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4:16: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2.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施工工艺日渐成熟,而在侧光线充足的较长走道、房间吊顶时,容易出现较有规律的波浪现象,即吊顶整体不平整。
3.为此,产生了一些能够灵活组装的纸面石膏板吊顶结构,通过设置田字形的轻钢龙骨吊架骨架提高吊顶平面的稳定性,避免吊顶平面出现波浪现象。而这种吊顶结构在拆装时费时费力,降低了拆装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安装时的容错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结构在拆装时费时费力拆装效率低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拆装便捷、容错率高的吊顶结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管和多个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并排间隔设置在天花板上,所述第二连接管并排间隔设置在天花板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第一龙骨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龙骨通过第一拆装组件与所述第二龙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龙骨的两端通过第二拆装组件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拆装组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轴向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连接块、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第一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龙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沉孔,所述第一定位销的一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沉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沉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沉孔,所述第一定位销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二沉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沉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穿设有第二插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拆装组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轴向设有第四通孔的第二连接块、设置在第四通孔内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所述第四固定块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三固定块与所述第二龙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侧面设有与第四通孔连通的第三沉孔,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三沉孔对应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三沉孔和所述第五通孔内穿设有第三插销,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四沉孔,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一侧面设有与第四沉孔对应的第六通孔,所述第四沉孔和所述第六通孔内穿设有第四插销。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龙
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龙骨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螺纹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一龙骨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龙骨上设有调节组件和两个吊杆,所述调节组件驱动两个吊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滑动杆、两个滑块,所述第一龙骨上设有滑槽,两个滑块均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滑块上,两个所述吊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滑动杆的一端设有沿所述第一支撑杆轴向分布的收纳孔,所述滑动杆穿设于所述收纳孔内,所述滑动杆上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槽螺纹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任意相邻两个定位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内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穿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与所述固定孔螺纹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任意相邻两个固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顶结构,通过第一拆装组件将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直接拆装,通过第二拆装组件将第二龙骨和第二连接管直接拆装,从而能够独立拆装各个部件,使得该吊顶结构在拆装时更灵活便捷,省时省力,同时由于各部件能够独立拆装,使得容错率更高。
附图说明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吊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20.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21.图4是图1的c部放大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调节组件与吊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一龙骨;4、第二龙骨;500、第一拆装组件;501、第一固定块;502、第二固定块;503、第一通孔;504、第一连接块;5041、第一连接部;5042、第二连接部;505、第一定位销;506、第一插销;507、第二插销;600、第二拆装组件;601、第三固定块;602、第四固定块;603、第四通孔;604、第二连接块;6041、第三连接部;6042、第四连接部;605、第二定位销;606、第三插销;607、第四插销;7、凹槽;800、调节组件;801、第一支撑杆;802、第二支撑杆;803、滑动杆;804、滑块;805、滑槽;806、收纳孔;807、定位槽;808、第二螺栓;809、固定孔;810、第三螺栓;9、第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于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顶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管1和多个第二连接管2,第一连接管1并排间隔设置在天花板上,第二连接管2并排间隔设置在天花板上,第二连接管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连接管1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管2之间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龙骨3和第二龙骨4,第一龙骨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连接管1可拆卸连接,第一龙骨3通过第一拆装组件500与第二龙骨4可拆卸连接,第二龙骨4的两端通过第二拆装组件600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管2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管1和第二连接管2形成口字型结构,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管2之间的第一龙骨3和第二龙骨4相互垂直设置,使得整体结构呈田字形,通过第一拆装组件500将第一龙骨3和第二龙骨4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二拆装组件600将第二龙骨4和第二连接管2可拆卸连接,使得第一龙骨3和第二龙骨4、第二龙骨4和第二连接管2均可独立拆装,使得该吊顶结构在拆装时更灵活便捷,同时也提高了拆装时的容错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龙骨3和第二龙骨4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龙骨3沿第一连接管1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龙骨4沿第二连接管2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能够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
2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拆装组件50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块501和第二固定块502、轴向设有第一通孔503的第一连接块504、设置在第一通孔503内的第一定位销505,第一连接块504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041和第二连接部5042,第二连接部5042通过第二固定块502与第一龙骨3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5041通过第一固定块501与第二龙骨4连接,第一连接部5041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一通孔503连通的第一沉孔,第一定位销505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一沉孔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沉孔和第二通孔内穿设有第一插销506,第二连接部5042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一通孔503连通的第二沉孔,第一定位销505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二沉孔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二沉孔和第三通孔内穿设有第二插销507。在安装第一龙骨3和第二龙骨4时,先将第一连接部5041与第二连接部5042连接,而后将第一定位销505插入第一通孔503内,最后,通过第一插销506和第二插销507分别插入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使得第一定位销505被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固定块501和第二固定块502被固
定,即第一龙骨3与第二龙骨4完成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5041和第二连接部5042的可拆卸连接可通过卡块与卡槽的结构实现。
3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3所示,第二拆装组件60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固定块601和第四固定块602、轴向设有第四通孔603的第二连接块604、设置在第四通孔603内的第二定位销605,第二连接块604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6041和第四连接部6042,第四连接部6042通过第四固定块602与第二连接管2固定连接,第三连接部6041通过第三固定块601与第二龙骨4连接,第三连接部6041的一侧面设有与第四通孔603连通的第三沉孔,第二定位销605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三沉孔对应的第五通孔,第三沉孔和第五通孔内穿设有第三插销606,第四连接部6042的一侧面设有与第一通孔503连通的第四沉孔,第二定位销605的一侧面设有与第四沉孔对应的第六通孔,第四沉孔和第六通孔内穿设有第四插销607。在安装第二龙骨4与第二连接管2时,先将第三连接部6041和第四连接部6042连接,而后将第二定位销605插入第四通孔603内,最后,通过第三插销606和第四插销607分别插入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使得第二定位销605倍固定,从而使得第三固定块601和第四固定块602被固定,即第二龙骨4与第二连接管2完成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连接部6041和第四连接部6042的可拆卸连接可通过卡块与卡槽的结构实现。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管1的侧面设有安装槽,第一龙骨3的一端穿设于安装槽内,第一龙骨3通过第一螺栓9与第一连接管1螺纹连接。在将第一龙骨3与第一连接管1安装时,先将第一龙骨3的一端穿设于安装槽内,而后,通过第一螺栓9将第一龙骨3与第一连接管1螺纹紧固,即完成了第一龙骨3与第一连接管1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栓9可以是多个,通过多个第一螺栓9的紧固能够使得第一龙骨3与第一连接管1的连接更紧固。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管1的顶部设有凹槽7,安装槽与凹槽7连通,第一龙骨3的一端穿过安装槽设置在凹槽7内。通过在第一连接管1的顶部开设凹槽7,使其与安装槽连通,能够使得第一龙骨3的一端设置在凹槽7内,在通过第一螺栓9将第一龙骨3与第一连接管1紧固的过程中,更便于对第一螺栓9进行操作。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所示,第一龙骨3上设有调节组件800和两个吊杆,调节组件800驱动两个吊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通过调节组件800调节两个吊杆的间距,使得该吊顶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的工况。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调节组件800包括第一支撑杆801、第二支撑杆802、设置在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之间的滑动杆803、两个滑块804,第一龙骨3上设有滑槽805,两个滑块804均设置在滑槽805内,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分别设置在两个滑块804上,两个吊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上,第一支撑杆801靠近滑动杆803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支撑杆801轴向分布的收纳孔806,滑动杆803穿设于收纳孔806内,滑动杆803上设有多个定位槽807,第一支撑杆801上设有与定位槽807相对应的定位孔,定位孔内穿设有第二螺栓808,第二螺栓808的一端穿过定位孔与定位槽807螺纹连接。将第二螺栓808从定位孔内转出后,通过拉动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使得两个滑块804沿着滑槽805滑动的同时,滑动杆803从收纳孔806内滑出,使得设置在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上的两个吊杆相互远离;当需要缩小两个吊杆之间的距离时,通过推动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使得滑动杆803的一部分收回收纳孔806内,使得
设置在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上的两个吊杆相互靠近;当间距调节完毕后,将第二螺栓808转回定位孔内,使得滑动杆803被固定,即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的间距固定。
3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任意相邻两个定位槽807之间的距离相等。由于相邻两个定位槽807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使得滑动杆803的滑动距离为相邻两个定位槽807的间距的倍数,能够更准确地将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调节至需要的间距。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滑槽805内设有多个固定孔809,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上穿设有第三螺栓810,第三螺栓810与固定孔809螺纹连接。当两个吊杆之间的距离确定后,通过第三螺栓810将第一支撑杆801、第二支撑杆802与滑槽紧固,使得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被限制滑动,提高两者的稳定性。
37.优选的,任意相邻两个固定孔809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能够在预先设置的位置被固定,提高安装时的精准度。
3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