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组装屏蔽性能好的柔性扁平线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9:27: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组装屏蔽性能好的柔性扁平线。


背景技术:

2.柔性扁平线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铜线通过设备压合制成的数据信号传输线缆,其基本结构包括上、下两层绝缘膜以及夹在两层绝缘膜之间的铜线,其中铜线的数量和铜线之间的间距是可以灵活设置的,例如间距可以选取0.5mm、0.8mm、1.0mm、1.25mm、1.27mm、1.5mm、2.0mm等,柔性扁平线具有易弯曲、厚度薄、布线空间小等优点,适用于发电、冶金、化工、港口等恶劣环境下移动电器设备之间的电器连接。
3.目前市面上的柔性扁平线多为平滑底面,在多根柔性扁平线叠加组装时,需要使用较多胶带绑扎固定,耗费人力,未绑扎处易杂乱,影响美观的同时还会占用较大空间,适用性不高,同时很多柔性扁平线底面的屏蔽层连接处存在接缝,容易形成电磁波的泄漏,导致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组装屏蔽性能好的柔性扁平线,解决目前市面上的柔性扁平线多为平滑底面,在多根柔性扁平线叠加组装时,需要使用较多胶带绑扎固定,耗费人力,未绑扎处易杂乱,影响美观的同时还会占用较大空间,适用性不高,同时很多柔性扁平线底面的屏蔽层连接处存在接缝,容易形成电磁波的泄漏,导致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下降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组装屏蔽性能好的柔性扁平线,包括扁平线本体,所述扁平线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热封层,所述扁平线本体与热封层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补强板,所述限位补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扁平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屏蔽层,所述扁平线本体与屏蔽层之间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匹配的定位补强板,所述屏蔽层的两端距离扁平线本体的两端留有间隙,所述左端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一接地层,所述第一接地层的右部与屏蔽层的左部底面粘合连接,所述右端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二接地层,所述第二接地层的左部与屏蔽层的右部底面粘合连接。
6.所述的扁平线本体包括上绝缘层、下绝缘层和导体,所述的导体位于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之间,所述上绝缘层的两端距离导体的两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热封层的两端与上绝缘层的两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下绝缘层的两端与导体的两端齐平,所述下绝缘层底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外边缘与下绝缘层的外边缘齐平。
7.所述屏蔽层左端的上表面与对应位置加强板右部的底面粘合连接,所述屏蔽层右端的上表面与对应位置加强板左部的底面粘合连接。
8.所述的第一接地层位于对应位置加强板的底面,所述的第一接地层的左侧与对应位置加强板的左侧留有间隙,所述的第二接地层位于对应位置加强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接地层的右侧与对应位置加强板的右侧留有间隙。
9.所述的第二接地层包括上表面的粘合层和底面具有定位功能的导电层。
10.所述的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的材质相同,所述的导体由多根导线组成,所述导线之间平行排列且间距相等,所述的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均通过热压方式与导线环形粘合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组装屏蔽性能好的柔性扁平线,扁平线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热封层,扁平线本体与热封层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补强板,限位补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凹槽,扁平线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屏蔽层,扁平线本体与屏蔽层之间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匹配的定位补强板,多根柔性扁平线组装时,通过上方柔性扁平线的定位补强板卡进下方柔性扁平线的定位凹槽,可有效锁定多根柔性扁平线的位置,减少胶带的绑扎数量,省时省力,同时组装后的柔性扁平线整齐美观,节省空间;
13.(2)屏蔽层的两端距离扁平线本体的两端留有间隙,左端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一接地层,第一接地层的右部与屏蔽层的左部底面粘合连接,右端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二接地层,第二接地层的左部与屏蔽层的右部底面粘合连接,屏蔽层的两端与第一接地层和第二接地层之间的复合式粘合连接,有效避免接缝处电磁波的泄漏,提升了该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
14.(3)第二接地层包括上表面的粘合层和底面具有定位功能的导电层,导电层的接地功能进一步提升该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同时导电层便于使用者在组装过程中确认组装到位情况和组装是否歪斜,方便组装,进一步提升适用性。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9.图中:1.扁平线本体,2.热封层,3.限位补强板,4.定位凹槽,5.屏蔽层,6.定位补强板,7.第一接地层,8.第二接地层,9.上绝缘层,10.下绝缘层,11.导体,12.加强板,13.粘合层,14.导电层,15.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1.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便于组装屏蔽性能好的柔性扁平线,包括扁平线本体1,扁平线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热封层2,扁平线本体1与热封层2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补强板3,限位补强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凹槽4,扁平线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屏蔽层5,扁平线本体1与屏蔽层5之间设置有与定位凹槽4相匹配的定位补强板6,多根柔性扁平线组装时,通过上方柔性扁平线的定位补强板6卡进下方柔性扁平线的定位凹槽4,可有效锁定多根柔性扁平线的位置,减少胶带的绑扎数量,省时省力,同时组装后的柔性扁平线整齐美观,节省空间。
22.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该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屏蔽层5的两端距离扁平线本体1的两端留有间隙,左端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一接地层7,第一接地层7的右部与屏蔽层5的左部底面粘合连接,右端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二接地层8,第二接地层8的左部与屏蔽层5的右部底面粘合连接,屏蔽层5的两端与第一接地层7和第二接地层8之间的复合式粘合连接,有效避免接缝处电磁波的泄漏。
23.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柔性扁平线的组装,扁平线本体1包括上绝缘层9、下绝缘层10和导体11,导体11位于上绝缘层9和下绝缘层10之间,上绝缘层9的两端距离导体11的两端之间留有间隙,热封层2的两端与上绝缘层9的两端之间留有间隙,下绝缘层10的两端与导体11的两端齐平,下绝缘层11底面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板12,加强板12的外边缘与下绝缘层10的外边缘齐平,两端的加强板12增加了柔性扁平线插接位置的硬度,便于柔性扁平线的组装。
24.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该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屏蔽层5左端的上表面与对应位置加强板12右部的底面复合式粘合连接,屏蔽层5右端的上表面与对应位置加强板12左部的底面复合式粘合连接。
25.实施例:屏蔽层5的两端包裹住两侧的加强板12,有效处理了两端的加强板12和下绝缘层10之间的接缝,第一接地层7的右部包裹住屏蔽层5的左部,第二接地层8的左部包裹住屏蔽层5的右部,有效处理了屏蔽层5与两端的加强板12之间的接缝。
26.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柔性扁平线的组装,第一接地层7位于对应位置加强板12的底面,第一接地层7的左侧与对应位置加强板12的左侧留有间隙,第二接地层8位于对应位置加强板12的底面,第二接地层8的右侧与对应位置加强板12的右侧留有间隙。
27.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柔性扁平线的组装和进一步提升该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第二接地层8包括上表面的粘合层13和底面具有定位功能的导电层14。
28.实施例:实际生产中,导电层14选用黑色的双导电铝箔,黑色作为强烈的对比色,使用者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导电层14的颜色对比快速确认柔性扁平线与插接件组装是否到位,同时判断组装是否歪斜。
29.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上绝缘层9和下绝缘层10的材质相同,导体11由多根导线15组成,导线15之间平行排列且间距相等,上绝缘层9和下绝缘层10均使用绝缘性能好的pet膜,通过热压方式与导线15环形粘合连接,热压后的pet膜完全包裹住每一根导线15,使导线15之间绝缘。
3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组装屏蔽性能好的柔性扁平线,扁平线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热封层2,扁平线本体1与热封层2之间设置有多个限位补强板3,限位补强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凹槽4,扁平线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屏蔽层5,扁平线本体1与屏蔽层5之间设置有与定位凹槽4相匹配的定位补强板6,多根柔性扁平线组装时,通过上方柔性扁平线的定位补强板6卡进下方柔性扁平线的定位凹槽4,可有效锁定多根柔性扁平线的位置,减少胶带的绑扎数量,省时省力,同时组装后的柔性扁平线整齐美观,节省空间;屏蔽层5的两端距离扁平线本体1的两端留有间隙,左端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一接地层7,第一接地层7的右部与屏蔽层5的左部底面粘合连接,右端的间隙处设置有第二接地层8,第二接地层8的左部与屏蔽层5的右部底面粘合连接,屏蔽层5的两端与第一接地层7和第二接地层8之间的复合式粘合连接,有效避免接缝处电磁波的泄漏,提升了该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第二接地层8包括
上表面的粘合层13和底面具有定位功能的导电层14,导电层14的接地功能进一步提升该柔性扁平线的屏蔽性能,同时导电层14便于使用者在组装过程中确认组装到位情况和组装是否歪斜,方便组装,进一步提升适用性。
31.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