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微量润滑装置的补油泵站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3:51: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量润滑装置的补油泵站。


背景技术:

2.微量润滑也叫做最小量润滑,英文为minimal quantity lubrication(mql),是一种金属加工的润滑方式,即半干式切削,指将压缩气体(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与极微量的润滑油混合汽化后,形成微米级的液滴,喷射到加工区进行有效润滑的一种切削加工方法。切削液的用量一般仅为0.02~0.2.5l/h(传统湿法切削的用量为20~100l/min),可有效减小刀具与工件、刀具与切屑之间的摩擦,防止粘结,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加工表面质量,改善加工环境。
3.生成微米级的液滴的装置为微量润滑装置,微量润滑装置中的润滑油消耗后,需要及时补充润滑油;大型厂房里设备较多,每天需要消耗一定的润滑油,采用一台补油泵补油,会存在管网较大,管网损失压力大,为了方便快捷的补油,需要将厂房里的设备分区域,一个区域采用一个补油泵补油;直接采用油罐给补油泵供油,减少油箱加油次数,需要设计一种微量润滑装置的补油泵站。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量润滑装置的补油泵站,通过设置分流汇管直接从油罐给多个补油泵提供润滑油,油罐的容量大,减少注油次数;通过在注油口中设置精过滤滤芯,提高注入油罐的油的精度,避免杂质进入油罐;在注油筒上设置空气呼吸器,在空气呼吸器和精过滤滤芯的双层作用下,避免呼气时杂质进入油罐;通过在油罐中设置液位传感器,便于实时监测油罐中油量。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量润滑装置的补油泵站,包括储油装置和补油装置:
6.所述储油装置包括油罐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油罐固定架上的油罐、设置在所述油罐的顶部的注油结构、设置在所述油罐的底部的粗过滤器和设置在所述油罐固定架的一侧的通过软管与所述粗过滤器连通的分流汇管;
7.所述补油装置包括底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的多个补油泵和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的控制箱:所述补油泵包括变频电机和设置在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泵;
8.所述齿轮泵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所述分流汇管连通、出油口设置有出油结构,所述出油结构包括与齿轮泵相连的连接弯头、设置在所述连接弯头上的单向阀和设置在所述单向阀的外端的中间管和设置在所述中间管上的压力传感器;
9.所述控制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多个变频器及多个中间继电器;所述变频电机与所述变频器一一对应电连通;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中间继电器与的变频器一一对应设置。
10.进一步,所述注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油罐的顶部的注油筒、设置在所述注油筒
中的精过滤滤芯和设置在所述注油筒的顶端的空气呼吸器;
11.所述注油筒为上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伸入所述油罐部分的外壁设置有多个过油孔。
12.进一步,所述分流汇管包括一端开口的管筒、设置所述管筒的开口端的管盖、设置所述管筒的一侧的用于连接所述软管的第一接头和设置在所述管筒的另一侧的多个用于连接进油管的第二接头。
13.进一步,所述油罐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箱中设置有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通的报警装置;所述粗过滤器的出口还设置有球阀。
14.进一步,所述分流汇管通过多个卡扣与所述油罐固定架相连。
15.进一步,所述控制箱的下端通过两个支柱与底架的上表面相连,所述中间管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流汇管直接从油罐给多个补油泵提供润滑油,油罐的容量大,减少注油次数;通过在注油口中设置精过滤滤芯,提高注入油罐的油的精度,避免杂质进入油罐;在注油筒上设置空气呼吸器,在空气呼吸器和精过滤滤芯的双层作用下,避免呼气时杂质进入油罐;通过在油罐中设置液位传感器,便于实时监测油罐中油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补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汇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
26.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微量润滑装置的补油泵站,包括储油装置和补油装置:
28.储油装置包括油罐固定架1、设置在油罐固定架1上的油罐2、设置在油罐2的顶部的注油结构3、设置在油罐2的底部的粗过滤器4和设置在油罐固定架1的一侧的通过软管与粗过滤器4连通的分流汇管5;通过设置分流汇管直接从油罐给多个补油泵提供润滑油,油罐的容量大,减少注油次数;
29.补油装置包括底架6、设置在底架6上的多个补油泵7和设置在底架6上的控制箱8:实施时,多个补油泵从前到后对称布置在底架上;采用多泵分区域补油的方式能满足大型加工厂房补油需求;补油泵7包括变频电机71和设置在变频电机71的输出轴上的齿轮泵72;实施时,齿轮泵的泵壳通过连接套与变频电机的外壳相连;齿轮泵的泵轴通过联轴器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30.齿轮泵72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分流汇管5连通、出油口设置有出油结构73,出油结构73包括与齿轮泵72相连的连接弯头731、设置在连接弯头731上的单向阀732和设置在单向阀732的外端的中间管733和设置在中间管733上的压力传感器734;通过设置单向阀,便于给管路系统保压,同时避免润滑油回流;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便于将管路系统的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箱,便于自动控制变频电机的运行工况;
31.控制箱8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的多个变频器及多个中间继电器;变频电机与变频器一一对应电连通;压力传感器通过中间继电器与的变频器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对应的压力变送器与对应的变频器连通;压力传感器检测对应的管路压力,对应区域的所有微量润滑装置不需要补油时,管路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对应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变送器将信号传递给对应的中间继电器,给对应的变频电机提供信号,对应的变频器使得对应的变频电机处于设定的低速运行;当对应区域有微量润滑装置需要补油时,对应的管路压力降低,对应的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变送器将信号传递给对应的中间继电器,给对应的变频器提供信号,对应的变频器使得对应的变频电机处于设定的正常工况运行。
32.进一步,注油结构3包括设置在油罐2的顶部的注油筒31、设置在注油筒31中的精过滤滤芯32和设置在注油筒31的顶端的空气呼吸器33;
33.注油筒31为上端开口的筒体,筒体伸入油罐2部分的外壁设置有多个过油孔。
34.进一步,分流汇管5包括一端开口的管筒51、设置管筒51的开口端的管盖52、设置管筒51的一侧的用于连接软管的第一接头53和设置在管筒51的另一侧的多个用于连接进油管的第二接头54,实施时,管盖与管筒螺纹连接,便于拆卸清洗管筒内腔,管盖与管筒间设置有密封垫。
35.进一步,油罐2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1,控制箱8中设置有与液位传感器电连通的报警装置,便于实时监测油罐中油量并报警提示需要注油;粗过滤器4的出口还设置有球阀41;便于清洗分流汇管时截断油路。
36.进一步,分流汇管5通过多个卡扣55与油罐固定架1相连。
37.进一步,控制箱8的下端通过两个支柱81与底架6的上表面相连,中间管733上还设置有压力表735,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管路系统的压力。
3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