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01 22:09: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的曲面屏的移动终端,大多采用柔性显示面板,利用柔性显示面板的可弯折性,将像素引出线连接到外接电路的位置进行弯折,可改善移动终端的底部较宽的问题,进而提升用户视觉体验。
3.其中,将像素引出线连接到外接电路的位置弯折需要在弧面上进行,主要是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贴附垫高块,将像素引出线连接到外接电路的位置绕着垫高块的弧面进行弯折,再将弯折后的部分柔性显示面板垂直压贴在垫高块上,实现弯折固定。其中,柔性显示面板与垫高块垂直压贴时,易因为压贴的压力不均,导致柔性显示面板边缘部分与垫高块结合的边缘粘附力差,垫高块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出现剥离,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处(或者柔性显示面板的r角)不能稳定固定。经观察,带有弧面区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平面区和边缘部分之间的弧面区容易产生因边缘部分与垫高块结合的边缘粘附力差导致的剥离。
4.另外,当垫高块为泡棉材质等弹性材质时,压贴后容易反弹而形成反弹力,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处内部的各膜层受到反弹力以及弯折后的层间拉伸力共同作用,导致弯折处的各膜层相互剥离。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解决现有的曲面屏的显示组件中,因垫高块的设计,导致弯折柔性显示面板的像素引出线连接到外接电路的位置时固定不稳定以及膜层间容易剥离的问题。
6.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序连接的平面区、曲面区和边缘区,从所述平面区的一端弯折所述曲面区,所述边缘区叠置于所述平面区的下方;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覆盖于所述曲面区的外侧,所述辅助件包括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其中,所述第一作用部至少覆盖所述曲面区邻近所述边缘区的外侧;所述第二作用部至少覆盖所述曲面区邻近所述平面区的外侧和/或所述第一作用部的外侧。
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作用部的刚性模量为2
×
10
4-3
×
104mpa。
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曲面区还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弧面区、弯折区和第二弧面区,所述第一弧面区连接所述平面区,所述第二弧面区连接所述边缘区,弯折所述曲面区后,所述第一弧面区和所述第二弧面区相互叠置,其中,所述第一作用部至少覆盖于所述第二弧面区的外侧。
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作用部和所述第二作用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辅助件,所述辅助件的刚性模量为2
×
10
4-3
×
104mpa;其中,所述辅助件夹持于所述第一弧面区、
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弧面区的外侧,优选地,所述辅助件为陶瓷片或者石墨烯片。
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弯折所述曲面区后,所述弯折区形成第一弧形,所述第一作用部包括第二弧形,其中,所述第一弧形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二弧形的内径。
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作用部还包括平直部,所述平直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弧形邻近所述边缘区的端部,其中,所述平直部覆盖部分所述边缘区。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曲面区的外侧,至少固定所述第一作用部至所述曲面区的外侧。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盖板和第二胶层,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方,所述第一作用部与所述盖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胶层设置于所述间隙中,至少固定所述第一作用部至所述盖板的内侧。
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方;所述第二作用部为黏胶层,所述黏胶层至少覆盖所述曲面区邻近所述平面区的外侧和/或所述第一作用部的外侧,其中,所述黏胶层固定所述第一作用部或者所述曲面区至所述盖板的内侧。
15.本发明还另外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盖设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方的盖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序连接的平面区、曲面区和边缘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涂布第一胶层至所述曲面区上;s2、弯折所述曲面区,所述边缘区叠置于所述平面区的下方;以及s3、提供辅助件,贴附所述辅助件,使得所述辅助件的第一作用部至少覆盖所述曲面区邻近所述边缘区的外侧,所述辅助件的第二作用部至少覆盖所述曲面区邻近所述平面区的外侧和/或所述第一作用部的外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曲面区外侧贴附辅助件取代现有的曲面屏的显示组件中在柔性显示面板背面贴附的垫高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辅助件在曲面区弯折后的外侧面上进行贴附,贴附难度小,有助于降低工艺难度;2)辅助件与曲面区贴附后,辅助件包覆于曲面区的外侧,可抑制曲面区的反弹趋势,且辅助件与曲面区不易剥离;3)辅助件覆盖于曲面区的外侧,弯折区位于辅助件的内侧面,其对弯折区上的像素引出线进行了二次保护,同时,辅助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弯折区内各膜层因弯折产生的拉伸力导致的膜层间剥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虚线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是图1中柔性显示面板曲面区弯折后的剖面示意图。
21.图4是图1中辅助件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5.图8是图1中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组件100,其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依序连接的平面区11、曲面区和边缘区13,弯折曲面区后,边缘区13叠置于平面区11的下方;显示组件100中还包括辅助件,其覆盖于曲面区的外侧,辅助件包括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其中,第一作用部至少覆盖曲面区邻近边缘区13的外侧,第二作用部至少覆盖曲面区邻近平面区11的外侧和/或第一作用部的外侧。
29.辅助件的第一作用部的刚性模量为2
×
10
4-3
×
104mpa,即,辅助件为具有一定刚性的材料制成,其能够对曲面区弯折后的形状进行限定,主要是从曲面区的外侧限制因弯折应力导致的曲面区和辅助件之间贴合强度不高,易剥离的问题。由于辅助件设置在曲面区外侧,曲面区弯折后,曲面区存在朝向远离平面区方向弹开的趋势,这种趋势使得曲面区与其外侧的辅助件之间得结合强度提高,辅助件在维持曲面区弯折形状的同时,辅助件和曲面区的结合强度增大,不易剥离。
3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辅助件覆盖于曲面区的外侧,可以是辅助件完全包覆曲面区的外侧,或者,也可以是辅助件覆盖部分曲面区的外侧。当覆盖部分曲面区外侧时,辅助件的第一作用部优选为覆盖曲面区邻近边缘区11的外侧。
31.以图1中绘示的x、y、z轴坐标系为参照,x轴所示的方向为显示组件100的长边方向,y轴所示的方向为显示组件100的短边方向,z轴所示的方向为垂直于显示组件100的图像显示面的方向。
32.本实施例中,沿着显示组件100的长边方向,将柔性显示面板10依序区分为平面区11、曲面区和边缘区13,较佳的,曲面区例如是连接于平面区11底部的短边方向上,此时,曲面区在长边方向上进行弯折,边缘区13在z轴方向上叠置于平面区11的下方,使得显示组件100底部的边框显著变小。
33.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沿着显示组件的短边方向,将柔性显示面板依序区分为平面区、曲面区和边缘区,曲面区例如可以是连接于平面区的任一长边方向的端部,此时,曲面区在短边方向上进行弯折,边缘区在z轴方向上叠置于平面区的下方,使得显示面板在长边方向上的边框显著变小。
34.本发明中的平面区11大致上为平面结构,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曲面区包括依序连接的第一弧面区14、弯折区12和第二弧面区15,其中,自平面区11的一端弯折弯折区12
后,第一弧面区14和第二弧面区15在z轴方向相互叠置,且第二弧面区15叠置于第一弧面区14的下方。
35.柔性显示面板10自下而上包括叠置的柔性衬底(例如pi基板)(未图示),像素驱动阵列(未图示)、发光器件层(未图示)和其他功能层(未图示)。其中,平面区11对应于柔性显示面板10的图像显示区;弯折区12、第二弧面区15和边缘区13对应于柔性显示面板10上的非显示区;弯折区12的外侧面121、第二弧面区15的外侧面151和边缘区13的外侧面131上分别形成有像素引出线(未图示)、电性连接垫(未图示)等电性外接结构。
36.其中,当辅助件的第二作用部的材质与第一作用部的材质相同时,且第二作用部覆盖在第一弧面区14外侧时,第一弧面区14例如为非显示区;当辅助件的第二作用部的材质与第一作用部的材质不相同时,如第二作用部为光学胶形成的黏胶层时,第一弧面区14可以是显示区。
37.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件40,为了便于说明辅助件40的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以分界线s将辅助件40区分为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其中,虚线s的上部区段对应为第二作用部,虚线s的下部区段对应为第一作用部。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分界线的位置不以图4中所绘示的为限制,可以依据实际需要重新绘示在其他合适的位置。
38.本实施例中,辅助件40的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一体成型,第一作用部的刚性模量和第二作用部的刚性模量相互一致,辅助件40的刚性模量例如为2
×
10
4-3
×
104mpa。较佳的,辅助件40例如为采用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片,或者,采用石墨烯材料制成的石墨烯片,其中,陶瓷片或者石墨烯片的刚性模量例如为2
×
10
4-3
×
104mpa,能够固定曲面区弯折后的形状。
39.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当辅助件40为陶瓷片时,陶瓷片的厚度t约为100微米。
40.如图4所示,第一作用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弧形41和第一弧状过渡区44,其中,第二弧形41与弯折区12弯折形成第一弧形(如图2和图3所示)的形状相互适配;第二弧形41的内径r2和第一弧形的外径r1相互适配。
41.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弧形41的内侧面411完全覆盖第一弧形的外侧面121上,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弧形的内侧面可以覆盖部分第一弧形的外侧面。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41可以是圆弧、半圆弧、椭圆弧等形状。其中,图1至图4中绘示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41分别为半圆弧形状,但不以此为限。在实际产品中,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41可以是任意的弧形形状。
42.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作用部还包括平直部42,平直部42连接于第一弧状过渡区44远离第二弧形41的端部,其中,平直部42覆盖部分边缘区13,即,平直部42的内侧面421贴合于边缘区13的外侧面131上。即,在x轴方向上,平直部42的长度小于边缘区13的长度,使得边缘区13的电性连接垫(未图示)未被平直部42遮盖而暴露出来,进而电性连接垫能够与驱动芯片70和软性电路板71进行电连接。
43.其中, 驱动芯片70可以是通过cof封装(chip on film封装),或者,cop封装(chip on panel封装)的方式搭载至柔性显示面板10的阵列基板上,并由软性电路板71向其供电并提供信号。其中,软性电路板71沿着边缘区13的端部弯折至平面区的下方。
44.另外,平直部42的内侧面421和边缘区13的部分外侧面131之间也可设置胶层,通过贴附平直部42和边缘区13增加辅助件40、弯折区12、第二弧面区15和边缘区13之间的结
合强度,提升辅助件40对曲面区弯折后的形状的限定效果。
45.辅助件40的第二作用部从第一作用部的一端向上弯曲延伸并覆盖第一弧面区14的外侧。其中,第二作用部包括第二弧状过渡区43,第二弧状过渡区43的内侧面431覆盖于第一弧面区14的外侧面141上。
4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的辅助件40的剖面形状大致为u型结构。较佳的,u型结构远离平面区11的一侧的臂部的长度较长,其用于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边缘区13进行限定,避免边缘区13悬空而晃动。
47.由上述可知,辅助件40可通过第二弧状过渡区43、第二弧形41以及第一弧状过渡区41共同夹持在第一弧面区14、弯折区12以及第二弧面区15的外侧,进而实现对曲面区弯折后的形状限定。
48.如图2和图3所示,柔性显示面板10的曲面区的外侧还设置第一胶层50,第一胶层50例如完全覆盖第一弧面区14、弯折区12以及第二弧面区15的外侧面,其中,弯折区12和第二弧面区15上的像素引出线被夹设于第一胶层50和柔性显示面板10的pi基板之间,当弯折区12弯折后,第一胶层50可保护上述像素引出线因弯折被拉伸,出现断线的问题。
49.如图2所示,辅助件40贴附至弯折后的曲面区的外侧时,第二弧状过渡区43的内侧面431、第二弧形41的内侧面411和第一弧形过渡区44的内侧面441分别与第一胶层50粘贴固定,进而辅助件40实现对曲面区弯折后形状的固定,或者说,柔性显示面板10上曲面区弯折形成的r角被辅助件40固定。
50.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涂布第一胶层50在曲面区的像素引出线上方;再弯折曲面区;再贴附辅助件40至曲面区;藉由第一胶层50保护曲面区和边缘区13最外侧的像素引出线和电性连接垫,同时,通过第一胶层50固定辅助件40至曲面区外侧。
51.显示组件100中通过在曲面区外侧设置辅助件取代现有的曲面屏的显示组件中在柔性显示面板背面贴附的垫高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辅助件在曲面区弯折后的外侧面上进行贴附,贴附难度小,有助于降低工艺难度;2)辅助件与曲面区贴附后,辅助件完全包覆于曲面区的外侧,可抑制曲面区的反弹趋势,且辅助件与曲面区不易剥离;3)辅助件覆盖于曲面区的外侧,弯折区位于辅助件的内侧面,其对弯折区上的像素引出线进行了二次保护,同时,辅助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弯折区内各膜层因弯折产生的拉伸力导致的膜层间剥离的问题。
52.如图2所示,辅助件40贴附至曲面区外侧后,辅助件40与柔性显示面板10上方的盖板20之间形成有缝隙,缝隙处填充第二胶层60,第二胶层60固定连接辅助件40的外侧与盖板20的内侧。其中,盖板20的内侧面对柔性显示面板10的图像显示区。
53.较佳的,盖板20包括边缘曲面21,边缘曲面21与曲面区的第一弧面区14相对应,辅助件40的部分第一作用部和全部第二作用部通过第二胶层60固定连接于边缘曲面21的内侧。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胶层还可以选择性的将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的其中之一的至少部分外侧面与盖板20的边缘曲面21内侧贴附固定。
54.其中,辅助件40与盖板20的内侧固定连接,可实现辅助件40的定位,避免辅助件40在显示组件100内部晃动,导致曲面区和边缘区13电性损伤,提高显示组件100的抗冲击性。
55.如图2和图3所示,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下表面设置支撑膜30,支撑膜30整面覆盖上述下表面,其中,支撑膜30包括镂空部31,镂空部31对应于弯折区12,换言之,柔性显示面板
10的下表面对应于弯折区12的区域的支撑膜被移除,以减小弯折区12弯折应力。
56.如图1所示,显示组件100中边缘区13朝向平面区11的一侧表面与平面区11朝向边缘区13一侧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显示组件100中边缘区13朝向平面区11的一侧表面贴合至平面区11朝向边缘区13一侧表面上,使得上述缝隙被移除,避免边缘区13晃动,提高显示组件100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提升曲面区的抗反弹能力。
57.另外,显示组件100中辅助件40与曲面区结合后,辅助件40的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共同完全覆盖曲面区的外侧,可使得辅助件40对曲面区弯折后反弹趋势降至最低(或者曲面区弯折形状的固定),辅助件40和曲面区的结合强度最大,以及对像素引出电路保护效果最佳。
58.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另一显示组件100’,其与显示组件100的区别在于,显示组件100’中的辅助件的第一作用部40’和第二作用部70的材料不同。其中,第二作用部70例如为黏胶层,即,显示组件100’中,将黏胶层(或者,显示组件100中的第二胶层)视作辅助件的第二作用部70,其目的在于,将第一作用部40’的外侧和/或曲面区邻近平面区的外侧与盖板固定,进而实现共同将曲面区弯折的形状的固定。
59.具体来讲,第一作用部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弧形45和第一弧状过渡区44,第二弧形45、第一弧状过渡区44分别与曲面区的弯折区12、第二弧面区15通过第一胶层50结合后,第二弧形45的内侧面覆盖弯折区12的部分外侧面。由于第二弧形45的内侧面覆盖弯折区12的部分外侧面,因此,辅助件对显示模组100’内部空间的占用率较小,符合显示模组轻薄化趋势。
60.本实施例中,第二弧形45例如是1/4圆弧,弯折区12形成的第一弧形例如是半圆弧。
61.其中,以黏胶层81作为辅助件40的第二作用部(或者第二弧状过渡区43),一方面,黏胶层81固定第一作用部40’和第一弧面区14至盖板20的边缘曲面上;另一方面,第一作用部40’和第一弧面区14被固定至盖板20内侧时,曲面区弯折后形成的弯折应力使得第一作用部40’反弹的趋势被抑制,第一作用部40’与曲面区之间剥离被克服,结合强度被提升。另外,相较于刚性材料制备的第二作用部,黏胶层81涂布容易,占用体积小等优势。
62.本实施例中,黏胶层81同时覆盖于曲面区邻近平面区的外侧(或者第一弧面区的外侧)和第一作用部40’的外侧,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作为辅助件的第二作用部使用的黏胶层可以是覆盖在曲面区邻近平面区的外侧(或者第一弧面区的外侧)和/或第一作用部的外侧,能够实现曲面区和/或第一作用部与盖板内侧的固定,克服曲面区弯折应力对第一作用部的反弹趋势。
63.柔性显示面板100、100’均为包括弧面区的面板结构,其中,通过在包括弧面区的曲面区的外侧设置辅助件,克服曲面区的弯折后边缘易剥离的问题。需要说明是,本发明提供的辅助件同样适用于解决仅包括平面区、弯折区和边缘区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后边缘剥离的问题。
64.如图6所示,显示组件300和显示组件100的区别在于,柔性显示面板101的结构和柔性显示面板10的结构不同,柔性显示面板101包括依序连接的平面区11、弯折区12以及边缘区13,从平面区的一端弯折弯折区12,边缘区13叠至于平面区11下方。换言之,柔性显示
面板101的曲面区仅包括弯折区12。
65.本实施例中,弯折区12弯折后形成第一弧形,第一弧形具有外径。
66.另外,设置在弯折区12外侧的辅助件包括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第一作用部至少覆盖弯折区邻近边缘区13的外侧,第二作用部至少覆盖弯折区邻近平面区11的外侧。本实施例中,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一体成型,其形成的结构包括第二弧形301,第二弧形301完全覆盖弯折区12的外侧。
67.第二弧形301的内径与第一弧形的外径相同。
68.另外,第二弧形301的一端连接有平直部302,平直部302覆盖部分边缘区13的外侧。
69.显示组件300中的辅助件的材料和刚性模量可以于显示组件100中的辅助件的材料和刚性模量相同,相关说明可参照上述显示组件100中的说明,不另赘述。
70.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400,其包括与显示组件300中结构相似的柔性显示面板101,区别在于,显示组件400中的辅助件的第一作用部的第二弧形401仅覆盖弯折区12的部分外侧,且,辅助件的第二作用部为黏胶层82覆盖部分第二弧形401的外侧和弯折区12的部分外侧。其中,黏胶层82与显示组件100’中的黏胶层81的功能相似,即,将第一作用部(或者第一弧形401)和/或弯折区12与盖板20的内侧固定,克服弯折区12弯折应力导致的柔性显示面板101的边缘反弹导致显示面板边缘剥离的问题。
71.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组件100的制备方法200,显示组件100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0和设置于柔性显示面板10上方的盖板20,柔性显示面板10包括依序设置的平面区11、曲面区和边缘区13,其中,制备方法200包括:步骤s1、涂布第一胶层50至曲面区上;步骤s2、弯折曲面区的弯折区,使得边缘区13叠置于平面区11的下方;步骤s3、提供辅助件40,贴附辅助件40,使得辅助件40的第一作用部至少覆盖曲面区邻近边缘区13的外侧,辅助件40的第二作用部至少覆盖曲面区邻近平面区的外侧13和/或第一作用部的外侧;步骤s4、涂布第二胶层60至辅助件40与盖板20之间的间隙处,固定辅助件40的第一作用部和/或曲面区至盖板20的内侧。
72.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盖板20包括边缘曲面21,辅助件40的第一作用部和/或曲面区固定至边缘曲面21的内侧。
73.上述制备方法中,将曲面区涂布第一胶层50后直接进行弯折,再贴附辅助件40至弯折后的曲面区外侧,实现曲面区的固定(或者,柔性显示面板10上曲面区弯折后的r角的固定),接着,利用盖板20的边缘曲面21与辅助件40的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固定,实现辅助件40在显示组件100内部固定。
74.上述制备方法中,先将弯折区弯折,后在弯折区的外侧贴附辅助件的操作,相较于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背面对应于弯折区的区域贴附垫高块操作,降低了制备工艺的难度。此外,在弯折区外侧贴附辅助件还可使得辅助件与弯折区的固定连接更加稳定不易剥离。另外,辅助件还可实现对弯折区的各膜层的保护,提升抗冲击能力。
75.另外,上述制备方法中,当制备显示面板100’时,s3中,提供辅助件,贴附辅助件,使得辅助件的第一作用部40’至少覆盖曲面区邻近边
缘区13的外侧(或者第二弧面区44的外侧);s4中,涂布黏胶层81,黏胶层81固定第一作用部40’和/或曲面区至盖板20的内侧。
76.综上,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辅助件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外侧,辅助件的第一作用部至少覆盖曲面区邻近边缘区的外侧,辅助件的第二作用部至少覆盖曲面区邻近平面区的外侧和/或覆盖第一作用部的外侧,实现对弯折后的曲面区的固定,提高辅助件和面板的结合能力克服柔性显示面板边缘剥离,以及吸收曲面区各膜层间的层间拉伸力,克服了因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贴附垫高块导致的曲面区与垫高块之间易剥离,以及,因垫高块反弹导致的曲面区中膜层层间剥离。
77.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