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保护罩带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2:00: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罩带,特别涉及通过对侧视下呈q形状的突起部进行敛缝,从而对密封用弹性保护罩的圆筒部施加缩径方向的紧固力的敛缝式的保护罩带。


背景技术:

2.对于组装在机动车、各种工业机械等的动力传递系统中且在驱动侧和从动侧的两轴之间等速地传递旋转动力的等速万向联轴器,其具备:外侧联轴器构件,其具有有底筒状或碗状的杯状部;联轴器内部部件,其配置于杯状部的内部空间;以及润滑脂等润滑剂,其填充于杯状部的内部空间。为了防止该润滑剂的外部泄漏、异物向杯状部的内部空间的侵入,在等速万向联轴器装配有筒状的密封用弹性保护罩(通过由橡胶、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为筒状并固定于安装对象而作为密封构件发挥功能的保护罩。以下,也简称为“保护罩”)。
3.对于在保护罩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设置的圆筒部而言,通常通过对其外径面用被称为保护罩带的紧固连结构件进行紧固而固定于安装对象。作为保护罩带,广泛使用有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敛缝式的保护罩带。以下,参照附图对公知(以往)的敛缝式的保护罩带详细地进行说明。
4.图10a及图10b分别是公知的敛缝式的保护罩带100在展开状态(使用前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及背面图。该保护罩带100具备由金属带板构成的带主体101、以及在带主体101形成的爪部102、孔部103及突起部104,爪部102、孔部103及突起部104通过对金属带板(带主体101)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带主体101具有:第一带部101a;以及第二带部101b,其当将带主体101沿着长度方向卷起而变形为环状形态时(参照图11)在第一带部101a的径向外侧重合,两个带部101a、101b经由台阶部101c相连。爪部102形成于第一带部101a(带主体101的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孔部103形成于第二带部101b(带主体101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突起部104配置在爪部102与孔部103之间。突起部104一体地具有如下构件从而在侧视下形成为q形状:一对腿部104a、104a;以及顶部104b,其将两腿部104a的顶端相连。具有以上的结构的保护罩带100例如按照以下的方式使用。
5.首先,如图11所示,通过将带主体101卷起并将爪部102嵌合于孔部103,从而形成环状体100’。接着,在将未图示的保护罩以及其安装对象重叠地配置于该环状体100’的径向内侧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从周向两侧对突起部104进行敛缝(以一方的腿部104a的根部104c与另一方的腿部104a的根部104c相互接近的方式使突起部104塑性变形),而使环状体100’的周长减少。伴随于此,对保护罩的圆筒部施加缩径方向的紧固力,而将保护罩相对于安装对象固定。在对突起部104进行敛缝后,由于爪部102与孔部103在环状体100’的周向上卡合,因此环状体100’的展开变形受到限制。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843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10.上述的由保护罩带100对保护罩施加的缩径方向的紧固力会受到构成突起部104的一对腿部104a的根部104c的壁厚的影响,特别是在根部104c的壁厚不足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对保护罩施加所需的紧固力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当腿部104a的根部104c的壁厚不足的情况下,在突起部104的敛缝过程中,腿部104a过度变形(一方的腿部104a的根部104c向另一方的腿部104a侧的移动量和/或另一方的腿部104a的根部104c向一方的腿部104a侧的移动量变得过大)而使得腿部104a的根部104c彼此接触,因此无法判别是否能够以规定的敛缝力对突起部104进行敛缝。
11.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对密封用弹性保护罩施加所需的缩径方向的紧固力的敛缝式的保护罩带。
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3.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发明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带具备:带主体,其由金属带板构成;爪部及孔部,它们分别设置于带主体的长度方向一侧及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以及侧视下呈q形状的突起部,其设置于带主体且配置在爪部与孔部之间,该保护罩带朝使得通过将爪部嵌合于孔部而形成的环状体的周长减少的方向对突起部进行敛缝,由此对在环状体的径向内侧配置的密封用弹性保护罩的圆筒部施加缩径方向的紧固力,该保护罩带的特征在于,在将上述金属带板的板厚设为d、并将构成突起部的一对腿部的根部的壁厚设为d1时,满足0.8d≤d1≤d的关系式。
14.若满足上述的关系式,则当在形成环状体后对突起部进行了敛缝时,能够尽量地防止突起部过度变形至构成突起部的一对腿部的根部彼此接触的程度。由此,能够以规定的敛缝力对突起部进行敛缝(判别突起部是否被以规定的敛缝力进行了敛缝),因此能够稳定地对密封用弹性保护罩的圆筒部施加所需的缩径方向的紧固力。
15.优选的是,将带主体构成为具备:第一带部,其具有爪部;以及第二带部,其具有孔部,且在环状体的形成时重合于第一带部的径向外侧,在上述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带在环状体的形成时,当将在相互对置的第一带部的外径面与第二带部的内径面之间形成的径向间隙的最大间隙宽度设为t的情况下,满足t≤0.5mm的关系式。
16.这样一来,能够在使爪部与孔部(第二带部)的接触点位于爪部的根部侧的状态下对突起部进行敛缝。由此,能够尽量地防止因伴随着对突起部进行敛缝而对爪部作用较大的应力(力矩载荷)所引起的爪部的破损等。因此,能够稳定地对保护罩的圆筒部施加规定的紧固力。
17.优选的是,具有上述结构的保护罩带在环状体的形成时,当将在爪部与孔部之间形成的周向间隙(环状体的周向上的间隙)的间隙宽度设为w的情况下,满足0<w≤0.8mm的关系式。这样一来,能够使爪部相对于对应的孔部顺畅地嵌合(能够容易地形成环状体),并且当在形成环状体后对突起部进行了敛缝时,能够有效地降低爪部破损等的可能性。
18.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带例如可以作为用于对在等速万向联轴器(可以是仅允许角度位移的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也可以是允许角度位移及轴向位移这两者的滑动式等速万向联轴器)装配的密封用弹性保护罩的圆筒部施加缩径方向的紧固力的保护罩带来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带除此之外例如还可以作为用于对在具备滚珠丝杠的电动
致动器装配的密封用弹性保护罩(致动器用保护罩)的圆筒部施加缩径方向的紧固力的保护罩带来使用。
19.实用新型效果
20.基于以上内容,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能够稳定地对密封用弹性保护罩的圆筒部施加规定的紧固力的敛缝式的保护罩带。
附图说明
21.图1是示出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的带保护罩的等速万向联轴器的一例的纵剖视图。
22.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在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23.图2b是图2a的仰视图。
24.图3是通过使图2a所示的保护罩带变形为环状形态而形成的环状体的侧视图。
25.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26.图5a是图3的b部放大图。
27.图5b是从图5a中所示的箭头x方向观察图5a而得到的俯视图。
28.图5c是图5b的y-y线向视放大剖视图。
29.图6是通过使未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带变形为环状形态而形成的环状体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30.图7是用于说明对图3所示的环状体实施了敛缝加工时的举动的图。
31.图8是通过使未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带变形为环状形态而形成的环状体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32.图9是对图3所示的环状体实施敛缝加工而成的保护罩带的侧视图。
33.图10a是以往的保护罩带在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34.图10b是图10a的仰视图。
35.图11是通过使图10a所示的保护罩带变形为环状形态而形成的环状体的侧视图。
36.图12是示出对图11所示的环状体实施了敛缝加工的状态的侧视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
等速万向联轴器
[0039]2ꢀꢀꢀ
外侧联轴器构件
[0040]6ꢀꢀꢀ
杯状部
[0041]
20
ꢀꢀ
保护罩(密封用弹性保护罩)
[0042]
21
ꢀꢀ
大径圆筒部(圆筒部)
[0043]
22
ꢀꢀ
小径圆筒部(圆筒部)
[0044]
30
ꢀꢀ
保护罩带
[0045]
31
ꢀꢀ
带主体
[0046]
31a 第一带部
[0047]
31b 第二带部
[0048]
32
ꢀꢀ
爪部
[0049]
33
ꢀꢀ
孔部
[0050]
34
ꢀꢀ
突起部
[0051]
34a 腿部
[0052]
34c 根部
[0053]dꢀꢀꢀ
金属带板的板厚
[0054]
d1
ꢀꢀ
根部的壁厚
[0055]
gr
ꢀꢀ
径向间隙
[0056]
gc
ꢀꢀ
周向间隙
[0057]
t
ꢀꢀꢀ
径向间隙的最大间隙宽度
[0058]wꢀꢀꢀ
周向间隙的间隙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0]
在图1中示出了装配有密封用弹性保护罩的带保护罩的等速万向联轴器1的一例。该等速万向联轴器1构成将从搭载在机动车的底盘上的发动机、电动马达等驱动源输出的旋转动力(转矩)向车轮传递的驱动轴,且在组装到机动车的状态下配置于车轮侧并仅允许角度位移。
[0061]
即,图1所示的等速万向联轴器1是所谓的固定式等速万向联轴器,且具备:外侧联轴器构件2,其具有杯状部6及轴部7;以及联轴器内部部件,其收容于杯状部6的内周。联轴器内部部件具备:内侧联轴器构件3,其在中心孔处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连结有轴构件10;滚珠4,其配置于由形成在杯状部6的内径面的外侧滚道槽8以及形成在内侧联轴器构件3的外径面的内侧滚道槽9形成的圆弧状的滚珠滚道,且在外侧联轴器构件2与内侧联轴器构件3之间传递转矩;以及保持器5,其对滚珠4进行保持。滚珠滚道及滚珠4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于多处(例如6处)。
[0062]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杯状部6的内部空间填充有润滑脂等润滑剂。为了防止该润滑剂的外部泄漏、异物从联轴器外部的侵入,而在杯状部6与轴构件10之间设置有筒状的密封用弹性保护罩20(以下,简称为“保护罩20”)。该保护罩20是使用以热塑性弹性体为主成分的树脂材料来进行模具成形的树脂保护罩,且一体地具有:大径圆筒部21,其固定于杯状部6的外径面;小径圆筒部22,其固定于轴构件10的外径面;以及波纹部23,其将两圆筒部21、22相连。伴随着外侧联轴器构件2与内侧联轴器构件3(轴构件10)相对地进行角度位移,波纹部23弹性地伸缩以及弯曲变形。
[0063]
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在由装配于其外周面的保护罩带30所施加的缩径方向的紧固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杯状部6固定。另外,保护罩20的小径圆筒部22在由装配于其外周面的保护罩带40施加的缩径方向的紧固力的作用下相对于轴构件10固定。作为保护罩带30、40,而使用有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敛缝式的保护罩带。
[0064]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以上述两个保护罩带30、40中的、对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施加缩径方向的紧固力的保护罩带30为代表例进行说明,而保护罩带40除了周长(直径)与保护罩带30不同以外,具有与保护罩带30实质上相同的结构。
[0065]
图2a及图2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30的展开状态下的侧
视图及俯视(背面)图。该保护罩带30具有与参照图10等进行说明的以往的保护罩带100同样的结构。即,保护罩带30具有由金属带板构成的带主体31、以及通过对金属带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在带主体31形成的爪部32、孔部33及突起部34。
[0066]
带主体31一体地具有:第一带部31a;第二带部31b,在将带主体31沿着其长度方向卷起而变形为环状形态时(参照图3),该第二带部31b在第一带部31a的径向外侧重合;以及台阶部31c,其将两带部31a、31b连接。台阶部31c的高低差与金属带板的板厚d大致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长度方向一侧”以及“长度方向另一侧”分别是设置有第一带部31a的一侧(图2a的纸面左侧)以及设置有第二带部31b的一侧(图2a的纸面右侧)。
[0067]
爪部32形成在第一带部31a的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3个爪部32a、32b、32c以沿着带主体31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的方式形成。在3个爪部中,爪部32a、32b通过使带主体31(第一带部31a)的一部分在表面31a侧隆起而形成,位于最靠长度方向一侧的爪部32c通过使带主体31的一部分在表面31a侧弯曲立起(切开立起)而形成。
[0068]
孔部33形成在第二带部31b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端部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图3所示的环状体30’的形成时供爪部32a、32b、32c分别嵌合的孔部33a、33b、33c沿着带主体31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而形成。孔部33a~33c都是在带主体31的表面31a及背面31b开口的贯通孔。
[0069]
突起部34形成于爪部32与孔部33之间,详细更言,形成于第二带部31b中的比孔部33靠长度方向一侧的区域。突起部34由如下构件构成从而在侧视下形成为q形状:一对腿部34a、34a,它们在长度方向上分开设置;以及顶部34b,其将两腿部34a的顶端相连。一方的腿部34a与另一方的腿部34a的分开距离根据应对紧固对象(在此为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施加的紧固力而设定。
[0070]
在爪部32与突起部34之间形成有鼓出部35。该鼓出部35通过在带主体31形成沿该带主体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两条缝隙,然后使两条缝隙之间的部分在表面侧31a鼓出而形成。缝隙形成为,一端位于第二带部31b的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且另一端位于第一带部31a的范围内。通过形成这样的鼓出部35,而在鼓出部35的背面侧划分出沿带主体31的长度力向延伸的带状的槽部。该槽部在图3所示的环状体30’的形成时,作为将在带主体31的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形成的插入片36插入(收容)的收容槽37发挥功能。
[0071]
具有以上的结构的保护罩带30例按照以下的方式使用。
[0072]
首先,将带主体31沿其长度方向卷起,并将与各孔部33a~33c对应的爪部32a~32c分别嵌合,由此使带主体31变形为环状形态。由此,如图3所示,形成了在第一带部31a的径向外侧重合有第二带部31b的环状体30’。此时,在带主体31的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形成的插入片36被收容于带状的收容槽37。因此,通过对突起部34进行敛缝而进行的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的紧固能够以将插入片36收容于收容槽37的状态实施,即能够以在成为对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进行紧固的面的、环状体30’的内径面没有台阶的状态实施。由此,能够将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高精度地紧固。
[0073]
接着,将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以及作为其安装对象的外侧联轴器构件2的杯状部6重叠配置于该环状体30’的径向内侧,并在该状态下,如图9所示,从对突起部34从周向两侧进行敛缝,由此以一方的腿部34a的根部34c与另一方的腿部34a的根部34c相互接近的方式使突起部34塑性变形。伴随于此,使环状体30’的周长减少而对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
部21施加缩径方向的紧固力,其结果是,大径圆筒部21相对于杯状部6的外径面固定。在对突起部34进行敛缝后,爪部32a~32c和与它们对应的孔部33a~33c在环状体30’的周向上分别卡合,因此环状体30’的展开变形受到限制。
[007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30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案如以上所述,而该保护罩带30具有如下所示的特征结构。
[0075]
首先,如图2~图4所示,在将金属带板(由金属带板构成的带主体31)的板厚设为d、并将构成突起部34的一对腿部34a的根部34c的壁厚设为d1时,以满足0.8d≤d1≤d、优选满足0.85d≤d1≤d的关系式的方式形成有突起部34。
[0076]
这样一来,当在形成图3所示的环状体30’后对突起部34进行敛缝时(参照图9),能够确保突起部34所需的刚性,因此能够尽量地防止突起部34大幅变形至一方的腿部34a的根部34c与另一方的腿部34a的根部34c接触的程度。由此,能够以规定的敛缝力对突起部34进行敛缝,因此能够稳定地对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施加所需的缩径方向的紧固力。
[0077]
另外,在通过将带主体31卷起并将爪部32(32a~32c)嵌合于对应的孔部33(33a~33c)而形成了图3所示的环状体30’时,如图3的b部放大图即图5(a)所示,在相互对置的第一带部31a的外径面与第二带部31b的内径面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gr。此时,若例如像图6所示的那样在两带部31a、31b之间形成最大间隙宽度t超过0.5mm那样的宽度宽的径向间隙gr,则爪部32(特别是32c)与第二带部31b的接触点p位于爪部32c的顶端侧。因此,若在该状态下对突起部34进行敛缝,则会伴随着敛缝而对爪部32(特别是32c)作用较大的应力(在图6中沿着涂黑箭头所示的环状体30’的周向的应力,也可以说是力矩载荷),从而爪部32(特别是32c)破损等的可能性提高。
[0078]
另一方面,图5a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30构成为,在环状体30’的形成时形成于两带部31a、31b之间的径向间隙gr的最大间隙宽度t为0.5mm以下(t≤0.5mm),更优选为0.35mm以下(t≤0.35mm)。这样一来,对比图5a和图6可明确,能够在使爪部32c与第二带部31b的接触点位于爪部32c的根部侧的状态下对突起部34进行敛缝。由此,能够尽量地防止因伴随着对突起部34进行敛缝而对爪部32(特别是32c)作用较大的应力所引起的爪部32的破损等。因此,能够稳定地对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施加规定的紧固力。
[0079]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上述的t≤0.5mm(优选为t≤0.35mm)这样的关系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一带部31a形成的3个爪部32a~32c中位于最靠长度方向一侧的爪部32c的形状花费了工夫。具体而言,如图5c所示,将爪部32c形成为设置有折弯部32d的剖面大致l字形状(倒l字形状),该折弯部32d具有与上述表面31a大致平行的面,且在将该面与第一带部31a的表面31a之间的分开距离(最短分开距离)设为h时满足“h≤d 0.5mm”的关系式。若更详细地说明爪部32c的形状,则爪部32c由下述构件构成而形成剖面大致l字形状:立起部,其相对于第一带部31a的表面31a呈大致90
°
的角度;以及折弯部32d,其通过使立起部的顶端弯曲或弯折而形成,且相对于立起部呈大致90
°
的角度。
[0080]
然而,在以将爪部32嵌合于孔部33的状态进行使用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30中,需要将各孔部33a~33c的长度方向尺寸设定为对应的爪部32a~32c的长度方向尺寸以上。但是,在将孔部的长度方向尺寸与对应的爪部设为相同尺寸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当环状体30’的形成时未在对应的爪部与孔部之间形成周向间隙的情况下),不能适当地实施在形成环状体30’后实施的突起部34的敛缝作业,从而存在不能对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
21施加规定的紧固力的可能性。
[0081]
在未形成上述的周向间隙的情况下存在不能适当地实施突起部34的敛缝作业的可能性的理由如以下所述。首先,在保护罩带30的结构上,在刚开始突起部34的敛缝作业之后,如图7所示,第二带部31b向远离第一带部31a的方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由此爪部32(在此为32a、32b)从孔部33(在此为33a、33b)脱离。伴随着突起部34的敛缝作业的进展(敛缝量增加),第二带部31b向接近第一带部31a的方向(径向内侧)弹性变形,由此爪部32a、32b再次嵌合于对应的孔部33a、33b,但伴随着突起部34的敛缝作业的进展,第二带部31b(在该第二带部31b形成的孔部33)相对于第一带部31a(在该第一带部31a形成的爪部32)的周向相对位置会变化,因此,在孔部33的长度方向尺寸与对应的爪部32为相同尺寸的情况下,难以将对应的爪部32(在此为32a、32b)再次相对于孔部33(在此为33a、33b)嵌合。
[0082]
上述那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使孔部33的长度方向尺寸比对应的爪部32的长度方向尺寸大(增大在环状体30’的形成时形成于对应的孔部与爪部之间的周向间隙的间隙宽度)来消除。然而,上述周向间隙的间隙宽度变得越大,则伴随着对突起部34进行敛缝而产生的第一带部31a与第二带部31b的相对移动的量、乃至在突起部34的敛缝后使爪部32(特别是32c)负荷的周向载荷就变得越大,因此爪部32(特别是32c)破损等的可能性提高。
[0083]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30中,设定爪部32a、32b和孔部33a、33b的长度方向尺寸,以如图5b所示,在环状体30’的形成时,在对应的爪部32(在此为32a、32b)与孔部33a、33b之间分别形成周向间隙gc,并且,在将该周向间隙gc的间隙宽度设为w时,满足0<w≤0.8mm、更优选满足0.1mm≤w≤0.6mm的关系式。由此,能够使爪部32相对于对应的孔部33顺畅地嵌合(能够容易地形成环状体30’),并且在对突起部34进行敛缝时,能够有效地降低爪部32(特别是32c)破损等的可能性,因此在稳定地对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施加规定的紧固力这方面有利。
[0084]
结合以上的作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30具有能够稳定地对保护罩20的大径圆筒部21施加规定的紧固力这样的特征。
[008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等速万向联轴器用的保护罩带30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
[0086]
例如,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爪部32及孔部33沿着带主体31的长度方向(环状体30’的周向)各设置了3个,但只要在使带主体31变形为环状形态时能够维持该形态,则能够任意地设定爪部32及孔部33的形成个数、配置方案。
[0087]
另外,以上对在将树脂制的保护罩20固定于安装对象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带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保护罩带30当然也可以在将橡胶保护罩固定于安装对象时使用。
[0088]
另外,以上说明了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用于相对于构成驱动轴的等速万向联轴器以及用于相对于轴构件将保护罩固定的保护罩带的情况,但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如下的保护罩带,即,用于相对于构成传动轴的等速万向联轴器以及轴构件将保护罩固定的保护罩带。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于如下的保护罩带,即,例如在具备滚珠丝杠的电动致动器中,用于将在内周收容有滚珠丝杠的丝杠轴的保护罩的圆筒部固定于安装对象的保护罩带。
[0089]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受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任何限定,且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
主旨的范围内还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