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2:04: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3.压缩机——例如涡旋压缩机——可以应用于例如制冷系统、空调系统和热泵系统中。涡旋压缩机可以包括:壳体,以及容纳在壳体中的压缩机构、驱动轴、泵油机构以及位于壳体底部的润滑油源等,其中,驱动轴的第一轴端可操作地联接至压缩机构以驱动压缩机构压缩工作流体,驱动轴的第二轴端可操作地联接至泵油机构,泵油机构将润滑油供送至驱动轴内部的供油通路,从而借助于驱动轴转动的离心作用将润滑油进一步供送至压缩机构等其他部件。
4.目前常见的压缩机中,通常采用例如三个紧固螺钉将泵油机构及其相关附件固定在用于承载驱动轴的底轴承座的下端部——即,底轴承座的外部,这种构型不仅占用更多的空间,而且不便于安装,并且,来自驱动轴的负载经由底轴承座而最终作用至紧固螺钉和泵油机构及其相关附件,当在安装一些比较大的负载,例如为驱动轴安装平衡块时,作用力可达10吨,而泵油机构及其相关附件无法承受如此大的负载,容易被损坏;并且,采用紧固螺钉的构型使得泵油机构在沿着驱动轴的轴向方向上没有活动余量,这就为其他部件——例如驱动轴以及用于承载驱动轴的轴肩、轴承等承载部——的设计和安装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因为一旦出现误差,导致轴向配合设计不合理或者这些承载部不足以提供所需的承载力,就可能造成泵油机构承受过大的压力、甚至损坏,特别是对于立式压缩机而言尤其如此,由于立式压缩机中的泵油机构通常被安装在压缩机壳体内的底部以靠近润滑油源,一旦出现类似误差,则极高的负载将最终施加至底部的泵油机构,可能导致泵油机构损坏。
5.因此,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改进的压缩机,使得泵油机构的安装更便利,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能够对泵油机构提供弹性支承,以使泵油机构具有一定的轴向柔性,从而有效避免泵油机构因承受过大的轴向负载而损坏。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其易于组装,便于各部件的设计和配装,并且结构更加紧凑。
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
9.壳体,所述壳体中具有油池;
10.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用于压缩工作流体;
11.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具有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压缩机构以驱动所述压缩机构的第一轴端和邻近所述油池的第二轴端,并且所述驱动轴的内部包括供油通路;
12.泵油机构,所述泵油机构位于所述第二轴端处,并且包括定子和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的转子以用于将所述油池中的润滑剂泵送至所述供油通路中;
13.第一泵盖,所述第一泵盖位于所述泵油机构的与所述驱动轴相反的一侧;以及
14.弹性承载件,所述弹性承载件安装至所述压缩机的固定结构并且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方向弹性地支承所述第一泵盖,所述第一泵盖能够轴向移位。
1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采用弹性承载件替代其他紧固件——例如,螺钉紧固件——来对第一泵盖提供弹性支承,以使第一泵盖具有一定的轴向柔性——能够轴向移位,从而有效避免第一泵盖及其相邻的泵油机构因承受过大的轴向负载而损坏。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用于经由轴承可旋转地承载所述驱动轴的底轴承座,所述底轴承座用作所述固定结构,所述底轴承座包括沿所述轴向方向延伸贯穿所述底轴承座的接纳空间,将所述泵油机构、所述第一泵盖和所述弹性承载件完全容置在所述接纳空间中。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泵盖固定连接至所述定子,所述泵油机构和所述第一泵盖能够一起轴向移位。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承载件构造成于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撑部处对所述第一泵盖提供弹性支承。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承载件为环状的波形弹簧,所述波形弹簧的波形结构提供所述多个支撑部处的弹性支承。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波形弹簧通过过盈配合而固定至所述底轴承座;或者所述接纳空间的内周壁包括环形槽,所述波形弹簧通过卡接在所述环形槽中而固定至所述底轴承座。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波形弹簧由单一的片材件环绕搭接而形成为一层的或多层叠置的闭合式环形构件。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承载件包括本体和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第一泵盖延伸的多个弹性爪,所述多个弹性爪提供所述多个支撑部处的弹性支承。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本体由板材制成为筒状件并且通过过盈配合而固定至所述底轴承座。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承载件还包括从所述本体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卡持部,所述底轴承座的所述接纳空间的内周壁设置有卡持槽,所述多个卡持部能够卡接在所述卡持槽中,从而将所述弹性承载件固定至所述底轴承座。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缩机还包括滤油构件,所述滤油构件容置在所述接纳空间内并且位于所述弹性承载件的远离所述泵油机构的一侧,所述滤油构件单独形成或者与所述弹性承载件一体形成。
26.综上可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至少提供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中,采用弹性承载件替代螺钉紧固件来对泵油机构提供弹性支承,以使泵油机构具有一定的轴向柔性,能够有效避免泵油机构因承受过大的轴向负载而损坏,并且弹性承载件能够为泵油机构提供更均匀的支承力,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节约空间,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同时,能够将泵油机构及其相关部件容置在底轴承座内,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27.根据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另外的特征和特点将变得更加清楚,这些附图仅作为示例并且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8.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29.图2示出图1中的涡旋压缩机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示出了驱动轴及其第二轴端联接的底轴承座,以及设置在底轴承座内部的泵油机构、第一泵盖和弹性承载件等;
30.图3示出了图2中的底轴承座组件的立体图,其中,底轴承座组件包括底轴承座以及设置在底轴承座内部的泵油机构、第一泵盖和弹性承载件等;
31.图4示出了图3中的底轴承座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32.图5示出了图4中的泵油机构及其相关部件的立体图;
33.图6示出了图5中的泵油机构及其相关部件的轴向剖视图;
34.图7a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弹性承载件的立体图;图7b示出了图7a中的弹性承载件的轴向俯视图;图7c示出了图7a中的弹性承载件的侧视图;
35.图8a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滤油构件的立体图;图8b示出了图8a中的滤油构件的轴向剖视图;
36.图9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弹性承载件的立体图;图9b示出了图9a中的弹性承载件的轴向俯视图;图9c示出了图9a中的弹性承载件的侧视图;图9d示出了包括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的底轴承座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37.图10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弹性承载件的立体图;图10b示出了图10a中的弹性承载件的轴向俯视图;图10c示出了图10a中的弹性承载件的侧视图;图10d示出了包括有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的底轴承座组件的轴向剖视图;以及
38.图11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弹性承载件的立体图;图11b示出了图11a中的弹性承载件的轴向俯视图;
39.图11c示出了图11a中的弹性承载件的侧视图;图11d示出了包括有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的底轴承座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现在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下的描述在本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途。
41.在下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示例性地示出为立式涡旋压缩机。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并不限于此类型,而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压缩机,例如,可以是卧式涡旋压缩机或其他类型的压缩机等,只要是本实用新型所涵盖范围内的技术方案所适用的压缩机即可。
42.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的纵向剖视示意图。首先,参照图1概要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的总体结构。
43.如图1所示,涡旋压缩机1包括呈大致筒状的壳体12、电动马达(包括定子14和转子15)、驱动轴16、主轴承座11、动涡旋24、定涡旋22。其中,动涡旋24和定涡旋22构成适于压缩
工作流体(例如制冷剂)的压缩机构cm。定涡旋22包括定涡旋端板、定涡旋涡卷和位于定涡旋中心处的排气口220;动涡旋24包括动涡旋端板、从动涡旋端板的第一侧面延伸的动涡旋涡卷和从动涡旋端板的第二侧面延伸的毂部g。在压缩机构cm内限定有与压缩机构cm的进气口(图中未示出)流体连通的开放的吸气腔,以及由定涡旋涡卷与动涡旋涡卷接合形成的用于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的封闭的一系列压缩腔,该一系列压缩腔沿着涡卷的型线方向从径向外侧至径向中心依次包括:低压腔、中压腔、高压腔。
44.在壳体12上设置有用于将具有吸气压力(低压)的工作流体引入壳体12内的进气管以及用于将经过压缩机构cm压缩的具有排出压力(高压)的工作流体排出壳体12的排气管。进气管连通至压缩机构cm的进气口以将具有吸入压力的工作流体引入压缩机构cm的低压腔中。从压缩机构cm的排气口220排出的高压工作流体经由排气管排出至壳体12外。
45.电动马达包括定子14和转子15。转子15用于对驱动轴16进行驱动以使驱动轴16绕其旋转轴线旋转。驱动轴16的第一轴端161与毂部g可操作地联接成使得驱动轴16能够驱动动涡旋24相对于定涡旋22进行运动,定涡旋22例如使用机械紧固件安装至主轴承座11以限制定涡旋22的径向运动和周向运动,但是允许定涡旋22进行一定程度的轴向平移,动涡旋24的外周部处设置有十字滑块构件(图中未示出),该十字滑块构件能够防止动涡旋24进行旋转运动,从而确保动涡旋24相对于定涡旋22绕驱动轴16的旋转轴线进行平动绕动运动——即,动涡旋24的中心轴线绕定涡旋22的中心轴线进行公转运动,但是动涡旋24不进行自转运动,以压缩工作流体。
46.润滑油可以被储存在壳体12的底部油池or中以作为润滑油源来用于润滑涡旋压缩机1的各部件——例如压缩机构cm。
47.驱动轴16内部可以包括供油通路,供油通路优选地贯穿驱动轴16并且优选地包括中心孔52和偏心孔56,中心孔52形成在驱动轴16的第二轴端162处,偏心孔56从中心孔52向上延伸至第一轴端16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供油通路整体上(包括中心孔52和偏心孔56)沿着驱动轴16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不限于此,供油通路也可以至少部分地相对于驱动轴16的旋转轴线倾斜、甚至可以是弯曲的、曲折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具有中心孔52的第二轴端162可以浸入在涡旋压缩机1的壳体12的底部油池or中,从而例如在因驱动轴16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壳体12的底部油池or向第一轴端161输送润滑油,并进一步供送至例如压缩机构cm等其他部件以进行润滑和冷却。
48.特别地,在驱动轴16的第二轴端162处设置有底轴承座13以用于承载驱动轴16的第二轴端162,具体地,底轴承座13包括接纳空间130以用于接纳第二轴端162,并且第二轴端162的终端1620处设置有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弹性承载件19、滤油构件20。从图1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弹性承载件19、滤油构件20均设置在底轴承座13的接纳空间130中,因此,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也将底轴承座13以及设置在底轴承座13内部的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弹性承载件19、滤油构件20统称为底轴承座组件。下面参照图2至图4来详细描述底轴承座组件及其与驱动轴16的配装。
49.图2示出图1中的涡旋压缩机1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示出了驱动轴16及其第二轴端162联接的底轴承座组件;图3示出了图2中的底轴承座组件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底
轴承座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50.首先,如图2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弹性承载件19、滤油构件20均设置在底轴承座13的接纳空间130中,这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计不同,常规设计中通常采用例如三个紧固螺钉将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和第二泵盖10于底轴承座13的下端部(即,接纳空间130的外部)固定至底轴承座13,这种构型不仅占用更多的空间,而且不便于安装,此外,来自驱动轴16的负载经由底轴承座13而最终作用至紧固螺钉及其所连接的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当在安装一些比较大的负载(例如为驱动轴16安装平衡块时,作用力可达10吨),而泵油机构17及其相关部件无法承受如此大的负载,容易被损坏。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和4所示的那样将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弹性承载件19、滤油构件20均设置在底轴承座13的接纳空间130中,并且底轴承座13的下端部直接抵接壳体12的底面以承受负载,这样,不仅便于安装、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底轴承座13能够更加稳定地承受负载,改善了可靠性。
51.进一步,如图2至图4所示,驱动轴16的第二轴端162包括第一轴肩164和第二轴肩166,其中,第二轴端162从第一轴肩164处开始被接纳在底轴承座13的接纳空间130中——优选地,在第二轴端162与接纳空间130之间设置有轴承136——轴承136随着驱动轴16一起旋转(如在图4中更好地示出),并且第一轴肩164坐置在底轴承座13的凸缘端面132(如在图3中更好地示出)上——优选地,凸缘端面132的中心处包括环形凹入部134,环形凹入部134中设置有环形垫片135,环形垫片135抵接第一轴肩164;从第二轴肩166处向下延伸形成第二轴端162的终端1620,终端1620可操作地联接至泵油机构17,其中优选地,如在图6中最佳示出的,泵油机构17的远离驱动轴1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泵盖18,泵油机构17的靠近驱动轴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泵盖10,第一泵盖18和第二泵盖10用于更好地密封泵油机构17。大体上,底轴承座13的接纳空间130包括邻接驱动轴16的小直径部段13a和远离驱动轴16的大直径部段13b,小直径部段13a用于容置驱动轴16,大直径部段13b用于容置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和弹性承载件19等,并且,小直径部段13a和大直径部段13b之间包括限位台阶部133,限位台阶部133用于将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和弹性承载件19等限位在大直径部段13b中。
52.并且如从图2中可以看出的,第二轴肩166与泵油机构17的第二泵盖1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并且优选地,限位台阶部133抵接第二泵盖10的上表面,以防止泵油机构17及其两个泵盖18和10朝向小直径部段13a中移动而靠近第二轴肩166,从而确保第二轴肩166与泵油机构17及其两个泵盖18和10之间存在间隙。由此,在正确设计和配装的情况下,来自驱动轴16的轴向负载经由第一轴肩164作用在底轴承座13的凸缘端面132上,而不会作用于泵油机构17及其两个泵盖18和10,在一些情况下,驱动轴16略微下移,第二轴肩166与泵油机构17之间的间隙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不会对泵油机构17及其两个泵盖18和10施加过大的压力。但是,由于压缩机内部的部件众多,这就需要各部件的设计和配装都要满足很高的精度要求,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一些误差,就可能导致配装无法满足要求,例如可能导致第二轴肩166与泵油机构17的第二泵盖10之间的间隙过小,从而可能对泵油机构17及其两个泵盖18和10施加过大的压力;或者,即使在正确设计和配装的情况下,当出现一些极端情况时,驱动轴16也可能会对泵油机构17及其两个泵盖18和10施加过大的压力。
53.面对这种情况,希望的是,能够为泵油机构17及其相关部件提供适当的轴向柔性,
从而对过大的轴向力起到缓冲作用。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弹性承载件19来为泵油机构17提供适当的轴向柔性,并且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承载件19构造成沿圆周方向于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撑部对第一泵盖18提供弹性支承。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弹性承载件19设置在第一泵盖18的下方并支承第一泵盖18,弹性承载件19在本实施方式中构造成环状的波形弹簧(将在下文中对此进行详细描述),并且如图2和图4中所示地那样卡接在接纳空间130的内周壁的环形槽137中,以抵接第一泵盖18的底面,由于呈环状的波形弹簧的弹性承载件19能够在受到轴向作用力时发生弹性变形,因而使得第一泵盖18能够随着弹性承载件19的弹性变形而沿轴向方向向下移动远离驱动轴16,并且在轴向作用力消失后,弹性承载件19能够弹性回复以推动第一泵盖18向上移动回到原位,由此使得第一泵盖18能够沿着驱动轴16的轴向方向往复地进行轴向移位,由此,能够为设置在第一泵盖18上方的泵油机构17提供一定的轴向柔性,即,当泵油机构17受到过大的轴向力时能够向下推压第一泵盖18和弹性承载件19,从而通过弹性承载件19的弹性变形而将一部分力卸载掉;优选地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泵油机构17仅由第一泵盖18支承,从而能够随着第一泵盖18一起进行轴向移位;更优选地是,如在图5和图6中所示,将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和第二泵盖10结合成为一体件,从而改善一体性和密封性,并且节约空间且便于安装。如图5和图6所示,优选地在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中分别设置对应的安装孔h1、h2、h3,通过采用穿过安装孔h1、h2、h3的卷制弹性销s而将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和第二泵盖10固定成一体组件,由此,随着弹性承载件19的弹性变形,泵油机构17、第一泵盖18和第二泵盖10一起进行轴向移位。应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件来代替卷制弹性销s。特别地,参照图6所示,泵油机构17例如可以包括连接至第二轴端162的终端1620并随着终端1620旋转的转子171以及围绕转子设置的定子172,同样地,转子171的旋转产生对润滑油的搅动和离心作用以向驱动轴16的第二轴端162供送润滑油,并且,泵油机构17的安装孔h1设置在定子172中。
54.图7a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的弹性承载件19的立体图;图7b示出了图7a中的弹性承载件19的轴向俯视图;图7c示出了图7a中的弹性承载件19的侧视图。弹性承载件19在本实施方式中构造成环状的波形弹簧,该波形弹簧由单一的片材件环绕搭接而形成为一层的或多层叠置的闭合式环形构件,具体层数可依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图7a至图7c所示,波形弹簧由单一的片材件环绕搭接而形成为双层的闭合式环形构件,特别地,如图7c所示,由于这种波形结构提供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撑部处的弹性支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例如采用三颗螺钉来紧固第一泵盖的构型,这种波形弹簧对第一泵盖18施加更加均匀分布的支承力,从而也能够改善第一泵盖18、第二泵盖10对泵油机构17的密封性。
55.应当理解的是,这种波形弹簧的构型仅是一种优选的示例,其他构型的弹性件也可以被采用,并且,这种波形弹簧也可以通过任何其他适用的方式固定至底轴承座13或由其他构件(例如滤油构件20等)支承,例如这种波形弹簧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而固定至底轴承座13、或者也可以与其他构件——例如滤油构件20、第一泵盖18结合成为一体件(例如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等),只要能够如上所述地为第一泵盖18、泵油机构17提供轴向柔性即可。
56.图8a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的滤油构件20的立体图;图8b示
出了图8a中的滤油构件20的轴向剖视图。如图中所示,滤油构件20大体呈筒形,并且具体包括双层的筒形支承本体202和圆形的过滤网204,其中,支承本体202包括内侧壁201和外侧壁203,过滤网204的外周缘2040被卡持在支承本体202的内侧壁201和外侧壁203之间。特别地,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滤油构件设置在底轴承座的外部,这样不仅占用更多的空间,而且也不便于底轴承座的配装。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用弹性承载件19替代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螺钉紧固件,从而显著节省了空间,以便能够将滤油构件20也设置在底轴承座13内部,从而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并且,由此也便于底轴承座13的配装,特别地,如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底轴承座13的远离驱动轴16安装的端部可以具有更大的导向角138以便于配装。
57.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示出将滤油构件20也设置在底轴承座13内部,但这不是必要的,滤油构件20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底轴承座13的外部的适当的任何其他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58.图9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的弹性承载件19的立体图;图9b示出了图9a中的弹性承载件19的轴向俯视图;图9c示出了图9a中的弹性承载件19的侧视图;图9d示出了包括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底轴承座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59.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构造成包括:板材制成的筒形的本体190;从本体190的上表面朝向第一泵盖18倾斜延伸的多个弹性爪192,相对于驱动轴16的轴向方向倾斜延伸的多个弹性爪192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弹性运动,从而弹性支承第一泵盖18,优选地,多个弹性爪192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以提供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撑部处的弹性支承,并且更优选地,弹性爪192的端部优选地构造成平台状的支撑部1920以用于抵接并且稳定支承第一泵盖18;以及从本体190的外周面倾斜延伸的多个卡持部194,多个卡持部194卡接至接纳空间130的内周壁的卡持槽139中,从而将弹性承载件19固定至底轴承座13。其中,卡持槽139可以是环形凹槽或者与多个卡持部194一一对应的多个分散的凹槽。
60.应理解的是,尽管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将弹性承载件19固定至底轴承座13的构型,但是根据实际应用,弹性承载件19可以固定至压缩机的任何其他合适的固定结构,只要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即可。
61.图10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的弹性承载件19的立体图;图10b示出了图10a中的弹性承载件19的轴向俯视图;图10c示出了图10a中的弹性承载件19的侧视图;图10d示出了包括有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底轴承座组件的轴向剖视图。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构型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大体相同,即,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也包括:板材制成的筒形的本体190;从本体190的上表面朝向第一泵盖18倾斜延伸的多个弹性爪192,相对于驱动轴16的轴向方向倾斜延伸的多个弹性爪192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弹性运动,从而弹性支承第一泵盖18,优选地,多个弹性爪192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以提供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撑部处的弹性支承,并且更优选地,弹性爪192的端部构造成平台状的支撑部1920以用于抵接并且稳定支承第一泵盖18;以及从本体190的外周面倾斜延伸的多个卡持部194,多个卡持部194卡接至接纳空间130的内周壁的卡持槽139中,从而将弹性承载件19固定至底轴承座13。其中,卡持槽139可以是环形凹槽或者与多个卡持部194一一对应的多个分散的凹槽。
62.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构型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不同之
处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多个弹性爪192相对于驱动轴16的轴向方向倾斜的角度更小并且比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爪192延伸的长度更长,由此使得,如图10d中更好地示出的,多个弹性爪192将第一泵盖18支承为与弹性承载件19的本体190距离更远,这意味着弹性爪192弹性变形的幅度(即,轴向运动的距离)更大,由此使得第一泵盖18、泵油机构17轴向移位的距离更大,即,具有更大的轴向柔性;并且,如图10c中更好地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本体190结合有过滤网204,类似于图8b中所示的滤油构件20的构型——滤油构件20具体包括双层的筒形支承本体202和圆形的过滤网204,其中,支承本体202包括内侧壁201和外侧壁203,过滤网204的外周缘2040被卡持在支承本体202的内侧壁201和外侧壁203之间,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本体190也构造成如图10c所示的双层结构——即,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并且过滤网204的外周缘2040被卡持在本体19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也就是说,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本体190包括(结合有)滤油构件20。
63.由此,通过将弹性承载件19与滤油构件20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改善支承稳定性、进一步节约空间且更加便于安装。除了通过卡持部194卡接至接纳空间130的内周壁的卡持槽139中来固定弹性承载件19,也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来固定弹性承载件19。
64.例如,图11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弹性承载件19的立体图;图11b示出了图11a中的弹性承载件19的轴向俯视图;图11c示出了图11a中的弹性承载件19的侧视图;图11d示出了包括有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底轴承座组件的轴向剖视图。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的构型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基本相同,而且以相同的构型结合有滤油构件20,区别仅在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不包括卡持部194,而是通过使弹性承载件19的本体190与底轴承座13的接纳空间130的内周壁形成过盈配合来固定弹性承载件19。由此也可以使得弹性承载件19的构型简化。
65.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弹性承载件19也可以与第一泵盖18结合成为一体构件,例如,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弹性承载件19可以经由其多个弹性爪192(特别是平台状的支撑部1920)与第一泵盖18结合,例如弹性爪192(特别是平台状的支撑部1920)可以焊接至第一泵盖18,或者与第一泵盖18一体成型制造等等,只要能够实现对第一泵盖18的弹性支承即可。
66.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实施了10吨力作用下的fea应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10吨力作用下,作为最终承受作用力的底轴承座13没有发生屈服,并且弹性承载件19能够稳定地支承第一泵盖18和泵油机构17,并且由于弹性承载件19所提供的轴向柔性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对第一泵盖18、泵油机构17和第二泵盖10施加过大的应力,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能够显著改善安全性、可靠性,并且便于安装、结构紧凑,具有技术进步性。
67.显而易见的是,通过将不同的实施方式及各个技术特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或者对其进行改型,可以进一步设计得出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68.上文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可以理解,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上述描述可以想到多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同样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