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化水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0:01: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检测系统,尤其是一种自动化水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水质检测装置,能够对待测水域的水质在现场进行初步的检测并通过显示器显示,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水质情况,若检测结果难以评估还可进行水样抽取并进行更专业的后期检测。现有的水质检测装置无法在水面结冰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取样检测,并将数据进行远程传送,需检测人员现场进行破冰并检测,提高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自动化水质检测系统,能够在水面结冰的情况下自动破冰并检测水质。
4.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水质检测系统,包括立柱、控制箱、升降摆动机构、悬挑机构、破冰机构以及水质检测机构;
5.控制箱安装在立柱的上端上;在立柱的下端上设置有底板;升降摆动机构安装在立柱上;悬挑机构安装在升降摆动机构上,由升降摆动机构带动悬挑机构进行水平摆动和上下移动;破冰机构安装在悬挑机构上,用于在冰面上钻孔,并由悬挑机构调整破冰机构相对于立柱的距离;水质检测机构安装在悬挑机构上,用于抽水进行水质检测;在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存储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升降摆动机构、悬挑机构、破冰机构以及水质检测机构均由控制器驱动控制。
6.进一步的,升降摆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升降驱动丝杆、升降滑套、摆动驱动电机、摆动驱动蜗杆、摆动驱动蜗轮以及旋转套管;
7.升降滑套滑动套设在立柱上;在立柱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支座;在升降滑套的上端设置有一个旋转驱动座;升降驱动电机安装在控制箱内;升降驱动丝杆的上端贯穿控制箱后对接在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下端旋转式安装在升降支座上,且升降驱动丝杆螺纹旋合在旋转驱动座上;旋转套管旋转安装在升降滑套上;摆动驱动蜗轮同轴安装在旋转套管上;在升降滑套上设置有一个旋转支座;摆动驱动电机安装在旋转支座上;摆动驱动蜗杆对接在摆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摆动驱动蜗杆与摆动驱动蜗轮相啮合;在控制箱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升降驱动电路以及摆动驱动电路;升降驱动电路与升降驱动电机电连接,摆动驱动电路与摆动驱动电机电连接,控制器通过升降驱动电路以及摆动驱动电路分别驱动升降驱动电机以及摆动驱动电机旋转。
8.进一步的,悬挑机构包括悬挑驱动电机、矩形框架、悬挑外管、悬挑调节螺杆以及悬挑内管;
9.矩形框架固定在旋转套管上;悬挑驱动电机安装在矩形框架内;悬挑外管的近端固定在矩形框架上;悬挑内管的近端插装在悬挑外管的远端上;悬挑调节螺杆的远端螺纹旋合在悬挑内管的插装端上,近端贯穿矩形框架后对接在悬挑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在悬
挑内管远端的下侧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测距传感器;在控制箱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悬挑驱动电路;悬挑驱动电路与悬挑驱动电机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悬挑驱动电路驱动悬挑驱动电机旋转。
10.进一步的,在悬挑内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伸缩导向滑槽;在悬挑外管上设置有与伸缩导向滑槽相配合的伸缩导向滑块。
11.进一步的,破冰机构包括管状钻杆、驱动箱外壳、钻头、下侧支撑导向管、上侧支撑导向管以及钻杆驱动机构;
12.驱动箱外壳通过弹性支撑单元安装在悬挑内管的远端上;在驱动箱外壳内设置有柱状空腔;上侧支撑导向管同轴固定在柱状空腔的上侧壁中心处,且上侧支撑导向管延伸至驱动箱外壳的上侧面;下侧支撑导向管同轴固定在柱状空腔的下侧壁中心处,且下侧支撑导向管延伸至驱动箱外壳的下侧面;管状钻杆插装在上侧支撑导向管以及下侧支撑导向管上;钻头安装在管状钻杆的下端上;钻杆驱动机构安装在柱状空腔内,用于驱动管状钻杆旋转以及上下移动。
13.进一步的,弹性支撑单元包括弹性支撑座、支撑方柱以及支撑弹簧;在驱动箱外壳上设置有两块缓冲支板;支撑方柱竖向连接在两块缓冲支板之间;弹性支撑座滑动设置在支撑方柱上;支撑弹簧套设在支撑方柱上,且弹性支撑在弹性支撑座以及下侧的缓冲支板之间;悬挑内管的远端固定在弹性支撑座上。
14.进一步的,钻杆驱动机构包括端面齿圈、旋转驱动圆盘、旋转驱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旋转驱动电机、升降驱动齿条、升降驱动齿轮、升降驱动轴、升降从动伞齿轮、升降驱动伞齿轮、升降驱动蜗轮、升降驱动蜗杆、第一传动轴、第一轴支座、第二传动轴以及第二轴支座;
15.旋转驱动电机安装在柱状空腔内,旋转驱动齿轮安装在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旋转从动齿轮同轴式固定在旋转驱动圆盘的下侧面上,旋转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下侧支撑导向管上,且旋转从动齿轮与旋转驱动齿轮相啮合;在旋转驱动圆盘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中心圆孔,且管状钻杆同步旋转式插装在中心圆孔上;在管状钻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凹槽;升降驱动齿条安装在条形凹槽内;升降驱动轴的两端通过支架安装在旋转驱动圆盘上;升降驱动齿轮以及升降从动伞齿轮均安装在升降驱动轴上,且升降驱动齿轮与升降驱动齿条相啮合;升降驱动伞齿轮旋转式安装在旋转驱动圆盘上,且升降驱动伞齿轮与升降从动伞齿轮相啮合;升降驱动蜗轮同轴安装在升降驱动伞齿轮上;第一轴支座以及第二轴支座均固定在旋转驱动圆盘的上侧面上;第一传动轴旋转式安装在第一轴支座上,第二传动轴旋转式安装在第二轴支座上,且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轴端相对,并在两个相对端上均安装有挤压摩擦圆盘,两个挤压摩擦圆盘相贴合;在柱状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内壁环槽;端面齿圈安装在内壁环槽的下侧槽壁上;在第一传动轴上安装有与端面齿圈相啮合的升降传动齿轮;升降驱动蜗杆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且升降驱动蜗杆与升降驱动蜗轮相啮合;
16.在控制箱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旋转驱动电路;旋转驱动电路与旋转驱动电机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旋转驱动电路驱动旋转驱动电机旋转。
17.进一步的,在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上同轴安装有弹簧支撑圆盘;在旋转驱动圆盘上固定有一个弹簧支撑座,在弹簧支撑座与弹簧支撑圆盘之间弹性支撑有一个挤压弹簧;
挤压弹簧驱动第二传动轴轴向滑动。
18.进一步的,在旋转驱动圆盘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支撑环槽;在柱状空腔的圆周内侧壁上安装有多个行走在支撑环槽上的支撑滚轮。
19.进一步的,水质检测机构包括蓄水箱、抽吸水泵、接线盒、水管、旋转盖帽以及电磁水阀;
20.蓄水箱固定在悬挑外管上;接线盒安装在蓄水箱的上侧面上;在接线盒上安装有多个水质传感器,且各个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均伸入蓄水箱内;抽吸水泵安装在蓄水箱上,且抽吸水泵的出水管与蓄水箱相连通;旋转盖帽旋转密封式安装在管状钻杆的上端上;水管的一端与旋转盖帽相连通,另一端与抽吸水泵的进水管相对接;在管状钻杆的下端设置有取水孔,在取水孔上设置有滤网;在蓄水箱上设置有排水管;电磁水阀安装在排水管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箱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水泵驱动电路;水泵驱动电路与抽吸水泵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水泵驱动电路驱动抽吸水泵抽水。
2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利用控制器协调控制升降摆动机构、悬挑机构、破冰机构以及水质检测机构从而实现对自动化水质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从而在水面结冰的情况下自动破冰并检测水质,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利用悬挑机构便于调节破冰检测机构的位置,实现对取水检测点的精准控制;利用升降摆动机构便于调节悬挑机构的朝向;利用升降摆动机构配合破冰机构进行升降调节破冰机构的高度,便于在水面结冰时进行破冰检测水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破冰机构的剖视图;
24.图3为本发明钻杆驱动机构的局部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如图1-5所示,本发明公开的自动化水质检测系统包括:立柱1、控制箱5、升降摆动机构、悬挑机构、破冰机构以及水质检测机构;
30.控制箱5安装在立柱1的上端上;在立柱1的下端上设置有底板4;升降摆动机构安装在立柱1上;悬挑机构安装在升降摆动机构上,由升降摆动机构带动悬挑机构进行水平摆动和上下移动;破冰机构安装在悬挑机构上,用于在冰面上钻孔,并由悬挑机构调整破冰机构相对于立柱1的距离;水质检测机构安装在悬挑机构上,用于抽水进行水质检测;在控制箱5内设置有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存储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升降摆动机构、悬挑机构、破冰机构以及水质检测机构均由控制器驱动控制。
31.利用控制器协调控制升降摆动机构、悬挑机构、破冰机构以及水质检测机构从而
实现对自动化水质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从而在水面结冰的情况下自动破冰并检测水质,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利用悬挑机构便于调节破冰检测机构的位置,实现对取水检测点的精准控制;利用升降摆动机构便于调节悬挑机构的朝向;利用升降摆动机构配合破冰机构进行升降调节破冰机构的高度,便于在水面结冰时进行破冰检测水质。
32.进一步的,升降摆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升降驱动丝杆302、升降滑套202、摆动驱动电机203、摆动驱动蜗杆204、摆动驱动蜗轮205以及旋转套管201;
33.升降滑套202滑动套设在立柱1上;在立柱1的下侧圆周面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支座301;在升降滑套202的圆周面上端上设置有一个旋转驱动座303;升降驱动电机安装在控制箱5内;升降驱动丝杆302的上端贯穿控制箱5后对接在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下端旋转式安装在升降支座301上,且升降驱动丝杆302螺纹旋合在旋转驱动座303上;旋转套管201旋转安装在升降滑套202上;摆动驱动蜗轮205同轴安装在旋转套管201上;在升降滑套202圆周面下端上设置有一个旋转支座206;摆动驱动电机203安装在旋转支座206上;摆动驱动蜗杆204对接在摆动驱动电机203的输出轴上,且摆动驱动蜗杆204与摆动驱动蜗轮205相啮合;在控制箱5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升降驱动电路以及摆动驱动电路;升降驱动电路与升降驱动电机电连接,摆动驱动电路与摆动驱动电机203电连接,控制器通过升降驱动电路以及摆动驱动电路分别驱动升降驱动电机以及摆动驱动电机203旋转。
34.利用升降驱动电机驱动升降驱动丝杆302旋转,带动升降滑套202沿立柱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破冰机构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利用摆动驱动电机203通过摆动驱动蜗杆204驱动摆动驱动蜗轮205旋转,带动旋转套管201旋转,从而实现了对悬挑机构朝向的调节。
35.进一步的,悬挑机构包括悬挑驱动电机601、矩形框架602、悬挑外管604、悬挑调节螺杆603以及悬挑内管605;
36.矩形框架602的一侧面固定在旋转套管201上;悬挑驱动电机601安装在矩形框架602内;悬挑外管604的近端固定在矩形框架602固定侧面的相对侧面上;悬挑内管605的近端插装在悬挑外管604的远端上;悬挑调节螺杆603的远端螺纹旋合在悬挑内管605的插装端上,近端贯穿矩形框架602后对接在悬挑驱动电机601的输出轴上;在悬挑内管605远端的下侧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测距传感器607;在控制箱5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悬挑驱动电路;悬挑驱动电路与悬挑驱动电机601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悬挑驱动电路驱动悬挑驱动电机601旋转。
37.利用悬挑驱动电机601驱动悬挑调节螺杆603旋转,悬挑调节螺杆603带动悬挑内管605伸出或缩回悬挑外管604,从而实现对破冰机构的位置调节;利用测距传感器607检测悬挑内管605与冰面或水面间的距离,便于控制器精准的判断破冰机构是否按压在冰面或水面上。
38.进一步的,在悬挑内管605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伸缩导向滑槽606;在悬挑外管604上设置有与伸缩导向滑槽606相配合的伸缩导向滑块。利用伸缩导向滑槽606与伸缩导向滑槽606之间的配合,增强了悬挑内管605伸缩时的稳定性,同时确保悬挑内管605不会跟随悬挑调节螺杆603旋转。
39.进一步的,破冰机构包括管状钻杆712、驱动箱外壳701、钻头718、下侧支撑导向管710、上侧支撑导向管714以及钻杆驱动机构;
40.驱动箱外壳701通过弹性支撑单元安装在悬挑内管605的远端上;在驱动箱外壳701内设置有柱状空腔719;上侧支撑导向管714同轴固定在柱状空腔719的上侧壁中心处,且上侧支撑导向管714延伸至驱动箱外壳701的上侧面;下侧支撑导向管710同轴固定在柱状空腔719的下侧壁中心处,且下侧支撑导向管710延伸至驱动箱外壳701的下侧面;管状钻杆712插装在上侧支撑导向管714以及下侧支撑导向管710上;钻头718安装在管状钻杆712的下端上;钻杆驱动机构安装在柱状空腔719内,用于驱动管状钻杆712旋转以及上下移动;在驱动箱外壳701的下方通过连杆716固定有稳定座715,稳定座715与下侧支撑导向管710同轴设置,且稳定座715套设在管状钻杆712上。
41.利用下侧支撑导向管710、侧支撑导向管714以及稳定座715确保管状钻杆712的旋转稳定性,防止晃动;利用钻杆驱动机构驱动管状钻杆712带动钻头718旋转,从而实现破冰钻孔。
42.进一步的,弹性支撑单元包括弹性支撑座903、支撑方柱905以及支撑弹簧904;在驱动箱外壳701上设置有两块缓冲支板902;支撑方柱905竖向连接在两块缓冲支板902之间;弹性支撑座903滑动设置在支撑方柱905上;支撑弹簧904套设在支撑方柱905上,且弹性支撑在弹性支撑座903以及下侧的缓冲支板902之间;在驱动箱外壳701上竖向设置有侧边滑槽;在弹性支撑座903上设置有与侧边滑槽相配合的侧边凸块907;悬挑内管605的远端固定在弹性支撑座903上。
43.利用支撑弹簧904弹性支撑在缓冲支板902与弹性支撑座903之间,从而对驱动箱外壳701施加了一个弹性压力,使钻头718始终按压在冰面上。
44.进一步的,钻杆驱动机构包括端面齿圈703、旋转驱动圆盘706、旋转驱动齿轮707、旋转从动齿轮708、旋转驱动电机709、升降驱动齿条721、升降驱动齿轮722、升降驱动轴723、升降从动伞齿轮724、升降驱动伞齿轮725、升降驱动蜗轮726、升降驱动蜗杆727、第一传动轴730、第一轴支座732、第二传动轴731以及第二轴支座733;
45.旋转驱动电机709安装在柱状空腔719内,旋转驱动齿轮707安装在旋转驱动电机709的输出轴上;旋转从动齿轮708同轴式固定在旋转驱动圆盘706的下侧面上,旋转从动齿轮708通过轴承安装在下侧支撑导向管710上,且旋转从动齿轮708与旋转驱动齿轮707相啮合;在旋转驱动圆盘706的中心设置有一个中心圆孔740,且管状钻杆712插装在中心圆孔740上;在管状钻杆712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凹槽720以及旋转驱动滑槽713;在中心圆孔740的孔壁上设置有与旋转驱动滑槽713相配合的旋转驱动凸块729;升降驱动齿条721安装在条形凹槽720内;升降驱动轴723的两端通过支架安装在旋转驱动圆盘706上;升降驱动齿轮722以及升降从动伞齿轮724均安装在升降驱动轴723上,且升降驱动齿轮722与升降驱动齿条721相啮合;升降驱动伞齿轮725旋转式安装在旋转驱动圆盘706上,且升降驱动伞齿轮725与升降从动伞齿轮724相啮合;升降驱动蜗轮726同轴安装在升降驱动伞齿轮725上;第一轴支座732以及第二轴支座733均固定在旋转驱动圆盘706的上侧面上;第一传动轴730旋转式安装在第一轴支座732上,第二传动轴731旋转式安装在第二轴支座733上,且第一传动轴730与第二传动轴731的轴端相对,并在两个相对端上均安装有挤压摩擦圆盘734,两个挤压摩擦圆盘734相贴合;在柱状空腔719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内壁环槽702;端面齿圈703安装在内壁环槽702的下侧槽壁上;在第一传动轴730上安装有与端面齿圈703相啮合的升降传动齿轮728;在第一传动轴730的另一端上以及第二传动轴731与第一传动轴730相邻的
端部上均安装有挤压摩擦圆盘734,且两个挤压摩擦圆盘734相贴合;升降驱动蜗杆727安装在第二传动轴731上,且升降驱动蜗杆727与升降驱动蜗轮726相啮合;
46.在控制箱5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旋转驱动电路;旋转驱动电路与旋转驱动电机709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旋转驱动电路驱动旋转驱动电机709旋转。
47.利用旋转驱动电机709通过旋转驱动齿轮707驱动旋转从动齿轮708旋转,带动旋转驱动圆盘706同步旋转,旋转驱动圆盘706通过转驱动滑槽713与旋转驱动凸块729之间的配合带动管状钻杆712同步旋转,从而实现对钻头718的旋转控制;利用旋转驱动圆盘706旋转带动升降传动齿轮728沿端面齿圈703啮合转动,使升降驱动蜗杆727带动升降驱动蜗轮726旋转,升降驱动伞齿轮725跟随升降驱动蜗轮726同步旋转带动升降从动伞齿轮724旋转,升降驱动轴723与升降从动伞齿轮724同步旋转带动升降驱动齿轮722旋转从而带动升降驱动齿条721上下移动,从而对管状钻杆712进行升降控制,实现了管状钻杆712旋转与升降的联动控制。
48.进一步的,在第二传动轴731的另一端上同轴安装有弹簧支撑圆盘735;在旋转驱动圆盘706上固定有一个弹簧支撑座737,在弹簧支撑座737与弹簧支撑圆盘735之间弹性支撑有一个挤压弹簧736;挤压弹簧736驱动第二传动轴731轴向滑动。
49.利用挤压弹簧736提供弹簧力,使两个挤压摩擦圆盘734压紧,第一传动轴730和第二传动轴731实现摩擦传动。
50.进一步的,在旋转驱动圆盘706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支撑环槽704;在柱状空腔719的圆周内侧壁上安装有多个行走在支撑环槽704上的支撑滚轮705。
51.利用支撑滚轮705在支撑环槽704上行走,为旋转驱动圆盘706提供支撑力,同时减小摩擦。
52.进一步的,水质检测机构包括蓄水箱801、抽吸水泵804、接线盒802、水管805、旋转盖帽807以及电磁水阀803;
53.蓄水箱801固定在悬挑外管604上;接线盒802安装在蓄水箱801的上侧面上;在接线盒802上安装有多个水质传感器,且各个水质传感器的检测端均伸入蓄水箱801内;抽吸水泵804安装在蓄水箱801上,且抽吸水泵804的出水管与蓄水箱801相连通;旋转盖帽807旋转密封式安装在管状钻杆712的上端上;水管805的一端与旋转盖帽807相连通,另一端与抽吸水泵804的进水管相对接;在管状钻杆712的下端设置有取水孔,在取水孔上设置有滤网717;在蓄水箱801上设置有排水管;电磁水阀803安装在排水管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箱5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水泵驱动电路;水泵驱动电路与抽吸水泵804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水泵驱动电路驱动抽吸水泵804抽水。
54.利用抽吸水泵804在破冰完成后抽水,水通过取水孔进入管状钻杆712,之后流入水管805,最后被抽吸水泵804输送至蓄水箱801,便于各个水质传感器进行水质检测。
55.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水质检测系统中,控制器采用现有的arm处理器模块,用于实现协调控制;存储器采用现有的存储器,用于保存水质参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现有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数据上传至远程控制中心;测距传感器607以及各个水质传感器均采用现有的数字式传感器,各个水质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的水质参数,如ph值、温度、电导率、浊度等,测距传感器用于帮助控制器判断驱动箱外壳701的高度位置;升降驱动电机、摆动驱动电机203、悬挑驱动电机601以及旋转驱动电机709均采用现有的步进电机;升降驱动电路、
摆动驱动电路、悬挑驱动电路以及旋转驱动电路采用对应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56.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水质检测系统在安装使用时,首先调整破冰机构的位置;控制器通过摆动驱动电路驱动摆动驱动电机203旋转,摆动驱动蜗杆204驱动摆动驱动蜗轮205旋转,带动旋转套管201旋转,调节悬挑外管604的朝向,控制器通过悬挑驱动电路驱动悬挑驱动电机601旋转,悬挑调节螺杆603带动悬挑内管605伸出或缩回悬挑外管604,将破冰机构调节至所需位置;
57.之后控制器通过升降驱动电路驱动升降驱动电机旋转,升降驱动丝杆302带动升降滑套202沿立柱1上下移动,同时测距传感器607实时向控制器传输信号,当控制器判断钻头718伸入水中时,控制器控制升降驱动电机停止;
58.然后控制器通过水泵驱动电路驱动抽吸水泵804抽水,水通过取水孔进入管状钻杆712,之后流入水管805,最后被抽吸水泵804输送至蓄水箱801;
59.当水面结冰时,测距传感器607实时向控制器传输信号,控制器判断钻头718按压在冰面上,之后控制器通过旋转驱动电路驱动旋转驱动电机709旋转,旋转驱动齿轮707驱动旋转从动齿轮708旋转,带动旋转驱动圆盘706同步旋转,旋转驱动圆盘706通过转驱动滑槽713与旋转驱动凸块729之间的配合带动管状钻杆712同步旋转,同时旋转驱动圆盘706旋转带动升降传动齿轮728沿端面齿圈703啮合转动,使升降驱动蜗杆727带动升降驱动蜗轮726旋转,升降驱动伞齿轮725跟随升降驱动蜗轮726同步旋转带动升降从动伞齿轮724旋转,升降驱动轴723与升降从动伞齿轮724同步旋转带动升降驱动齿轮722旋转从而带动升降驱动齿条721上下移动,从而使钻头717在旋转的同时下压进行破冰;
60.当钻头718打滑或钻到硬物时,管状钻杆712在旋转驱动电机709的驱动下相对于驱动箱外壳701持续向下伸出,驱动箱外壳701在管状钻杆712的反作用力下被向上顶,弹性支撑座903沿支撑方柱905向下滑移,当支撑弹簧904压缩至极限时,管状钻杆712的受到的压力也到达极限,此时升降驱动齿轮722无法带动升降驱动齿条721移动,两个挤压摩擦圆盘734之间产生打滑,从而使钻头718在保持高度位置的同时持续旋转对冰面进行研磨;
61.当控制器控制旋转驱动电机617旋转工作指定时长后,便默认完成破冰,控制器驱动抽吸水泵804进行抽水;
62.最后各个水质传感器进行水质检测并传输至控制器,并储存在存储器内;完成检测后控制器控制电磁水阀803开启,排出水,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存储器内的数据上传至远程控制中心。
63.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