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2:3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实型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


背景技术:

2.铸件变形需要通过退火进行校正,有时需要多次退火校正才能达到用户要求,有一些甚至会报废(每件损失金额5万以上),这个阶段劳动者劳动量增加、操作环境恶劣(退火窑装炉出炉温度高)、成本增加(平均每炉消耗的天然气大概在6000元左右),同时铸件交付期延长3至5天,甚至更长,客户抱怨强烈,故预防铸件变形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操作过程。
3.经研究表明,铸件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生铸件产过程中,由于造型保温地面不平整与砂箱底部接触不严,压铁时将塑料模型压变形,变形的塑料模一旦注入铁水生成的铸件必然是变形,故如何消除上述技术缺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其在盖箱造型前通过判断砂箱与预先刮好的砂平面下落产生的压痕,并结合塑料模分型面实际测量情况,改变砂平面与砂箱底面接触状态以及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来达到校正变形的塑料模,从而获得棱廓尺寸符合要求铸件的一种简便、低成本的操作方法。
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6.s1,在放置保温箱的区域地面铺上干砂形成砂层,保证砂层的上端面为水平面,砂层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大于砂箱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
7.s2,在混砂机处完成砂箱内铸型的下部造型并翻箱,将已翻箱的砂箱放置于砂层上,一段时间将砂箱吊离砂层,观察砂层的上端面的压痕,当压痕深度≤5mm时,则该压痕为合格压痕;
8.s3,基于压痕是否合格在砂层表面增加或减少干砂,保证砂箱和砂层的接触率δ>90%,砂箱和砂层的接触率δ=合格压痕在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砂层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
9.s4,将砂箱放置于满足s3要求的砂层上,在砂箱的模型分型面的四个角上放置各放置一个固定等高块,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等高块之间设置与水平面平行的张紧线绳,在张紧线绳上设置多个等距的测量点,在张紧线绳与砂层之间放置活动等高块,移动活动等高块至不同测量点获取活动等高块与张紧线绳之间的间距h,当h1<h<h2时,该测量点合格;位于砂箱长度方向的两个等高块之间设置与水平面平行的张紧线绳,在张紧线绳上设置多个等距的测量点,在张紧线绳与砂层之间放置活动等高块,移动活动等高块至不同测量点获取活动等高块与张紧线绳之间的间距h,当h1<h<h2时,该测量点合格;
10.s5,基于各个测量点的间距h在该测量点对应的砂层表面增加或减少干砂,使得h1<h<h2;
11.s5,在砂层上标记铸型下部造型位置,在砂箱上标记方向,将砂箱吊至混砂机处完
成砂箱内的铸型上部造型,完成造型后以砂层上的位置标记和砂箱上的方向标记为基准将完成砂箱放置于砂层固定。
12.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动等高块和所述固定等高块形状相同,所述固定等高块包括立方体状的基体,所述基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水平基准面。
13.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s3中,当铸型下部造型与砂层接触面的某位置压痕深度=0mm时,该位置需要在增加部分干砂,保证增加部分干砂后该位置压痕深度≤5mm;当铸型下部造型与砂层接触面的某位置压痕深度>5mm时,该位置需要刮除部分干砂,保证刮除部分干砂后该位置的压痕深度≤5mm。
14.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h1=-1mm,张紧线绳位于基体的上端面下方。
15.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h2=1mm,张紧线绳位于基体的上端面上方。
16.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当某测量点的h<h1时,则需要在该测量点的砂层平面上增加部分干砂,并完成砂层的校平。
17.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当某测量点的h大于h2时,则需要在该测量点的砂层平面上刮除部分干砂,并完成砂层的校平。
18.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s4中,至少每隔600mm设置一个测量点。
19.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s5中,砂箱通过沿其四周布置的楔铁打紧。
20.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相邻两个楔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5米。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在盖箱造型前通过判断砂箱与预先刮好的砂平面下落产生的压痕,并结合塑料模分型面实际测量情况,改变砂平面与砂箱底面接触状态以及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来达到校正变形的塑料模,从而获得棱廓尺寸符合要求铸件的一种简便、低成本的操作方法,使用了本发明方法制造塑料模型在压铁时不会产生压变形,故塑料模注入铁水生成的铸件必然是合格的,从而消除后后续对变形铸件的退火热处理校正工序,有效地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量、节约了铸件的制造成本、缩短了铸件的制造周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的等高块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的等高块主视图;
24.图3是本发明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的等高块侧视图;
25.图4是本发明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的等高块使用状态示意图;
26.图5是本发明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的检测态示意图;
27.图中:1-基准面;2-张紧线绳;3-小孔;10-压痕;11-干砂;12-砂箱;13-固定等高块;14-活动等高块;15-高度差;16-模型上平面凹陷区域;17-模型;18-模型底部下陷;19-砂箱底部与地面结合不严造成砂箱向下弯曲;20-分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件变形地平校正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2.s1,在放置保温箱的区域地面铺上干砂形成砂层,保证砂层的上端面为水平面,砂层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大于砂箱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砂层的每条边的边长比砂箱的每条边的边长多出200mm左右);
33.s2,在混砂机处完成砂箱内铸型的下部造型并翻箱,将已翻箱的砂箱放置于砂层上,一段时间将砂箱吊离砂层,观察砂层的上端面的压痕,当压痕深度≤5mm时,则该压痕为合格压痕;
34.s3,基于压痕是否合格在砂层表面增加或减少干砂,保证砂箱和砂层的接触率δ>90%,砂箱和砂层的接触率δ=合格压痕在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砂层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面积;
35.s4,将砂箱放置于满足s3要求的砂层上,在砂箱的模型分型面的四个角上放置各放置一个固定等高块,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等高块之间设置与水平面平行的张紧线绳,在张紧线绳上设置多个等距的测量点,在张紧线绳与砂层之间放置活动等高块,移动活动等高块至不同测量点获取活动等高块与张紧线绳之间的间距h,当h1<h<h2时,该测量点合格;位于砂箱长度方向的两个等高块之间设置与水平面平行的张紧线绳,在张紧线绳上设置多个等距的测量点,在张紧线绳与砂层之间放置活动等高块,移动活动等高块至不同测量点获取活动等高块与张紧线绳之间的间距h,当h1<h<h2时,该测量点合格;
36.s5,基于各个测量点的间距h在该测量点对应的砂层表面增加或减少干砂,使得h1<h<h2;
37.s5,在砂层上标记铸型下部造型位置,在砂箱上标记方向,将砂箱吊至混砂机处完成砂箱内的铸型上部造型,完成造型后以砂层上的位置标记和砂箱上的方向标记为基准将完成砂箱放置于砂层固定。
38.优选地,s2中,需要用四根等长钢丝绳将砂箱平稳起吊,防止砂箱倾斜导致砂层变形。
39.优选地,s2和s3至少重复3-5次,保证砂箱和砂层的接触率δ>90%。
40.优选地,所述活动等高块和所述固定等高块形状相同,所述固定等高块包括立方体状的基体,所述基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水平基准面。
41.优选地,所述活动等高块和所述固定等高块均采用铝合金铸造后,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制成的具有特定形状,满足现场生产工艺要求的一种专用检具,其形状类似一个立方体中间镂空出一个稍细的部分。上、下两个平面是两个基准面1,两个基准面1机械加工时有这一定的进精度,每5个等高块为一组(1个活动等高块 4个固定等高块),要求这5个等高块相互配合时高度误差要求在一定范围之内,否则达不到使用精度要求。其中每两个各自用特定直径的张紧线绳2两头分别系在等高块的小孔3位置,使用时展开,使用完毕缠绕在等高块上,收起以方便保管。
42.优选地,s3中,当铸型下部造型与砂层接触面的某位置压痕深度=0mm时,该位置需要在增加部分干砂,保证增加部分干砂后该位置压痕深度≤5mm;当铸型下部造型与砂层接触面的某位置压痕深度>5mm时,该位置需要刮除部分干砂,保证刮除部分干砂后该位置的压痕深度≤5mm。
43.优选地,s4中,对角线测量步骤包括:砂箱的铸型下型分型面a、d;c、b位置各有一人,将等高块下平面压在模型分型面较为平整的位置,再将线绳紧贴在等高块的上平面上,并且拉紧线绳,另一人手持另一个等高块塞入测量点位置(每隔600mm必须有测量点),观察线绳与等高块上平面之间的间隙,越小说明变形量越小;
44.微调步骤包括:
45.1.用砂量不超过5kg)若第一次

线绳压在

线绳上则交换时

线绳必须压在

在上。
46.2.塑料模长度方向a、b;c、d两条法兰面测量也是每隔600mm一个测量点(注意:测量时两条线绳必须拉紧)。
47.3.经过测量如果发现模型凹陷要在对应的砂平面减少适量干砂,凸起则要在对应的砂平面刮掉适当一些干砂,然后重复步骤2-3直到符合要求(对角线重合,法兰面变形小于正负一)。
48.优选地,h1=-1mm,张紧线绳位于基体的上端面下方。
49.优选地,h2=1mm,张紧线绳位于基体的上端面上方。
50.优选地,当某测量点的h<h1时,则需要在该测量点的砂层平面上增加部分干砂,并完成砂层的校平。
51.优选地,当某测量点的h大于h2时,则需要在该测量点的砂层平面上刮除部分干砂,并完成砂层的校平。
52.优选地,s4中,至少每隔600mm设置一个测量点。
53.优选地,s5中,砂箱通过沿其四周布置的楔铁打紧。
54.优选地,从砂箱其中一角开始每1.5m放一个楔铁打紧,校正变形的工作完成。
55.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组合、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