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林业作业用造地整地机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2:44: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整地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林业作业用造地整地机。


背景技术:

2.联合整地机是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复式作业机械,一次可完成灭茬、旋耕、深松、起垄、镇压等多项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的特点。耕整地机械具有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等作用,联合整地机是一种多功能整地机,由机架、牵引架、中间横梁、变速箱、传动箱、深松铲总成、灭茬部件和旋耕部件组成,传动箱设置在机架一侧,传动箱内设置七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中间横梁平行设置在旋耕轴和灭茬轴之间,横梁上设有深松铲总成,旋耕轴由变速箱输出轴直接带动;变速箱侧输出轴通过万向联轴节与传动箱输入轴相连接,灭茬轴则由传动箱输出轴带动,在耙地圆片组和镇压器之间的机架处设有强制平地装置。原理:在装有悬挂架的机架一端的下方安装着平土铲,在机架尾部通过调节丝杠联结着带有碎土辊的碎土辊架,带有弹齿的弹齿耙吊挂在平土铲和碎土辊之间。作业时,平土铲刮平耕翻后的土层,弹齿耙疏松土壤,碎土辊碾碎土块,镇压表土。在作业时不翻动土层。
3.现有的大多造地整地机,不可根据地面情况进行跳针高度,对使用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合整地机结构比较复杂,价格较为昂贵,若不正确使用,会产生故障而影响着农机作业户的经济效益旋耕刀片与田间的石头、树根等直接相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作业用造地整地机,通过螺杆、电机,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林业作业用造地整地机,包括整地机壳体;
7.整地机壳体的上侧开设有两凹槽、第一槽口,整地机壳体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槽口,凹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
8.第二槽口的中部滑动配合有定位杆,第一槽口的中部滑动配合有连接杆,定位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定位杆与螺杆螺纹配合,连接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板,且连接杆与两环形限位板之间转动配合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刀片;
9.整地机壳体的下侧开设有槽道,槽道的中部弹性配合有减震板。
10.可选的,减震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槽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板固定连接。
11.可选的,槽道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板适配的定位槽,定位板的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杆适配的滑槽。
12.可选的,整地机壳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缸,定位杆为l形杆结构。
13.可选的,定位杆与连接杆组合呈u形板结构。
14.可选的,转动杆滑动配合在滑槽内。
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连接杆的下侧设置有环形限位板,连接杆从第一槽口内滑出,然后环形限位板可以带动转动杆根据地面情况进行升降,从而提升了整地机的适用性,在槽道的中部弹性配合有减震板,减震板对整地机下降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降低,从而提升了整地机的使用寿命。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地机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缸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地机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3.整地机壳体1、凹槽2、第一槽口3、第二槽口4、电机5、螺杆6、定位杆7、连接杆8、环形限位板9、转动杆10、刀片11、槽道12、减震板13、定位板14、弹簧15、滑槽16、连接缸17。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5.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6.请参阅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林业作业用造地整地机,包括:整地机壳体1;
27.整地机壳体1的上侧开设有两凹槽2、第一槽口3,整地机壳体1的两侧开设有第二槽口4,凹槽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
28.第二槽口4的中部滑动配合有定位杆7,第一槽口3的中部滑动配合有连接杆8,定位杆7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且定位杆7与螺杆6螺纹配合,连接杆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板9,两环形限位板9之间转动配合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刀片11;
29.整地机壳体1的下侧开设有槽道12,槽道12的中部弹性配合有减震板13。
30.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在需要调整刀片接触地面的高度时,先开启电机5,使与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螺杆6转动,然后螺杆6带动定位杆7缩入第二槽口4内,同时连接杆8向靠近地面的一侧运动,然后环形限位板9带动转动杆10接触地面,在整地机壳体1接触地面时,减震板13缩入槽道12内,对整地机壳体1进行减震,在需要更换转动杆10时,先使用工具拧动螺栓,使螺栓与第一杆体取消限位关系,然后拉动第一杆体,使第一杆体从卡槽
内滑出,然后拉动第二杆体,使第二杆体从限位槽内滑,使环形限位板9与连接杆8取消限位关系,然后进行更换转动杆10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整地机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31.通过在连接杆8的下侧设置有环形限位板9,连接杆8从第一槽口3内滑出,然后环形限位板9可以带动转动杆10根据地面情况进行升降,从而提升了整地机的适用性,在槽道12的中部弹性配合有减震板13,减震板13对整地机下降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降低,从而提升了整地机的使用寿命。
32.本实施例的减震板1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4,槽道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与定位板14固定连接。
33.本实施例的槽道12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板14适配的定位槽,定位板14的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杆10适配的滑槽16。
34.本实施例的整地机壳体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缸17,定位杆7为l形杆结构。
35.本实施例的定位杆7与连接杆8组合呈u形板结构。
36.本实施例的转动杆10滑动配合在滑槽16内。
37.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