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与流程

2022-03-02 03:02: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便携终端的广泛应用,智能显示面板趋向轻量化和薄型化,促使盖板玻璃向厚度薄、重量轻、强度高的方向发展。玻璃厚度的降低,会放大缺陷对玻璃体强度的不利影响,导致盖板玻璃力学性能的明显降低,为了增强触控屏表面抗划伤性能,减少跌落损伤,化学强化成为玻璃增强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化学强化同时带来了强化后的翘曲问题,并已成为行业共同难题,限制了超薄玻璃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改善超薄玻璃强化后翘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强化后的玻璃翘曲度低于0.25mm,外形尺寸膨胀率低于2%,表面应力为810-830mpa,应力深度为30-35μm。
4.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玻璃原片依次进行第一次预热、第一次强化、第一次退火、第二次预热、第二次强化、第二次退火,得到化学强化后玻璃;其中,第一次强化的温度为415-425℃,强化时间为115-125min,所使用的第一熔盐由钾盐和钠盐组成,其中钾盐占比60-70wt%;第二次强化温度为405-415℃,强化时间为125-135min,所使用的第二熔盐为钾盐。
6.优选地,第一次预热的温度为360℃-400℃,预热时间为70-110min;第一次退火温度为80-120℃,退火时间为40-80min。
7.优选地,第二次预热的温度为360℃-400℃,预热时间为10-50min;第二次退火温度为100-140℃,退火时间为40-80min。
8.优选地,所述钾盐选自硝酸钾、氯化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钠盐选自硝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多种组合。更优选地,所述钾盐为硝酸钾,钠盐为硝酸钠。
9.优选地,所述玻璃的厚度为:0.1-1.0mm。
10.优选地,第一次退火后的玻璃的翘曲度低于0.19mm,外形尺寸膨胀率为3-5%,表面应力为220-230mpa,应力深度为25-30μm;化学强化后玻璃的翘曲度低于0.25mm,外形尺寸膨胀率低于2%,表面应力为810-830mpa,应力深度为30-35μm。
11.有益效果:
12.本发明针对厚度为0.1-1.0mm的超薄玻璃采用二次预热、强化、退火结合的工艺对其进行化学强化,强化后制备得到的玻璃具有合适的表面应力和应力深度,可以减少玻璃翘曲,并避免玻璃强化时尺寸膨胀。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应该明确提出这些实施例用于举例说明,但是不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4.实施例1
15.第一次预热:将厚度为0.2mm的玻璃原片置于预热炉中,在380℃条件下,预热90min,得第一次预热件;第一次强化:将第一次预热件浸入由70%硝酸钾和30%硝酸钠组成的熔盐中,在420℃条件下强化120min,得第一次强化件;第一次退火:将第一次强化件置于退火炉中,在100℃条件下退火60min,得第一次退火件;
16.第二次预热:将第一次退火件置于预热炉中,在380℃条件下预热30min,得第二次预热件;第二次强化:将第二次预热件浸入100%硝酸钾熔盐中,在410℃条件下强化130min,得第二次强化件;第二次退火:将第二次强化件置于退火炉中,在120℃条件下退火60min,得化学强化后玻璃。
17.实施例2
18.第一次预热:将厚度为0.5mm的玻璃原片置于预热炉中,在360℃条件下,预热110min,得第一次预热件;第一次强化:将第一次预热件浸入由65%硝酸钾和35%硝酸钠组成的熔盐中,在415℃条件下强化125min,得第一次强化件;第一次退火:将第一次强化件置于退火炉中,在80℃条件下退火80min,得第一次退火件;
19.第二次预热:将第一次退火件置于预热炉中,在360℃条件下预热50min,得第二次预热件;第二次强化:将第二次预热件浸入100%硝酸钾熔盐中,在405℃条件下强化135min,得第二次强化件;第二次退火:将第二次强化件置于退火炉中,在100℃条件下退火80min,得化学强化后玻璃。
20.实施例3
21.第一次预热:将厚度为1.0mm的玻璃原片置于预热炉中,在400℃条件下,预热70min,得第一次预热件;第一次强化:将第一次预热件浸入由60%氯化钾和40%氯化钠组成的熔盐中,在425℃条件下强化115min,得第一次强化件;第一次退火:将第一次强化件置于退火炉中,在120℃条件下退火40min,得第一次退火件;
22.第二次预热:将第一次退火件置于预热炉中,在400℃条件下预热10min,得第二次预热件;第二次强化:将第二次预热件浸入100%氯化钾熔盐中,在415℃条件下强化125min,得第二次强化件;第二次退火:将第二次强化件置于退火炉中,在140℃条件下退火40min,得化学强化后玻璃。
23.实验例:
24.采用全自动表面应力仪测量化学强化后玻璃的表面应力(cs)和应力深度(dol);采用激光平面翘曲度影像测试仪测量化学强化后玻璃的翘曲度;采用热膨胀仪测量化学强化后玻璃的外形尺寸膨胀率,具体测试结果见下表1。
25.表1、化学强化后玻璃的性能测试结果
[0026][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玻璃原片依次进行第一次预热、第一次强化、第一次退火、第二次预热、第二次强化、第二次退火,得到化学强化后玻璃;其中,第一次强化的温度为415-425℃,强化时间为115-125min,所使用的第一熔盐由钾盐和钠盐组成,其中钾盐占比60-70wt%;第二次强化温度为405-415℃,强化时间为125-135min,所使用的第二熔盐为钾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预热的温度为360℃-400℃,预热时间为70-110min;第一次退火温度为80-120℃,退火时间为40-8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预热的温度为360℃-400℃,预热时间为10-50min;第二次退火温度为100-140℃,退火时间为40-80min。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钾盐选自硝酸钾、氯化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钠盐选自硝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地,所述钾盐为硝酸钾,钠盐为硝酸钠。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厚度为0.1-1.0mm。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退火后玻璃的翘曲度低于0.19mm,外形尺寸膨胀率为3-5%,表面应力为220-230mpa,应力深度为25-30μm;化学强化后玻璃的翘曲度低于0.25mm,外形尺寸膨胀率低于2%,表面应力为810-830mpa,应力深度为30-35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玻璃原片依次进行第一次预热、第一次强化、第一次退火、第二次预热、第二次强化、第二次退火,得到化学强化后玻璃;其中,第一次强化的温度为415-425℃,强化时间为115-125min,所使用的第一熔盐由钾盐和钠盐组成,其中钾盐占比60-70wt%;第二次强化温度为405-415℃,强化时间为125-135min,所使用的第二熔盐为钾盐。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强化后的玻璃翘曲度低于0.25mm,外形尺寸膨胀率低于2%,表面应力为810-830MPa,应力深度为30-35μm。35μm。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勇 魏中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金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2/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