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微气泡水盒及具有其的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04 22:42: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具体地涉及微气泡水盒及具有其的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2.微气泡(micro-bubble)通常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五十微米(μm)以下的微小气泡。微气泡根据其直径范围也可以称为微纳气泡(micro-/nano-bubble)、微米气泡或纳米气泡(nano-bubble)。微气泡由于其在液体中的浮力小,因此在液体中滞留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微气泡在液体中会发生收缩直到最后破碎,生成更小的纳米气泡。在这个过程中,气泡因为变小所以其上升速度变得缓慢,导致融化效率高。微气泡在破碎的时候局部会产生高压和高温的热,由此能够破坏漂浮在液体中或附着在物体上的有机物等异物。另外,微气泡的收缩过程还伴随负电荷的增加,负电荷的高峰状态通常是在微气泡的直径处于1-30微米的时候,因此容易吸附漂浮在液体中的带正电荷的异物。结果就是异物在其由于微气泡的破碎而被破坏之后会被微气泡吸附,然后慢慢浮到液体表面。这些特性使得微气泡具备很强的清洗和净化能力。目前,微气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洗衣机等洗涤设备中。
3.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8396516b公开了一种波轮洗衣机,该波轮洗衣机具有设置在盘座中的注水装置。该注水装置具有连接到供水源的连接口、注水盒、和布置在连接口与注水盒之间的细微气泡发生器。具体地,cn108396516b公开的细微气泡产生器具有圆筒状喷管,在喷管内沿着水流方向形成有直径变小锥形通道部、突出部(形成节流孔)和混合腔(直径大于节流孔的直径并且保持不变)。在电磁供水阀打开后,来自主水管的水流在流过这种细微气泡产生器时被迅速地降压,使得在水流中的空气被析出而在水中产生微气泡,从而形成微气泡水。该微气泡水进入洗衣筒被用于衣物的洗涤。然而,这种细微气泡产生器只能依靠流过其的液体内部所携带的非常有限的空气来产生细微气泡,因此,该细微气泡产生器不能提供含有足够多微气泡的微气泡水,从而导致洗净效果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残留的洗涤剂可能对用户的健康产生隐患。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注水装置的微气泡产生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气泡水盒,所述微气泡水盒包括:盒体,其包括进水部、出水部、和位于所述进水部与出水部之间的节流孔,所述进水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部设有插件室;插件,其配置成可被容纳在所述插件室内,在所述插件内设有负压腔和位于所述负压腔下游的混合腔,所述插件的第一端定位靠近所述节流孔并且与所述插件室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负压腔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水部的外部形成空气连通,使得由所述节流孔节流后的水流在所述负压腔内产生的负压可将外界的空气吸入所述负压腔,所述空气与水流在所述混合腔内混合形成气泡水;微气泡起泡网,其配置成将所述气泡水切割成微气泡水;以及压板,所述压板配置成将所述微气泡起泡网固定到所述插件的第二端
上,在所述压板上设有微气泡水出口。
6.在上述微气泡水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板包括板状本体和从板状本体的内侧面向外延伸的压腿,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压腿将所述微气泡起泡网压靠在所述插件的第二端上,使得在所述微气泡起泡网与所述板状本体之间形成接收所述微气泡水的微气泡水室,并且所述微气泡水出口形成在所述板状本体上。
7.在上述微气泡水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腿包括多个压腿,所述多个压腿布置成与所述插件的第二端匹配的环形并且在相邻所述压腿之间形成周向间隙,所述微气泡水还可从所述微气泡水室经由所述周向间隙流出。
8.在上述微气泡水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出水部上形成沿所述插件室的外周延伸并与其形成空气连通的吸气槽,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吸气槽与所述出水部的外部形成空气连通。
9.在上述微气泡水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部包括围绕所述插件室的周向外壁和周向内壁,所述周向外壁由上壁、下壁、左壁和右壁构成,所述周向内壁沿着所述上壁、左壁和右壁中的至少一部分平行地延伸,所述吸气槽形成在所述周向外壁和所述周向内壁之间并且经由形成在所述周向内壁上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形成空气连通。
10.在上述微气泡水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壁的靠近所述插件的第二端的部分径向向外扩大以便形成位于所述插件室下游的辅助出水口。
11.在上述微气泡水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沿着所述水流的流向,所述负压腔的内径逐渐缩小,并且所述混合腔的内径逐渐扩大。
12.在上述微气泡水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插件的第二端上设有多个溢流口。
13.在上述微气泡水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负压腔的内壁上设有扰流肋。
14.在上述微气泡水盒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微气泡起泡网包括多层网结构,每层所述网结构具有至少一道网孔的直径达到微米级。
1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技术方案中,该微气泡水盒包括盒体、插件、微气泡起泡网、和具有微气泡水出口的压板。盒体包括进水部、出水部、以及流体连通进水部和出水部的节流孔。盒体上形成插件室。可被容纳在插件室中的插件内设有负压腔和位于负压腔下游的混合腔,插件的第一端定位靠近节流孔并且与插件室之间形成连通负压腔的进气通道,并且进气通道还空气连通出水部的外部,使得由节流孔节流后的水流在负压腔内产生的负压可将外界的空气吸入负压腔,空气与水流在混合腔内充分混合形成气泡水。借助于负压,大量空气可被吸入负压腔,通过混合腔则将吸入的空气与水流进行充分的混合以提供含有大量气泡的气泡水。该气泡水经微气泡起泡网的切割和混合,形成含有丰富微气泡的微气泡水。微气泡水从压板上的微气泡水出口喷出。因此,本发明微气泡水盒显著提高了微气泡水中的微气泡含量。
16.优选地,在出水部上形成沿插件室的外周延伸并与其形成空气连通的吸气槽。进气通道通过该吸气槽与出水部的外部形成空气连通。该吸气槽可保证有足量空气吸入到负压腔中。
17.优选地,出水部包括围绕插件室的周向外壁和周向内壁,周向外壁由上壁、下壁、左壁和右壁构成,周向内壁沿着上壁、左壁和右壁中的至少一部分平行地延伸,吸气槽形成在周向外壁和周向内壁之间并且经由形成在周向内壁上的进气口与进气通道形成空气连
通。将吸气槽布置在相互隔开并平行布置的周向外壁和周向内壁之间并在周内内壁上设置可连通负压腔的进气口,既提供了足够大的吸气槽,又可以避免吸气槽和进气口被堵塞,从而保证足量空气能够顺畅地流入负压腔。
18.优选地,微气泡水盒还包括由板状本体和压腿构成的压板,该压板通过压腿将微气泡起泡网压靠在插件的第二端上,并在微气泡起泡网与板状本体之间形成接收微气泡水的微气泡水室。通过该微气泡水室可将微气泡水引向微气泡水出口。而且,板状本体可充当盒体的出水部的端盖。
19.优选地,出水部的下壁的靠近插件的第二端的部分径向向外扩大以便形成辅助出水口。来自溢流口的水和/或从压腿之间的周向间隙流出的微气泡水可从该辅助出水口排出。
20.优选地,沿着水流的流向,负压腔的内径逐渐缩小,形成直径渐缩锥形腔,并且混合腔的内径逐渐扩大,形成直径渐扩锥形腔。负压腔的配置用于增强空气的吸入,而混合腔的配置则用于提高空气与水的混合程度。
21.优选地,在负压腔的内壁上设置的扰流肋通过加大水的紊流,能够帮助水流在下游更加有效地混合被吸入的空气,从而在水中产生更多的气泡。
22.优选地,在插件的第二端上设置多个溢流口。当喷管内的水压不足,因此水流无法快速贯穿微气泡起泡网时,水流能够从这些溢流口流出,避免了因水流在混合腔内累积而堵住微气泡起泡网和无法吸气的问题,从而保证微气泡水盒持续产生微气泡水的高可靠性。
23.优选地,微气泡起泡网为多层网结构,通过与每层网结构上的微米细孔相配合,能够显著减小微气泡的直径并且增加微气泡与水的混合程度。
2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洗涤设备洗净效果不好并且残留的洗涤剂可能对用户的健康产生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涤设备,该洗涤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微气泡水盒,所述微气泡水盒布置在所述洗涤设备内以便为所述洗涤设备提供微气泡水。通过将微气泡水喷入洗涤设备中,能够帮助提高洗涤设备的洗净能力,同时能够节省洗涤处理剂的用量,因此也有利于用户的健康。
附图说明
25.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26.图1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7.图2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28.图3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a-a截取的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29.图4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b-b截取的本发明微气泡水盒实施例的剖面图;
30.图5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插件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31.图6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插件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32.图7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压板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33.图8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压板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34.图9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0是图9所示的本发明洗涤设备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6.附图标记列表:
37.1、波轮洗衣机;11、箱体;12、盘座;13;上盖;14、地脚;21、外桶;31、内桶;311、脱水孔;32、波轮;33、传动轴;34、电机;35、平衡环;41、排水阀;42、排水管;5、微气泡水盒;51、盒体;511、进水部;111、进水口;112、加压通道;113、直通道;512、径向壁;512a、锥形凸台;513、节流孔;514、出水部;141、周向外壁;141a、上壁;141b、下壁;141c、左壁;141d、右壁;142、周向内壁;142a、内上壁;142b、内左壁;142c、内右壁;143、吸气槽;144、肋壁;145、进气口;146、插件室;147、辅助出水口;148、加强肋;149、网槽;515、微气泡水室;516、进气通道;52、压板;521、板状本体;521a、内侧面;521d、外侧面;521b、上边缘;521c、下边缘;522、压腿;522a、第一压腿;522b、第二压腿;523、周向间隙;524、固定孔;525、套筒;526、微气泡出水口;53、插件;531、负压腔;532、混合腔;533、密封槽;534、密封圈;535、溢流口;536、过渡孔;537、直筒混合腔;538、扰流肋;539a、第一端;539b、第二端;54、微气泡起泡网;61、进水阀;62、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1.为了解决现有注水盒的微气泡产生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气泡水盒5。该微气泡水盒5包括:盒体51,其包括进水部511、出水部514、和位于进水部511与出水部514之间的节流孔513,进水部511设有进水口111,出水部514设有插件室146;插件53,其配置成可被容纳在插件室146内,在插件53内设有负压腔531和位于负压腔531下游的混合腔532,插件53的第一端539a定位靠近节流孔513并且与插件室146之间形成有连通负压腔531的进气通道516,进气通道516与出水部514的外部形成空气连通,使得由节流孔513节流后的水流在负压腔531内产生的负压可将外界的空气吸入负压腔531,空气与水流在混合腔532内混合形成气泡水;微气泡起泡网54,其配置成将气泡水切割成微气泡水;以及压板52,压板52配置成将微气泡起泡网54固定到插件53的第二端539b上,在压板52上设有微气泡水出口526。借助于负压和进气通道可从外界吸入大量的环境空气,因此在混合腔内产生含有大量气泡的气泡水,该气泡水随后经由微气泡起泡网54切割和混合而形成含有大量微气泡的微气泡水。微气泡水最后从微气泡水出口526喷射出去。
42.在本文中提及的“上游”和“下游”除非有明确相反的说明,都是相对于说明书附图中示出的水流方向c而言。在本文中提及的“上壁”、“下壁”、“左壁”和“右壁”都是针对本发
明微气泡水盒被水平地放置并且从出水部一侧观察微气泡水盒的情况而言。
43.图1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实施例的前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a-a截取的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实施例的剖面图,以及图4是沿着图2的剖面线b-b截取的本发明微气泡水盒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1-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微气泡水盒5包括盒体51、被容纳在盒体51中的插件53、微气泡起泡网54、和将微气泡起泡网54固定在插件53的第二端539b上的压板52。替代地,微气泡起泡网54也可通过其它合适的装置固定到插件53的第二端539b上,例如压环等结构。
44.如图3和图4所示,盒体51包括进水部511、出水部514和位于进水部511与出水部514之间的节流孔513。进水部511与出水部514形成一体,并且共用径向壁51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节流孔513形成在径向壁512的中心位置。优选地,在径向壁512上形成围绕节流孔513并且向下游稍微突起的锥形凸台512a,该锥形凸台的外直径沿着水流方向c逐渐缩小。替代地,节流孔513可形成在进水部511内。
45.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进水部511为大致圆筒状。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进水部511的外端上形成有进水口111,并且进水部511通过该外端可连接到外部的水源,例如自来水。替代地,进水部511也可采用其它合适的形状,例如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进水部。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进水部511内分别形成有直通道113和加压通道112。所谓“直通道”是指其直径沿着延伸长度保持不变的通道。如图3所示,沿着水流方向c,直通道113从进水口111延伸到加压通道112,而加压通道112从直通道113延伸到节流孔513。直通道113的直径沿其延伸长度保持不变。加压通道112的直径则沿着水流方向c逐渐缩小,形成锥形通道。该锥形通道可对流过其中的水流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水流再通过节流孔513可被迅速膨胀地喷出到下游并产生很大的负压。可选地,在进水部511内省去直通道,使得加压通道112可从进水口111一直延伸到节流孔513。
46.如图3和图4所示,出水部514包括插件室146、沿插件室146的外周延伸并与其形成空气连通的吸气槽143、和位于插件室146下游的出水口147。插件室146在其上游直接连通节流孔513。插件室146垂直于水流方向c的横截面为大致圆形。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出水部514为具有上游端、下游端、和位于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四个侧面的大致中空的盒状结构。上游端连接到进水部511,而下游端为敞开的开口。插件室146在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延伸。如图1和图2所示,在出水部514的四个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上壁141a、下壁141b、左壁141c、和右壁141d。上壁141a、下壁141b、左壁141c、和右壁141d一起构成周向外壁141。该周向外壁141在周向上围绕整个插件室146。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下壁141b的靠近出水部514下游端的部分在径向上逐渐向下(相对于图3所示的方位)扩大,并且通过该扩大部分围成的空间形成辅助出水口147。为了提高该扩大部分的强度,其上设有多个彼此间隔开并且大致平行延伸的加强肋148。这些加强肋148的延伸方向与离开微气泡水盒的水流方向大致相同,因此对水流的流向也起到引导的作用。替代地,在出水部514的下游敞开端上可形成其它形式的辅助出水口。
47.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周向外壁141与插件室146之间还形成有周向内壁142。周向内壁142与周向外壁141大致平行并且相互之间形成具有预定距离的间隙,该间隙构成吸气槽143。该吸气槽143朝向出水部514的下游端完全敞开,从而允许外界空气自由、足量地进入吸气槽143。相应地,在周向内壁142的位于出水部514上游端的
部分上设有穿过周向内壁142的进气口145,从而使插件室146与吸气槽143之间可形成空气连通。进气口145可为一个或多个圆形孔,也可为适当尺寸的狭长孔。进气通道516通过进气口145空气连通吸气槽143,因此可与出水部514的外部形成空气连通。替代地,进气通道516也可通过设置在出水部上的其他形式的空气通道与出水部514的外部形成空气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周向内壁142分别沿着周向外壁141的上壁141a、左壁141c和右壁141d延伸。相应地,周向内壁142包括平行于上壁141a的内上壁142a、平行于左壁141c的内左壁142b、和平行于右壁141d的内右壁142c。因此,吸气槽143为大致u型的环槽。为了增强出水部514的强度和防止周向外壁141变形,在周向外壁141和周向内壁142之间设置多个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肋壁144。替代地,周向内壁142只沿着上壁141a延伸,因此只在上壁141a与内上壁142a之间形成“一”型的吸气槽143;或者,周向内壁142沿着上壁141a和左壁141c延伸,因此在上壁141a、左壁141c与内上壁142a、内左壁142b之间形成“l”型吸气槽143。类似地,周向内壁142沿着上壁141a和右壁141d延伸,因此在上壁141a、右壁141d与内上壁142a、内右壁142c之间形成“l”型吸气槽143。吸气槽143的设计为微气泡水盒5提供非常畅通的空气流道,微气泡水盒5因此可从外界吸入大量的环境空气。
48.图5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插件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而图6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插件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插件53为与插件室146相匹配的大致圆柱状结构。插件53具有第一端539a和第二端539b。如图3和图4所示,在插件53被装配到插件室146中的状态下,插件53的第一端539a被置于出水部514的上游端中,因此靠近节流孔513和进气口145。插件53的第一端539a可抵靠径向壁512的锥形凸台512a,因此在第一端539a与插件室146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与进气口145连通,因此也可与吸气槽143形成空气连通,从而构成进气通道516。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插件53的周向外壁上靠近第一端539a还设有环形的密封槽533,该密封槽533用于容纳密封圈534,从而在插件53与插件室146的内壁之间形成流体密封。如图3-图6所示,在插件53的内部,沿着插件53的中心线,从第一端539a到第二端539b,依次形成有负压腔531、过渡孔536、混合腔532、和直筒混合腔537。在微气泡水盒5的组装状态下,负压腔531位于节流孔513的下游并且与节流孔513直接连通。径向壁512上的锥形凸台512a进入负压腔531的上游端并且被卡在该上游端上,从而在插件53的上游端539a与插件室146之间维持进气通道516。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负压腔531的直径沿着水流方向c逐渐缩小,使得负压腔531形成直径渐缩的锥形腔。这种直径渐缩的锥形腔可增强对空气的吸入,使得更多的外界空气能够进入负压腔531。混合腔532通过过渡孔536与负压腔531连通。过渡孔536的直径大约与负压腔531的最小直径相同。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混合腔532的直径沿着水流方向c逐渐增大,使得混合腔532形成直径渐扩的锥形腔。在该直径渐扩的锥形腔下游还形成有具有锥形腔的最大直径的附加混合腔,其被称为直筒混合腔537,使得空气与水流能够进行充分混合。替代地,插件53内可以取消直筒混合腔537。如图6所示,在插件53的第二端539b上设有多个溢流口535。这些溢流口535分布在第二端539b的环形端面上,并且相互间隔预定距离。根据实际需要,相邻溢流口535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水压不足的情况下,水流可能无法快速贯穿微气泡起泡网54,因此会累积在混合腔中。这些溢流口则允许水流通过其流出,从而能够避免因水流在混合腔内累积而堵住微气泡起泡网54和导致无法吸气的问题,从而保证微气泡水盒5持续产生微气泡水的高可靠性。
49.如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插件53的负压腔531内壁上形成有多个扰流肋538。这些扰流肋538彼此间隔开,并且沿着负压腔531的纵向延伸。这些扰流肋538可增加水流的紊流,从而能够帮助水流在下游更加有效地混合被吸入的空气。替代地,扰流肋可以被设在负压腔内壁上的至少一个径向突起部取代,例如一个或多个的柱状突起。替代地,其它形式的扰流部也可以形成负压腔内壁上。
50.如图3和图4所示,微气泡起泡网54被压板52固定在插件53的第二端539b上。微气泡起泡网54完全覆盖插件53的第二端并且超过第二端的外周。相应地,在插件室146的内壁的对应位置上形成有环形的网槽149,使得微气泡起泡网54的超出插件53的第二端外周的部分可延伸进入该网槽149中。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微气泡起泡网54包括多层网结构,例如两层、三层或更多层。每层网结构具有至少一道网孔的直径达微米级。优选地,网孔的直径在0~1000微米之间;更优选地,网孔的直径在5~500微米之间。滤网可以是塑料栅栏,金属网,高分子材料网,或者其它合适的孔网结构。塑料栅栏通常是指高分子栅栏,其由高分子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先将高分子材料制成板,再在该板上通过机加工产生微孔结构而形成塑料栅栏。高分子材料网通常是指通过先将高分子材料制成丝,再用这丝编织成的具有微孔结构的网。高分子材料网可以包括尼龙网,棉纶网,涤纶网,丙纶网等。替代地,网结构可以是能够产生微气泡的其它网孔结构,例如由两个非微米级的蜂窝状结构组成的网孔结构。当气泡水流过网孔结构时,该网孔结构对气泡水产生混合和切割的作用,从而产生大量微气泡水。
51.图7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压板的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而图8是本发明微气泡水盒的压板的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压板52具有板状本体521和从板状本体521的内侧面521a向外延伸的压腿522。在微气泡水盒5的组装状态下,板状本体521的内侧面521a面朝微气泡起泡网54,因此被称为“内侧面”。相应地,板状本体521的背对微气泡起泡网54的侧面被称为外侧面521d。在板状本体521的大致中心位置形成有微气泡水出口526。该微气泡水口526的直径与插件53的第二端539b的端面直径大致一致。从微气泡起泡网54流出的微气泡水主要从该微气泡水出口526喷出。板状本体521还具有上边缘521b和下边缘521c。在微气泡水盒5的组装状态下,板状本体521基本覆盖出水部514的下游端,板状本体521的上边缘521b与周向外壁141的上壁141a相邻,而板状本体521的下边缘521c靠近周向外壁141的下壁141b和辅助出水口147。因此,板状本体521可充当出水部514的下游端盖,只需暴露辅助出水口147和吸气槽143。可选地,板状本体521的下边缘521c可形成大致弧形,在微气泡水盒5的组装状态下,该下边缘521c向内弯曲以便在其外侧形成比较光滑的表面。如图7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压板52通过螺钉或螺丝固定到盒体51的出水部514上。相应地,在板状本体521上形成两个固定孔524。这两个固定孔524分布在板状本体521的左右两侧,二者间隔的距离超过插件室146的最大外直径,以避免与插件室146产生干涉。螺丝或螺钉可延伸穿过固定孔524将压板52固定在出水部514上。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板状本体521的内侧面521a上围绕每个固定孔524分别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套筒525。在出水部514上形成可插入到该套筒525中或套在该套筒525上的对应结构。因此,套筒525在安装的时候还起到对齐和引导的作用。替代地,压板52也可采用其它合适方式与出水部514固定在一起,例如通过卡扣结构。
52.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压腿522包括多个压腿,这些压腿布置
成一个环形,该环形对应插件53的第二端539b的端面,因此压板52可通过这些压腿将微气泡起泡器54压靠在插件53的第二端539b的端面上。通过这些压腿,在板状本体521与微气泡起泡网54之间形成可接收微气泡水的微气泡水室515。相邻压腿之间形成周向间隙523,以允许微气泡水从微气泡水室515经由这些周向间隙523流向辅助出水口147。如图8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多个压腿522包括一个第一压腿522a和多个第二压腿522b。沿着周向方向,第一压腿522a的宽度大于每个第二压腿522b。在组装微气泡水盒5的时候,宽度比较大的第一压腿522a可起到定位和对准的作用。替代地,压腿522可形成一个可与插件53的第二端539b端面匹配的筒状结构,并且在该筒状结构的侧壁上设置可与辅助出水口147对齐的大的开口,以允许微气泡水从微气泡水室515流入辅助出水口147。
53.上述微气泡水盒5在工作时,来自外部水源的水从进水口111进入进水部511,沿着水流方向c,水流在经过加压通道112加压后通过节流孔513膨胀喷入负压腔531并且在负压腔内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大量外界空气从吸气槽143经由进气口145和进气通道516被吸入负压腔531。然后,空气与水流一起流入混合腔532并且在其中得到更加充分的混合以产生气泡水。气泡水然后流向微气泡起泡器54并且被该微气泡起泡器54切割和进一步混合,形成含有大量微气泡的微气泡水。该微气泡水从微气泡水室515经由压板52上的微气泡水出口526喷出。从溢流口535溢出的水和/或从压腿522之间的周向间隙523流出的微气泡水可经由辅助出水口147流出。
5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涤设备,该洗涤设备包括本发明微气泡水盒5。该微气泡水盒5布置在该洗涤设备内以提供微气泡水。通过该微气泡水盒,不仅能够提高洗涤设备的洗净能力,而且能够减少洗涤处理剂的用量并降低洗涤处理剂在例如衣物中的残留量,从而不仅有利于用户的健康,而且还能改善用户的体验。
55.图9是本发明洗涤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的本发明洗涤设备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洗涤设备为一种波轮洗衣机1。替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洗涤设备可以是滚筒洗衣机或烘干一体机等。
56.如图9和图10所示,波轮洗衣机1(以下简称洗衣机)包括箱体11。在箱体11的底部设有地脚14。箱体11的上部设置有盘座12,盘座12枢转连接有上盖13。在箱体11内设置有作为盛水桶的外桶21。在外桶21内设置有内桶31,内桶31的底部设置有波轮32,外桶21的下部固定有电机34,电机34通过传动轴33与波轮32驱动连接,在内桶31的侧壁上设有脱水孔311。排水阀41设置在排水管42上,排水管42的上游端与外桶21的底部连通。该洗衣机还包括进水阀61、一端连接进水阀61的进水管62、连接进水管62的另一端的微气泡水盒5。微气泡水盒5被安装在盘座12上。微气泡水盒5可以是上面所描述的任一种微气泡水盒。如图10所示,来自水源(例如自来水或可循环使用的水)的水经由进水阀61和进水管62进入微气泡水盒5,并且通过微气泡水盒5产生微气泡水。所产生的微气泡水主要从压板52上的微气泡水出口喷出到盘座12的内翻边,该内翻边可起到挡水的作用,使得微气泡水被改向流入内桶31和/或外桶21,用于衣物等的清洗。来自插件53的溢流口535的水和从压腿522之间喷溅出的水则从辅助出水口147流出,然后也进入内桶31和/或外桶21。水中的微气泡在破碎过程中对洗涤处理剂产生撞击,并且微气泡通过携带的负电荷也能够吸附洗涤处理剂,因此微气泡能够增加洗涤处理剂与水的混合程度,从而降低洗涤处理剂的用量并减少洗涤处理剂在衣物上的残留量。另外,微气泡在内桶31内也会撞击衣物上的污渍,并且会吸附产生污
渍的异物。因此,微气泡增强了洗衣机的去污性能。
57.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来自不同实施例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