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蓄能功率互补供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2:42: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蓄能功率互补供热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低碳环保计划发展的推行,光能、风能和水能等绿色能源都在向社会生活中普及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够接触到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这种家用设备,太阳能热水器是在白天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供热设备。
3.根据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7094755u的一种太阳能光电互补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电铺加热装置,保温水箱,以及散热器;本发明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可在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可在晚上用低谷电补热来获取热能,通过传热介质将热能传递到保温水箱,通过导电线道实现冷水与热水的循环,通过电铺加热装置来辅助太阳能集热器在不同的境况下都能满足对热水的需求,通过保温水箱中一并两用的盘管,即可实现生活用水,又可实现生产用水;并通过散热器可达到供暖的需求,使得该设备具有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的特点。
4.上述供热设备通过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晚上用低谷电补热来获取热能,这种供热方法无法通过自然能源中的风能进行供热,当阴雨天气发生停电时,该供热设备则无法继续使用低谷电进行供热的操作,并且使用低谷电供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成本的耗费,无法更好地运用能源。
5.因此,根据上述供热设备所存在的缺点,设计一种能够通过光能和风能发电,达到功率互补供热,更好地运用能源的蓄能功率互补供热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供热设备无法通过风能发电,达到功率互补供热,无法很好地运用能源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光能和风能发电,达到功率互补供热,更好地运用能源的蓄能功率互补供热设备。
8.(2)技术方案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蓄能功率互补供热设备,包括有固定架、第一固定杆、转换器、太阳能板、第一导电线、蓄电池、第二导电线、电热器、导热管、分层机构和风能机构,固定架后部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两根第一固定杆,两根第一固定杆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根第一固定杆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换器,转换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转换器上侧连接有用于进行光能发电的太阳能板,两根第一固定杆下部前侧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蓄电池,两个蓄电池均与转换器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电线,固定架中部安装有电热器,电热器与蓄电池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电线,电热器前侧连接有导热管,固定架上设有用于给水液加热的分层机构和实现功率互补的风能机构。
10.优选地,分层机构包括有支撑块、隔热箱、隔热框、单向阀、隔热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弹簧,固定架前部上侧连接有四块支撑块,四块支撑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隔热箱,隔热箱围绕于导热管,隔热箱上侧联通有隔热框,隔热框和隔热箱下部前侧均开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单向阀,单向阀由内部向外部开启,隔热箱与隔热框之间滑动式设有两个隔热板,两个隔热板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个隔热板相离的一侧上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隔热板相向的一侧上均设有密封条,两个密封条接触配合,两根第一连接杆与均隔热箱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一弹簧。
11.优选地,风能机构包括有气流仓、导风板、第二固定杆、风力发电轴、发电机和风叶板,固定架后部上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气流仓,气流仓形状为圆筒形,气流仓后上部开有进风口,气流仓前下部开有出风口,气流仓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用于引导气流的导风板,导风板绕设于进风口外侧,导风板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杆,两根第二固定杆之间转动式地安装有风力发电轴,风力发电轴贯穿气流仓,两个蓄电池靠近风力发电轴的一侧均安装有发电机,两个发电机均与风力发电轴相连接,发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风力发电轴上间隔均匀地套设有三组风叶板,风叶板上风叶片的形状为勺形,能更好地进行风力发电的操作,风叶板位于气流仓内部。
12.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清洁导风板的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有过滤网、固定板和毛刷,导风板上设有过滤网,导风板后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下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毛刷,毛刷与导风板内壁接触配合。
13.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防止隔热板移动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有皮带轮、平皮带、第三固定杆、连接轴、锥齿轮、转轴、橡胶轮和橡胶杆,固定架上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位于气流仓前方,第三固定杆上转动式设有连接轴,两根连接轴相离的一侧上和风力发电轴左右两端均连接有皮带轮,左右两侧的两个皮带轮之间均绕有平皮带,第三固定杆下部转动式设有转轴,连接轴和转轴上均连接有锥齿轮,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转轴上连接有橡胶轮,橡胶轮位于锥齿轮正下方,第一连接杆后侧连接有橡胶杆,橡胶杆与橡胶轮接触配合。
14.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关闭打开隔热框的开盖机构,还包括有用于关闭打开隔热框的开盖机构,开盖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杆、第一挡板、把手、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弹簧,隔热框上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把手,第一挡板上侧左右对称式设有两块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隔热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挡板上侧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位于两块第一固定块之间,第二连接杆能够与隔热板接触配合。
15.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给风力发电轴润滑的润滑机构,润滑机构包括有弹性板、下料框、第二挡板、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弹簧,气流仓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下料框,下料框位于风力发电轴上方,下料框底部开有拱油液流出的出口,下料框底部滑动式设有用于挡住出口的第二挡板,下料框下部前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第二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两匹平皮带上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弹性板,弹性板能够与第二挡板接触配合。
16.优选地,风叶板上风叶片的形状为勺形。
17.(3)有益效果
18.本发明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9.1、太阳能照射到太阳能板上,太阳能板会产生直流电,强气流带动风叶板逆时针旋转,风叶板带动风力发电轴逆时针旋转发电,以即可通过光能和风能发电操作达到功率互补的效果。
20.2、通过隔热板将隔热框内的水和隔热箱内的水分隔开,以提高导热管对隔热箱内的水加热的速度,使得加热水的能源能够更好地运用。
21.3、风力发电轴在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平皮带会带动弹性板逆时针旋转,弹性板随之向左推动第二挡板,进而使得下料框内的油液滴落至风力发电轴上,以此能够达到风力发电轴更顺畅地进行风力发电的作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分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分层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a处的放大图。
28.图7为本发明分层机构的剖视图。
29.图8为本发明风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风能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31.图10为本发明风能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发明清理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本发明动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本发明b处的放大图。
35.图14为本发明动力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5为本发明开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6为本发明开盖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7为本发明润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8为本发明润滑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40.附图中的标记为:1-固定架,2-第一固定杆,3-转换器,4-太阳能板,5-第一导电线,6-蓄电池,7-第二导电线,8-电热器,9-导热管,10-分层机构,101-支撑块,102-隔热箱,103-隔热框,104-单向阀,105-隔热板,106-第一连接杆,107-第一弹簧,11-风能机构,111-气流仓,112-导风板,113-第二固定杆,114-风力发电轴,1141-发电机,115-风叶板,12-清理机构,121-过滤网,122-固定板,123-毛刷,13-动力机构,131-皮带轮,132-平皮带,133-第三固定杆,134-连接轴,135-锥齿轮,136-转轴,137-橡胶轮,138-橡胶杆,14-开盖机构,141-第二连接杆,142-第一挡板,143-把手,144-第一固定块,145-第二弹簧,15-润滑机构,151-弹性板,152-下料框,153-第二挡板,154-第二固定块,15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42.实施方法1
43.一种蓄能功率互补供热设备,如图1-图10所示,包括有固定架1、第一固定杆2、转换器3、太阳能板4、第一导电线5、蓄电池6、第二导电线7、电热器8、导热管9、分层机构10和风能机构11,固定架1后部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两根第一固定杆2,两根第一固定杆2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根第一固定杆2顶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换器3,转换器3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转换器3上侧连接有用于进行光能发电的太阳能板4,两根第一固定杆2下部前侧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蓄电池6,两个蓄电池6均与转换器3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电线5,固定架1中部安装有电热器8,电热器8与蓄电池6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电线7,电热器8前侧连接有导热管9,固定架1上设有用于给水液加热的分层机构10和实现功率互补的风能机构11。
44.分层机构10包括有支撑块101、隔热箱102、隔热框103、单向阀104、隔热板105、第一连接杆106和第一弹簧107,固定架1前部上侧连接有四块支撑块101,四块支撑块10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隔热箱102,隔热箱102围绕于导热管9,隔热箱102上侧联通有隔热框103,隔热框103和隔热箱102下部前侧均开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单向阀104,单向阀104由内部向外部开启,隔热箱102与隔热框103之间滑动式设有两个隔热板105,两个隔热板105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个隔热板105相离的一侧上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6,两个隔热板105相向的一侧上均设有密封条,两个密封条接触配合,两根第一连接杆106与均隔热箱102之间连接有两根第一弹簧107。
45.风能机构11包括有气流仓111、导风板112、第二固定杆113、风力发电轴114、发电机1141和风叶板115,固定架1后部上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气流仓111,气流仓111形状为圆筒形,气流仓111后上部开有进风口,气流仓111前下部开有出风口,气流仓111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用于引导气流的导风板112,导风板112绕设于进风口外侧,导风板112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13,两根第二固定杆113之间转动式地安装有风力发电轴114,风力发电轴114贯穿气流仓111,两个蓄电池6靠近风力发电轴114的一侧均安装有发电机1141,两个发电机1141均与风力发电轴114相连接,发电机1141与蓄电池6电性连接,风力发电轴114上间隔均匀地套设有三组风叶板115,风叶板115上风叶片的形状为勺形,能更好地进行风力发电的操作,风叶板115位于气流仓111内部。
46.首先,操作人员移动固定架1,使太阳能板4位于能够长时间照射到阳光的位置上,当太阳能照射到太阳能板4上时,太阳能板4会产生直流电,直流电经过转换器3转换成交流电,交流电再由第一导电线5传输至蓄电池6上储存备用,操作人员将水液倒入至隔热框103内,水液会从两个隔热板105之间流入至隔热箱102内,蓄电池6通过第二导电线7将交流电传输至电热器8上,电热器8对导热管9加热,通过导热管9将热能导入至隔热箱102内,以此即可对隔热箱102内的水液进行加热,以相向的方向移动两根第一连接杆106,第一弹簧107随之进入压缩状态,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杆106分别带动左右两侧的隔热板105以相向的方向移动,两块隔热板105接触配合,隔热框103内的水随之无法流入至隔热箱102内,以此即可提高隔热箱102内水的升温速度,操作人员再通过隔热箱102上的单向阀104连接外界管道,再由管道将热水输送到屋内,以此即可实现供热的操作,松开第一连接杆106,第一弹簧
107随之复位,在第一弹簧107复位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杆106带动隔热板105移动复位,使两块隔热板105脱离配合,水液随之继续从隔热框103内流入至隔热箱102内,以此即可控制水液流入隔热箱102内部的量,操作人员打开隔热箱102和隔热框103上的单向阀104,能够将隔热箱102和隔热框103内的水排出,随后再关闭单向阀104即可,操作人员移动固定架1,使气流仓111位于室外风量较大的位置上,导风板112能够通过进风口将气流导入至气流仓111内部,由于进风口设置在气流仓111后上部,气流仓111形状又为圆筒形,气流则会在气流仓111内部形成逆时针旋涡式强气流,强气流将带动风叶板115逆时针旋转,风叶板115带动风力发电轴114逆时针旋转,风力发电轴114带动发电机1141发电,气流仓111上的排风口会将强气流排出,带动发电机1141发电时将电传输至蓄电池6上。
47.实施方法2
48.在实施方法1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用于清洁导风板112的清理机构12,清理机构12包括有过滤网121、固定板122和毛刷123,导风板112后侧连接有固定板122,导风板112上设有过滤网121,固定板122上下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用于清洁导风板112的毛刷123,毛刷123与导风板112内壁接触配合。
49.过滤网121能够过滤气流中的树叶等杂物,操作人员向右移动毛刷123,毛刷123在固定板122上向右滑动,毛刷123能够对导风板112上的杂物进行刮除,操作人员再对导风板112和过滤网121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即可。
50.实施方法3
51.在实施方法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用于防止隔热板105移动的动力机构13,动力机构13包括有皮带轮131、平皮带132、第三固定杆133、连接轴134、锥齿轮135、转轴136、橡胶轮137和橡胶杆138,固定架1上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杆133,第三固定杆133位于气流仓111前方,第三固定杆133上转动式设有连接轴134,两根连接轴134相离的一侧上和风力发电轴114左右两端均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皮带轮131,左右两侧的两个皮带轮131之间均绕有平皮带132,第三固定杆133下部转动式设有转轴136,连接轴134和转轴136上均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锥齿轮135,两个锥齿轮135相互啮合,转轴136上连接有橡胶轮137,橡胶轮137位于锥齿轮135正下方,第一连接杆106后侧连接有橡胶杆138,橡胶杆138与橡胶轮137接触配合。
52.风力发电轴114通过皮带轮131与平皮带132的配合使连接轴134逆时针旋转,连接轴134通过两个锥齿轮135的配合使转轴136顺时针旋转,转轴136带动橡胶轮137顺时针旋转,橡胶轮137与橡胶杆138接触配合,橡胶杆138受力带动第一连接杆106向靠近隔热箱102的方向移动,第一弹簧107随之进入压缩状态,第一连接杆106带动隔热板105向靠近隔热箱102的方向移动,两块隔热板105接触配合,以此在进行风力发电的同时,能够使隔热板105隔开隔热箱102与隔热框103内的水,进而提高隔热箱102内水的升温速度,风力发电轴114停止旋转时,橡胶轮137随之停止旋转,第一弹簧107复位,在第一弹簧107复位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杆106带动隔热板105远离隔热箱102,两块隔热板105脱离配合,以此即可进行对隔热箱102内进行加水。
53.实施方法4
54.在实施方法3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用于关闭打开隔热框103的开盖机构14,开盖机构14包括有第二连接杆141、第一挡板142、把手143、第一固定块
144和第二弹簧145,隔热框103上放置有第一挡板142,第一挡板142上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把手143,第一挡板142上侧左右对称式设有两块第一固定块144,第一固定块144与隔热框10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45,第一挡板142上侧左右对称式设有第二连接杆141,第二连接杆141位于两块第一固定块144之间,第二连接杆141能够与隔热板105接触配合。
55.操作人员以相反的方向移动两根第一连接杆106,第一弹簧107进入拉伸状态,第一连接杆106带动隔热板105向第二连接杆141移动,隔热板105与第二连接杆141接触配合,第二连接杆141受力带动第一挡板142向上移动,第一挡板142带动第一固定块144向上移动,第二弹簧145随之进入拉伸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可将水液倒入至隔热框103内,松开第一连接杆106,第一弹簧107随之复位,在第一弹簧107复位的作用下,两根第一连接杆106相互靠近,第一连接杆106松开第二连接杆141,第二弹簧145随之复位,在第二弹簧145复位的作用下,第一挡板142向下移动与隔热框103接触配合,以此即可将隔热框103盖住。
56.实施方法5
57.在实施例4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17和图18所示,还包括有用于给风力发电轴114润滑的润滑机构15,润滑机构15包括有弹性板151、下料框152、第二挡板153、第二固定块154和第三弹簧155,气流仓111左右两侧对称式设有下料框152,下料框152位于风力发电轴114上方,下料框152底部开有拱油液流出的出口,下料框152底部滑动式设有用于挡住出口的第二挡板153,下料框152下部前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54,第二固定块154与第二挡板15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55,两匹平皮带132上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弹性板151,弹性板151能够与第二挡板153接触配合。
58.操作人员将油液加入至下料框152内,平皮带132在逆时针旋转时会带动弹性板151逆时针旋转,弹性板151向前推动第二挡板153,第三弹簧155随之进入压缩状态,此时,出油口被打开,油液会从出油口排出并掉落至风力发电轴114上,以此即可对风力发电轴114进行润滑,当第二挡板153向前移动至极限位置后,第二挡板153无法继续向前移动,弹性板151继续移动会被第二挡板153挡住,弹性板151受平皮带132牵引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从第二挡板153的底部滑过,如此第二挡板153也不会被弹性板151挡住,第三弹簧155随之复位,在第三弹簧155复位的作用下,第二挡板153向后移动复位,此时,第二挡板153挡住出油口,油液无法从出油口排出,以此即可间歇性地对风力发电轴114进行润滑。
5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