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车载盖板玻璃的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9:00: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运输包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盖板玻璃的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2.车载盖板玻璃属于易损品,其运输的难度很大,如果包装不当,就会造成破损和划伤,尤其在出货时车载盖板玻璃表面一般会有镀膜层和asf,这对包装的要求更高;目前,车载盖板玻璃的运输大都采用木箱包装,但是,鉴于车载盖板玻璃的特殊性,采用木箱的包装方式对车载盖板玻璃仍不能形成全面的保护,进而导致车载盖板玻璃的破损率较高,因此亟待研究一种车载盖板玻璃包装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盖板玻璃的包装装置,该用于车载盖板玻璃的包装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降低车载盖板玻璃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和运输成本的优点。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盖板玻璃的包装装置,包装装置包括:
5.箱体,箱体内形成有收容腔,收容腔的底部形成有和车载盖板玻璃的下表面弯曲弧度一致的安置凸台;
6.箱盖,盖设在箱体的顶部,箱盖的底部形成有和车载盖板玻璃的上表面弯曲弧度一致的防移凸台;
7.间隔膜片,设置在收容腔内相邻的车载盖板玻璃之间。
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收容腔的周壁上形成有用于拿取车载盖板玻璃的拿取空位。
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箱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搬运箱体的搬运凹槽。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箱体和/或箱盖上设有车载盖板玻璃识别标签。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箱体和箱盖均为第一泡沫塑料,第一泡沫塑料的发泡倍率范围为15倍-30倍。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间隔膜片为第二泡沫塑料,第二泡沫塑料的发泡倍率范围为8倍-15倍。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箱体的顶部设有止扣凸台,箱盖的底部设有与止扣凸台形成安装配合的箱盖反扣。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止扣凸台上设有第一防混识别角组件;箱盖反扣上设有和第一防混识别角组件形状、位置对应的第二防混识别角组件。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箱盖的顶部设有环形卡位凸台;箱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供环形卡位凸台卡入的环形卡位凹槽。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环形卡位凸台上设有第三防混识别角组件;环形卡位凹槽上设有和第三防混识别角组件形状、位置对应的第四防混识别角组件。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收容腔的底部形成有和车载盖板玻璃的下表面弯曲弧度一致的安置凸台,以对车载盖板玻璃的下表面提供均匀的支撑力;箱盖的底部形成有和车载盖板玻璃的上表面弯曲弧度一致的防移凸台,以对车载盖板玻璃在包装装置进行平稳地固定;在收容腔内相邻的车载盖板玻璃之间设置间隔膜片,对包装装置内部的车载盖板玻璃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且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便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盖板玻璃包装不到位、极易出现磕碰破碎等问题,提高了车载盖板玻璃装箱和运输效率,极大地降低了车载曲面盖板玻璃的破损率和运输成本,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装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第四视角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第五视角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盖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盖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盖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30.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盖的第四视角结构示意图;
31.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盖的第五视角结构示意图;
32.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
箱体
ꢀꢀꢀꢀꢀꢀꢀꢀꢀꢀꢀꢀꢀꢀꢀꢀꢀꢀꢀꢀꢀ
101
ꢀꢀꢀꢀꢀ
收容腔
[0035]
102
ꢀꢀꢀꢀꢀ
安置凸台
ꢀꢀꢀꢀꢀꢀꢀꢀꢀꢀꢀꢀꢀꢀꢀꢀꢀꢀ
103
ꢀꢀꢀꢀꢀ
拿取空位
[0036]
104
ꢀꢀꢀꢀꢀ
搬运凹槽
ꢀꢀꢀꢀꢀꢀꢀꢀꢀꢀꢀꢀꢀꢀꢀꢀꢀꢀ
105
ꢀꢀꢀꢀꢀ
止扣凸台
[0037]
106
ꢀꢀꢀꢀꢀ
第一防混识别角组件
ꢀꢀꢀꢀꢀꢀꢀꢀ
107
ꢀꢀꢀꢀꢀ
环形卡位凹槽
[0038]
108
ꢀꢀꢀꢀꢀ
第四防混识别角组件
ꢀꢀꢀꢀꢀꢀꢀꢀ
109
ꢀꢀꢀꢀꢀ
第六防混识别角组件
[0039]2ꢀꢀꢀꢀꢀꢀꢀ
车载盖板玻璃
ꢀꢀꢀꢀꢀꢀꢀꢀꢀꢀꢀꢀꢀꢀ3ꢀꢀꢀꢀꢀꢀꢀ
箱盖
[0040]
301
ꢀꢀꢀꢀꢀ
防移凸台
ꢀꢀꢀꢀꢀꢀꢀꢀꢀꢀꢀꢀꢀꢀꢀꢀꢀꢀ
302
ꢀꢀꢀꢀꢀ
箱盖反扣
[0041]
303
ꢀꢀꢀꢀꢀ
第二防混识别角组件
ꢀꢀꢀꢀꢀꢀꢀꢀ
304
ꢀꢀꢀꢀꢀ
环形卡位凸台
[0042]
305
ꢀꢀꢀꢀꢀ
第三防混识别角组件
ꢀꢀꢀꢀꢀꢀꢀꢀ4ꢀꢀꢀꢀꢀꢀꢀ
间隔膜片
[0043]
401
ꢀꢀꢀꢀꢀ
第五防混识别角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车载盖板玻璃的包装装置,应用于产品运输包装领域,具体地,如图1-2所示,该包装装置包括箱体1、箱盖3和间隔膜片4,箱体1内形成有收容腔101,收容腔101的底部形成有和车载盖板玻璃2的下表面弯曲弧度一致的安置凸台102,收容腔101、安置凸台102的轮廓形状均和车载盖板玻璃2的轮廓形状一致,车载盖板玻璃2和收容腔101的周壁之间还存在有一定的间隙,使得车载盖板玻璃2能顺畅地被放置进收容腔101中,且其下表面能更好地和安置凸台102的顶面贴合,以便安置凸台102对车载盖板玻璃2提供均匀的向上的支撑力。本实施例中的车载盖板玻璃2可以为平面状或曲面状,若车载盖板玻璃2为平面状,则安置凸台102的顶面为平面;若车载盖板玻璃2为曲面状,则安置凸台102的顶面为曲面,且该曲面的弯曲弧度和车载盖板玻璃2下表面的弯曲弧度一致;箱盖3盖设在箱体1的顶部,箱盖3的底部形成有和车载盖板玻璃2的上表面弯曲弧度一致的防移凸台301,防移凸台301的轮廓形状均和车载盖板玻璃2的轮廓形状一致,若车载盖板玻璃2为平面状,则防移凸台301的底面为平面;若车载盖板玻璃2为曲面状,则防移凸台301的底面为曲面,且该曲面的弯曲弧度和车载盖板玻璃2上表面的弯曲弧度一致,使得车载盖板玻璃2的上表面能更好地和防移凸台301的底面贴合,使得车载盖板玻璃2能在包装装置内部能被稳定地固定住;间隔膜片4设置在收容腔101内相邻的车载盖板玻璃2之间,防止相邻的车载盖板玻璃2直接接触而对其形成更全面的保护,此外,设置在相邻车载盖板玻璃2之间的间隔膜片4数量没有数量限制,且为了对包装装置内部最顶部的车载盖板玻璃2进行有效保护,本实施例中在最顶部的车载盖板玻璃2和防移凸台301之间也可设置间隔膜片4。进一步地,箱体1中收容腔101的数量没有限制,可根据搬运重量或搬运方式来确定,而本实施例中将箱体1中收容腔101的数量优选为两个。
[004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隔膜片4的轮廓尺寸大于车载盖板玻璃2的轮廓尺寸,且小于收容腔101的轮廓尺寸,以便于间隔膜片4能方便、舒展地放置在包装装置内并对车载盖板玻璃2进行有效保护。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8所示,收容腔101的周壁上形成有用于拿取车载盖板玻璃2的拿取空位103。具体地,在收容腔10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竖槽作为拿取空位103,便于操作人员从各个方位去放置或拿取车载盖板玻璃2、间隔膜片4。由于本实施例中箱体1有两个相邻的收容腔101中,因此两个相邻收容腔101相邻的侧臂上形成有共用的一个通槽以作为拿取空位103。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搬运箱体1的搬运凹槽104。具体地,箱体1长度方向周壁的下端形成有下沉凹槽,该下沉凹槽即为搬运凹槽104,进一步地,该搬运凹槽104的形状、深度和具体设置位置均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操作人员对包装装置进行搬运。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和/或箱盖3上设有车载盖板玻璃2识别标签。具体地,箱体1上的识别标签设置在箱体1的外周壁上,能够方便包装不同车载盖板玻璃2的箱体1区分和储存管理;箱盖3上的识别标签设置在箱盖3的顶壁上,能够方便包装不同车载盖板玻璃2的箱盖3区分和储存管理。
[00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和箱盖3均为第一泡沫塑料,第一泡沫塑料的发泡倍率范围为15倍-30倍。具体地,第一泡沫塑料包括聚氨酯(pur)、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乙烯(epe)或发泡聚丙烯(epp)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泡沫塑料优选为发泡聚丙烯(epp),该种材质的泡沫塑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保温效果优良、耐久性强、缓冲性能优异以及高环保性等优点;第一泡沫塑料取15倍-30倍范围的发泡倍率时,既能使得第一泡沫塑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又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能对包装装置内的车载盖板玻璃2形成良好的外在保护,避免车载盖板玻璃2受到外在的破坏力。
[005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隔膜片4为第二泡沫塑料,第二泡沫塑料的发泡倍率范围为8倍-15倍。具体地,第二泡沫塑料包括聚氨酯(pur)、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乙烯(epe)或发泡聚丙烯(epp)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将第二泡沫塑料优选为发泡聚乙烯(epe),该种材质的泡沫塑料具有隔水防潮、防震、可塑性能佳、韧性强、循环再造、环保以及抗撞力强等优点;第二泡沫塑料取8倍-15倍范围的发泡倍率时,既能使得第二泡沫塑料具有足够的柔韧度,又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能对相邻的车载盖板玻璃2形成良好的内在保护和缓冲。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泡沫塑料和第二泡沫塑料同时还具有防静电的性能,避免箱盖3和/或箱体1和/或相邻间隔膜片4之间产生静电。
[005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14所示,箱体1的顶部设有止扣凸台105,箱盖3的底部设有与止扣凸台105形成安装配合的箱盖反扣302,且止扣凸台105和箱盖反扣302之间预设有一定间隙,便于箱体1和箱盖3之间形成良好的安装配合。
[005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止扣凸台105上设有第一防混识别角组件106;箱盖反扣302上设有和第一防混识别角组件106形状、位置对应的第二防混识别角组件30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和箱盖3均为长方形,因此止扣凸台105和箱盖反扣302均有四个角,第一防混识别角组件106可以为一处圆角、三处斜角,或者一处斜角、三处圆角,或者两处圆角、两处斜角,第二防混识别角组件303中各个角的形状和设置位置则和第一防混识别角组件106中各个角的形状和设置位置一一对应,以保证箱体1和箱盖3在合盖时方向唯一。
[005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箱盖3的顶部设有环形卡位凸台304;箱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供环形卡位凸台304卡入的环形卡位凹槽107,且环形卡位凸台304和环形卡位凹槽107之间预设有一定间隙,以方便、整齐地实现包装装置的多层堆叠放置。
[005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环形卡位凸台304上设有第三防混识别角组件305;环形卡位凹槽107上设有和第三防混识别角组件305形状、位置对应的第四防混识别角组件108。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和箱盖3均为长方形,因此环形卡位凸台304和环形卡位凹槽107均有四个角,和第一防混识别角组件106、第二防混识别角组件303同理,第三防混识别角组件305可以为一处圆角、三处斜角,或者一处斜角、三处圆角,或者两处圆角、两处斜角,第四防混识别角组件108中各个角的形状和设置位置则和第三防混识别角组件305中各个角的形状和设置位置一一对应,以保证多个包装装置在相互堆叠时方向唯一。
[005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间隔膜片4上设有第五防混识别角组件401;收容腔101内设有和第五防混识别角组件401形状、位置对应的第六防混识别角组件109。本实施例中间隔膜片4和收容腔101均具有四个角,因此与第一防混识别角组件106、第二防混识别角组件303,或者第三防混识别角组件305、第四防混识别角组件108同理,第五防混识别角组件401可以为一处圆角、三处斜角,或者一处斜角、三处圆角,或者两处圆角、两处斜角,第
六防混识别角组件109中各个角的形状和设置位置则和第五防混识别角组件401中各个角的形状和设置位置一一对应,以保证间隔膜片4在包装装置内放置时方向唯一。
[0057]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车载盖板玻璃的包装装置,通过在收容腔的底部形成有和车载盖板玻璃的下表面弯曲弧度一致的安置凸台,以对车载盖板玻璃的下表面提供均匀的支撑力;箱盖的底部形成有和车载盖板玻璃的上表面弯曲弧度一致的防移凸台,以对车载盖板玻璃在包装装置进行平稳地固定;在收容腔内相邻的车载盖板玻璃之间设置间隔膜片,对包装装置内部的车载盖板玻璃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且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便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盖板玻璃包装不到位、极易出现磕碰破碎等问题,提高了车载盖板玻璃装箱和运输效率,极大地降低了车载曲面盖板玻璃的破损率和运输成本,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0058]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9]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61]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