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01 20:48: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手机镜头的拍照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眩光和鬼影作为影响镜头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镜头开发过程中亟待克服的问题。
3.目前,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一般是通过调整镜头结构的设计,或者对镜头结构的镜片的非透光区域进行涂黑等工艺来减少杂散光的出现。但是,传统的处理手段对于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范围内的用于成像的光线的影响比较大,但对于消除fov范围之外的杂散光线的效果比较差,从而导致杂散光入射到镜头内影响成像效果。
4.在很多场景下,为了规避非fov范围内的光线带来的眩光,会导致镜头的设计变得复杂,比如增加结构的复杂度等;甚至需要牺牲掉其它的一些光学性能,比如减小光圈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以有效减少fov范围内的光线带来的眩光,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该摄像头模组可包括镜片组、图像传感器以及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其中,镜片组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排列的多个镜片,该镜片可为透镜或者非透镜。图像传感器设置于镜片组的像侧,用于接收通过镜片组透过的光线并进行成像。角度选择透过薄膜设置于图像传感器的物侧,该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可用于透过入射角大于或等于0
°
且小于或等于θt的入射光线,且用于阻挡入射角大于θt且小于或等于90
°
的入射光线进入摄像头模组,该θt大于或等于0
°
,且小于90
°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图像传感器的物侧设置角度选择通过薄膜,可通过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对不同入射角度的光线进行选择,以使满足入射角度要求的光线能够进入摄像头模组参与成像,而阻挡不满足入射要求的光线,从而可有效的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
7.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对于不满足入射要求的光线的阻挡可以包括将光线进行反射或者吸收等,其可通过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材质来实现。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可以为黑色吸光材料,包括但是不限于为黑色树脂、黑色金属、黑色非金属(硅)等材质的材料。这样可以根据摄像头模组对于fov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
8.另外,还可通过对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材质进行选择,来对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透过率进行调整。示例性的,可针对入射角为大于或等于0
°
,且小于或等于θt的光线,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透过率为大于或等于80%,示例性的为90%、95%,甚至为100%;另外,针对入射角为大于θt,且小于或等于90
°
的光线,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0%,示例性的为5%、3%,甚至为1%以下。从而有效的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成像质量。
9.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具体设置角度选择透过薄膜时,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厚度也是光线透过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可根据需要阻挡的杂散光以及θt进行选择。示例性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厚度可以h满足:h=0.1k/tan(θt)mm,其中,k是杂散光的品质因子,k的取值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1.5。从而有效的对杂散光进行阻挡。
10.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可为薄膜堆叠形成,其可包括多层介质薄膜,至少两层介质薄膜的光折射率不同,且每层介质薄膜的厚度可为50~200nm。从而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基于多层介质薄膜对光线进行干涉的原理即可实现对光线的选择透过。
11.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还可以为单层膜结构,且该单层膜结构可根据该随机化深孔原理开设有深孔,并通过调整深孔的孔深和孔径的比,来使得不满足入射角的光只能投射在深孔的侧壁上被吸收,从而无法透过深孔;而满足入射角度要求的光可以直接透过深孔,以实现对光线的选择。其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上的深孔的半径r,与孔深h的比值可以满足:r/h=tan(θt),以使入射角为大于或等于0
°
,且小于或等于θt的光线能够通过该深孔进入摄像头模组。
12.由于镜片组的视场角决定了摄像头模组的视野范围,因此,可使θt小于或等于镜片组的半视场角,从而能够使视场角范围内的入射光线能够透过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参与成像。
13.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镜片组中还可集成光学防抖功能,这时在对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光线透过角θt进行设置时,就需要考虑镜片组的防抖角度ois_angle,此时,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光线透过角θt可以大于或等于hfov ois_angle的和。以避免摄像模组的抖动造成对光线选择透过的影响,从而使摄像模组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
14.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角度选择透过薄膜设置于摄像头模组内时,可使该角度选择透过薄膜设置于镜片组的物侧。或者,还可以将角度选择透过薄膜设置于镜片组和图像传感器之间。只要能够实现对投射于图像传感器的用于成像的光线进行选择即可。
15.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从物体表面反射过来的光线包括可见光和红外光,当这些光线同时进入摄像头模组,红外光会对可见光的成像产生影响。这样,还可以使摄像头模组包括红外滤光片,该红外滤光片可以设置于镜片组与图像传感器之间,从而可有效的滤除投射于图像传感器上的红外光线,从而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另外,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设置于镜片组与红外滤光片之间,以对入射到摄像头模组内的光线进行选择。
16.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模组的镜片组可以为直立式镜片组,或潜望式镜片组,当镜片组为直立式镜片组,或潜望式镜片组时,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可以设置于该镜片组的物侧,或者设置于镜片组与图像传感器之间。
17.在本技术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镜片组还可以为直立式镜片子组和潜望式镜片子组的组合。此时,在具体设置角度选择透过薄膜时,该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可为一个,该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具有与直立式镜片子组相对应设置的第一区域,以及与潜望式镜片子组相对应设置的第二区域。该设置方式可有效的简化该摄像头模组的结构。另外,该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可以同时针对直立式镜片子组和潜望式镜片子组的光线进行角度控制,从而降低
整个摄像头模组的杂散光。
18.另外,当镜片组为直立式镜片子组和潜望式镜片子组的组合时,摄像头模组中也可以分别对应直立式镜片子组和潜望式镜片子组各设置一个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其中,对应于直立式镜片子组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设置于直立式镜片子组的物侧,或者,设置于直立式镜片子组以及对应于直立式镜片子组的第一图像传感器之间。
19.摄像头模组还可以包括对应于直立式镜片子组的第一红外滤光片,第一红外滤光片设置于直立式镜片子组与第一图像传感器之间,且对应于直立式镜片子组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还可以设置于直立式镜片子组与该第一红外滤光片之间。
20.在本技术另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潜望式镜片子组可以包括用于改变光线传输路径的光组件和水平镜片组件,则对应于该潜望式镜片子组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还可以设置于光组件和水平镜片组件之间,或者,设置于水平镜片组件以及对应于潜望式镜片子组的第二图像传感器之间。
21.另外,摄像头模组还可以包括对应于所潜望式镜片子组的第二红外滤光片,第二红外滤光片可设置于水平镜片组件与第二图像传感器之间,且对应于潜望式镜片子组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可设置于所述水平镜片组件与第二红外滤光片之间。
22.除了上述结构外,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模组还可以包括盖板,该盖板可设置于摄像头模组内的镜片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红外滤光片、图像传感器等其它部件的物侧,以起到对镜片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红外滤光片、图像传感器等的防水、防尘等保护的作用。另外,该盖板可以但不限于为由玻璃等透明材质制成的板状结构,以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2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方面实施方案中的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具体可设置于壳体内。该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通过设置角度选择透过薄膜,以使参与成像的光线进入摄像头模组,而阻挡不参与成像的杂散光的进入,从而可有效的提升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进而可提升用户对于该电子设备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光线透过率曲线图;
27.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a-图7d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与对比摄像头模组的成像仿真结果对比图;
31.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0a-图10f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与对比摄像头模组的成像仿真结果对比图;
34.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首先介绍一下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的应用场景。该摄像头模组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电子设备中,以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图像拍摄功能。
39.参照图1,摄像头模组100通常可包括镜片组101、红外滤光片102和图像传感器103。其中,红外滤光片102设置于镜片组101和图像传感器103之间。一般来说进入镜片组101中的光线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参与成像的光线(如图1中的实线所表示的光线),一部分为不参与成像的光线(如图1中虚线所表示的光线)。其中,参与成像的光线经过镜片组101之后会汇聚在图像传感器103的表面,从而形成图像。而不参与成像的光线在经过镜片组101的过程中会投射在镜片组101中镜片的边缘或者其它位置导致异常的反射,并在其到达图像传感器103之后进行成像,从而形成炫光(flare)和鬼影(ghost)。
40.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像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入射角(incident angle)是入射光线与入射表面法线的夹角。
41.由于镜片组101的fov决定了摄像头模组100的视野范围,因此,上述参与成像的光线的入射角均小于或等于镜片组101的半视场角(half field of view,hfov),而在fov范围之外的光线(以下称为杂散光)一般不参与成像,并且还可能形成炫光和鬼影,以影响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质量。
42.为了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需要减少杂散光的进入。目前,通常采用调整镜片组101的结构设计,或对镜片组101的镜片的非透光区进行雾化或者涂黑等工艺来减少杂散光的进入。在一些场景下,为了避免fov范围之外的光线进入带来的眩光,会导致镜头的设计变得复杂;另外一些场景下,甚至需要牺牲掉其它的一些光学性能,比如减小光圈等。
4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00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减少杂散光的进入,提升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质量。
44.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100可以包括镜片组101、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和图像传感器103。其中,镜片组101作为摄像头模组100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其主要基于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将从物体上反射过来的光线进行汇聚。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镜片组101可以但不限于为直立式镜片子组的组合(例如至少两个直立式镜片子组的组合),或者潜望式镜片子组的组合(例如至少两个潜望式镜片子组的组合),又或者是直立式镜片子组和潜望式镜片子组的组合(例如至少一个直立式镜片的子组和至少一个潜望式镜片的子组的组合)。
45.为了实现其功能,镜片组101通常可包括多个镜片,该多个镜片可以为经过设计的球面镜或者非球面镜,该多个镜片可由摄像头模组100的物侧向像侧的方向依次排列。示例
性的,镜片组101中可以包括3片~8片镜片,其可根据摄像头模组100的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另外,镜片可以但不限于为玻璃或者塑料等透明的材料制成,以利于光线的透过。
46.为了提高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效果,我们通常希望增加进入镜头组101且入射角位于镜片组101的fov范围内的光线能够进入至摄像头模组100参与成像,而减少fov范围之外的光线的进入。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可对不同入射角度的光线进行选择,以使满足入射角度要求的光线能够透过,而阻挡不满足入射要求的光线。其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对于不满足入射要求的光线的阻挡可以包括将光线进行反射或者吸收等,其可通过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材质来实现。示例性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可以为黑色吸光材料,包括但是不限于为黑色树脂、黑色金属、黑色非金属(硅)等材质的材料。这样可以根据摄像头模组100对于fov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
48.在对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进行设置时,参照图3,可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具有一光线透过角θt,以使入射角为大于或等于0
°
,且小于或等于θt的光线可以透过,而入射角为大于θt,且小于或等于90
°
的光线被阻挡。其中,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对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材质进行选择,以针对入射角为大于或等于0
°
,且小于或等于θt的光线,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透过率为大于或等于80%,示例性的为90%、95%,甚至为100%;另外,针对入射角为大于θt,且小于或等于90
°
的光线,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0%,示例性的为5%、3%,甚至为1%以下。从而有效的提高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质量。
49.另外,参照图4,光线透过角θt在根据摄像头模组100的fov进行选择时,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可使光线透过角θt大于或等于hfov,以使入射角为落在摄像头模组100的fov范围内的光线均能够进入,从而满足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要求。
50.光学防抖(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是指在成像仪器中,通过光学元器件的设置,例如对镜片组101的设置,来避免或者减少捕捉光学信号过程中出现的仪器抖动的现象,从而提高成像质量。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镜片组101中还可集成光学防抖功能,这时在对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光线透过角θt进行设置时,就需要考虑镜片组101的防抖角度ois_angle,此时,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光线透过角θt可以大于或等于hfov ois_angle的和。以避免摄像模组的抖动造成对光线选择透过的影响,从而使摄像模组具有较佳的成像质量。
51.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可以采用多层介质薄膜叠置形成的膜层结构。其中,通过膜系的设计,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可选择至少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薄膜,每层介质薄膜的厚度可为50~200nm,这样,基于多层介质薄膜对光线进行干涉的原理即可实现对光线的选择透过。
52.除了上述的设置方式外,在本技术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还可以采用随机化深孔原理进行设置。其中,深孔,是指孔深与孔直径之比大于5而小于10的孔。随机化深孔原理为几何光学原理,其可通过调整深孔的孔深和孔径的比,来使得不满足入射角的光只能投射在深孔的侧壁上被吸收,从而无法透过深孔;而满足入射角度要求的光可以直接透过深孔。因此,根据该随机化深孔原理,可以在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上进行开深孔,来实现对光线的选择。其中,深孔的半径r,与孔深h的比值可以满足:r/h=tan(θ
t),以使入射角为大于或等于0
°
,且小于或等于θt的光线能够通过该深孔进入摄像头模组100。
53.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将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设置于摄像头模组100中,还需要对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尺寸进行考虑,而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厚度为影响摄像头模组100的尺寸的重要因素。示例性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厚度h可根据θt来进行选择:h=0.1k/tan(θt)mm,其中,k是杂散光的品质因子,其取值可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1.5。
54.继续参照图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对图像传感器103进行设置时,图像传感器103设置于镜片组101的像侧,光线经镜片组101进入至摄像头模组100内聚焦到图像传感器103上,图像传感器103根据光的强弱积聚相应的电荷,以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图像传感器103对电信号进行转换、合成以及补偿修正等步骤后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图像输出。
55.在本技术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103可以包括图像处理芯片,该图像处理芯片可用于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数字信号的图像。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103可以不设置图像处理芯片,而是自身集成该功能。
56.可以理解的是,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对进入摄像头模组100的光线的选择,实际上是对聚焦到图像传感器103上的光线进行选择,因此,只要将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设置于图像传感器103的朝向物侧的一侧即可。
57.示例性的,参照图4,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镜片组101设置于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与图像传感器103之间,以对进入镜片组101前的光线进行选择,使入射角在大于等于0
°
,且小于等于θt的光线进入摄像头模组100,从而在源头上减少进入摄像头模组100的杂散光。
58.在本技术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还可以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设置于镜片组101与图像传感器103之间,以对进入图像传感器103前的光线进行选择,使入射角在大于等于0
°
,且小于等于θt的光线聚焦于图像传感器103,从而减少杂散光对摄像头模组100成像质量的影响。
59.除了上述的结构之外,参照图4或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还可以包括红外滤波片102,该红外滤光片102可设置于镜片组101与图像传感器103之间。
60.由于从物体表面反射过来的光线包括可见光和红外光,当这些光线同时进入摄像头模组100,被镜片组101折射后,可见光和红外光就会在不同的靶面成像,而可见光的成像为彩色图像,红外光的成像为黑白图像。当将可见光缩成的图像调试好后,红外光就会在可见光的成像靶面上形成虚像,从而影响图像的成像效果。因此,通过在图像传感器103的物侧设置红外滤波片102,可有效的滤除投射于图像传感器103上的红外光线,从而提高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效果。
61.参照图6,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还可以包括盖板105,该盖板105设置于摄像头模组100内的镜片组101、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红外滤光片102、图像传感器103等其它部件的物侧,以起到对镜片组101、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红外滤光片102、图像传感器103等的防水、防尘等保护的作用。另外,为了提高光线的透过率,盖板105可由光透过率较高的透明材质制成,示例性的,盖板105为玻璃盖板。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模组100通常还可以包括一容置壳,以用于容置镜片组101、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红外滤光片102、图像传
感器103、盖板105等器件。
62.继续参照图6,在本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0包括由物侧向像侧依次设置的盖板105、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镜片组101、红外滤光片102以及图像传感器103。其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光线透过角θt,该光线透过角θt=hfov。另外,针对入射角的角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
°
,且小于或等于θt的光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透过率大于90%;针对入射角的角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θt,且小于或等于90
°
的光线,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透过率小于1%。在该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0的hfov为=10
°

63.将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与未设置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且其它结构参数均相同的摄像头模组100(以下简称对比摄像头模组100)的杂散光成像仿真进行对比。首先,其仿真结果可参照图7a和图7b,其中,图7a为光线的入射角为20
°
时,对比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图7b为光线的入射角为20
°
时,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光线入射角度为20
°
时,对比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画面中存在非常明显的杂散光,该杂散光的来源就是fov范围之外的光线进入到镜片组101内部反射导致的结果,而在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中存在非常少的杂散光,则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对杂散光有很好的阻挡作用。
64.另外,参照图7c和图7d,其中,图7c为光线的入射角为30
°
时,对比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图7d为光线的入射角为30
°
时,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光线入射角度为30
°
时,对比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画面中存在非常明显的杂散光,该杂散光的来源就是fov范围之外的光线进入到镜片组101内部反射导致的结果,而在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中存在非常少的杂散光,则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对杂散光有很好的阻挡作用。
65.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可以有效的降低进入到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杂散光,从而可降低炫光的存在,其有利于提升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质量。
66.由于摄像头模组100中的镜片组101除了可以为直立式以外,还可以为潜望式,与直立式的镜片组101相比,包括潜望式的镜片组101的摄像头模组100的架构相对复杂。参照图8,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镜片组101为潜望式时,摄像头模组100具体可设置为由物侧向像侧依次排布的盖板105,紧跟着是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然后是镜片组101,该镜片组101包括用于改变光线传输路径的光组件(例如棱镜1011),以及设置于棱镜1011像侧的由多个透镜组成的水平镜片组件1012,其中水平镜片组件1012中镜片的数量可以是3片-8片,其可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来选择。在水平镜片组件1012的像侧是红外滤光片102,最后是图像传感器103。在该实施例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透过薄膜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进行设置,在此不进行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存在光学防抖模组,那么可将角度选择薄膜的光线透过角θt设置为大于或等于hfov ois_angle的和,其中ois_angle是光学防抖的角度。
67.另外,针对包括潜望式的镜片组101的摄像头模组100架构,参照图9,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也可以放置在棱镜1011与水平镜片组件1012之间,其同样能够阻止杂散光进入到镜片组101内部。除此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还可以放置在水平镜片组件1012与图像传感器103之间。
68.以摄像头模组100的fov=12
°
为例,将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与未设置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且其它结构参数均相同的摄像头模组100(以下简称对比摄像头模组100)的杂散光成像仿真进行对比。首先,其仿真结果可参照图10a和图10b,其中,图10a为光线的入射角为20
°
时,对比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图10b为光线的入射角为20
°
时,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光线入射角度为20
°
时,虽然此时的光线入射角度(20
°
)远远大于hfov(6
°
),但是在对比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画面的中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炫光。而在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画面的中间存在非常少的炫光,甚至整个画面完全呈现黑色,则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对杂散光有很好的阻挡作用。
69.另外,参照图10c和图10d,其中,图10c为光线的入射角为25
°
时,对比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图10d为光线的入射角为25
°
时,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光线入射角度为25
°
时,虽然此时的光线入射角度(25
°
)远远大于hfov(6
°
),但是在对比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画面的中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炫光。而在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画面的中间存在非常少的炫光,甚至整个画面完全呈现黑色,则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对杂散光有很好的阻挡作用。
70.还可以参照图10e和图10f,其中,图10e为光线的入射角为30
°
时,对比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图10f为光线的入射角为30
°
时,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成像仿真结果。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光线入射角度为30
°
时,虽然此时的光线入射角度(30
°
)远远大于hfov(6
°
),但是在对比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画面的中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炫光。而在该实施例的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画面的中间存在非常少的炫光,甚至整个画面完全呈现黑色,则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对杂散光有很好的阻挡作用。
71.在本技术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可以有效的降低进入到摄像头模组100中的杂散光,从而可降低炫光的存在,其有利于提升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质量。
72.参照图11,在本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0中可以同时设置一个直立式的镜片子组101a和一个潜望式的镜片子组101b。该摄像头模组100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包括一个盖板105、一个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对应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设置的第一红外滤光片102a和第一图像传感器103a,对应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设置的棱镜1011、水平镜片组件1012、第二红外滤光片102b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03b。其中,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设置于盖板105的像侧,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设置于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像侧,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第一红外滤光片102a和第一图像传感器103a由物侧向像侧依次排列。棱镜1011设置于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的像侧,水平镜片组件1012设置于棱镜1011的像侧,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第二红外滤光片102b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03b由物侧向像侧依次排列。
73.在该实施例中,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的视场角为fov1,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的视场角为fov2,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的光学防抖角度为ois_angle1,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的光学防抖角度为ois_angle 2。基于上述镜片组101a和镜片组101b的光学参数,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可以分区设计其光线透过率,参照图12,其中区域a1对应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其光线透过度θt_1=hfov1 ois_angle1;区域a2对应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其光线透过度θt_2=hfov2 ois_angle2;这样角度透过膜可以分别对两个镜片子组的杂散光进行控制。
74.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和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的物侧放置一个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其可有效的简化该摄像头模组的结构。另外,该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可以同时针对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和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的光线进行角度控制,从而降低整个摄像头模组100的杂散光。
75.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还可以对应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和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分别设置一个角度选择透过薄膜。此时,对应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a设置于盖板105与该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之间,对应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b设置于棱镜1011与镜片组件1012之间。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当对应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和潜望式镜片子组101b分别设置一个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a和一个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b时,还可对各角度选择透过薄膜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示例性的,将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a设置于直立式镜片子组101a与第一红外滤光片102a之间;将角度选择透过薄膜104b设置于水平镜片组件1012与第二红外滤光片102b之间,只要使其设置于图像传感器103a或图像传感器103b的物侧,以起到减少杂散光参与成像即可。
76.参考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00,该电子设备200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常见终端。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壳体201以及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100,摄像头模组100可设置于壳体201内,用于实现电子设备200的拍摄功能。
77.该电子设备200的摄像头模组100中通过设置角度选择透过薄膜,以使参与成像的光线进入摄像头模组100,而阻挡不参与成像的杂散光的进入,从而可有效的提升摄像头模组100的成像效果,进而提升用户对于该电子设备200的使用感受。
7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