮叶片140的叶尖与机匣10内壁的图像,图像获取装置30随第一转接轴转动一周即可获取叶片140与机匣各侧壁之间的叶尖间隙,以避免叶片140与机匣10的部分侧壁之间的叶片间隙超出允许范围,进而保证了发动机的性能要求。
73.进一步,如图1、图4所示,安装单元20还包括固定座330,固定座330与第一转接轴220可拆卸的连接,线结构光投射器320和图像获取装置30均设置在固定座330上。安装时,将线结构光投射器320及图像获取装置30预先安装在固定座330上,然后再将固定座330安装在第一转接轴220上,拆卸时,可直接拆下固定座330。通过上述设置,与线结构光投射器320及图像获取装置30直接安装在第一转接轴220上的安装方式相比,避开了机匣10内安装空间受限的因素,方便了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检测装置的拆装。
74.如图4所示,示例性的,固定座330可以包括安装座331及支撑座332,安装座331包
括第一钢板及第二钢板,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成90
°
连接,以形成直角形支架,在安装架两个形成直角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加强筋,以提高安装架的强度。第一钢板上设有安装孔,第一转接轴220背离转子100的端部设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上设有切削平面,切削平面上设有与安装孔相配合的螺纹孔,并在安装孔中拧入螺栓,通过螺栓实现固定座330与第一转接轴220的连接。支撑座332为的板状结构,支撑座332安装在第二钢板背离第一钢板的端部,示例性的,支撑座332焊接在第二钢板上,值得说明的是,支撑座与第一钢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以使支撑座沿第一钢板向涡轮叶片叶尖方向倾斜,线结构光投射器320及图像获取装置30安装在支撑座332上,线结构光投射器320及图像获取设备沿着支撑板倾斜,以使得光线能设在叶尖上。上述设置,使得固定座330稳定的安装在第一转接轴220上,并为图像获取装置30及线结构光投射器32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75.如图1所示,在第一安装架210包括第一固定环211的实施例中,第一转接轴220背离第一轮毂212的一端用于穿设在转子100的轴孔中,第一转接轴220上设置有与轴孔配合的支撑轴承250。后轴颈132通过支撑轴承250套设在第一转接轴220的端部,第一转接轴220为后轴颈132提供支撑及定位。后轴颈132通过支撑轴承250相对第一转接轴220转动。上述设置实现了对后轴颈132的定位及支撑,也对转子100起到定心的作用,避免了由于转子100的悬臂结构产生的转子100变形,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现象,进而提高了航空发动机的叶尖间隙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76.在一些可能实现的实施例中,同步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30,第一伺服电机230设置在第一安装架210上,第一伺服电机230的主轴与第一转接轴220传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30可以由控制系统控制其转速等运动状态,以实现第一转接轴220与转子100同步转动。上述设置,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可操作性更强及可控制性,方便了检测过程,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77.进一步,如图2所示,在第一安装座331包括第一固定环211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接轴220背离转子100的端部与驱动轴的一端连接,驱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230的主轴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30的机壳连接在第一轮毂上。
78.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轮毂212上还可以设有定位盖240,定位盖240包括定位轴套241及安装在定位轴套241一端的端盖242,安装时,端盖242背离涡轮转子110端设置,其中定位轴套241中段的外壁上沿周向环向设有安装环243,安装环243上沿周向设有安装孔,第一轮毂212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将定位盖240连接在第一轮毂212上;第一轮毂212朝向转子100的端部设有定位止孔,定位止孔的直径小于第一转动孔的直径,第一转接轴220与第一转动孔之间设有第一轴承244,第一轴承244的外圈的一个端面与定位止孔的孔端面相抵,定位轴套241的外径小于第一转动孔的内径,定位轴套241的端部顶在第一轴承244的外圈的另一个端面,以实现对第一转接轴220的轴向定位。在端盖242上设有第一支撑环245,端盖242上设有中心孔,第一转接轴220穿过中心孔与第一伺服电机230的主轴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30机壳连接在端盖上。
79.在驱动单元40包括驱动电机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可以为转速不可控的电机,通电后电机即可驱动转子100转动,相应的,驱动单元40还可以包括角度编码器,通过角度编码器,能够实施反馈转子100转过的角度,角度编码器的检测参数还可以与叶尖间隙耦合,以定位转子100在各相位时的叶尖间隙值,以便更全面的分析变化的原因,并且可以为
后期对转子100的调整提供依据。
80.使用时,在驱动电机为转速不可控的电机且设置了角度编码器的实施方式中,电机驱动转子100转动,角度编码器向控制系统反馈转子100的转动参数,控制系统通过可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30的转速实现第一转接轴220与转子100的同步转动。
8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电机还可以为第二伺服电机410,通过第二伺服电机410可精准控制转子100转速并获取角位移参数,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可控性,并同时也实现了对不同叶尖间隙的相位角的定位,与转速不可控电机相比,检测装置的可控性更强,操作更加方便,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检测过程的难度。
82.在同步驱动装置为第一伺服电机230的实施例中,第一伺服电机230带动第一转接轴220转动,第二伺服电机410带动转子100转动,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30与第二伺服电机410同步,则可控制转子100与图像获取装置30同步转动。使用时,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30及第二伺服电机410同步转动,转动一圈后,完成对一个叶片140周向叶尖间隙的检测,保存结果。单独驱动第一伺服电机230转动一定角度,将图像获取装置30对准其他叶片140,然后驱动第一伺服电机230与第二伺服电机410同步转动,完成一周后,保存结果,再次单独驱动第一伺服电机230,依次类推,完成涡轮末级的全部叶片140的周向叶尖间隙的检测。上述设置中,第一转接轴220及转子100分别由第一伺服电机230及第二伺服电机410独立驱动,通过控制两个伺服电机来控制转子100与第一转接轴220的同步转动,与设置角度编码器反馈的方式相比,可控制的因素更多,则使得检测的条件更加全面性,更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8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单元40设置在压缩机转子端,驱动单元40还可以包括第二安装架420及第二转接轴430,第二安装架420与机匣10连接,第二转接轴430可转动的与第二安装架420连接,第二转接轴430用于与转子100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安装架420上,驱动电机的主轴与第二转接轴430传动连接。上述设置中,第二安装架420固定在机匣10上,为驱动单元40提供了可靠的支撑,避免了因驱动单元40过重引起的转子100变形,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84.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第二安装架420包括第二固定环421以及位于第二固定环421中的第二轮毂422,第二固定环421用于与机匣10连接,且与安装单元20相对设置,其中,在第二轮毂422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杆423,多个第二连杆423环绕第二转接轴430的轴线等间隔的设置,第二连接杆423一端与第二轮毂42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环421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杆423实现第二固定环421中与第二轮毂422的连接,上述设置,为驱动单元40提供了可靠的支撑,且安装方便。
85.如图1所示,第二轮毂422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孔,第二转接轴430可转动的穿设在第二转动孔内,当然也可以在第二转动孔与第二转接轴430间设有第二轴承,以使得第二转接轴430的转动更加顺畅.
86.继续参照图1,第二转接轴430的一端用于与转子100传动连接,其中第二转接轴430与前轴颈131间设有转接部,转接部一端开有凹槽,前轴颈131安装在凹槽内,转接部侧壁上沿径向安装有紧钉螺钉,紧钉螺钉的端部拧入转子100侧壁对应的螺纹孔中,以实现前轴颈131与转接部的连接;凹槽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与第二转接轴430的一端通过螺接或铆接的方式连接,上述设置,为驱动轴与转子100之间的传动连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87.进一步,第二轮毂422上设有第二支撑环424,第二支撑环424一端固定在第二轮毂422上,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机壳连接,以实现对驱动电机的固定及支撑。
8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8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