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中的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3:09: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中的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垃圾分类,一般是通过视觉识别实现,这种方式实施难度较大,而且成本高,识别率不高。
3.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水的浮力进行垃圾分类的系统,为了与该系统适配,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垃圾处理系统中的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中的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该垃圾处理系统中的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能实现浮油的收集。
5.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6.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中的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包括压板和吸油机构,压板与压板升降驱动机构相连;
7.在压板上设有让浮油透过的滤网,在压板上还设有电控的推板,推板位于滤网的上方,吸油机构为抽液泵,用于将滤网上方的浮油吸出。
8.压板升降驱动机构为基于绳索和电机的升降驱动机构。电机旋转带动绳索伸长或缩短,从而带动压板升降,绳索的下端与压板的边缘相连,绳索一般是4条。
9.压板升降驱动机构为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
10.推板由电动推杆驱动。也可以由气动的推杆驱动。
11.电动推杆为链式的电动推杆。这种推杆占用空间小,可以自动收纳,广泛用于电动窗户的开闭驱动。
12.抽液泵的抽液管与压板同步运动,或者抽液泵的抽液管有单独的驱动机构驱动,如需要抽液的时候,从侧向下伸出或垂直向下伸出,吸取浮油。
13.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吸油机构、压板升降驱动机构、电控的推板均受控于控制器。
14.压板的一侧设有一个用于收集浮油的储油区,储油区与压板中部的区域连通(储油区的作用是便于浮油被推板赶到本区域内,有利于吸液泵快速吸走)。
15.储油区为半圆形、方形或u型。
16.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位于主桶的上方;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与垃圾处理系统中的中间提升式垃圾分拣装置联动。联动是指按一定的时序协作。
17.中间提升式垃圾分拣装置包括垃圾提升装置;主桶用于装水以及待分拣的垃圾,主桶还为垃圾提升装置提供下降空间;垃圾提升装置包括驱动平台和筛板;驱动平台上设有驱动筛板升降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绳索驱动筛板升降。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20.(1)采用网格能将浮油过滤,(2)采用推板能将浮油推到一侧,(3)采用吸油泵能吸走浮油,(3)采用控制机构能使得装置能循环工作。(4),采用专用的浮油收集区,使得浮油更为集中,便于浮油的快速及高效的收集。因此,这种装置易于实施,自动化程度高。
21.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拣装置(提升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22.1,采用绳索提升和下降,易于实施;
23.2.采用绳索一侧提升或推板推动实现垃圾的倾倒,易于实施。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拣装置(提升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实现垃圾的快速提升与倾倒。
25.另外,垃圾分流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26.1.结构简单,节约能耗。
27.采用倾斜的滑道,相比传送带更为节能。
28.2.采用公共的滑道,构思巧妙。
29.3.自动化运行;可以无人值守;远程监控;
30.通过控制落料板的动作,将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桶中。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提升式垃圾分流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能实现垃圾的快速分拣。
附图说明
32.图1为垃圾分流装置的侧视图;
33.图2为垃圾分流装置的俯视图;
34.图3为垃圾位于主桶内时的状态图;
35.图4为垃圾被提升出主桶时的状态图;
36.图5为垃圾被倾倒至滑道中的状态图;
37.图6为二层(级)滤板示意图;
38.图7为三层(级)滤板示意图;
39.图8为压板与滤板协同工作示意图;
40.图9为侧部具有8个孔的压板俯视图;
41.图10为压板侧视图;
42.图11为侧部具有12个孔的压板俯视图;
43.图12为第一滤板示意图;
44.图13为第二滤板示意图;
45.图14为基于推料板的卸料装置工作示意图;
46.图15为滤板侧部设有缺口的示意图。
47.标号说明:标号说明:1001-主桶,1002-滑道,1003-垃圾,1004-驱动平台,1005-第一滤板拉绳,1006-第一滤板,1007-压板,1008-柔性推杆,1009-推板,1010-导轨,1011-储油区,1012-滤网,1013-第一通孔,1014-第二通孔,1015-吸油管,1016-压板拉绳,1017-第二滤板,1019-第二滤板拉绳,1020-活动板,1021-支腿。
48.1022-落料板,1023-护栏,1024-落料口,1025-分类收集箱,1026-推料杆,1027-推
料板,1028-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50.实施例1:
51.如图3-7,一种中间提升式垃圾分拣装置,包括主桶和垃圾提升装置;
52.主桶用于装水以及待分拣的垃圾,主桶还为垃圾提升装置提供下降空间;
53.垃圾提升装置包括驱动平台和筛板;
54.驱动平台上设有驱动筛板升降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绳索驱动筛板升降。
55.筛板为n层,n≥2;筛板为层叠状,下层筛板的绳索穿过上层筛板的边缘部设置的通孔或缺口部。
56.还包括加水机构和抽水机构;加水机构用于往主桶内添加水;抽水机构用于将主桶中的水抽出。
57.抽水机构与水处理装置相连。以便洗过垃圾的水循环利用。处理过的水再进入主桶下次利用。
58.通过同一个筛盘上的拉绳的相互作用实现筛盘上垃圾的倾倒。一侧抬起,另一侧不动或下降,即可实现垃圾的倾倒。
59.主桶的外侧设有用于便于垃圾从筛盘中滑下的倾斜式的滑道。
60.滑道处设有用于分拣垃圾的基于可控落料板和垃圾收集箱的垃圾分流装置。
61.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垃圾提升装置的动作。
62.还包括压板和驱动压板升降的绳索及电机,优选的,电机设置在驱动平台上;驱动平台是指用于安装电机的固定平台。压板上设有漏油孔。压板的作用是将漂浮物压进水面,并使得油漂浮在水面上,便于油的收集。
63.还包括用于将筛板中的垃圾推出的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推料杆(1026)和与推杆相连的推料板(1027),推料杆为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
64.基于滑道的垃圾分流装置与垃圾分拣装置相配合;如图1-2,一种基于滑道的垃圾分流装置,包括滑道(1002)和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箱(1025);滑道为倾斜式的滑道;滑道上设有n个电控的活动式的落料板,收集箱为n个;每一个落料板下设置一个收集箱;n=3。
65.本实例中,用于收集3类垃圾,第一类为漂浮在水面的垃圾,第二类是沉入水中的较大的垃圾,如骨头,石头等。第三类是沉入水中的细小的固体物,无饭粒等。基于滑道的垃圾分流装置与利用水浮力分拣垃圾的装置对接。该装置利用水的浮力将垃圾分为前述的三类。
66.通过落料板的控制,能使不同类别的垃圾通过对应的落料板进入对应的收集箱(1025)中。
67.落料板由独立的落料控制电机驱动;垃圾分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垃圾分拣装置的倾倒机构通信连接;落料控制电机受控于控制器。
68.落料板或滑道上设有检测落料板位置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与控制器相连。如霍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69.与垃圾分拣装置对接。
70.垃圾分拣装置为基于应用水浮力进行垃圾分拣的装置。
71.滑道的倾斜角为10-60度,优选30度。
72.滑道的两侧具有护板1023,防止垃圾向两侧漏出。
73.滑道的下端封闭。
74.滑道底部由支撑柱支撑,使得滑道更稳固。
75.工作过程说明:首先控制器(如mcu)根据其他分拣装置知晓将要进入滑道的是哪类垃圾:
76.(1)如果是第一类垃圾,则打开第一个落料板,其余的落料板关闭,则第一类垃圾经第一个落料口进入第一垃圾桶(即分类收集箱)。
77.(2)如果是第二类垃圾,则打开第二个落料板,其余的落料板关闭,则第二类垃圾经第一个落料口进入第二垃圾桶(即分类收集箱)。
78.(3)如果是第三类垃圾,则打开第三个落料板,其余的落料板关闭,则第三类垃圾经第一个落料口进入第二垃圾桶(即分类收集箱)。
79.如图8,9,10和11,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中的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包括压板1007和吸油机构,压板与压板升降驱动机构相连;
80.在压板上设有让浮油透过的滤网1012,在压板上还设有电控的推板1019,推板位于滤网的上方,吸油机构为抽液泵,用于将滤网上方的浮油吸出。
81.压板升降驱动机构为基于绳索和电机的升降驱动机构。电机旋转带动绳索伸长或缩短,从而带动压板升降,绳索的下端与压板的边缘相连,绳索一般是4条。
82.压板升降驱动机构为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
83.推板由电动推杆驱动。也可以由气动的推杆驱动。
84.电动推杆为链式的电动推杆。这种推杆占用空间小,可以自动收纳,广泛用于电动窗户的开闭驱动。
85.抽液泵的抽液管与压板同步运动,或者抽液泵的抽液管有单独的驱动机构驱动,如需要抽液的时候,从侧向下伸出或垂直向下伸出,吸取浮油。
86.还包括控制器,吸油机构、压板升降驱动机构、电控的推板均受控于控制器。
87.压板的一侧设有一个用于收集浮油的储油区(1011),储油区与压板中部的区域连通(储油区的作用是便于浮油被推板赶到本区域内,有利于吸液泵快速吸走)。
88.储油区为半圆形、方形或u型。
89.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位于主桶的上方;浮油过滤及收集装置与垃圾处理系统中的中间提升式垃圾分拣装置联动,联动是指按一定的时序协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