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8:21: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生活污水排放至城乡河道中,河道水体通过生态涵养进行自我洁净的能力越来越低,给城乡河道的污水治理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在污水的排放过程中,由于受到污水的长时间冲刷,河道排污口的污染程度最大,如何对河道排污口等点源污染排口进行源头上的环境治理愈发受到关注。
3.在现有点源污染排口的净化处理中,大多以一体化设备设施为主,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2093913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源污染处理设备,通过曝气机以及曝气管道对直排入河道的管道排水进行预处理,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提高整体设备对污染来水的净化能力。
4.但是在该专利中,设置的曝气机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在设备运行时需定期维护处理,且景观效果较差,不能构成有效的生态涵养能力。
5.鉴于现有点源污染排口净化处理存在的以上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能够将物理拦截、微生物降解以及生态涵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可靠保证河道排污口处污水的处理效果。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格栅箱,所述格栅箱设置在所述河道排污口下方的河道中,所述格栅箱的外围设置有植物浮床,且在所述格栅箱上连接有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的生物填料。
8.进一步,所述格栅箱包括箱体框架,所述箱体框架的底部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能够插入河道底部用于将所述格栅箱安装固定。
9.进一步,所述格栅箱设置在河道的液面以下,所述生物填料悬挂在所述箱体框架上。
10.进一步,所述植物浮床包括浮床框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浮床框体上的浮床网,所述浮床框体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外围的河道液面上。
11.进一步,所述浮床框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顶部的内道漂浮管以及围设在所述内道漂浮管外侧的外道漂浮管,所述浮床网设置在所述外道漂浮管与所述内道漂浮管围设的区域中。
12.进一步,所述内道漂浮管及所述外道漂浮管为管径相同的聚乙烯管,所述聚乙烯管的直径为25-40mm。
13.进一步,所述内道漂浮管与所述箱体框架之间连接有浮床水位调节绳。
14.进一步,所述浮床网为尼龙网,所述尼龙网上均布有正方孔,所述正方孔的边长为
1-3cm。
15.进一步,所述格栅箱为紧贴布置在河道河岸上的立方体结构,所述植物浮床的外围轮廓为弧形。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通过设置在河道排污口下方的顶部开口的格栅箱,能够有效地使从河道排污口排出的污水进入格栅箱内,并通过设置的格栅板对污水中的垃圾杂质进行拦截,从物理过滤角度进行处理。
18.通过在格栅箱外围设置的植物浮床,能够通过漂浮型植物的根系对河道排污口附近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增强了生态涵养能力。
19.连接在格栅箱上的生物填料,能够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通过生物降解消化的形式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20.本实用新型中的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通过将物理过滤、生态涵养以及生化处理集成在净化装置上的形式,使三种不同形式的处理方式得到有机整合,且在运行过程中并不需要额外的电能,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高效的自洁净功能,提高了整体装置对河道排口污水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4.图中:
25.1-河道;11-河岸;
26.2-排污口;
27.3-格栅箱;31-箱体框架;32-支腿;33-格栅板;
28.4-植物浮床;41-浮床框体;411-内道漂浮管;412-外道漂浮管;42-浮床网;
29.5-生物填料;
30.6-浮床水位调节绳。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意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8.第一实施例
39.参见图1所示的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图2所示的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格栅箱3,所述格栅箱3设置在所述河道排污口2下方的河道1中,所述格栅箱3的外围设置有植物浮床4,且在所述格栅箱3上连接有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的生物填料5。
41.本实用新型中的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主要是对从排污口2排入河道1中的污水进行处理,尤其是针对雨水口的初期雨水的净化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42.在现有的点源污染排口的净化处理中,一般多见于包括用电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且在运行过程中耗能高,稳定可靠性不能有效保证。另外,现有的点源污染排口的景观效果不高,往往因为采用塑料浮体而造成二次污染。
43.本实用新型中的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通过采用无电力设备的格栅箱3首先对污水中的垃圾杂质进行物料过滤拦截,并通过设置在格栅箱3外围的植物浮床4增强生态涵养能力,并通过该连接在格栅箱3上的生物填料5使微生物附着并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生化处理。
44.通过格栅箱3、植物浮床4以及生物填料5能够有效地将物理拦截过滤、植物生态涵养以及微生物生化处理有效地进行整合,通过上述三种不同方面的处理形式能够有效地将河道排污口2处的污染物进行降解,达到对河道排污口2污水以及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的效果。
45.具体地,设置在河道排污口下方的格栅箱3为顶部开口的形式,从排污口2排入河
道1的污水首先在格栅箱3的物理拦截过滤作用下,将大部分的垃圾杂质进行过滤。格栅箱3包括箱体框架31,以及安装在箱体框架31侧面及底面上的格栅板33,通过将垃圾杂质拦截在格栅箱3的内部,有利于后续的垃圾打捞,保证拦截过滤的持续性及有效性。
46.在箱体框架31的底部连接有支腿32,格栅箱3通过支腿32固定在河道1中。通过将支腿32插入河道1的底部,能够将格栅箱3整体固定在排污口2的下方。基于河道1底部的软质或者硬质形式,支腿32可以插入河道1底部的软质淤泥中,或者在河道1底部设置混凝土基础,将支腿32插入并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中,以完成对格栅箱3的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河道1底部的具体形式,通过将支腿32插入河道1底部能够完成对格栅箱3的固定,便于对通过排污口2排入河道1中的污水的物理拦截处理。
47.优选地,通过将格栅箱3设置在河道1的液面以下,能够利于附着在生物填料5上微生物的培养,并充分地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生化处理。生物填料5悬挂在箱体框架31上,优选悬挂在箱体框架31的外侧,能够减少对垃圾清捞的干扰。另外,生物填料5也可悬挂在箱体框架31的内侧,满足实际场地的安装需求。
48.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浮床4主要用于提高净化装置的生态涵养能力,并增加景观协调性。通过将植物浮床4设置在格栅箱3的外围,并在植物浮床4内种植漂浮性植物,能够利于植物的根系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有效改善了处理环境。
49.植物浮床4具体包括构成浮床轮廓的浮床框体41以及连接在浮床框体41上的浮床网42,浮床网42主要用于对漂浮性植物进行拦截,防止其从植物浮床4上随意漂流。浮床框体41具体设置在箱体框架31外围的河道1液面上,能够对通过格栅箱3后的污水进行植物生态处理。
50.浮床框体41具体包括设置在箱体框架31顶部的内道漂浮管411,内道漂浮管411优选设置在箱体框架31的正上方,并且使两者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相互重叠,通过该种布置方式能够使内道漂浮管411对格栅箱3的上部区域构成有效的包围,防止未进入格栅箱3内的垃圾随意漂动至河道1液面上的其他区域,给漂浮垃圾的清捞带来影响。
51.在内道漂浮管411的外侧,围设有外道漂浮管412,浮床网42设置在外道漂浮管412与内道漂浮管411所围设的区域中,使外道漂浮管412对内道漂浮管411的包围液面上种植漂浮性植物,以赋予净化装置的景观功能。
52.为了能够更加便利地对浮床框架进行布设,本实施例中的外道漂浮管412及内道漂浮管411选用管径相同的聚乙烯管,聚乙烯管的直径为25-40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0mm。在布管过程中可依据植物浮床4的整体面积以及所需承受的飘浮性植物的重量来对管径进行调整,以使整体浮床框体41具有较为合适的浮力。
53.从植物浮床4对格栅箱3有效包围的角度出发,为了调整植物浮床4与格栅箱3之间的距离,在内道漂浮管411与箱体框架31之间连接有浮床水位调节绳6,通过浮床水位调节绳6,能够在格栅箱3在液面以下得到固定后,进行植物浮床4在河道1中浮动高度的调整,以尽量避免在格栅箱3顶部与植物浮床4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防止垃圾杂质从该间隙中随意漂动。
54.本实施例中的浮床网42为尼龙网,相较于现有的塑料浮体,能够有效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将尼龙网上种植漂浮性植物构成浮床主体,有效提高了净化装置的生态涵养以及自我洁净能力,且构成了更加具有观赏性的植物景观,改善了生态环境。在尼龙
网上均布有正方孔,正方孔的边长为1-3cm,可通过种植的漂浮性植物进行调整。
55.从便于安装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中的格栅箱3紧贴布置在河道1的河岸11上,并优选为立方体的结构,方便进行对拦截过滤的垃圾进行清捞。
56.为了从视觉感官上提高植物浮床4的协调性,本实施例中的植物浮床4的外围轮廓即外道漂浮管412所构成的形状为弧形,同时能够为漂浮性植物提供更多的生长空间。
57.本实用新型中的生物填料5上,可以供厌氧微生物或者好氧微生物附着,以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生化降解处理,满足生化处理要求。
58.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通过将三种不同方面的处理形式整合在净化装置上,能够使其各自发挥优势,相较于局限在某种单一处理功能的点源污染排口的净化处理,具有更好的净化效果。
59.第二实施例
6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通过河道排污口净化装置对排入河道1的污水进行处理,能够有效保证污水尤其是污染物含量较少的初期雨水的处理效果,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对水质的净化能力。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