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5:47: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ppr管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ppr管,是一种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为原料的热塑性管材,ppr管的生产加工一般需要经过热塑初步成型、冷却成型、裁切三个步骤,冷却成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ppr管的强度并对其进行冷却,防止裁切时ppr管发生形变以及避免裁切后工人搬运时被烫伤。
3.目前常见的ppr管的冷却成型装置大多直接使用冷水对热塑成型的管材进行浸泡冷却或者喷淋冷却,其中,喷淋冷却方式水层薄、水流流动速度快,冷却效果更好。现有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一般包括喷淋组件、包裹于喷淋组件外的防护外壳,喷淋组件包括输水管及设置于输水管外壁上的多个喷头,冷却期间不断地对热塑后输入冷却成型装置内的ppr管喷淋冷水,喷淋后的冷水通过防护外壳上的出水口排走。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对ppr管进行不断喷淋需要使用大量的冷水,喷淋后直接通过出水口排走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ppr管冷却成型装置的回水利用,本技术提供一种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包括集水槽、设置于所述集水槽外构成防护罩的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上架设有喷淋组件,所述防护外壳内设置有用于传送ppr管的多个转动支撑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多组供水管以及设置于所述供水管上的多个喷头,所述集水槽下方连接有回水管道,所述回水管道连通有用于给所述喷淋组件供水的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接有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出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淋组件对热塑后的ppr管不断喷淋冷水使其冷却的过程中,水箱能够给喷淋组件不断供水,防护外壳一方面能够对工作人员起到防护作用、另一方面避免了喷淋组件喷淋的冷水四散洒至集水槽外,集水槽则能够配合防护外壳有效地对喷淋组件喷淋到ppr管上的冷水进行收集,收集到的冷水能够经回水管道再次回收输送进入水箱中,实现了冷却成型装置内的回水循环利用,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9.优选的,所述水箱中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所述水箱分为第一箱室与第二箱室,所述隔热板底部与所述水箱底部具有一定空隙,所述第一箱室与所述第二箱室连通,所述回水管道与所述第一箱室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输水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箱室。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过热塑后的ppr管的冷水温度升高,经集水槽与回水
管道回收后进入第一箱室,回水温度高于第二箱室内的冷水,利用冷热水的温度分层原理,隔热板能够将第一箱室内的回水与第二箱室内的冷水隔开,有效防止回水直接汇入位于下层的冷水层,一方面延缓回水直接对第二箱室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另一方面是回水中相对冷的水能够通过底部空隙往第二箱室流,使得第二箱室内的冷水足以供应白天喷淋组件一天的工作。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箱室上设置有散热中转箱,所述第一箱室顶部开口处设置有支架,所述散热中转箱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散热中转箱顶部设置有风机,所述散热中转箱侧壁上开设有水管入口以及通风口,所述散热中转箱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箱室连通的冷水出口,所述回水管道从所述水管入口伸入所述散热中转箱内,且所述回水管道伸入部分管壁下方均匀开设有多个流水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中转箱能够对回水管道中将要流入第一箱室的回水进行初步散热冷却,回水从流水孔流出并因重力作用垂直下落在散热中转箱内形成水帘,散热中转箱顶部的风机能够对水帘进行吹风散热,使其尽快降温。
13.优选的,所述散热中转箱内设置有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包括固接于所述散热中转箱内壁上的第二支架以及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部件设置于所述流水孔下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能够对从流水孔流下的水帘进行分流,加大了水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回水在散热片上的停留时间,使得风机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降温。
15.优选的,所述散热中转箱内设置有挡水部件,所述挡水部件包括固接于所述散热中转箱内壁上的第一支架以及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挡水片,所述挡水部件设置于所述风机及所述回水管道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水进入散热中转箱内,从流水孔流出后会带有水蒸气,水蒸气上浮容易影响散热中转箱顶部的风机和电机的正常运作,挡水片能够有效的隔挡住上浮的水蒸气,使其在挡水片下方汇聚凝成水滴并滴落下来,一方面保障了风机和电机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提高了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17.优选的,所述通风口设置于所述散热部件下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口一方面能够平衡散热中转箱内外的气压,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外部空气进入对经散热部件散热后的回水再次进行降温,进一步的降低了流入第一箱室内的水的温度。
19.优选的,所述第二箱室顶部连接有补水管道,所述第二箱室内设置有水位感应器,所述水位感应器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补水管道给水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补水管道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感应器能够对第二箱室内的冷水进行水位检测,然后将感应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部件,通过控制部件对补水管道的开闭进行控制,实现对水箱的自动补水,减少了人力消耗。
21.优选的,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的v型胶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与v型胶辊对ppr管进行了有效支撑传送,使得传导更加平稳。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在喷淋组件下方设置集水槽以及回水管道,能够有效的对喷淋组件喷淋到ppr管上的冷水进行收集,使其回收进入水箱中,实现了冷却成型装置内的回水循环利用,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25.2.通过水箱中部的隔热板将水箱分为底部连通的第一箱室与第二箱室,一方面实现了第一箱室和第二箱室内的冷热水分离,另一方面延缓了第一箱室内的回水与第二箱室内的冷水内的热传导,延长第二箱室内的冷水的使用时间;
26.3.通过在回水管道与第一箱室之间设置散热中转箱,一方面对回水进行中转使其流入第一箱室,另一方面能够对回水管道中的回水进行有效的散热降温,使其尽快冷却。
附图说明
27.图1是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的剖面图;
29.图3是水箱的剖面图;
30.图4是回水管道与散热中转箱的剖面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集水槽;11、水槽支架;
32.2、防护外壳;21、进管口;22、出管口;23、进水口;24、玻璃门;241、密封条;242、把手;25、滑轨;
33.3、喷淋组件;31、供水管;32、喷头;
34.4、转动支撑组件;41、支撑架;411、固定座;412、升降立柱;413、顶紧螺栓;42、v型胶辊;
35.5、回水管道;51、封盖;52、流水孔;
36.6、水箱;61、隔热板;62、第一箱室;63、第二箱室;631、水泵;632、输水管道;633、补水管道;634、水位检测部件;6341、护筒;6342、水位感应器;6343、线缆;635、控制部件;64、第一支架;
37.7、散热中转箱;71、水管入口;72、电机;73、风机;74、散热部件;741、第二支架;742、散热片;75、挡水部件;751、第三支架;752、挡水片;76、通风口;77、冷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参照图1,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水槽1,集水槽1上设置有防护外壳2,防护外壳2上架设有用于不断向ppr管喷淋冷水的喷淋组件3,防护外壳3内设置有用于传送ppr管的多个转动支撑组件4,集水槽1下方连接有回水管道5,回水管道5出水的一端连接有散热中转箱7,散热中转箱7底部设置有冷水出口77,冷水出口77下方连接有水箱6,水箱6内设置有水泵631,水泵631出水口连接有用于向喷淋组件3输水的输水管道632,输水管道632与喷淋组件3连通。
40.集水槽1配合防护外壳2能够有效的对喷淋组件3喷淋到ppr管上的冷水进行有效收集,由于输入到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的ppr管为热塑后的管道,ppr管温度较高,对ppr管喷淋后的冷水温度升高成为热水,这部分热水通过集水槽1收集后经由回水管道5流入散热
中转箱7进行散热降温,降温后的回水可流入水箱6实现回水利用。
41.集水槽1底部设置有用于架设集水槽1的水槽支架11,水槽支架11有多组且均匀架设于地面上;防护外壳2固接于集水槽1上方构成防护罩,防护外壳2一端固定开设有进管口21、另一端固定开设有出管口22,热塑后的ppr管从进管口21输入到防护外壳2内,在防护外壳2内经喷淋组件3喷淋冷水后冷却并从出管口22输出。
42.参照图1和图2,喷淋组件3包括供水管31以及固接于供水管31上的多个喷头32,防护外壳2上设置有供供水管31伸入的进水口23,进水口23设置于进管口21同一端,供水管31有多组,可以为相对设置的两组,也可以为上下左右设置的四组,且供水管31延伸方向与ppr管的输送方向一直且供水管31平行ppr管设置;喷头32开口斜向上均匀设置于供水管31上,防护外壳2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可开合的多组玻璃门24,防护外壳2侧壁上配合设置有供玻璃门24滑动的滑轨25,每组玻璃门24为两扇,两扇玻璃门24之间抵接有密封条241,两扇玻璃门24中一扇固定,另一扇可滑动,且密封条241固接于固定的玻璃门24上,可滑动的玻璃门24上设置有把手242,工作人员可以移动把手242打开可滑动的玻璃门24,进而对防护外壳2内的供水管31和喷头32进行检修。
43.转动支撑组件4包括固接于集水槽1上的支撑架41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架41上的v型胶辊,输入到防护外壳2内的ppr管架设于v型胶辊上并能够带动v型胶辊42转动,支撑架41包括固接于集水槽1上的固定座411、滑动连接于固定座411内部的升降立柱412以及设置于固定座411侧壁处的顶紧螺栓413,顶紧螺栓413将升降立柱412固定在固定座411上,工作人员可通过调节顶紧螺栓412以升高或者降低升降立柱412高度对不同管径的ppr管进行传送。
44.参照图3,水箱6设置于地面上且水箱6顶部设有开口,水箱6中部设置有隔热板61,隔热板61材质由玻璃纤维材料和高耐热性的复合材料合成,隔热板61将水箱6分隔成第一箱室62与第二箱室63,水箱6顶部固接有第一支架64,第一支架64呈网格状设置于水箱6顶部开口处,隔热板61底部与水箱6底部具有一定空隙,第一箱室62与第二箱室63连通,水泵631设置于第二箱室63内,水泵631出水口连接有输水管道632,输水管道632出水的一端通过管道与供水管31连通,第二箱室63开口处连通有用于向第二箱室63内补充冷水的补水管道633,第二箱室63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水箱内水位的水位检测部件634,水位检测部件634电连接有用于控制补水管道633出水的控制部件635,控制部件635设置于补水管道633的阀门处。
45.水位检测部件634包括护筒6341、水位感应器6342和线缆6343,水位感应器6342电连接于线缆6343的一端,线缆6343的另一端电连接于外部电源,水位感应器6342悬挂于线缆6343端部,线缆6343长度固定且具体设置为拉直时恰好可使水位感应器6342位于水泵631工作的安全水位位置的长度,正常工作状态下水位感应器6342浮于水面上,线缆6343为常见的电源线即可,护筒6341为两端敞口的pe管材,护筒6343底端从第一支架64的任一网格穿过并竖直伸入第二箱室63内,且护筒6343的底部靠近第二箱室63的最底部设置,护筒6343的顶端凸出于第一支架64,并通过钢丝与第一支架64固定,护筒6343顶端的敞口为供水位感应器6342进入的入口,水位感应器6342通过线缆6343与控制部件635电连接,控制部件635为plc可编程控制器。
46.当冷却成型装置正常工作时,水泵631可从水箱6内抽水并不断向供水管31输水,
当水箱6内水位低于水泵631工作的安全水位时,水位感应器6342将线缆6343拉直,控制部件635立即控制开启补水管道633上的阀门,向水箱6内输入自来水;当水箱6内水位高于水泵632工作的安全水位时,水位感应器6342浮于水面上,控制部件635控制关闭补水管道633。
47.参照图4,散热中转箱7架设在第一支架64上,且冷水出口77与第一支架64的任一网格连通,散热中转箱7顶部固接有电机72,电机72输出端连接有风机73,风机73带有扇叶,散热中转箱7侧壁上开设有供回水管道5伸入的水管入口71和通风口76,回水管道5横向设置于散热中转箱7内,回水管道5伸入散热中转箱6内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封盖51,且回水管道5伸入部分管道下方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流水孔52,自集水槽3内收集的喷淋后的热水沿回水管道5进入散热中转箱7内并从流水孔52下落形成水帘,水帘伴随有一定量的水蒸气,回水管道5下方设置有用于冷却水帘的散热部件74,回水管道5上方设置有用于隔挡水蒸气的挡水部件75,通风口76位于散热部件74下方。
48.散热部件74包括固接于散热中转箱7内壁上的第二支架741以及架设于第二支架741上的散热片742,散热片742能够对从流水孔52流下的水帘进行分流,加大了水帘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水帘在散热片742上的停留时间,使得风机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帘在散热中转箱7底部实现汇流并从冷水出口77流入第一箱室63,汇流后的这部分水在第一箱室63进行再次降温,并从隔热板61底部进入第二箱室64与其中的冷水混合,使得水箱6内的水混合成整体,并通过水箱6顶部的开口汇入的空气持续进行散热。
49.挡水部件75包括固接于散热中转箱7内壁上的第三支架751以及架设于第三支架751上的挡水片752,挡水片752能够有效的隔挡住上浮的水蒸气,使其在挡水片752下方汇聚凝成水滴并滴落下来,一方面保障了电机72和风机73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提高了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ppr管的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正常工作时,水箱6对喷淋组件3进行供水,喷淋组件3对输入防护外壳2内的ppr管不断喷淋冷水使其冷却,喷淋后的冷水变热,并下落至集水槽1中,集水槽1中的热水通过回水管道5流入散热中转箱7散热降温,经散热中转箱7散热降温后流回水箱6,水箱6中的隔热板61一方面延缓了第一箱室62内的回水与第二箱室63内的冷水内的热传导,另一方面延长第二箱室63内的冷水的使用时间,使第二箱室63内的冷水能够维持白天8小时的使用,同时,水箱6的开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加快水箱6内的回水的降温,进而实现喷淋式冷却成型装置的回水利用,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