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4:25: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组织块移植方法为将肿瘤组织用平衡盐溶液洗涤多次,弃除表面的血液,然后浸泡在用无菌培养皿盛载的无血清培养基中,用手术小剪刀将目标供体剪成1立方毫米大小的组织小块或腰穿针吸取肿瘤小组织,取6~8周裸小鼠或scid小鼠并将所提取的组织块移入相应位置后作适当处理,便于肿瘤继续生长,每天观察,约1周左右可观察到接种部位肿瘤组织凸起生长;
3.现有移植方法包括:皮下移植法,肾包膜下移植法和原位接种法,每一种移植方法都需要进行组织块的吸附,但是目前的方法是用腰穿针进行,在提取和移植过程中。
4.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医疗器械装置:
5.(1)在组织移植过程中,现有的医疗器械装置大都是一次性的,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不能根据吸管的大小进行调节,容易造成肿瘤组织被污染和损伤现象,造成移植失败。
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8.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存在现有的医疗器械装置大都是一次性的,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不能根据吸管的大小进行调节,容易造成肿瘤组织被污染和损伤现象,造成移植失败的问题。
9.(二)技术方案
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1.一种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包括针管,所述针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螺纹盖,所述下螺纹盖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避空槽,所述第一避空槽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螺纹盖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腰穿针,所述针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上螺纹盖,所述上螺纹盖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避空槽,所述第二避空槽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针管的内壁固定有四个导轨,所述导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条,每个所述滑条远离针管内壁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条,每个所述限位条远离滑条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限位条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有活动杆,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固定有弹簧,所述活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有万向球,所述针管的内部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的顶部固定有压缩球,所述吸管的底部固定有注射针头。
12.优选的,所述针管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下螺纹盖的上端外侧开设有与内螺纹槽相适配的外螺纹环,所述针管的上端内壁开设有与上螺纹盖相适配的内螺
纹,所述导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螺纹盖的下表面和下螺纹盖的上表面接触。
13.优选的,所述腰穿针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正对。
14.优选的,四个所述导轨关于针管的中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导轨远离针管内壁的一侧中部开设有与滑条和限位条相适配的弧形通孔和矩形通孔。
15.进一步的,四个所述连接柱从上至下依次呈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避空槽的大小和第二避空槽的大小均大于吸管的大小。
1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与固定筒呈滑动连接,所述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与固定筒的内壁相固定。
17.进一步的,所述吸管与压缩球相连通,所述吸管与注射针头相交处设置有斜坡且斜坡不与第一避空槽接触,所述吸管的底部和注射针头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二避空槽、第二通孔和第一避空槽,且注射针头贯穿第一通孔和腰穿针,所述吸管的外侧壁与万向球呈滑动连接,所述注射针头不与万向球接触。
18.(三)有益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
20.(1)通过在针管的底部开设内螺纹槽,并在内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下螺纹盖和在针管顶端螺纹连接上螺纹盖,以及在针管内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导向装置,这样方便对针管进行拆卸和消毒,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来对上螺纹盖和下螺纹盖进行更换,使得该装置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吸管,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资源。
21.(2)在导轨内部设置导向装置,使得不同尺寸的吸管在插进针管内部时,通过吸管挤压万向球,使得活动杆可以向固定筒内移动,同时活动杆通过滑块对弹簧进行压缩,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万向球始终与吸管接触,避免了注射针头与针管接触造成肿瘤组织被污染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的导向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的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针管;2、内螺纹槽;3、下螺纹盖;4、导轨;5、第一避空槽;6、腰穿针;7、滑条;8、限位条;9、固定筒;10、滑块;11、活动杆;12、万向球;13、弹簧;14、上螺纹盖;15、第二避空槽;16、内螺纹;17、吸管;18、压缩球;19、注射针头;20、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包括针管1,针管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螺纹盖3,下螺纹盖3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避空槽5,第一避空槽5的内壁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下螺纹盖3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腰穿针6,针管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上螺纹盖14,上螺纹盖14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避空槽15,第二避空槽15的内底壁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针管1的内壁固定有四个导轨4,导轨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条7,每个滑条7远离针管1内壁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条8,每个限位条8远离滑条7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柱20,连接柱20远离限位条8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筒9,固定筒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的一侧固定有活动杆11,滑块10的另一侧固定有弹簧13,活动杆11远离滑块10的一端固定有万向球12,针管1的内部设置有吸管17,吸管17的顶部固定有压缩球18,吸管17的底部固定有注射针头19,在导轨4内部设置导向装置,使得不同尺寸的吸管17在插进针管1内部时,通过吸管17挤压万向球12,使得活动杆11可以向固定筒9内移动,同时活动杆11通过滑块10对弹簧13进行压缩,在弹簧13的作用下能够使万向球12始终与吸管17接触,避免了注射针头19与针管1接触造成肿瘤组织被污染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针管1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内螺纹槽2,下螺纹盖3的上端外侧开设有与内螺纹槽2相适配的外螺纹环,针管1的上端内壁开设有与上螺纹盖14相适配的内螺纹16,导轨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螺纹盖14的下表面和下螺纹盖3的上表面接触,使上螺纹盖14和下螺纹盖3能够更好的对导轨4和滑条7进行限位;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腰穿针6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正对,使吸管17和注射针头19能够更顺畅的进入到针管1的内部;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导轨4关于针管1的中轴线呈环形阵列分布,导轨4远离针管1内壁的一侧中部开设有与滑条7和限位条8相适配的弧形通孔和矩形通孔,使导轨4能够更好的对滑条7和限位条8进行导向和限位;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连接柱20从上至下依次呈等间距分布,第一避空槽5的大小和第二避空槽15的大小均大于吸管17的大小,设置第一避空槽5和第二避空槽15不仅防止注射针头19与上螺纹盖14和下螺纹盖3接触,而且具有导向作用;
3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活动杆11与固定筒9呈滑动连接,弹簧13远离滑块10的一端与固定筒9的内壁相固定,使活动杆11能够在弹簧13的作用下带动万向球12始终与吸管17接触;
3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吸管17与压缩球18相连通,吸管17与注射针头19相交处设置有斜坡且斜坡不与第一避空槽5接触,吸管17的底部和注射针头19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二避空槽15、第二通孔和第一避空槽5,且注射针头19贯穿第一通孔和腰穿针6,吸管17的外侧壁与万向球12呈滑动连接,注射针头19不与万向球12接触,使吸管17和注射针头19能够顺畅的进入到针管1和腰穿针6内。
3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肿瘤组织移植用装置时,如图1-7所示,该装置整体由针管1、内螺纹槽2、下螺纹盖3、导轨4、第一避空槽5、腰穿针6、滑条7、限位条8、固定筒9、滑块10、活动杆11、万向球12、弹簧13、上螺纹盖14、第二避空槽15、内螺纹16、吸管17、压缩球18、注射针头19、连接柱20组成,使用时,可以根据吸管17的大小和注射针头19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上螺纹盖14和下螺纹盖3,将下螺纹盖3旋进针管1的底部,此时下螺纹盖3的
上表面与导轨4的下表面相抵,然后将导向装置上的滑条7和限位条8安装进导轨4内,使得滑条7的底部与下螺纹盖3的上表面接触,然后将上螺纹盖14旋进针管1的顶部,此时上螺纹盖14的下表面与导轨4和滑条7相抵,然后压缩压缩球18,使压缩球18产生的吸附力将组织块固定在注射针头19的端部,手握住腰穿针6,将腰穿针6穿刺于皮肤下部,将压缩球头18向下移动,带动吸管17和注射针头19的下移,使吸管17和注射针头19依次通过第二避空槽15和第二通孔并进入针管1的内部,此时由于注射针头19的大小小于四个万向球12之间的大小,使得肿瘤组织不会与万向球12接触,但是吸管17的尺寸大于注射针头19的尺寸,使得吸管17的外壁与万向球12接触并挤压万向球12,使得万向球12带动活动杆11向固定筒9内移动,同时活动杆11带动滑块10移动并挤压弹簧13,一直将压缩球18向下移动,这样使得注射针头19穿过第一避空槽5和第一通孔并进入到腰穿针6的内部,使组织块直接植入皮肤下部,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