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4:18: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分、合闸是通过操作机构来实现的。当断路器的底盘车完全推入断路器底部到底时,达到断路器的试验位置;当底盘车处于断路器最外端时,达到断路器的工作位置,在这两个位置上允许对断路器进行操作;但是底盘车在从工作位置到试验位置的移动过程中,如果进行断路器的合闸操作会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因此需要防止底盘车在非工作位时对断路器进行合闸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所述断路器包括合闸装置、安装板和底盘车,所述合闸装置包括储能保持轴,所述储能保持轴转动实现合闸操作,所述储能保持轴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底盘车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下端,包括阻挡块、移动组件、连板和联锁板,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储能保持轴周面,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移动组件朝向储能保持轴可移动,所述移动组件朝向储能保持轴一侧与阻挡块配合,所述连板与移动组件远离储能保持轴一侧铰接,所述连板另一端铰接于联锁板,所述联锁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断路器下端,所述底盘车移动带动联锁板转动。
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钉和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设置有长度方向朝向储能保持轴的第一移动孔,所述第一固定钉穿过第一移动孔并锁附于安装板上。
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钉和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设置在第一移动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移动板朝向第一移动板可移动;所述连板的一端铰接与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上设置有长度方向朝向第一移动板的第二移动孔,所述第二固定钉穿过第二移动孔并锁附于安装板上。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板朝向储能保持轴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凸出于第一移动板平面,所述阻挡块与限位结构的一侧相抵靠。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孔和第一固定钉分别设置有两个,两对所述第一移动孔和第一固定钉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移动板两侧;所述第二移动孔和第二固定钉分别设置有两个,两对所述第二移动孔和第二固定钉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二移动板的上下侧。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板朝向第二移动板一侧水平凸出有第一抵靠端;所述第二移动板朝向第一移动板一侧水平凸出有第二抵靠端。
1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连接第一移动板靠近储能保持轴一侧,另一端与第一固定钉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底盘车上还设置有拉动把手。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底盘车移动时带动联锁板转动,使得与联锁板铰接的连板被顶起,进而推动移动组件朝向储能保持轴移动并与阻挡块配合,防止断路器发生合闸操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断路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移动组件与合闸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a处的放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联锁板在底盘车处于试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联锁板在底盘车处于试验位置时与连板、第二移动板的配合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联锁板在底盘车处于非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联锁板在底盘车处于非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时与连板、第二移动板的配合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联锁板在底盘车处于工作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联锁板在底盘车处于工作位置时与连板、第二移动板的配合示意图;
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移动组件在底盘车处于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时与合闸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的移动组件在底盘车处于非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时与合闸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24.标号说明:
25.1、合闸装置;11、储能保持轴;
26.2、安装板;
27.3、底盘车;31、拉动把手;
28.4、阻挡块;
29.5、移动组件;
30.51、第一移动板;511、第一固定钉;512、第一移动孔;513、限位结构;514、第一抵靠端;
31.52、第二移动板;521、第二固定钉;522、第二移动孔;523、第二抵靠端;
32.6、连板;7、联锁板;8、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34.请参照图1至图11,一种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所述断路器包括合闸装置1、安装板2和底盘车3,所述合闸装置1包括储能保持轴11,所述储能保持轴11转动实现合闸操作,所述储能保持轴11设置在安装板2上,所述底盘车3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板2下端,包括阻挡块4、移动组件5、连板6和联锁板7,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储能保持轴11周面,所述移动组件5设置在安装板2上,所述移动组件5朝向储能保持轴11可移动,所述移动组件5朝向储能保持轴11一侧与阻挡块4配合,所述连板6与移动组件5远离储能保持轴11一侧铰接,所述连板6另一端铰接于联锁板7,所述联锁板7可转动地设置在断路器下端,所述底盘车3移动带动联锁板7转动。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推动底盘车3经过非工作或试验位置时,底盘车3移动,与之联动的联锁板7朝向安装板2转动,使得与联锁板7铰接的连板6朝向储能保持轴11顶起,进而将移动组件5推动至与储能保持轴11上的阻挡块4配合,此时储能保持轴11无法转动,无法进行合闸操作。
36.在底盘车3与联锁板7的联动配合的设置中,可以通过机械结构或控制器实现。以机械结构为例,如底盘车3在移动过程中与联锁板7之间连接的变化来实现,具体为,底盘车3在移动方向上设置有凸出,当底盘车3移动,凸出移动至联锁板7处时,凸出会将联锁板7顶起转动。
3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底盘车3移动时带动联锁板7转动,使得与联锁板7铰接的连板6被顶起,进而推动移动组件5朝向储能保持轴11移动并与阻挡块4配合,防止断路器发生合闸操作。
3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钉511和第一移动板51,所述第一移动板51设置有长度方向朝向储能保持轴11的第一移动孔512,所述第一固定钉511穿过第一移动孔512并锁附于安装板2上。
39.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移动板51上的第一移动孔512和第一固定钉511,实现第一移动板51在安装板2上一定距离的移动。
4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5还包括第二固定钉521和第二移动板52,所述第二移动板52设置在第一移动板51的下方,所述第二移动板52朝向第一移动板51可移动;所述连板6的一端铰接与第二移动板52;所述第二移动板52上设置有长度方向朝向第一移动板51的第二移动孔522,所述第二固定钉521穿过第二移动孔522并锁附于安装板2上。
4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第二移动板52与连板6的铰接,在连板6被顶起时,带动第二移动板52移动,第二移动板52移动进而推动第一移动板51,来减少第一移动板51的移动行程,保证操作稳定;通过第二移动板52上的第二移动孔522和第二固定钉521,实现第二移动板52在安装板2上一定距离的移动。
4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板51朝向储能保持轴11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513,所述限位结构513凸出于第一移动板51平面,所述阻挡块4与限位结构513的一侧相抵靠。
43.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简单的凸出于第一移动板51平面的限位结构513,使得在第一移动板51移动至与储能保持轴11的阻挡块4配合位置时,阻挡块4一侧被限位结构513阻
挡而无法继续转动
4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孔512和第一固定钉511分别设置有两个,两对所述第一移动孔512和第一固定钉511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移动板51两侧;所述第二移动孔522和第二固定钉521分别设置有两个,两对所述第二移动孔522和第二固定钉521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二移动板52的上下侧。
45.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移动孔512和第一固定钉511,保证第一移动板51移动时的稳定;通过设置两个第二移动孔522和第二固定钉521,保证第二移动板52移动时能够准确朝向第一移动板51。
4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板51朝向第二移动板52一侧水平凸出有第一抵靠端514;所述第二移动板52朝向第一移动板51一侧水平凸出有第二抵靠端523。
47.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第一移动板51凸出的第一抵靠端514和第二移动板52凸出的第二抵靠端523,使得第二移动板52在推动第一移动板51时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将推动力通过互相接触的第一抵靠端514和第二抵靠端523传递。
48.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5还包括拉簧8,所述拉簧8一端连接第一移动板51靠近储能保持轴11一侧,另一端与第一固定钉511连接。
49.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拉簧8,使得第二移动板52推动第一移动板51移动时,拉簧8储能;在第二移动板52不再提供推动力后,第一移动板51在拉簧8的作用下复位,以便下一次操作。
50.进一步地,所述底盘车3上还设置有拉动把手31。
51.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拉动把手31,方便使用者对底盘车3进行推动。
52.参照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5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所述断路器包括合闸装置1、安装板2和底盘车3,所述合闸装置1包括储能保持轴11,所述储能保持轴11转动实现合闸操作,所述储能保持轴11设置在安装板2上,所述底盘车3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板2下端,包括阻挡块4、移动组件5、连板6和联锁板7,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储能保持轴11周面,所述移动组件5设置在安装板2上,所述移动组件5朝向储能保持轴11可移动,所述移动组件5朝向储能保持轴11一侧与阻挡块4配合,所述连板6与移动组件5远离储能保持轴11一侧铰接,所述连板6另一端铰接于联锁板7,所述联锁板7可转动地设置在断路器下端,所述底盘车3移动带动联锁板7转动。
54.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钉511和第一移动板51,所述第一移动板51设置有长度方向朝向储能保持轴11的第一移动孔512,所述第一固定钉511穿过第一移动孔512并锁附于安装板2上。
55.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移动组件5还包括第二固定钉521和第二移动板52,所述第二移动板52设置在第一移动板51的下方,所述第二移动板52朝向第一移动板51可移动;所述连板6的一端铰接与第二移动板52;所述第二移动板52上设置有长度方向朝向第一移动板51的第二移动孔522,所述第二固定钉521穿过第二移动孔522并锁附于安装板2上。
56.如图1至3所示,所述第一移动板51朝向储能保持轴11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513,所述限位结构513凸出于第一移动板51平面,所述阻挡块4与限位结构513的一侧相抵靠。
57.如图1、图2、图3、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第一移动孔512和第一固定钉511分别设置
有两个,两对所述第一移动孔512和第一固定钉511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移动板51两侧;所述第二移动孔522和第二固定钉521分别设置有两个,两对所述第二移动孔522和第二固定钉521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二移动板52的上下侧。具体地,所述第一移动孔512和第二移动块均为腰孔。
5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移动板51朝向第二移动板52一侧水平凸出有第一抵靠端514;所述第二移动板52朝向第一移动板51一侧水平凸出有第二抵靠端523。
59.如图1至3所示,所述移动组件5还包括拉簧8,所述拉簧8一端连接第一移动板51靠近储能保持轴11一侧,另一端与第一固定钉511连接。
60.如图1至3所示,所述第一移动板51一侧朝向储能保持轴11延伸,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移动孔512设置在第一移动板51对应具有延伸的一侧,所述拉簧8一端连接第一移动板51一侧延伸的末端。具体地,所述第一移动板51呈l型。
61.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车3上还设置有拉动把手31。
6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断路器在未达到工作或试验位置合闸的联锁装置,利用底盘车移动时带动联锁板转动,使得与联锁板铰接的连板被顶起,进而推动移动组件朝向储能保持轴移动并与阻挡块配合,防止断路器发生合闸操作;通过设置第一移动孔和第一固定钉来实现第一移动板的移动;通过设置第二移动板来减少第一移动板的工作行程,保证移动的准确;通过凸出于第一移动板平面的限位结构,与阻挡块配合,防止储能保持轴转动;通过设置两个第一移动孔和第一固定钉以及两个第二移动块和第二固定钉,分别用于保证第一移动板的移动稳定和第二移动板的准确移动;通过设置第一抵靠端和第二抵靠端,有利于第二移动板对第一移动板的推动;通过设置拉簧,保证第一移动板移动后的及时复位;通过设置拉动把手,方便使用者对底盘车进行推动。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