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洗衣机注水盒及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04 22:25: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轮洗衣机进水用的注水盒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波轮洗衣机一般是,先通过洗衣机进水管将水注入洗衣机的注水盒中,注水盒中的水通过注水盒的出水口流入洗衣机的内桶和/或外桶中。洗衣机的注水盒,根据洗衣机实际使用的需求不同,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式样。一般在注水盒内安装有可抽拉的投放盒,投放盒内盛放有待投放的洗衣粉、洗衣液、消毒液、柔顺剂等等添加物,以使得流经注水盒的进水水流可将上述添加物一并冲入洗衣机桶内,进而实现对洗衣机内桶中盛放的待处理负载进行洗涤、浸湿等处理。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注水盒,普遍存在以下两个缺陷:
4.一、通过注水盒注入洗衣机桶内的水,由于出水水压较低,使得注入洗衣机桶内的水流无法形成稳定的水型,影响用户体验;
5.二、通过注水盒注入洗衣机桶的水,由于缺乏有效的引流、阻挡,使得自注水盒流出的水会向四周溅射,溅射水流会打湿投放盒,而用户在抽拉投放盒时,用户的手会沾染上投放盒表面溅射的水,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6.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机注水盒,以实现增大注水盒出水水压的目的,进而达到向洗衣机桶内进水水流形成瀑布状水形的效果。
8.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衣机注水盒,其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底部设有出水口,注水盒的壳体底部设有引导壳体内水流向出水口、增大出水水压的引流增压结构。
10.进一步,壳体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引水槽,引水槽的最低处与注水盒的出水口相连通。
11.进一步,出水口设于引水槽前侧的壳体底部,引水槽的底壁为沿注水盒的前后方向、向出水口侧逐渐下倾的斜面引水槽的前端敞口设置、与出水口直接相通;
12.优选的,引水槽的底壁为自注水盒的左右两侧向中心逐渐下降的曲面。
13.进一步,注水盒的前端设有前后间隔排布的防水板和挡水板,防水板和挡水板之间的间隙构成出水腔;出水腔下侧所对应的壳体底部镂空设置、构成注水盒的出水口;挡水板的中部开设豁口,豁口与引水槽的前端敞口相对开设,引水槽经豁口直接与出水腔相连通。
14.进一步,防水板和挡水板的下端均低于注水盒壳体的底部;挡水板和防水板的上
端均高于注水盒壳体的底部。
15.进一步,防水板为自左右两端向中部、逐渐向注水盒内弯曲的曲面构成。
16.进一步,注水盒的底部设有向上凸出的、处于左右两侧的凸出部,两凸出部之间间隔设置、间隔处构成流道,流道的一端构成聚水部、另一端与引水槽相接。
17.进一步,流道的至少部分为向引水槽方向逐渐收窄径向宽度的缩口段;
18.优选的,缩口段的左右侧壁均为沿注水盒前后方向、逐渐向中心倾斜的斜面,形成沿注水盒轴向对称设置的锥形流道。
19.进一步,引水槽的至少部分处于流道的前端部内,引水槽的后端、最高处处于流道缩口段的小口处。
20.进一步,流道沿注水盒的轴线前后延伸,流道的前端与引水槽的后端、最高处相通,流道的后部构成供注水盒进水流入的聚水部;
21.优选的,流道相对注水盒轴向对称设置;
22.优选的,聚水部的左右宽度大于引水槽的左右宽度。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通过在注水盒底部设置引流增压结构,以实现注水盒出水口处的出水水压增大的效果,使得自注水盒出水口流入洗衣机桶内的水流可形成瀑布状的稳定水形,进而达到经注水盒流入洗衣机桶内的进水水流覆盖面积增大、使桶内盛放的大部分负载可有效浸湿,大大提升洗衣机洗涤效果的显著技术进步。
25.2、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引水槽,使得壳体内部的水在引水槽的引导作用下向注水盒的出水口处汇聚,以使得注水盒出水口处的水压增大,进而提升出水发散效果;同时,通过上述引水槽的设置,使得注水盒内水流可全部经出水口外排,有效避免注水盒内水的残留。
26.3、在注水盒的前端设置由挡水板和防水板、及水盒左右两侧壁共同围成的出水腔,出水腔下端全部镂空设置以构成注水盒的出水口,使得注水盒的出水口设置于独立的出水腔处,在保证出水水流可全部引导至出水口实现顺畅外排的前提下、还可有效阻挡出水水流自注液盒前端溢流,避免出水水流向上方的投放盒处进行溅射、影响用户使用体验问题的发生。。
27.4、通过在注水盒的壳体底部设置上述凸出部,令注水盒底部形成一向下凹陷的流道结构,使得注水盒内进水水流可在流道的引导作用下流向注水盒的出水口处,进而保证注水盒中的水流顺畅性。特别是,在流道上设置沿水流方向收窄的缩口段,使得流道可对流经水流进行进一步加压,可有效提升注水盒出水口处的出水水压,进而保证注水盒出水口处可形成稳定的瀑布状出水水形的效果。
28.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方法简洁,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29.此外,本发明还介绍了一种洗衣机,安装有上述任一所述的注水盒。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31.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3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注水盒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注水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35.图中主要元件说明:
36.1、壳体;2、出水口;3、引水槽;4、防水板;5、挡水板;6、出水腔;7、凸出部;8、流道;9、缩口段;10、聚水部;11、底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后侧壁。
37.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1.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洗衣机注水盒,所述注水盒安装于洗衣机上,洗衣机进水管流入的进水水流流入注水盒,注水盒流经的水经出水口注入洗衣机的桶内,对桶内盛放的负载进行浸湿、洗涤等处理。同时,注水盒上一般安装有可抽拉的投放盒,投放盒内具有供洗衣粉、洗涤剂、增香剂、消毒剂等投放的投放腔,流经注水盒的洗衣机进水水流中的至少部分流经投放腔,将投放腔内的待添加物随水流一并冲入洗衣机桶内、对桶内负载进行处理。
4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洗衣机优选的为波轮式洗衣机,波轮式洗衣机的外壳上部设有控制盘座,外壳内安装有顶部开设筒口的外桶,外桶内安装有可受电机驱动旋转的内桶,内桶中还可以安装有可独立旋转、可与内桶共同旋转的波轮。所述的注水盒安装于波轮式洗衣机的控制盘座上,控制盘座的中部设有与桶口对应开设的衣物投放口,注水盒的前端与衣物投放口相对应连通,注水盒的出水口朝向下方,使得注水盒出水口流出的水流可直接经内桶桶口喷射至内桶内部,进而实现洗衣机经注水盒向桶内进水的目的。
4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注水盒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中空构成供洗衣机进水水流流经的腔室;壳体1上设有出水口2,壳体1内部流入的洗衣机进水水流经出水口2流出、流向洗衣机桶内。注水盒的壳体1底部设有引导壳体内水流向出水口2、增大出水水压的引流增压结构。
44.通过在注水盒底部设置引流增压结构,使得注水盒出水口处的水压增大,实现自出水口流出水流向左右两侧发散,令水盒流入桶内的水流形成瀑布形,进而实现经注水盒流入洗衣机桶内的进水水流覆盖面积增大、使桶内盛放的大部分负载可有效浸湿,进而可大大提升洗衣机的洗涤效果。
4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引流增压结构包括:壳体1的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引水槽3,引水槽3的最低处与注水盒的出水口2相连通。通过在壳体1底部设置引水槽3,使得壳体1内部的水在引水槽3的引导作用下向注水盒的出水口2处汇聚,以使得注水盒出水口2处的水压增大,进而提升出水发散效果,使注水盒流入桶内的水流形成瀑布形、增大洗衣机进水水流的覆盖面积;同时,通过上述引水槽3的设置,使得注水盒内水流可全部经出水口2外排,有效避免注水盒内水的残留。
46.本发明实施例中,出水口2设于引水槽3前侧的壳体底壁11上,出水口2为沿注水盒左右方向延伸的、朝向下方开设的条形开口。引水槽3的底壁为沿注水盒的前后方向、向出水口2侧逐渐下倾的斜面。引水槽3的前端敞口设置、与出水口2直接相通。通过上述设置,在引水槽3倾斜底壁的引流作用下,使得引水槽3内的水可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向出水口2方向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因自身重力作用而增大流速,使得出水口2处水压进一步增大、令出水水流形成的瀑布水形更为稳定。
47.本发明实施例中,引水槽3的底壁为自注水盒的左右两侧向中心逐渐下降的曲面,使得引水槽3与注水盒相连处的底壁为左右两端高、中间低的弯曲部,以使得自引水槽3左右不同位置流向出水口2的水流流速不同,进而实现注水盒出水口2流出水流向两侧发散、形成瀑布状出水水形的效果。
4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引流增压结构还包括:注水盒的前端设有前后间隔排布的防水板4和挡水板5,防水板4和挡水板5之间的间隙构成出水腔6;出水腔6下侧所对应的壳体1底部镂空设置、构成注水盒的出水口2;挡水板5的中部开设豁口,豁口与引水槽3的前端敞口相对开设,引水槽3经豁口直接与出水腔6相连通。在注水盒的前端设置由挡水板5和防水板4、及水盒左侧壁12、右侧壁13共同围成的出水腔6,出水腔6下端的注水盒底壁11全部镂空设置以构成注水盒的出水口2,使得注水盒的出水口2设置于独立的出水腔6处,在保证出水水流可全部引导至出水口2实现顺畅外排的前提下、还可有效阻挡出水水流自注液盒前端溢流。
49.尤其是,在水盒内安装有可自前侧向外抽出的投放盒时,注水盒的出水水流容易溅射至投放盒前端面板情况的发生,就会使用户在下次抽拉投放盒进行洗衣粉、洗衣液等添加物投放时造成沾染,影响用户体验。而通过在出水口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防水板4和挡水板5,就可对出水水流进行有效遮挡,进而避免出水水流向上方的投放盒处进行溅射情况的发生。
50.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注水盒底部所设的防水板4和挡水板5的下端均低于注水盒壳体1的底壁11;优选的,防水板4和挡水板5的下端均低于引水槽3的最低点。同时,挡水板5和防水板4的上端均高于注水盒壳体1的底壁11;优选的,挡水板5和防水板4的上端均高于注水盒底壁所设凸出部7的顶面,以实现对注水盒进水的有效遮挡。
51.还有,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引水槽3与出水口2相连的敞口端与注水盒的左、右侧壁12、13分别相间隔一定距离,在引水槽3敞口端的左右两侧的注水盒的底壁
11上分别设有一段挡水板5,两段挡水板5与注水盒的左、右侧壁12、13分别一一相对的密封相连,以有效阻挡注水盒内水流自非引水槽3处流至出水口2、进而提升注水盒的出水水形稳定性。
52.此外,由于引水槽3的敞口端的左右宽度小于出水口2的左右宽度,使得由引水槽3流至出水口2的水流可具有一定的左右发散空间,进而保证出水口2处的出水水流不会被注水盒的左、右侧壁12、13阻挡,进一步保证出水水流的瀑布形水形结构的稳定性。
5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水板4为自左右两端向中部、逐渐向注水盒内弯曲的曲面构成;优选的,出水口2各处在注水盒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均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出水口处的水流在上述孔形结构的作用下,向出水口左右两侧发散,进而使得注水盒的出水水流形成瀑布型水形的效果。
54.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挡水板5和防水板4均与注水盒的壳体1一体设置。
5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引流增压结构还包括:注水盒的壳体1的底壁11设有向上凸出的、处于左右两侧的凸出部7,两凸出部7之间间隔设置、间隔处构成供注水盒内水流流动的流道8,流道8的一端经注水盒的后侧壁14封堵,使得靠近封堵端的流道8部分构成聚水部10;流道8的另一端与引水槽3相接,以引导流道8中的水向引水槽3方向流动。通过在注水盒的壳体1底部设置上述凸出部7,令注水盒底壁11上形成一向下凹陷的流道结构,使得注水盒内进水水流可在流道8的引导作用下流向注水盒的出水口2处,进而保证注水盒中的水流顺畅性。
56.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水流顺畅性,进行如下设置:
57.如图1至图3所示,左右两侧的凸出部7相对注水盒的前后轴线对称排布,使得两凸出部7之间间隙形成的流道8沿注水盒的轴线前后方向延伸,流道8的前端与引水槽3的后端、最高处相通,流道8的后部构成供注水盒进水流入的聚水部10。还有,流入注水盒内部腔室中的水流自注水盒后端流入,使得流入水流可直接流至聚水部10处,进而保证注水盒内水流可沿流道进行顺畅流动、实现注水盒进水水流沿壳体1底部所设流道8向出水口2方向流动的效果。
58.本发明实施例中,聚水部10的左右宽度大于引水槽3左右方向最宽处的宽度,以使得流道8可自大口端进水、小口端出水,实现注水盒内水流经流道8进行加压处理、进一步提升注水盒出水口2处出水水压的目的。
59.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注水盒出水口2处的出水压力,进行如下设置:
60.如图1至图3所示,流道8的至少部分为向引水槽3方向逐渐收窄径向宽度的缩口段9,以在流道8上设置沿水流方向收窄的缩口段9,使得流道可对流经水流进行加压处理,可有效提升注水盒出水口2处的出水水压,进而保证注水盒出水口2处可形成稳定的瀑布状出水水形的效果。
61.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流道8的缩口段9的左右侧壁均为沿注水盒前后方向、逐渐向中心倾斜的斜面,使得缩口段9由沿注水盒轴向对称设置的锥形流道构成。
6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引水槽3的至少部分处于流道8的前端部内,引水槽3的后端、最高处处于流道缩口段9的小口处。从而,使得自流道8流出的水流可全部流入引水槽3中;还有,流道8中经缩口段9进行加压处理的水流直接流向引水槽3,以最大化的提升注水盒出水口2处的出水水压。
6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